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名將謝玄,組建最強戰隊「北府兵」,其戰績讓敵人聞風喪膽

2020-12-12 老wu侃國學今用

謝玄,是我國東晉時期名將,他組建了當時著名的「北府兵」,並在「淝水之戰」中一戰成名,以少勝多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前秦入侵者,從此這支強悍的軍隊戰無不勝,讓敵人聞風喪膽。

謝玄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謝玄和他的「北府兵」。

一。出身名門聰慧,入仕組建強軍

謝玄出生於江南的陳郡謝氏家族,其家在謝玄時代已逐漸成為江左高門,號稱「風流」。其父母都是名將、名流。他從小聰明智慧,而且理解能力特別強。從而深受其叔父謝安的器重,因此,當朝廷急需抵禦入侵者的良將時,謝安舉賢不避親,果斷推薦了謝玄。

北府軍

謝玄成年後,因早就飽讀詩書,具備較高的軍事才能,他臨危受命後,首先想到必須要有一支能徵善戰的隊伍,方能馳騁疆場。於是,他就在當時北方逃難過來的流民中,選拔驍勇強悍的士卒建立了一支軍隊,並嚴格訓練他們,這就是「北府兵」的雛形。

二。一戰成名,戰無不勝

「北府兵」雖然組建匆忙,但因為這些流民軍曾長期與北方異族作戰,其戰鬥力非常強勁,稍加訓練後就能上戰場英勇殺敵,加上敵人是侵佔他們北方家鄉的外患,所以其復仇心態強力,大多異常勇敢且不怕死傷。

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在「淮南之戰」中多次擊敗前秦軍,讓來犯者幾乎全軍覆滅。從而小試牛刀,初顯威名。相隔四年,已經初步統一北方的前秦,在其天王符堅的率領下,集結號稱112萬大軍(實際上僅30萬到達戰場),分水陸兩路南侵東晉而來,挑起了著名的「淝水之戰」。對「北府兵」的真正考驗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淝水之戰的東晉軍主將是謝安,他在東晉都城運籌帷幄、精心布置,安排謝玄為徵討大都督,任命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人,統帥八萬兵眾抵抗前秦。並讓龍驤將軍胡彬帶領五千水軍援助壽陽。共分三路兵馬北上迎擊前秦軍。另外命令桓衝率十萬荊州兵伐秦,以牽制秦軍,減輕對下遊的壓力。

淝水之戰前後圖

而東晉迎擊秦軍的主力軍隊,正是謝玄機率領的,有較強戰鬥力的8萬「北府兵」。他們在戰鬥中以一當十,驍勇善戰。反觀前秦部隊,則是經過多年戰爭而存留下的殘兵敗將,雖然數量多但其戰鬥力卻很薄弱。

在兩軍於淝水相持,東晉軍無法前行時,謝玄派人用激將法誘使前秦軍後撤。此時,前秦大軍士氣低落,後撤失去控制中陣腳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搶渡淝水猛攻前秦軍。而假投降的朱序趁機在陣後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士兵信以為真就爭相而逃。

淝水之戰中的北府兵

晉軍乘勝追擊,前秦軍潰逃中人馬相踏死的屍體漫山遍野。苻堅也負傷獨自逃回洛陽。結果,晉軍以少勝多,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全面勝利,此戰讓「北府兵」一戰成名。「北府兵」從此逢戰必勝,讓敵人聞風喪膽。

三.北伐壯志未酬,謝玄卸甲歸田

乘「淝水之戰」大勝的東風,第二年,謝安任命謝玄為前鋒都督,踏上了北伐之路,謝玄率領「北府兵」一路高奏凱歌,陸續攻取了彭城、兗州、青州,前鋒劉牢之部一度攻至鄴城。

可惜就在此時,東晉朝廷發生了變故,為防止謝氏家族勢力增大,皇帝聽信司馬宗室誆言,開始削減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勢力,迫使其讓出中樞政權。而謝玄也被降職使用,並被罷免了「北府兵」的領導權,還命令他從北伐前線撤回,終使北伐的大好形勢偃旗息鼓。

