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被身邊同伴欺負過嗎?怎樣的處理方式最合適?

2020-11-16 TT添快樂

你的孩子有被同學、玩伴欺負過嗎?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今天接小帥放學回家,剛走出幼兒園,一個小男孩跑過來抓住小帥轉圈,開始以為是孩子們鬧著玩,誰知那個孩子竟然對著小帥狠狠的踢了幾腳……,小帥並沒有踢回去,而是憋憋嘴,又強忍住了心中的委屈,還故作鎮定的說不痛。」

小帥媽媽說,這樣的情況已經是第二次了,上次更是嚴重,拳打腳踢的,好在孩子母親當時在場及時阻止了。

作為每一個父母看到這樣的現場,內心肯定是生氣、心疼和擔憂的。

在這個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校園的欺凌事件報導不在少數,但是,幼兒園孩子就無釐頭的使用暴力的事件卻不多見,聽到這樣事情的發生,讓我這個同樣當媽的無疑又為五歲的兒子多了一份焦慮

於是,睡前陪孩子聊天時,我將這個事情告訴了孩子,他非常堅定而快速的回答我說「讓小帥哥哥也踢他呀,這是在中班的時候,T老師教我們的,如果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

兒子的反應讓焦慮的我雖然放心了一些,但是他屬於紙老虎,力量弱小且全靠語言威懾對方,真正動手幾乎沒可能。


但是,兒子的回答卻給了我很多的思考:

  1. 如果老師對孩子們在園多些關注的話,這樣的事件是否會避免?老師的引導教育真的很重要,一個教育有方法且用心的老師更重要;
  2. 孩子在7歲前,大人做什麼就學什麼,大人怎麼教孩子,孩子就會怎麼做,這個期間的孩子模仿力最強,……孩子還在幼兒園就使用暴力,想必這和家長平時的示範和引導分不開,如果幼兒時期都沒有引導好,那等孩子再長大些後會怎樣呢?如果家長今天不好好教育,也許未來會有更厲害的人替你教育。
  3. 作為受欺負的一方,雖然這次吃虧了,但從此事後,對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肯定會引起重視,加強教育孩子如何做好自我保護。


怎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呢?

  • 首先,我們教孩子不能主動去打人,但是,如果在幼兒園有同伴打你時,就要告訴老師或者回家告訴家長;如果沒有大人在場,也一定不能害怕,能避則避,實在避不了就要勇敢的還擊回去;
  • 第二,家長可以買一些關於自我保護方面的繪本,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並藉機會給孩子分享一些案例,告訴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處理這樣的被欺負事件。
  • 第三,當自己的孩子告訴自己被誰誰誰欺負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跟老師反饋,同時還要私下找對方的家長友善溝通,看對方家長如何回應,態度如何?
  • 第四,教孩子儘可能的遠離這樣的同伴,多交一些友善的好朋友,這樣也可以增強自己的力量,得到更多同學的幫助。

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教孩子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學校的同學、老師、家長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害怕。一旦內心篤定,就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會被批評的,是會被處罰的,會為此付出代價的,在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大聲呼喊求救。


面對孩子被欺負,你有什麼更多更好的處理方式嗎?

