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浩瀚無際的廣袤宇宙、到渺小無影的基本粒子,從五彩繽紛的無機萬物、到千姿百態的生物個體,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嘔心瀝血的藝術創作,&34;無處不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稱構造了整個世界,對稱維繫著整個世界,對稱整合著整個世界的依存和秩序。
最常見的對稱有兩種,——&34;與&34;:如果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的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的(軸對稱圖形也可以看作:將圖形以對稱軸為軸在空間旋轉180度,而圖形不變);如果一個圖形以某個點為中心旋轉一定的角度,仍與原圖形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旋轉對稱圖形。
中國傳統雙喜圖案就是典型的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又稱為&34;;中國傳統太極圖案則是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圖形,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又叫做&34;。
軸對稱也好、旋轉對稱也罷,都是在某種變換下保持不變的性質;所謂&34;就是某種&34;,或者說是&34;。
古往今來,宇宙的對稱性一直都令人著迷。
宇宙對稱性的本源在於物體之間或物質內部的引力與旋轉,對稱性常是物理上守恆定律的表現。與空間平移不變性對應的是動量守恆定律;與時間平移不變性對應的是能量守恆定律;與轉動變換不變性對應的是角動量守恆;與空間反射(鏡像)操作不變性對應的是宇稱守恆。
&34;保證了宇宙中大到星雲與天體、小到微觀基本粒子的相對穩定與和諧。
對稱是自然界的一種普遍現象,不少植物、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對稱形式。比如,人體就是以鼻尖、肚臍眼的連線為對稱軸的對稱形體,眼、耳、鼻、手、腳、乳房都是對稱生長的。
眼睛的對稱使人觀看物體能夠更加清晰、準確;雙耳的對稱能使所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更易確定聲源的位置,雙手、雙腳的對稱能保持人體的運動平衡。
人們把鐘錶、電扇、飛機等設計成對稱的形狀,不僅是為了美觀,還遵循了一定的科學原理:鐘錶的對稱保證了走時的均勻、精確,飛機的對稱使飛機能在空中保持高速飛行時的平衡。
對稱也是人類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創作準則。藝術中的對稱具有和諧、互補與平衡的美感,既可以表達歡快與喜悅,又可以表達莊嚴與雄偉。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說,人類具有&34;,——DNA的雙螺旋結構,這種雙螺旋結構影響了細胞的分裂與成長也是對稱的,生物成長的數學模型顯示:如果每次分裂都很完美(或至少絕大多數分裂比較完美),最終就會形成一個左右兩側如同鏡像般的個體。因此,對稱的身體、端正的五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生命的活力與健康;這個理念從基因起就潛移默化、深入人心,使我們自然而然產生對於對稱、均衡的喜愛與嚮往。
&34;既然是宇宙的普遍現象,大自然的重要規律,就不能不是數學的研究對象。數學上有個專門研究對稱性的分支叫做&34;。
群論由19世紀法國天才數學家伽羅瓦(1811~1832)以一種傳奇悲劇的方式開創。伽羅瓦年僅21歲就英年早逝於一場近乎自殺的決鬥,決鬥前夜他將&34;的綱要匆匆寫下,徹底解決了數學史上長期懸而未決的五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問題,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數學分支——群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