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家長的「秘密」,媽媽的處理值得借鑑

2020-08-11 柚子媽咪育兒經


導語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慾與性慾是人的兩大基本欲望,這也是孔子對人的性慾的肯定,自古以為都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很多連上萬的戰士都無法擺平的事情,一個女子卻能輕鬆解決。

「性」是人之常情,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需求,可是「性」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難以啟齒,是羞恥的。其實我們不僅不應迴避這一話題,也要給子女普及相應的性教育知識,才能避免孩子受傷害。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家長的「秘密」,媽媽的處理值得借鑑

童童今年6歲了,周末放假了,爸爸媽媽帶她去吃了她想念很久的漢堡包,還帶她去她說了好久的遊樂場裡,瘋玩了一整天,童童高高興興地回到家中。

玩累了的童童回家倒頭就睡,可是忽然想起床尿尿,聽到屋外咿咿呀呀的動靜,叫了兩聲「媽媽」沒人回應,就自己下床看到爸爸媽媽房間沒鎖門,就推開門找媽媽,統統推開門後,看到爸爸在媽媽身上壓著,童童立馬跑過去想要保護媽媽,大叫:「不準欺負我媽媽」。

媽媽慌亂地趕緊穿上衣服送童童回她的小臥室裡睡覺,童童回到房間還是忍不住問媽媽:「爸爸為什麼要欺負你呢?你們吵架了嗎?」

童童媽媽回答:「爸爸並沒有欺負媽媽。」

「可是我明明看到爸爸壓到你身上欺負你呀。」

「乖女兒,剛剛爸爸和媽媽那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是成年人都會的。」

第二天童童媽媽趕緊給女兒買了性教育知識的繪本,並與童童一起看,給她普及一些性教育知識。

性教育缺乏,會讓孩子在青少年性發育的過程中有很多心理問題,導致性衝動,性無知,最終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所以給孩子普及性教育是勢在必行的。

除了性教育,父母平時與孩子相處要注意什麼呢?

1. 和孩子分房睡覺

在我們國家,很多家長沒有與孩子分房睡的概念,有的家長是擔心孩子一個人睡不習慣,有些家長是擔心孩子一個人睡晚上會踢被子,擔心著涼感冒。

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到了一定年齡就要與父母分開住,與孩子分房睡覺不僅有利於孩子懂得界限,性教育意識的培養,此外,分房睡還有很多好處,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利於以後獨立堅強性格的養成。

而且孩子一般都要需要早睡,可是跟著父母睡的話由於父母可能有工作有事情要忙,睡的會比較晚,自己單獨睡的話,可以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

2. 父母要鎖好門

父母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鎖好門,以免孩子突然亂闖,被孩子看到尷尬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還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保護自己的隱私,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隱私。孩子三歲以後儘量分床睡,儘量不與意向家長共浴。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明白尊重別人隱私的重要性

3. 家長要機智應對

萬一被孩子撞見自己尷尬的一幕或者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時,為了避免孩子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心理陰影,家長要機智應對,切忌不可隨意搪塞過去,應該讓孩子明白性是延綿後代的一種方式,並不是什麼值得羞恥的事情,並且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及時給孩子灌輸一些有必要的性教育知識。

結語

現在這個社會,大學生同居、未婚先孕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他們都是因為缺少性教育導致的,不知道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傷害。如果學校及家長給孩子傳授一些性教育也可以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

所以性教育不容忽視,給孩子學習一些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要教育孩子「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不給壞人留任何機會。尤其是女孩子更要懂得保護自己,學會自尊自愛,在與異性朋友交往的時候守住自己的底線,保護好自己,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相關焦點

