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淄博體驗記 | 一晚輾轉兩地 90後寶媽帶著3歲兒子賣玩具

2020-12-19 大眾網淄博站

  編者按: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這種人間的煙火氣,可能是早起的兩根油條一碗豆漿,也可能是深夜的一瓶啤酒十個肉串。天氣熱起來,久違的煙火氣在淄博也漸漸升騰起來。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將推出《夜淄博體驗記》,通過記者實地體驗展示城市煙火氣,以及這座城市在發展「夜經濟」提升城市消費需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保就業、保民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炳棋 淄博報導

  小小的攤位支起來,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掙。八小時之內幹好本職工作,八小時之外變成擺攤小老闆,生活不易,努力養家才是硬道理。

  「寶寶,你幫媽媽抱著這個,坐好咱們出發啦。」6月8日下午5點,馬婷(化名)騎著電動車,載著滿噹噹的三大包毛絨玩具和三歲半的兒子,奔向夜市。

  馬婷是一個90後寶媽,老家是德州的,結婚後跟老公一起來淄博打拼。老公上班很忙,雙方父母都在老家,照看孩子的重擔就落在她身上。

  「我平時是上16小時班,歇32小時,上班的時候,就請個阿姨照顧寶寶,休息的時候自己帶孩子。」馬婷告訴記者,孩子在家老玩手機,對眼睛不好,就想帶著他出來玩玩。來夜市擺攤,帶著孩子雖然辛苦點,但是很開心,感覺生活很充實。

  幾分鐘的路程,馬婷很快到了張店區化纖南街與柳泉路交叉口,這裡就是馬婷最近幾天擺攤兒的地方。「這裡是主要幹道,不能擺攤,趕緊走!」還不等停車,就聽見了催促離開的聲音。

  她停下車子,趕忙上前打聽消息。原來這裡靠近居民生活區,前一段時間居民對於夜市噪音進行投訴,正在進行治理。這對剛出攤第三天的馬婷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難道要帶著兒子和滿電動車的貨回家嗎?她思前想後做了個決定:「去找個背街小巷吧,他們說那些地方可以擺。」

  馬婷順著張店區迎春街到了潘莊社區內,道路兩側零星的有十幾處攤位,有賣衣服的、賣鞋的、賣吃食的……但是馬婷來回尋找,也沒發現合適地兒。最終她和一個攤主商量,騰出一個不大的地方擺上了毛絨娃娃和一些小玩具。

  這裡人流量並不多,來來往往的多是帶著孩子出來遛彎的老人。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賣出去,馬婷心理犯嘀咕。

  「這個10塊,那個小點的玩具車5塊。」

  「看一眼,不買也可以。」

  「赫赫,別亂跑,過來坐在這裡」

  ……

  馬婷邊照看孩子,邊看攤子:「兒子喜歡各種玩具,而且玩具儲存方便,比較適合擺攤新手。」

  這個地方是老社區的內部道路,人流量少,前來問津玩具的人就更少了。一個多小時過去,馬婷還沒有開張。她笑道:「擺攤三天,就第一天賣得好,賣了60多元呢。」雖然出來擺攤,遇到了各種困難,但是看到朝氣勃勃的兒子,馬婷就很開心。「有錢賺,而且還能和周圍的攤主聊天拉呱,比在家裡玩手機強多了。」

  天越來越黑,也逐漸起風了。「媽媽,颳大風了,要下雨了,我們回家吧。」赫赫央求道。「再等會兒?」馬婷商量著。這時,有一個遛彎的男士直徑走過來:「這個小挖土機多少錢一個,給我拿兩個。」

  今天的首單,收入只有10元,但是馬婷還比較滿足。「本來擺攤就不熟練,還跑了好幾個地方,本來都沒信心出來了,但現在又看到點希望。」馬婷說,計劃再進點小孩的衣服和玩具,買個架子繼續幹下去,不過明天要換個地方。

  「媽媽,要下雨了,回家吧。」挨不住赫赫的催促,馬婷收拾了攤位,帶著剩下的玩具和兒子回家了。

  記者手記:

