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欺負別人,問題的根源在這裡

2020-09-23 優優親子樂園

作者:橡皮老師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兒童心智研究所的壓力與康復項目主任傑米•霍華德 (Jamie Howard) 表示:「兒童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並不能反映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還在摸索中前進。他們還是好孩子,只是犯了一些錯誤。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父母都會教育孩子與小夥伴友好相處,不吵架,不打架,作為年紀大的孩子,更要學會禮貌謙讓,不能以大欺小。但是,當欺凌問題發生時,尤其是自己家的孩子欺負別人,這種問題,有的情況是父母偶然發現,更多的則是從老師或其他家長口中得知,孩子可能在同齡人中的表現,與在父母面前或是父母期望的樣子並不一樣。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出現問題,首先,欺負別人當然是不對的,父母在傾聽老師和其他家長的說法後,也應該聽聽孩子的說法,還原事情的過程,並找到這種行為發生的原因。孩子欺負別人,


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

1. 孩子不懂如何與他人相處,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善言辭,進而通過暴力手段來獲取。


2 .孩子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平日生活中父母的言辭行動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


3 .孩子的情緒通過這一行為得到釋放。孩子不同於成人,有了情緒也不懂得怎麼表達,在不能很好溝通緩解情緒的時候,通過暴力來釋放。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木木是一位6歲男孩的母親。有人告訴她,她的孩子在欺負別人,她以此為契機,與孩子討論了所發生的事情。「孩子的自尊心非常低,」她說道,「欺凌別人讓他覺得自己擁有力量和控制權。我兒子說,相比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能被人人稱作『幼兒園裡最霸道的孩子』挺不錯的。」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根據研究表明,總愛欺負人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特質。他們經常:

• 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或尊重;

• 在其他地方被別人欺負,所以想要通過同樣的方式重新獲得控制權;

• 感到不安,有戒心,認為別人的行為比實際更有敵意;

• 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的情感所造成的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現孩子欺負別人,父母不要馬上責備孩子,換個角度看,這也是與孩子敞開心扉,讓孩子學會表達,與父母正確溝通的機會。父母不妨耐心聽聽孩子如何為自己的行為做解釋,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然後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想法,清楚明了地告訴孩子,我非常樂意聽聽你的說法,但我希望你能夠說實話。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臨床心理學家克裡斯汀•卡羅瑟斯(Kristin Carothers)認為:「父母要認真想想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對孩子說話的方式、對伴侶說話的方式以及處理憤怒情緒的方式。要實事求是,仔細想想自己是否能夠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孩子欺負別人,父母要考慮一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溝通方式,處理不良情緒的方式是否得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與此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確欺凌問題發生後的行為後果,比如剝奪孩子的某種特權,不過要給孩子機會,鼓勵他通過積極的行為重新贏回特權。接下來就要考慮一下如何防止欺凌行為的再次發生。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為孩子提供觀察他人、合作、幫助行為的機會

鼓勵他們通過參與擁有共同目標的互動進行同伴互助,這些合作活動能夠教會他們合作並幫助他人的重要性和可取性。


2 .不要忽略攻擊行為

當看到孩子的攻擊行為時,父母和老師應該進行幹預,並明確說明通過攻擊來解決衝突是不可接受的。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用打罵的行為來進行幹預,這只會加重孩子對於父母的不信任,以及處理問題的衝突。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其他解釋,這對於那些具有攻擊性和傾向於把別人的行為看得比實際情況更具有敵意的孩子尤其重要,父母和老師還要幫助他們同伴的行為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3.監督學齡前兒童接受的信息

有很多的證據表明,觀看暴力電視會導致兒童隨後攻擊水平的上升。同時,鼓勵學齡前兒童觀看旨在培養兒童道德水準的節目,如《中華德育故事》《德行天下》。


4.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感受和自我控制

當孩子生氣時,他們應該知道怎樣用一種構建性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感,告訴他們一些具體的事情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我知道你因為不能一起玩生氣。告訴小夥伴你也想玩那個遊戲。」同時,應該告訴他們為什麼某些行為是適當的。例如,明確地說「如果你吃掉了所有的蘋果,其他人就沒有蘋果了」。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多留一點耐心給孩子,讓孩子獲得想要的安全感,引導孩子正確地釋放情緒。隨著孩子變得越來越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使用語言來協商爭論時,攻擊行為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都會有所下降。

