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也是一種語言,數學學習的入門階段,我們可以像學習語言那樣去學習數學;而&34;是我們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是否也可以借鑑到學習數學中來呢?
——題記
我們知道,語言的基本單位是&34;(做為文字,中文還可以以&34;、英文還可以以&34;作為更基本的單位),&34;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合成比較複雜的&34;;&34;再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組合成更複雜的&34;。通過&34;、&34;、&34;,我們便可以進行溝通與交流。
學習語言的時候,我們常常需要反過來,把複雜的&34;拆分成簡單的&34;、再把&34;拆分成更簡單的&34;,必要的時候,再進一步把&34;拆分成最簡單的&34;或&34;。
比如,我們初次學習&34;字,如果把它當成一個完全陌生的字,一一筆一划地去記,記憶難度就大,而且不容易在字形與字義之間建立聯繫;如果把&34;字拆分成我們所熟悉的邊旁部首——&34;與&34;,不但記憶起來就簡單、方便,而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繫簡直就是水到渠成!通過&34;,我們做到了&34;、&34;,這是我們學習語言常用的方法。
把&34;借用到數學學習中也很有效:比如,學習&34;,相對已經學過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這些&34;而言,梯形是我們所遇到的第一個&34;,能否將&34;化歸為&34;?只需通過梯形上底的一個頂點,作一腰的平行線,就可以將梯形&34;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與一個三角形,而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都是我們學過的,只要把兩個面積公式合在一起,就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把&34;字拆分成&34;與&34;,把&34;拆分成&34;與&34;,——一個是中文文字的學習、一個是小學數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竟然如此相似!
其實,不僅中文學習與數學學習相似,英文學習也與數學學習相似,而且更為相似。
我們知道,英文中有一個&34;的構詞規則:比如&34;,就可以拆分成&34;,前綴&34;表示&34;的意思,詞根&34;表示&34;的意思。後綴&34;表示&34;,合在一起,&34;就是&34;意思。通過&34;的拆分與拼合,我們可以按照邏輯關係成批地、高效地記憶大量單詞。
數學學習中的很多&34;,也有一個類似的&34;構成規則:比如,&34;,就可以拆分成&34;,其中,&34;是&34;,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必須先通分化為同分母分數才能相加減;&34;是&34;,&34;歸根結底還是要化為&34;、按照&34;運算;&34;是&34;,把運算結果化為最簡形式。
語言中的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34;與&34;,就像&34;,體現了一種&34;、&34;的學習方法與思維策略。中文如此、英文如此、數學也如此,你學得好中文與英文,你也一定學得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