  馬婷帶著寶寶回家後,給我發了一個簡訊:「我們已到家,跟了一晚上辛苦。」我和她認識不到8個小時,看了這條簡訊,心裡暖暖的。

  她是一個細心的母親,是一個莽撞的新手小商販,更是一個樂觀對待生活的90後。為找一個攤位,輾轉奔波,她騎著電動車帶著貨和孩子,滿滿的一車,慢慢地走著,尋找合適的地方。

  即使一晚上只有一單,但她依舊樂觀的計劃著未來的生活。

  她回家了,但我沒有回家。因為,這時我盯上了旁邊的一個攤主,他賣陶瓷和琉璃,「這裡有可以贈友人的盞杯,有《綠水青山帶笑顏》女主同款琉璃項鍊,這個杯子是窯變的,花紋比較獨特……」他細心專注的講述著。從下午六點到晚上八點,他沒有賣出一個商品。

  我提醒他,是不是位置選的不對,於是跟他「轉戰」齊盛湖公園。剛擺上攤,就賣出一套杯子,接著陸續有人過來諮詢。

  一晚上的擺攤體驗,輾轉奔波,但卻收穫頗多,學到了樂觀面對生活,學會了「對症下藥」……但是作為一個記者,更應該反映的是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關於夜市,哪些地方可以放開、哪些時段能夠放開、具體擺放範圍有多大?期待相關部門多實地了解經營者和市民需求,做到因街施策、因點施策,制定出更符合本區域實際的「夜攤經濟」發展標準和規範,讓它有效激發城市商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90後寶媽「露肩裝」不斷滑落,3歲兒子不停往上拉:一點不省心
    90後寶媽「衣服」滑落暴露太多,3歲兒子不停往上拽:真讓人操心一位90後寶媽帶著自己3歲的兒子逛街,因為天氣炎熱的原因,寶媽便穿了一件比較清涼的「露肩裝」。在餐檯前準備點餐的過程中,這位90後寶媽的「露肩裝」不斷滑落,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 90後寶媽「露肩裝」不斷滑落,3歲兒子不停往上拉:一點不省心
    90後寶媽「露肩裝」不斷滑落,3歲兒子不停往上拉:一點不省心 一位90後寶媽帶著自己3歲的兒子逛街,因為天氣炎熱的原因,寶媽便穿了一件比較清涼的「露肩裝」。
  • 4歲兒子拽著媽媽撒嬌買玩具,寶媽的輕聲教育,讓眾人折服!
    兒子拽著媽媽撒嬌想要買玩具,寶媽的教育讓眾人折服。相信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逛街時都會遇到這種事情,孩子突然在一個玩具面前駐足,一心想讓自己的爸媽把玩具買下來。這個時候如果當場拒絕,孩子很有可能大哭大鬧,難免會引來行人的異樣目光。
  • 寶媽帶6歲兒子進女更衣室,90後女孩當場發飆:你不識字嗎?
    寶媽帶6歲兒子進女更衣室,90後女孩當場發飆林女士是一個六歲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是個男孩。丈夫在外地工作忙,兒子可以說是她一手拉扯大的,沒有人幫她帶孩子,自然去到哪裡都會帶著她的寶貝兒子。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林女士並沒有意識到要給孩子普及性教育以及懂得"男女有別"。
  • 「討厭姑姑來家裡住」,3歲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了寶媽的心聲
    90後寶媽樂樂就總是因為大姑姐經常回娘家而與丈夫發生了矛盾,其實樂樂本來是一個挺善解人意的寶媽,但是大姑姐做的一系列事確實不討喜。此外,大姑姐還經常放任兒子亂進別人的房間,有一次,孩子打翻了化妝檯上的一瓶上千元的面霜,大姑姐連個道歉都沒有。從此以後,大姑姐一來,樂樂就趕緊鎖房門,為此還受到婆婆的白眼。最讓人覺得無語的是,大姑姐的兒子比較胖還經常會欺負自家孩子。