相關焦點

  • 孩子在校被欺負怎麼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手中寶、心頭肉,從寶寶出生父母就會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從來不讓孩子受一點傷害。但是這一切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很多父母都反應孩子在學校總是受到小朋友的欺負。有的孩子膽小,即使在外受欺負了也不和家裡說,這讓很多父母都很氣憤,自己捧在手心長大的孩子,在外卻要遭受別人的欺負。
  • 孩子在校總被「欺負」,根源在哪裡?專家:最該反思的是家長
    孩子上學後,家長最擔心的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有的家長說,比較擔心學習成績;有的家長擔心在學校能否吃好喝好;還有的家長擔心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上完洗手間能否自己提褲子;但是令人大吃一驚的是,幾乎大半的家長擔心的是孩子在校是否被欺負。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這讓很多家長擔心不已。但是所有被欺負的孩子,真的僅僅是因為孩子膽小懦弱嗎?
  • 孩子總愛欺負同學怎麼辦?
    而經常被告狀的孩子,往往並不是壞孩子,甚至有些還特別的天真,他們並不是故意要去欺負同學的,有些甚至在「欺負」了同學之後,還不自知。從學習能力的角度而言,我們發現,這些所謂常常去「欺負」別人的孩子,會有以下能力上的不足:相關文章閱讀:
  • 你的孩子懦弱總被欺負嗎?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我那時挺擔心他的將來我感覺他有種會吸引別人欺負他的力量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被這樣欺負剛剛分享前我很氣憤我觀想著(這些只是在心裡釋放一下我的憤怒,不是現實中):我衝過去把那幾個欺負人的孩子先抽幾個耳光再一腳一個踢爆他們的肚子屎都爆出來了
  • 孩子被同學咬出血,媽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得學習一下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擔心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會受到欺負,不知道怎麼處理。孩子被同學咬出血,媽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得學習一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掌上明珠,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傷害,但是孩子總不能他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總要去上幼兒園,總要自己獨當一面的,離開了爸爸媽媽的保護,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呢?
  • 為什麼你的孩子總被欺負?與其「恨鐵不成鋼」,不如這樣做
    沒辦法莉莉只能帶著孩子去小朋友多的遊樂場玩,一是因為孩子喜歡小朋友多的地方;二是也能讓孩子多交朋友。哪知道每次孩子去遊樂場玩總能遇到幾個愛欺負自家孩子的小朋友,今天阻止了這個小朋友,明天卻要阻止那個。為什麼自家孩子總是被欺負呢?莉莉有點氣憤,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做能避免自家孩子被欺負,畢竟以後上了幼兒園自己不在身邊可咋辦。
  • 孩子總愛「惹是生非」、「欺負」同伴?比起批評,這些方法更管用
    可是,在生活中,人們習慣以好和壞的標準來評判人的行為,總有些孩子由於存在較多的不符合規則的行為,而被界定為「壞孩子」,受到同齡人群體的排斥,也常使得家長陷入尷尬難堪的境地。其實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孩子往往並不是真的壞,他們之所以常常惹是生非,首先 是因為缺乏溝通的技巧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朋友家的男孩今年四歲,不幸成了眾人口中的「壞孩子」,讓朋友很頭疼。
  • 父母擔心孩子被別人欺負,現在就該告訴孩子做好這些準備
    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幾點告訴孩子。最好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更希望上面說的這些問題,不要發生在您家孩子的身上。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告訴孩子,才能不被別人欺負呢?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告訴孩子注意哪些事情呢?
  • 孩子總被欺負,家長怎麼辦?比起教孩子「打回去」,這5點更有效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家長會直接上來質疑孩子: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光欺負你呢,是不是你做了什麼事?這兩類型家長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第一種非常不理智,容易造成是非;第二種永遠的息事寧人態度,會導致孩子變得懦弱。不管哪種類型的家長,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總是先自我就進行處理,孩子往往情緒得不到釋放,時間長了,孩子因為被罵或者被指責,可能再也不願意告訴父母實情了。
  • 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老師叫來家長:是你親手把孩子養成了軟柿子
    孩子一直被欺負,家長有很大的責任閨蜜跟這個孩子也是談話談了好久才明白原因出在哪,立馬就叫家長來了學校。從跟孩子的談話中,閨蜜發現孩子的思想很有問題,被欺負了還覺得自己只要不吭聲,不反抗,就會被放過了。還說自己只要每天變得乖一點,聽話一點,就肯定不會被欺負了,別人看自己不順眼肯定是有原因的。
  • 當孩子被人欺負 要教孩子立界限保護好自己