  •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撞見父母的「秘密」,媽媽的處置值得借鑑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無意間撞見父母的「秘密」,媽媽的處置值得借鑑眼前的一幕嚇了彤彤一跳,只見爸爸用力地壓著媽媽,而媽媽正痛苦地小聲「求饒」,彤彤想都沒想,跑過去就往下拉爸爸並大聲喊道:「不許欺負媽媽!」
  • 「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意外撞見父母「秘密」,該如何處置?
    導入語:「不許欺負媽媽」!孩子意外撞見父母「秘密」,該如何處置?如如剛進入夢鄉,便被一陣若有似無的喘息「求救」聲驚喜,她擔心是否爸媽遇到了危險,便鞋也沒穿悄悄的去爸媽房間看,果然看到爸爸壓在媽媽身上,媽媽在求饒,如如推開門大聲質問爸爸:「為什麼你要欺負我媽媽?」這可把小周和小李嚇壞了,小周急忙「下」來,用被子裹住身體,小李也覺得十分尷尬,問孩子:「如如,你怎麼醒來了?」如如說明了自己醒來的原因,小李聽了覺得十分尷尬,急忙穿好衣服然後將如如帶到床上哄著入睡。
  • 意外被孩子撞見夫妻生活,這2個家庭的做法,值得所有家長借鑑
    像下面這2對夫妻,當意外被孩子撞見夫妻生活時,他們的做法,就很令人稱讚。,他們無意中撞見父母同房,讓他們感興趣的其實並不是父母同房這個行為本身,他們好奇的其實是聽到的奇怪的聲音而已,家長也沒必要說過多的細節。
  • 寶寶撞見父母偷玩「疊疊樂」,媽媽教科書式的回答,值得家長學習
    鐺鐺剛坐起來,就聽見爸爸媽媽的床那邊有奇怪的聲音,鐺鐺好奇的上前查看,突然開始大聲的哭喊「爸爸你從媽媽身上下來,你別欺負媽媽!」這個場面那是相當的尷尬,原來鐺鐺的爸爸媽媽正在親熱,卻不成想被鐺鐺給撞個正著,夫妻倆當時特別的尷尬,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自己的行為。這時候媽媽靈機一動,跟鐺鐺說「媽媽今天上班特別累,爸爸正在幫媽媽做全身按摩,好讓媽媽的身子能舒服舒服。」
  • 「爸爸為啥趴在媽媽身上?」兒子撞見尷尬事,聰明家長5步走
    一個閨蜜前幾天向我訴苦說:前幾天早上,孩子還在隔壁熟睡,我和老公恰好也醒的早。臥室的窗外陽光溫暖,想起最近半個多月都沒有很好的和老公進行過夫妻生活,因此與老公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就在我和老公你儂我儂的時候,兒子突然推開門進來,然後哭著對爸爸說:爸爸,你為啥趴在媽媽身上?我不許你欺負媽媽,要不然我會打你!
  • 孩子躺地上撒潑打滾,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借鑑:我就靜靜看你表演
    ,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借鑑這不,在網上就有一個媽媽遇到了孩子打滾撒潑的情況,而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借鑑。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孩子撒潑打滾的情況,媽媽卻是走到孩子身邊蹲了下來,一副看熱鬧的樣子:&34;這一幕,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一:這位媽媽的方式值得借鑑啊,不然孩子以為每次哭鬧媽媽就會妥協。
  • 一位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簡單實用,值得家長借鑑
    10條家規,雖然通俗簡單,但卻很實用,值得所有家長借鑑!家長要從小教孩子,公共場合不能打擾別人,從小事上提高孩子的修養。高興或難過的事情可以分享給爸爸或媽媽,但不能憋在心裡很多孩子和家長的溝通比較少,事情積壓在心裡,又想不通的時候就容易被壓抑的心情影響。
  • 一位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簡單實用,值得所有家長借鑑
    而在現代,好的家規、家訓也同樣可以幫孩子養成好的品質、樹立好的性格,像下面就是一位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雖然通俗簡單,但卻很實用,值得所有家長借鑑!這位媽媽的第一條家規就是針對培養孩子的禮貌。家長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在路上見到親朋好友、親近的鄰居要打招呼說「你好!」,收到被人的禮物、被被人幫助之後要表達感謝說:「謝謝!」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如果你去過日本,或者對日本文化有了解的話,你肯定知道日本的家庭理念是很特別的,男女雙方分工明確,通常父親都是孩子的精神支柱,而父母是孩子安定的基石,在日本,孩子基本上都會跟媽媽待在一起的,而孩子的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從而覺得孩子性格的發展。
  •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一般在孩子3歲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學習。畢竟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重擔,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接觸小團體,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有很深層次的意義。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家長們借鑑
