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父母的「秘密」,媽媽的處置值得借鑑

2020-08-28 胡巴育兒

文/胡巴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性」在很多人眼裡就像是禁忌一般,羞於說出口,哪怕是最親密的愛人,也很少去探討交流,因此很多不「性」福的婚姻也都努力維持著表面的和諧。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是孔子對人性物慾與性慾兩大基本欲望的肯定,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範疇和需求,所以說,我們不必為此感到羞恥,同時也要給孩子上好這堂性教育課,讓孩子對此有正確的認識。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無意間撞見父母的「秘密」,媽媽的處置值得借鑑

周末,7歲的彤彤和爸爸媽媽在外面吃了大餐,去了遊樂場,高高興興地回家後又看了會兒動畫片,就被催促著去睡覺了。

剛睡著一會兒,彤彤仿佛被隔壁的什麼聲音給吵醒了,她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叫了兩聲媽媽,可是沒人理會,於是便走下床,尋找聲音的來源。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屋門,向外張望,可是客廳裡一片漆黑,她只能聽見微弱的咿咿呀呀的聲音,這時彤彤清醒了一點,她確定這是從爸爸媽媽屋子裡傳來的,於是打開燈,快步走到父母的臥室門口,一把推開了門。

眼前的一幕嚇了彤彤一跳,只見爸爸用力地壓著媽媽,而媽媽正痛苦地小聲「求饒」,彤彤想都沒想,跑過去就往下拉爸爸並大聲喊道:「不許欺負媽媽!」

爸爸媽媽顯然被突如其來的彤彤嚇了一跳,趕緊用被子裹住身體,坐了起來,媽媽聲音有些顫抖的問道:「彤彤,你不睡覺,跑媽媽屋裡幹嗎?」爸爸更是一臉尷尬地盯著彤彤。

「我聽見有聲音,就醒了」看著爸爸媽媽緊張的神情,彤彤小聲說道。

這時,媽媽麻利地穿上睡衣,起身下床帶著彤彤去睡覺,等彤彤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後,眼睛還一直盯著身邊的媽媽,怎麼也睡不著。

「媽媽,爸爸為什麼要欺負你呢?終於,彤彤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呵呵,爸爸沒有欺負媽媽呀。」

「可是,我明明看見了,媽媽不要害怕,以後彤彤會保護你的。」

「乖女兒,爸爸真沒有欺負媽媽,剛才我們是在做遊戲,是爸爸媽媽愛的表示,等有時間了媽媽再詳細告訴你,現在你趕快睡覺,明天爸爸媽媽帶你去公園玩。」

一聽要去公園玩,彤彤立馬不再糾結剛才看到的事,很快便甜甜地睡了。

後來媽媽特意買了一套性教育繪本,給彤彤普及了一些她這個年齡該了解的性知識,彤彤從此再沒有提及那晚的事。

彤彤媽用恰當的方式化解了這次危機,彤彤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心靈傷害,不得不讓人點讚,畢竟在這個尷尬時刻,很多父母可能會下意識地對孩子大聲訓斥,把孩子轟出去,這些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傷害,從而對此有錯誤認知。

除了及時給孩子普及性知識,父母平時也要做好這些事

1、和孩子分房睡

在我國,不少學齡前兒童都跟父母同睡一張床,有些孩子甚至到了上小學還與父母同床,而父母每次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等孩子睡著後再行事,但往往會由於忘情而發出聲響,這時候很可能驚擾到孩子。

閨蜜就曾和我說過這樣一件事,那時候她們家都睡炕,有次半夜她被身旁的聲音和動作吵醒了,然後就看見了不該看見的一幕,當時她立馬閉上眼,假裝翻身,但她忽然覺得這樣的事情很骯髒,很長時間都走不出來。

可見分房睡的重要性,因此建議大家,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要漸漸讓孩子習慣自己睡,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可以給父母留出更多獨立空間,何樂而不為?

2、父母要鎖好門

睡覺需要一個獨立安靜的空間,更別說夫妻共眼了,這時候一定要鎖好門,不能疏忽大意。有些和老人同住的,哪怕孩子不進去,老人也可能進去,所以說,防範意識不能少,別因自己的失誤讓大家都尷尬。

另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比如不再孩子面前換衣服,上廁所、睡覺時鎖門等,漸漸地孩子也會受到感染,明白隱私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自己

同時父母還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隱私,比如進別人房間要敲門,不偷窺別人的秘密等等,當然,家長也要嚴格遵守,不能隨意進孩子房間,看孩子隱私。

3、家長要機智應對

無論是什麼原因,不幸被孩子撞見了夫妻生活,在那一刻,父母都不能說謊,或者斥責孩子,更不要自以為是,不理不睬不解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和年齡機智應對。