  • 90後幼教老師帶著孩子去支教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9日電(曹楨)周日吃過午飯,簡單收拾一下行李,白吉米斯帶著3歲的兒子開車出發了,目的地是90公裡以外的一所鄉村幼兒園。道路崎嶇,白吉米斯要在天黑之前到達。兒子尚幼,離不開媽媽,白吉米斯和家人商議後決定,帶著兒子一起去支教,同時讓兒子在支教的幼兒園就讀。  每周日下午開車從家到支教幼兒園,每周五下午從幼兒園返家。途經的是一條運煤專線,單車道,每一趟往返,白吉米斯都格外小心。支教三個多月以來,母子倆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節奏和規律。  這所鄉村幼兒園共有12位小朋友,最小的3歲,最大的6歲,同在一個混編班裡。
  • 淄博夜經濟:越夜越美麗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1日訊 (記者 徐鳳超 見習記者 崔嘉怡) 12月20日,淄博市委網信辦帶領12家網絡媒體記者體驗淄博夜經濟。記者們來到尚美第三城切身感受夜經濟的發展。記者現場了解到,胡桃裡音樂餐廳於2017年在淄博落地生根,至今在全國已擁有300多家門店。在淄博的年輕人心中,這家「網紅」店是他們聚餐、約會的不二之選。「胡桃裡音樂餐廳定性為年輕化,胡桃裡酒吧音樂餐廳開業以來夜間消費者的數量穩步增長,現在為響應政府建設夜經濟文化號召我們店鋪也已經24小時營業。
  • 水晶之夏 活力重燃夜淄博
    核心提示:去年10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挖掘消費潛力繁榮發展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豐富城市夜間經濟業態的具體措施,本報記者第一時間實地探訪,以《扮靚「夜淄博」還需加把勁》《在城市核心區打造夜經濟主陣地》《文化賦能 撬動淄博夜經濟》等為題,從不同角度推出8篇深度報導,呈現淄博夜經濟狀態,並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對淄博夜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 3歲兒子半夜喊耳朵疼,媽媽看後緊急就醫,床頭櫃不能隨意放東西
    3歲兒子半夜耳朵疼,急忙送醫!上周日,王姐帶著兒子9點鐘準時入睡,她的丈夫是名警察,當晚值夜,沒能回家。睡到半夜,兒子突然哇哇大哭,喊著:耳朵疼耳朵疼,媽媽我耳朵疼!王姐嚇壞了,趕緊打開燈,點開手機手電筒照進兒子的耳朵裡。
  • 80後寶媽擺地攤賣玩具,10元甩賣沒人要,換個賣貨思維,月入上萬
    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月薪沒八千,不如擺地攤;10年打工一場空,擺攤三年變富翁;工作不好找,地攤搞一搞」!地攤經濟真的來了,地攤屬於難得的低成本創業機會,門檻低,完全符合理財邏輯中的開源創收,吸引全民真是無可厚非。但是,這麼好的機會,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其實不是,我身邊就有一個實打實的慘敗案例,我表姐,一個80後寶媽!
  • 90後寶媽接孩子放學,4歲兒子被同學嘲笑:你媽這褲子跟沒穿似的
    前段時間就有位90後寶媽穿著超短褲去接兒子放學,沒想到卻讓兒子被同學嘲笑:你媽這褲子跟沒穿似的。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寶媽叫婷婷,人長得非常漂亮,身材更是高挑,是許多人心中的&34;。婷婷結婚沒多久就懷孕了,之後生下了兒子。生完孩子後婷婷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堅持鍛鍊減肥,注重保養自己,經常打扮的青春靚麗,和4歲兒子站在一起就像姐弟一般。