一代名將謝玄,就此鬱悶成病,他主動請辭所有職務,準備卸甲歸田,但他連上十份辭職報告,都沒有得到朝廷批准,朝廷還讓他異地就職,沒辦法,謝玄只能抱病登車去會稽郡任職。最終在會稽任上去世。

謝玄畫像

總之,我國東晉時期名將謝玄,組建了當時著名的「北府兵」,並在「淝水之戰」中一戰成名,以少勝多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前秦入侵者,這支強悍的軍隊戰無不勝,讓敵人聞風喪膽。但最終因朝廷無能,壯志未酬,他組建的最強戰隊「北府兵」也交由他人領導。一代名將英年早逝,真是非常可惜啊!

謝玄的經歷告訴我們,勇敢的將領、勇猛的軍隊,如果生不逢時,沒遇上好的領導,只會留下遺憾,空有報國之心而不能如願。

謝玄塑像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北府兵到底有多厲害?謝玄、劉牢之和劉裕,靠它建立了不世功勳
    《晉書》裡有這樣的記載: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由此可見,北府兵的第一任統帥,應該就是謝玄。他是北府兵的創始人,可這裡又提到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劉牢之,因此劉牢之也就成了北府兵第二任統帥。
  • 東晉最強兵種北府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何到南北朝突然消失?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當時東晉朝廷為了能夠抵抗北方胡人的肆虐,便令當時的豫州刺史謝玄募集良將訓練士卒以備北方胡人南下,而謝玄就在京口地區也就是如今的鎮江附近募集流民,並招募勇冠三軍的良將,最終在謝玄的努力下,後來東晉王朝的擎天柱北府兵誕生了。
  • 戰鬥力爆表,橫掃千軍如卷席,東晉北府兵的傳奇
    軍隊在戰亂時期,其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一支強悍的部隊,橫掃千軍,如入無人之境,威風凜凜,它就是北府兵。魏晉南北朝時期,時局動蕩,各個王朝都在發展前進,東晉最強勁的對手之一前秦就在不斷向前發展。北方的前秦在苻堅的帶領之下,國祚昌隆,統一了北方,對於南朝東晉政權虎視眈眈。東晉為了防禦日益強大起來的前秦,高軍事防禦實力,特地命謝玄組建並且訓練出一隻精銳部隊。
  • 北府兵——東晉最後一個士族領袖的自救之道
    另一方面,東晉朝廷陸續派出桓嗣、王蘊、謝玄等世家代表人物外出當任刺史、都督軍事,從而構建起抵禦北方軍事進攻的防線。但很顯然,東晉朝廷所能依靠的主要軍事力量——世兵制,已經在偏安的太平氛圍和士兵逃籍中走向了衰落,難以對抗前秦南徵北戰的勁旅。意識到這一點的謝安決定任命謝玄招納流民、組建新軍。
  • 史上最強軍隊之一東晉北府兵,戰鬥力為何如此恐怖?
    桓衝把揚州的軍權讓給謝安,而謝安深知世兵制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強大的前秦軍隊,於是選派了有「經國才略」的侄兒謝玄為兗州刺史,監江北諸軍事,北鎮廣陵(江蘇揚州),組建北府軍。這支部隊為何要稱為北府兵呢?謝玄在太元二年(377年)成為兗州刺史,同時領廣陵相、領江北諸軍事,開始招募軍隊。謝玄打敗後秦對淮南的進攻,因功進號為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
  • 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北府兵的來龍去脈
    北府兵是東晉為防禦日益強大的前秦,於太元二年(公元377年)由謝玄組建訓練的,因太元四年(公元379年)謝玄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故名「北府軍」。北府軍是南朝時期一支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戰鬥力極強,與怯薛軍、夷丁突騎、玄甲軍、嶽家背嵬軍並稱「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下面將就北府兵的形成、發展及對時局的影響進行探究。
  • 民族危亡中崛起的北府兵,戰力到底多恐怖?8萬打得80萬潰不成軍
    首先,從北府兵的成名戰例來看。當然,可能許多朋友會認為東晉之所以能夠取得淝水之戰的最終勝利,其原因並不只是仰賴軍隊實力這一方面。試問一支能夠將10倍於己的敵軍徹底擊潰的部隊,其戰鬥力有多恐怖就不用小編多費唇舌了吧。其次,從北府兵的構成來看。事實上北府軍能夠順利組建,確實是與強大的前秦帝國給東晉造成的高壓息息相關。正是由於有著前秦這一強敵的威脅,東晉的君臣才會一心禦敵。