比如自然大方地告訴孩子,這是父母愛的表現,是生命誕生的過程,並且當孩子對此提出疑問時,家長要科學的適時的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明白性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是羞恥的事情,不要讓孩子對此產生負面的理解。

性並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有,而是從人一出生就對此有所感悟,並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不同時期的發展,直到成熟。

所以說,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對此隻字不提,而是要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又是怎麼做的呢?和大家分享你的經驗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胡巴育兒

相關焦點

  •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意外撞見父母「秘密」,該如何處置?
    導入語:「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意外撞見父母「秘密」,該如何處置?如如剛進入夢鄉,便被一陣若有似無的喘息「求救」聲驚喜,她擔心是否爸媽遇到了危險,便鞋也沒穿悄悄的去爸媽房間看,果然看到爸爸壓在媽媽身上,媽媽在求饒,如如推開門大聲質問爸爸:「為什麼你要欺負我媽媽?」這可把小周和小李嚇壞了,小周急忙「下」來,用被子裹住身體,小李也覺得十分尷尬,問孩子:「如如,你怎麼醒來了?」如如說明了自己醒來的原因,小李聽了覺得十分尷尬,急忙穿好衣服然後將如如帶到床上哄著入睡。
  •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家長的「秘密」,媽媽的處理值得借鑑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家長的「秘密」,媽媽的處理值得借鑑童童今年6歲了,周末放假了,爸爸媽媽帶她去吃了她想念很久的漢堡包,還帶她去她說了好久的遊樂場裡,瘋玩了一整天,童童高高興興地回到家中。玩累了的童童回家倒頭就睡,可是忽然想起床尿尿,聽到屋外咿咿呀呀的動靜,叫了兩聲「媽媽」沒人回應,就自己下床看到爸爸媽媽房間沒鎖門,就推開門找媽媽,統統推開門後,看到爸爸在媽媽身上壓著,童童立馬跑過去想要保護媽媽,大叫:「不準欺負我媽媽」。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如果你去過日本,或者對日本文化有了解的話,你肯定知道日本的家庭理念是很特別的,男女雙方分工明確,通常父親都是孩子的精神支柱,而父母是孩子安定的基石,在日本,孩子基本上都會跟媽媽待在一起的,而孩子的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從而覺得孩子性格的發展。
  • 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了「秘密」,父母該如何處置,一定不能大意
    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了「秘密」,父母該如何處置,一定不能大意在中國人眼中,「性」就像是禁忌一般,羞於說出口,哪怕是最親密的愛人,也很少去探討交流,因此很多不「性」福的婚姻也都努力維持著表面的和諧。同時父母還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隱私,比如進別人房間要敲門,不偷窺別人的秘密等等,當然,家長也要嚴格遵守,不能隨意進孩子房間,看孩子隱私。
  • 意外被孩子撞見夫妻生活,這2個家庭的做法,值得所有家長借鑑
    像下面這2對夫妻,當意外被孩子撞見夫妻生活時,他們的做法,就很令人稱讚。,他們無意中撞見父母同房,讓他們感興趣的其實並不是父母同房這個行為本身,他們好奇的其實是聽到的奇怪的聲音而已,家長也沒必要說過多的細節。
  • 寶寶撞見父母偷玩「疊疊樂」,媽媽教科書式的回答,值得家長學習
    鐺鐺剛坐起來,就聽見爸爸媽媽的床那邊有奇怪的聲音,鐺鐺好奇的上前查看,突然開始大聲的哭喊「爸爸你從媽媽身上下來,你別欺負媽媽!」這個場面那是相當的尷尬,原來鐺鐺的爸爸媽媽正在親熱,卻不成想被鐺鐺給撞個正著,夫妻倆當時特別的尷尬,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自己的行為。這時候媽媽靈機一動,跟鐺鐺說「媽媽今天上班特別累,爸爸正在幫媽媽做全身按摩,好讓媽媽的身子能舒服舒服。」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父母學習借鑑
    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學習全世界的家長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優秀,雖然父母們心裡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國家的思維方式以及教育模式都是不一樣的。日本的母親大都會在家相夫教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親自參與孩子的教育。
  • 女兒在幼兒園受欺負被咬臉,央視主持人王小騫做法,值得父母借鑑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父母總是擔心他們在學校會不會被同學夫妻或者是老師虐待。而如果孩子真的在學校被欺負了,很多家長都會讓他們&34;。實際上,這種做法其實對解決問題幫助不大。王小騫做法,值得父母借鑑即便是名人的子女,在學校裡依然會遇到校園暴力。
  • 「爸爸為啥趴在媽媽身上?」兒子撞見尷尬事,聰明家長5步走
    一個閨蜜前幾天向我訴苦說:前幾天早上,孩子還在隔壁熟睡,我和老公恰好也醒的早。臥室的窗外陽光溫暖,想起最近半個多月都沒有很好的和老公進行過夫妻生活,因此與老公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就在我和老公你儂我儂的時候,兒子突然推開門進來,然後哭著對爸爸說:爸爸,你為啥趴在媽媽身上?我不許你欺負媽媽,要不然我會打你!