歡迎留言與 探討!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產生這種感覺的孩子,都還處在一個適應的過程當中,他們還沒有完全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模式,也還正在認識並逐漸熟悉那些規矩、原則。當孩子告訴我們在幼兒園被欺負時,我們不要太緊張,但是又不要坐視不理。我們要培養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還是秉承吃虧是福,「算了,我們不和他計較」?抑或是「惹不起躲得起」,索性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免得受欺負?
  • 作為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嘲笑的問題?
    2、孩子在第一次受欺負時的認知,對日後再受欺負的會產生影響;在向家長和老師反映後,往往後期還會受到同一個人的欺負,就會覺得是因為告訴老師和家長了,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現象。3、同伴比較少,性格原因導致朋友比較少4、家庭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正確教育方式的影響,驕縱和溺愛的家庭,有嚴格虐待傾向的家庭5、學校的責任,對受欺負者的處理情況不重視,也會助長欺負者的行為6、非典型的受欺負者,攻擊性和言語不當,有令人不愉快的行為,容易被人排斥和欺負。這種情況是由於多次被拒絕,被同伴排斥,有孤獨感。
  • 孩子總愛「惹是生非」、「欺負」同伴?比起批評,這些方法更管用
    文丨福林媽咪世界上存在天生的壞孩子嗎?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或許有不同的回答,但作為孩子的家長,我認為並沒有。中國有句古話,人之初,性本善;西方著名心理學家華生也做過一系列實驗,來證明後天教育的重要性,並得出結論:人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只要後天的環境條件適宜,每個孩子都可以被培養成為各種類型的人才。
  • 「孩子被欺負,我該怎麼做?」不同的處理方式,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一生校園暴力事件曾一度被推到風口浪尖,就連全國人大代表也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因為這類事件在生活中,實在是發生得太多。一部分的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直接選擇還手。還有一部分的家長,則選擇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調解,不能夠通過以暴制暴,這種不正確的行為解決。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性格差異都是很大的,不能夠一概而論。美國劍橋大學就曾做過一項調查,抽取了3150名,4~6歲的小孩,記錄每個孩子之間的攻擊行為和具體事件。
  • 「聊安全」當孩子受欺負時,你與他交流過這六句話嗎?
    可是,一旦聽到孩子這樣與你抱怨,你可以不要因為忙,敷衍他,而是要停下你手上的活,仔細傾聽。當然,也不要一聽孩子這樣說,就馬上情緒難控,因為這樣的事,首先你要區分這是同學間一時的遊戲,還是你的孩子遭受到欺凌了。同學間的遊戲與欺凌,最明顯的區別在於,這是一段時間的行為,還是一次性好玩的行為。為此,靜下心,與孩子心平氣和地交談,這樣孩子也會真實地把整個過程和他/她的感受告訴你。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4招教你正確處理,幫娃不再「受氣」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擔心孩子和同學發生摩擦從而受到欺負,那麼如果孩子真的在幼兒園受到欺負了,家長到底應該怎樣處理才是合適的呢?家長的處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家長怎樣做才是最有利於孩子們的呢?
  • "媽媽我被欺負了"孩子被打回家哭訴,媽媽一句改變了孩子的性格
    當孩子所接觸的環境刺激更為複雜時,他們身上具備的性格特質決定了他們對於環境刺激的接受度,而這一點在孩子的社交中會體現得尤為明顯。當孩子有了社交需求後,心裡的本能會驅使他們和同伴交朋友,那麼交友的過程是否順利,在社交關係中孩子處於怎樣的位置等等這些都和父母的引導大有關係。
  • 老是受同伴欺負怎麼辦?向你推薦繪本:《小老鼠和大老虎》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有幼兒園或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或是你是個很有童心的人。建議你耐心看完!文章裡有音頻、我的欄目裡有視頻。後面還有親子共讀方案,是根據我獲得江蘇省二等獎的活動設計改編而成的。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的。有了這些,在家裡也能像幼兒園老師一樣給您的孩子上語言課了!)
  • 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中外處理方式大不同
    老師當天沒有發現情況,得知此事的第一反應是問:「發生這事兒你怎麼不告訴我呢?我在課間操時看見你也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對勁」,並簡單地將此事定性定性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後來學校屢勸受欺負孩子的家長放棄「處理懲戒施暴孩子」「讓施暴者的家長道歉」等相關訴求。
  • 如果孩子被欺負了,最正確的應對方式你知道是什麼嗎
    對於父母們來說,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一直都是他們最重視的方面,所以當家長們聽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非常的憤怒。甚至有些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還會前去尋找欺負自己孩子的人,打算用暴力的方式解決此事。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或許會讓你感覺非常的痛快,不過這種方式帶來的後果卻是你完全無法承受的。