    有一位日本的媽媽為孩子設定了10條家規,包括生活方式和生存規則等,值得家長們參考。日本寶貝媽媽為孩子們制定的10條家規:1.首先向人們問好,並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感謝別人對他的幫助和幫助。3.不想告訴爸爸的事情可以告訴媽媽,反之,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可以告訴爸爸,但不能什麼都不說。父母是孩子們最信任的人。當他們在外面受委屈或經歷一些不好的事情時,一定不要一個人忍受,否則很容易憋出毛病,正確的方法是說出來。
  • 「媽媽,我被人打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小孩子下手又沒個輕重,經常會把對方弄得頭破血流,讓前來協商處理的家長心疼得不得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在學校一個人欺負呢?小雨把自己至於為同學欺負的事情一說,小雨媽媽氣的頓時在群裡,艾特了打人孩子的家長,希望讓他第二天帶著孩子來學校給小雨賠禮道歉。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父母學習借鑑
    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學習全世界的家長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優秀,雖然父母們心裡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國家的思維方式以及教育模式都是不一樣的。日本的母親大都會在家相夫教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親自參與孩子的教育。
  • 媽媽該如何處理孩子被欺負
    是那個男孩讓初為人母的我意識到應該教兩歲的孩子自我保護了首先悉心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孩子,垃圾要放在垃圾桶或者交給媽媽放在口袋。遇到熟人要問好,別人跟她打招呼要禮貌回應。我們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不可以推搡小朋友,不可以搶別人的食物和玩具。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主動商量或者提出交換。更不可以動手打人、說髒話。
  • 孩子索要玩具遭拒絕,當街躺地上撒潑打滾,媽媽處理方式值得借鑑
    孩子索要玩具被拒絕,當街發瘋「以命要挾」,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借鑑,應該會服軟,或者採取其他方式纏著媽媽,但是這位男孩非常倔強,他一直躺在地上等待著媽媽服軟,兩個人就這樣對峙了半個小時。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確實值得借鑑
  • 女兒在幼兒園受欺負被咬臉,央視主持人王小騫做法,值得父母借鑑
    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父母總是擔心他們在學校會不會被同學夫妻或者是老師虐待。而如果孩子真的在學校被欺負了,很多家長都會讓他們&34;。實際上,這種做法其實對解決問題幫助不大。王小騫做法,值得父母借鑑即便是名人的子女,在學校裡依然會遇到校園暴力。
  • 孩子受欺負,這位媽媽的做法絕了!李玫瑾教授:家長謹記這2點
    ,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你家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欺負,你都怎麼做的?1孩子受欺負 媽媽絕不退讓最近在看《三十而已》,顧佳的育兒方式引起了我們很多媽媽們的共鳴。,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問題後,總會對孩子說要自己反思,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殊不知,這其實是縱容別人欺負孩子。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還是秉承吃虧是福,「算了,我們不和他計較」?抑或是「惹不起躲得起」,索性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免得受欺負?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辦?看看這位高情商媽媽的回答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受了傷或者是磕磕絆絆都會讓父母心疼的不得了。如果有一天孩子回來說他在學校裡被小朋友欺負了挨了打,家長應該怎麼回答呢?性格暴躁的爸爸肯定會說一句打回去呀!這也是出於對孩子的疼愛。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卻不敢還手?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
    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他:在幼兒園不許打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和平相處。但有些孩子受家長「畸形教育」的影響,和本身性格的原因,稍微有點不開心就會動手打人。或者他們把動手打人當作是一種樂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誰家的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寶貝疙瘩」,在家裡不捨得他們受一點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