    以下是雙方交談記錄:孩子被欺負 父母總說「沒關係」媽媽:我昨天中午看到孩子腿上有傷,一邊哭一邊跟我說他被同學欺負了。我一時激動,沒能控制住情緒,在家長群發了一條信息,說××同學欺負了我家孩子,希望欺負人的同學或他媽媽向我兒子道歉。 從開學到現在,兒子跟我說,他的同桌踢了他好幾次。
  • 孩子在幼兒園裡總被欺負?學學這幾招,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現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就將全部的愛給與她們,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掌心裡怕碎了。可是往往這種嬌養孩子的辦法,反而會使得孩子養成嬌慣任性的特點,再上升一點,就是問題兒童,尤其是在幼兒園內,這種問題兒童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不與同學友善相處,反而欺負其他同學。
  • 為什麼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欺負別人?
    鄰居家的小女兒最近經常被幼兒園裡的一個小胖墩欺負,並且這個小胖墩不止欺負她一個,班裡的好多同學都被欺負過。小胖墩仗著自己的體重優勢,總是把同學壓在身下。後來大家管他叫大魔王,沒有人敢惹他。鄰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了我一個問題:「真的有孩子天生就喜歡欺負別人嗎?」
  • 孩子常見的4大心理問題,探究根源及解決辦法,建議收藏
    在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JoJo媽把大家遇到的問題總結一下,不外乎以下十大問題。經過仔細研究各個問題產生的根源,JoJo媽也簡要談一下自己的見解和解決辦法,希望對在育兒路上有困惑的父母有所幫助,建議收藏。第一個問題是孩子總愛打擾父母。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確保孩子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長大  預防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確保他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成長,而不是在被暴力和權力控制的環境中長大。從孩子幼年開始就要著意去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比如在家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遊戲、看相關的繪本圖書和講故事、多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等等,教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學會觀察別人、如何去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  4.
  • 女兒膽小在外面總被戲弄,媽媽教會孩子四不要,強大自身不受欺負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孩子在外面總被戲弄怎麼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之所以要說是因為這種現象太普遍、很典型。孩子受欺負不光只發生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只要在外面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發生,家長又不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也會為此而擔心、憂慮。
  • 孩子總愛打斷別人說話,問題在哪裡,家長要注意
    孩子總愛打斷別人說話,問題在哪裡,家長要注意從小的時候我們就學習一定要講文明有禮貌,我們的國學當中也講過很多的禮貌,其中就有一種就是別人在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別人,但是現實生活當中真的就是這樣嗎?答案當然不是,現在很多的孩子都不注意禮貌,有些經常「口吐芬芳」,而有的也是經常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這樣其實是很不禮貌的
  • 我的孩子可不是「好欺負」的
    不少家長在我們後臺留言很多關於孩子欺負別人或者被欺負應該怎麼辦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家長們都會遇到的難題,因為有的時候你的孩子不動手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欺負:1、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內心大多是脆弱、敏感、焦慮不安的,而且依賴性很強,尤其是對父母,老師等。在日常生活的圈子裡被欺負了,總想著爸爸媽媽幫自己解決,而在學校就依賴於老師。要麼就是被欺負了,默不作聲,根本沒有反抗的意識和勇氣。
  • 一歲多女寶寶怎麼總愛攻擊別人?推薦你看《媽媽,他們欺負我》
    讓我慶幸覺得我選擇了全職媽媽,讓我慶幸覺得我兒每天都有媽媽的陪伴,讓我慶幸覺得我兒每天生活在愛的守護下成長!可是她的母親不在身邊,我從她的行為中讀出了父母愛的缺失造成的影響,通過攻擊他人來獲得心靈的滿足與快感,在遊樂園裡爬上爬下,看到另外一個小男孩,面露「惡狠狠」的表情一個不停地要欺負他。
  • 未成年學生遭校園欺凌,家長: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光欺負你?
    為什麼總有人熱衷於霸凌別人,又為什麼被霸凌者總是默不作聲?我們究竟要怎樣做,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霸凌或被霸凌的人?我們很多時候看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都會又心疼又疑惑:那些被欺負的孩子,為什麼寧願一直被欺負,甚至犧牲自己,也不願意告訴大人或者老師,讓他們來解決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他們並不是不想求助,而是知道求助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