  • 秦昊心疼女兒被欺負:教孩子處理衝突技巧,比教孩子打回去更有用
    妥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意味著家長要教導孩子以比較合理的方式和別人溝通,儘量學會運用自己的語言系統,向別人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妥善處理,要求孩子和家長雙方都要相對比較冷靜,不要衝動。2、暴力解決衝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掩蓋事件發生的本質,不能從根本上激勵孩子合理解決衝突。我們在看一些網絡小說,或者電視劇的時候,有的家長教導孩子,誰打了你你就打回去,出了什麼事有爸爸媽媽給你撐腰!
  • 孩子受欺負告訴老師有用嗎?聰明家長這樣教,孩子更有力量
    孩子去學校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的,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別的學生的欺負,在家裡總是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惹是生非,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告訴老師。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似乎每個父母都會對自己孩子這樣說,而且像傳家寶一樣媽媽傳給媽媽。但是現在在學校裡受到欺負了,這句話真的還有用嗎?
  • 如果寶寶在幼兒園被欺負,你覺得怎樣處理比較好?
    有幸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也歡迎你關注@追夢破孩兒,與你一起攜手育兒之路!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這其實一直都是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有的家長主張不打回去,因為打人不好;也有家長認為就是要打回去,孩子絕對不能吃虧。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們應該怎樣處理比較好?
  • 孩子總愛欺負別人,問題的根源在這裡
    父母不妨耐心聽聽孩子如何為自己的行為做解釋,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然後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想法,清楚明了地告訴孩子,我非常樂意聽聽你的說法,但我希望你能夠說實話。、對伴侶說話的方式以及處理憤怒情緒的方式。
  • 孩子交了「壞」朋友,需要幹預嗎?關於同伴關係,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同伴關係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與社會發展能力擁有正確的同伴關係,能夠給孩子樹立起榜樣,起到正強化的作用,使他們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且獲得從成人那兒得不到的一些信息。通過和朋友的互動,孩子會學會各種交朋友的方式、溝通、合作等技巧,使他們在未來有能力應付各種可能面臨的挑戰和任務。
  • 《三十而已》顧佳打人:孩子被欺負,家長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欺負了,你會怎麼做?」最近,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她將欺負兒子的兩個大人狠狠地收拾了一頓,場面讓人十分舒適。這個其實很重要,因為家長一聽到孩子被人欺負了,就會怒火中燒,然後理智什麼的全沒了,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替孩子出頭。」但這屬於衝動型舉動,而且容易給娃樹立一個負面且粗暴的問題處理方式。
  • 寶貝總是挨欺負?正視孩子的社交能力,教你幾招有奇效
    真的被欺負了嗎?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伴隨著碰撞、衝突與反覆的協調,也正是在相互的碰撞中,孩子才真正了解規則、謙讓、協商這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有時孩子被欺負與成人想像的有所不同,有可能是欺負者還不能恰當地控制力量,也有可能是那個欺負者很渴望與同伴交朋友的一種不正當的表達方式……他們都需要通過實踐來學會正常交往。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卻不敢還手?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
    面對幼兒園欺凌,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媽媽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一路上兒子都很不開心,媽媽怎麼問兒子都不說。回到家後,兒子連飯都不吃,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玩。媽媽覺得不對勁,耐心地詢問兒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可兒子還是不肯說。此時,媽媽發現兒子的臉上有一道紅印,像是被指甲劃傷的。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還手,更重要的要理解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17個月以後,慢慢知道自己可以和同伴一起玩,進行平行遊戲,就是互不幹擾,甚至有意識地把玩具遞給同伴。家長在一些小問題上,總是告知孩子「要謙讓」,但這樣的傳統想法,也會讓孩子處在壓抑自己情緒的狀態,並且形成一種對喜歡的事物也無所謂的狀態,久而久之學會了忍痛割愛這樣一來,一旦遇到對方強勢,他們就會因為沒辦法處理而被欺負。如果真的喜歡,孩子可能也會搶或者還手,但由於總有忍讓的想法在心中,行為上更加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