  • 「媽媽,我被人打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那小雨在學校裡被欺負的時候,小雨媽媽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合理的,值得各位家長借鑑。如果孩子身上沒什麼明顯傷痕的話,父母要先安慰孩子,告訴他們被別人欺負這件事情,不是他們的錯。但是如果孩子身上有傷痕的話,父母在安撫孩子的同時,還應該帶著孩子去醫院驗傷、治療,以免孩子在被欺負的過程中受到比較嚴重的傷害,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最終落下毛病。
  • 「媽媽,我流血了」,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的處置值得學習
    導讀:「媽媽,我流血了」,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的處置值得學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流血了」,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的處置值得學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位媽媽給孩子的10大家規,簡單實用,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導讀:一位媽媽給孩子的10大家規,簡單實用,值得所有父母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位媽媽給孩子的10大家規,簡單實用,值得所有父母借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青春期孩子撞見造小人的父母,別慌,這三對夫妻的做法值得借鑑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夫妻生活對於成年人來說很正常,但因為相關教育缺失的原因,不少家長都會想方設法地躲著孩子。但這樣的做法總是百密一疏的,小朋友還可以隨便糊弄過去;而面對已經到了青春期,對於已經開始有模糊意識的孩子來說,當撞見正在「造小人「的父母,這種尷尬局面該怎麼面對?
  • 當青春期孩子撞見造小人的父母,別慌,這三對夫妻的做法值得借鑑
    但這樣的做法總是百密一疏的,小朋友還可以隨便糊弄過去;而面對已經到了青春期,對於已經開始有模糊意識的孩子來說,當撞見正在「造小人「的父母,這種尷尬局面該怎麼面對?如果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不妨先來聽聽以下這三對夫妻的做法,不要將這樣的情況視為尷尬,相反,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
  • 為了給孩子正確的愛和教育方式,媽媽制定出了家規,值得學習
    俗話說,沒有任何一位父母一開始就會做父母的,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都是一直自我摸索、自我改進和自我學習的,如何給自己的孩子正確的愛和教育方式,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有一位媽媽給她的孩子定下了10條家規,媽媽們不妨借鑑一下!
  • 「媽媽,你下面怎麼長鬍子了」,媽媽的回答,值得父母借鑑
    導讀:「媽媽,你下面怎麼長鬍子了」,媽媽的回答,值得父母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你下面怎麼長鬍子了」,媽媽的回答,值得父母借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位媽媽給孩子定下的10條家訓,條條在理,值得父母借鑑
    孩子不以為然地說:媽媽我知道,你是想跟我說,不好好讀書,以後就會像他一樣。媽媽嚴肅道:&34;什麼樣的家庭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好的家教,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浸潤和影響著孩子的一生。>這位常年生活在日本的華人媽媽,說自己天性散漫,不喜歡給孩子定很多規矩,但&34;,認為有些規矩必須教給孩子。
  • 一位媽媽給孩子立的10條家規,簡單易懂,值得父母借鑑
    那麼今天就要給各位家長分享一位媽媽給孩子立的10條家規,簡單易懂,值得父母借鑑。1. 遇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有基本的禮貌主動向熟人打招呼的行為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體現。至於別人會不會回應你,那就是他的事情。但如果能夠做到禮貌待人,也能給自己加分不少。2. 公共場合不能打擾別人公共場合更需要做到謹言慎行,不能大聲喧譁,也不能去打擾別人。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家長們借鑑
    有一位日本的媽媽為孩子設定了10條家規,包括生活方式和生存規則等,值得家長們參考。日本寶貝媽媽為孩子們制定的10條家規:1.首先向人們問好,並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感謝別人對他的幫助和幫助。3.不想告訴爸爸的事情可以告訴媽媽,反之,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可以告訴爸爸,但不能什麼都不說。父母是孩子們最信任的人。當他們在外面受委屈或經歷一些不好的事情時,一定不要一個人忍受,否則很容易憋出毛病,正確的方法是說出來。
  • 日本媽媽從不談教育,孩子卻很優秀,3不教養法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說起教育孩子,每一個媽媽都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苦。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孩子就成了女人生活的全部。幾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從衣服和化妝品,轉移到了教育孩子上。而我們一水相隔的日本,媽媽們卻從不談論教育孩子的問題,養出的孩子依然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