  • 北府兵有多猛?疲憊之師仍能剿滅十萬叛軍
    佔據嶺南的東晉起義軍盧循、徐道覆趁劉裕領兵攻北燕的時機,打算趁東晉空虛起兵造反,於義熙六年(410年)起兵,進攻江州。五月,打敗了東晉最大的一支主力軍——東晉大將豫州刺史劉毅的十萬大軍。隨後繼續東下,兵鋒直指都城健康。
  • 76 北府兵與孫恩之亂,劉裕建國
    淝水之戰以前,東晉已經感受到風雨欲來的空前壓力。宰相謝安既無法掌控各州郡的兵力,只有另謀它圖。當時正好北方的戰亂使得一批散兵遊勇及流民逃亡到南方。謝安於是命令謝玄招募士卒,在京口(又稱北府,在今江蘇鎮江)建立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稱為「北府兵」。東晉在淝水之戰就以北府兵為主體。北府兵一戰成名,並且對以後東晉政局產生巨大影響。
  • 古代的「特種兵」:東晉北府兵戰無不捷
    東晉  北府兵 驍勇善戰攻無不克戰無不捷  北府兵是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又名北府軍。《晉書·劉牢之傳》記載:「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
  • 中國古代最強軍隊排名,個個堪稱「特種兵」!
    (喜歡請多加關注哦)第六名:東漢陷陣營陷陣營是三國時期戰鬥力最強的精銳部隊,「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其統帥為呂布帳下的中郎將高順。人稱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陷陣營「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故名「陷陣營」。據《三國志》記載,呂布復為袁術使高順攻劉備,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備為順所敗。
  • 失去中原的東晉,其北府軍的戰鬥力為何還如此強大?
    北方大量胡人乘機南下,強佔土地,殘害百姓,中原陸沉,晉皇室為避戰亂帶領部分臣民偏安於江南,史稱東晉。東晉朝廷成立後,朝廷一直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在對外徵伐上,一直要看地方有實權的將軍們的臉色。作為朝廷宰相的謝安打算改變這種局面,他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後來又兼任徐州刺史。謝玄後來就是北府軍的創始人。
  • 第一實至名歸 從古至今世上最強的20支軍隊
    戰績: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49年的波斯與希臘的漫長徵戰。  意義:東西方文明的一次強有力碰撞。很大程度上增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長生軍雖然是歷史上最精銳的重步兵,但是其繁重的補給需求給予軍隊後勤巨大的負擔,而沉重的盔甲也給予士兵選拔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擾,人數上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 【聽歷史·遊南京】謝玄創建強大的「北府軍」
    《長江岸邊說六朝》(東晉)謝玄創建強大的「北府軍」播音:江蘇健康廣播 郭郭南京外國語學校 莊子青中國歷史上一些軍團曾經縱橫四海、所向無敵,不論多少年過去,他們的英雄氣依然在天地間激蕩,讓人懷念、崇敬,比如嶽家軍、戚家軍。
  • 淝水之戰,強大的前秦為何會敗於弱小的東晉?北府軍真的那麼強?
    而據宋代沈括在西北邊境掌軍隊運輸事務時的計算,古代一支三萬的軍隊,其就需後方三十萬的民夫來為其運輸糧草。如此,試想,若前秦真的動員百萬大軍前往進攻東晉,其就需要依靠三百餘萬的民戶才能支撐這百萬大軍的日常所需,試問這等龐大的運輸力量,是一個才剛剛統一北方的前秦能負擔的嗎?
  • 我國封建歷史上最強的十大軍隊
    我國封建歷史上最強的十大軍隊 我國封建社會從戰國時代中期開始,到清朝後期(鴉片戰爭前)結束的歷史時期,其起止年限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共23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