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又是一年畢業季,當很多人都還陶醉於校園美好時光的時候,畢業的腳步已然悄悄臨近。對於即將畢業離校的學生而言,大學四年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學到多少東西,這些似乎顯得不是很重要了,深究已經沒有太多意義。畢業之際,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當下,走好未來的路。實踐中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對就業具有盲目性和不確定性。下面小編從3個方面拋出問題,希望能夠引起畢業生們的重視。
第一,現在在幹什麼?大部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可能都在複習備戰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為什麼?小編認為除了公務員職業穩定外,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缺乏職業規劃、對自己定位不夠準確,甚至是沒有想好今後的方向,所以只能暫時考個公務員,因為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勝任公務員的工作。而且似乎除了公考,沒有更好的選擇和出路,尤其是文科類的學生,因為專業性不強,走入社會只能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現實是大學生到處都是,競爭這麼激烈,又沒有經驗,誰會讓你管理,只能是被人管理的份兒。基於這些原因,所以就出現了公務員考試很熱門,但公考招錄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考生還得另謀出路,現實就是這樣的。
第二,今後該幹什麼?這是小編想重點介紹的,到底今後該幹什麼,什麼最適合自己,就拿公務員工作來說,除了專業崗位外,大部分畢業生都能夠勝任,但不是大部分人都能考上,就算好不容易考上了,也不乏有離職的情況。這說明,就業不能圖一時頭腦發熱,要想清楚到底什麼職業適合自己,或者換句話說自己今後到底願意從事什麼職業,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思路決定出路,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人生沒有幾個可以重來,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個人興趣愛好、社會需求、家庭情況等因素選擇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喜歡最願意的工作去做。就拿家庭因素來說,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可以選擇去做一些有挑戰性、有一定風險的行業。家庭負擔比較重的就需要穩紮穩打,畢業就必須就業,儘可能為家庭承擔一些責任和負擔,這是應該想到和做到的。所以一定要花時間和精力把自己今後該幹什麼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儘可能避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彎路、摔跟頭。
第三,將來能幹什麼?這個問題也很重要,但不必要,為什麼這麼說,走一步看一步也是可以的,有時間、有精力和能力能夠走一步看三步,把將來能幹什麼都一起想清楚那自然是更好。因為畢業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自己會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定位。但有一點不得不提醒,將來能幹的事情也是有限的,畢竟社會現實就擺在面前,畢業後要找工作、要成家、要買車買房,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把這些問題都解決的話,將來能想、能幹的事情是不是非常有限,一定要面對現實去做規劃、定目標、談抱負。
如果能夠及時把現在、今後和將來的問題想清楚,少走彎路,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給自己以準確的就業判斷和從業選擇,加之科學務實的職業規劃,定能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