  • 9歲農村娃絕食兩天買滑冰鞋 從未向家人要過玩具
    「條件不好,肯定是盡著吃,沒閒錢買玩具。」他和妻子不得不頂著烈日在未來路一家超市門口賣瓜,而11歲和5歲的兩個孩子正值愛玩玩具的年齡,只能在家盼著父母的歸來。  為一雙滑冰鞋,9歲娃曾絕食兩天  7月6日,41歲的王海朝與往年一樣,駕著農用三輪車,行駛5個多小時,從開封杏花營拉著滿滿一車瓜來到鄭州。
  • 5歲萌娃偷吃一顆車釐子,店員:90一斤賠錢,媽媽的話令店員尷尬
    寶媽推著孩子來到了水果區,平時非常喜歡吃車釐子的兒子路過賣車釐子的地方,非要吃車釐子,其實寶媽平時不是不捨得花錢,但是當她看到價格時,感到太貴了,就帶著兒子趕緊去別的地方了。一段時間後,5歲的兒子在媽媽買東西的時候,偷偷來到了賣車釐子的地方就偷吃了一顆
  • [都市晚高峰]山東淄博:家長帶孩子破壞娃娃機 拿光玩具受譴責
    [都市晚高峰]山東淄博:家長帶孩子破壞娃娃機 拿光玩具受譴責 山東淄博:家長帶孩子破壞娃娃機,拿光玩具受譴責。
  • 90後夫妻3年賣掉3子女:不想養 賣了可以換錢
    面對民警的訊問,一對90後小情侶一點都不緊張,反而笑著說:「我們什麼時候出去?」就是這一對看似天真的小情侶,3年內接連賣掉自己的3個親生孩子,而且毫不留戀,他們的答案非常簡單:「不想養,賣了可以換點錢。」
  • 母子當街上演「對抗賽」,男孩為要玩具滿地打滾,一旁寶媽站如松
    文|小豆芽育兒記誰家沒有個熊孩子,調皮搗蛋混世魔王,有多少寶媽也因此秒變「惡毒後媽」,可罵也罵了,教訓也教訓了,熊孩子還是熊孩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寶媽是否應該考慮自己是否做錯了?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寶媽帶著兒子去外出,孩子想買玩具,
  • 擺地攤賣玩具,一個晚上淨賺470元,她是這麼做到的
    小B的一個朋友,他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0歲,小女兒3歲。每次帶著兩個女兒出去玩,到家後車子後備箱全是各式各樣的玩具!他很苦惱,不是自己想買,而是這兩個小公主吵著要玩具!特別是他的小女兒,在商場街邊超市,只要看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非得要買,不然一整天都不得寧靜!
  • 小黃鴨、變形金剛,90後香港玩具泰鬥讓它成了無數人童年記憶
    他,1948年生產了香港第一代塑膠玩具小黃鴨,被譽為「小黃鴨之父」;他,1987年將變形金剛玩具引入國內,被譽為「中國變形金剛之父」;在玩具業整整打拼70多年,可他卻笑呵呵地說:「我比你們都小,90後的!」也正是這位90後香港玩具泰鬥,90多歲還再創業,把「小黃鴨」重新包裝,變「經典鴨」推向市場,實現玩具品牌夢。
  • 夜遊尚美第三城 消費新業態點亮「夜淄博」
    12月20日晚8點,淄博多家媒體來到張店區尚美第三城,實地感受淄博傳統夜市集中區的新魅力。有酒有歌聲 「醉」在胡桃裡悠揚的歌聲傳來,晚上8點後的胡桃裡人氣爆棚。胡桃裡音樂餐廳,就像它的名字一般,透著種種暗啞的情懷,點一杯酒,坐下來聽懷舊樂曲,胡桃裡給人的感覺就像店裡紋路清晰的桃木餐桌,看得出年輪,看得出藏不住的故事。作為2017年就入駐淄博的老店,胡桃裡將音樂、美食、美酒、表演融於一體,為淄博市民提供了一種豐富的夜生活形式。
  • 90歲母親陪護了4天4夜的兒子離世:父母的恩情,是一生最大的虧欠
    近日,#90歲母親陪護了4天4夜的兒子離世#一事登上微博熱搜。2月初,64歲的兒子被確診新冠肺炎,90歲的母親陪護了4天4夜。其實,兒子早在2月4日就已經去世,但是醫生考慮到母親已經高齡會接受不了,便隱瞞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