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他:在幼兒園不許打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和平相處。
但有些孩子受家長「畸形教育」的影響,和本身性格的原因,稍微有點不開心就會動手打人。或者他們把動手打人當作是一種樂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誰家的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寶貝疙瘩」,在家裡不捨得他們受一點委屈。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回家後躺在媽媽懷裡委屈地哭泣,換做誰都接受不了。
為了不讓自己孩子吃虧、受委屈,家長們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比如李玫瑾教授曾在網上推崇「讓孩子打回去」的方式,這種方法雖然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天生膽小,碰見比自己強壯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敢還手,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面對幼兒園欺凌,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
媽媽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一路上兒子都很不開心,媽媽怎麼問兒子都不說。回到家後,兒子連飯都不吃,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玩。
媽媽覺得不對勁,耐心地詢問兒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可兒子還是不肯說。此時,媽媽發現兒子的臉上有一道紅印,像是被指甲劃傷的。於是,媽媽問兒子是不是幼兒園小朋友欺負你了?
結果,兒子眼裡瞬時充滿了淚水,哭著跟媽媽說,是班裡的張XX打我。媽媽問他,你有沒有還手?兒子說,我不敢……
媽媽思來想去,不能讓兒子就這樣受委屈,於是給對方的媽媽發了一條私信,內容是這樣的:
張XX媽媽,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是劉XX的媽媽。今天,我兒子回來跟我講,說他們兩個在下午畫畫的時候,張XX把他的臉給打了(兒子受傷的圖片)。但我覺得沒關係,小朋友之間難免會打鬧。我問劉XX,你有沒有打張XX,他說沒有,因為他們兩個是好朋友。但是兒子跟我說,你能不能告訴張XX的媽媽,讓他以後不要打我了,如果他再打我,我就要反擊了。我就是給您說一下,回頭你也給張XX說說,讓他們兩個人好好玩,不要再打鬧了。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什麼感覺,反正我看完以後,是由衷的佩服這位媽媽。我就覺得她特別有智慧,有理有據說了事情的經過,又以孩子的口吻做出了警告,既不傷害孩子之間的情誼,又沒有駁了大人的面子,確實很厲害,值得我們學習。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該出手時就出手
無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初中、高中,都會有極個別三觀不正的孩子。他們喜歡欺負同學,把欺負別人當作是一種快樂,一種榮耀。
面對孩子被「欺凌」,我認為網上一些處理方法並不好,比如:
有些專家建議,讓孩子還回去,但如果你的孩子不敢怎麼辦?
有些專家建議,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但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能力解決怎麼辦?
有些專家建議,讓孩子報告給老師,但如果老師沒怎麼當回事怎麼辦?
孩子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很多事情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如果把孩子逼急了,要麼孩子會抑鬱,要麼孩子會走極端,這些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我們家長就是孩子堅強的後盾,當他們遇到困難,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必須出手相助。因為成年人在處理問題上,相對比較冷靜,也比較有經驗,能把事情處理得更完美。
你想想,孩子跟老師打小報告,和家長親自約談老師,結果會一樣嗎?肯定不一樣!
做家長的,在孩子遭遇「校園欺凌」時,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為什麼人家只打你,不打別人?這句話一旦說出口,就意味著孩子失去了後盾,沒有了依靠。
記住,面對「校園欺凌」,家長一定要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