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被欺負,家長怎麼辦?比起教孩子「打回去」,這5點更有效

2020-11-04 jason媽咪有辦法

孩子被人欺負,是每個家長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前陣子上海某小學就發生了倆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打鬧,演變成雙方家長約戰,最後一個被打得頭破血流,另一個面臨指控的局面,這樣衝動的後果,只會給孩子帶來更不好的影響。

那麼,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全面接納孩子的情緒

這一點很關鍵,很多家長聽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事兒之後:

一種類型的家長可能當時會火冒三丈,一躍而起,就想抄傢伙去替孩子出頭,還會恨鐵不成鋼地對孩子說:真沒用,敢欺負你,你就使勁還手啊,怕什麼?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家長會直接上來質疑孩子: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光欺負你呢,是不是你做了什麼事?

這兩類型家長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第一種非常不理智,容易造成是非;第二種永遠的息事寧人態度,會導致孩子變得懦弱。

不管哪種類型的家長,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總是先自我就進行處理,孩子往往情緒得不到釋放,時間長了,孩子因為被罵或者被指責,可能再也不願意告訴父母實情了。

因此,全面接納孩子情緒很重要,不管孩子是傷心的,害怕的,還是抗拒的,迴避的,你都要堅定地告訴孩子,有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會和你一同去面對問題。

這,就相當於給孩子吃了一個定心丸:不管孩子在外邊遇到什麼問題,父母都不會嘲笑,指責孩子,在以後的親子關係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引導孩子把情緒說出來或者演習出來

有時候,孩子闡述自己被欺負了,可能在其他孩子那裡的版本又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查清事情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引導孩子把當時的情景演練一遍,一邊演練父母其實就可以一邊告訴孩子,遇到這些細節時,如果是爸爸媽媽,可能會怎麼做。

通過這樣的演習,能發現真相,並且告訴孩子該如何應對。

在演習中可以讓孩子扮演欺負他的人,自己扮演孩子:

  • 大聲告訴對方:我還在玩這個玩具,你不能直接就搶
  • 用很嚴肅的眼神盯住對方,讓欺負你的孩子知曉你很生氣,美國心理學家borba說:當你被欺負時,你的臉上是什麼樣的表情,比你說的是什麼更重要。

第三、強身健體,讓自身變得有氣勢

在我們小時候,除卻學習方面,其他方面那些淘氣有力量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孩子王,因為孩子們其實也和小動物一樣,會「欺軟怕硬」。當一個孩子總是很弱小,很退縮時,其他孩子也會借勢欺負他。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有一次被參訪時,被問及:該如何應對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時,李玫瑾教授說:你可以帶著孩子去跑跑步,鍛鍊身體,強身健體,提高孩子自信,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不妨讓孩子學習跆拳道或者其他強身健體的項目,這裡不是建議學了武術之類的就讓孩子使勁打回去,而是讓孩子自身變得有氣勢,他的內心也會變得有力量。

第四、鼓勵孩子交朋友

當孩子很孤僻,在班裡沒有好朋友時,往往容易被欺負,同時也會被排斥在小團體之外,所以鼓勵孩子交朋友,可以選擇在放學後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玩,不要總是忙著下了課就把孩子塞進培訓班,孩子交到好的朋友,也會激勵孩子一起進步,同時在團體中,孩子也不容易被欺負。

這裡要注意,家長也要觀察孩子有沒有為了不被欺負,就去「投靠」那些不良少年,這一點其實在以前農村地區有類似事件,當一個孩子被欺負時,往往去找「靠山」,這樣可能自己不被欺負了,但是也走上了不同的路,父母也要學會在暗中觀察孩子,教育孩子結交「好」朋友。

第五、不要事事都家長出頭,鼓勵孩子自我解決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過:父母的過度保護,會阻礙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自主發展,也會讓兒童對自己感到不確定,反過來更加依賴別人。

如果父母事事都替孩子出頭,到最後孩子就會越來越依賴父母,遇到一點挫折就會想退縮,因此在上面那個演習過程中,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同時鼓勵孩子說,在遇到此類情況時,就可以用爸媽教給他的方法。

不過,這裡提醒一點,當孩子太小,不能自我解決時,父母還是要適當幹預一下,比如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遇到那種總在家裡是小霸王的孩子,可能根本沒什麼原因,就直接上去推人,打人,或者搶人東西時,父母也要從老師那裡了解一下具體情況,讓老師進行幹預。

結語:

實際上,對於小孩子來說,因為彼此沒有過多清晰的界限感,才會出現你搶我玩具,我推你一把的情形,這些也是孩子必經的發展之路,家長首先要做到冷靜,不要如臨大敵一般,同時有技巧地教會孩子在衝突中學習到自己的界限,同時教育孩子也要尊重別人的界限。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不回手?家長該怎麼教育?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5點
    男孩媽媽:「你不要臉,一個大男人和一個小孩子在這計較。」女孩爸爸:「你臭不要臉,這麼多孩子玩的好好的,就你的孩子一來就吵架。你不教育,自然有人幫你教育。」今天中午在小區遊樂場發生的事情。本來一群小朋友玩的很開心,突然,旁邊兩位家長突然爭吵起來。於是,就有了上面的對話。原因是媽媽帶的小男孩打了爸爸帶的小女孩。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超半數家長表示「打回去」
    約60%的家長認為,如果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他們會讓孩子「打回去」;有25%的家長會告訴孩子打人不對,下次不要和對方玩了;另有15%的家長則表示不知道怎麼處理。有一天,吳萍回家,看到小浩的脖子上有一道明顯的紅印子,問了半天,小浩才告訴媽媽,他在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爭搶滑梯,被打了。當時,小浩的爺爺高聲說道:「你應該打回去啊,你不還手,人家以後還要欺負你!」聽到這話,吳萍愣了一下。她想,不是應該教育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嗎?但轉念一想,孩子的爺爺說得好像也有道理,一味忍讓,可能會讓孩子更懦弱。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只有20%的孩子進行了反擊,他們有的反擊成功了、有的反擊失敗,也有向尋求老師和家長幫助的。結果發現,自己反擊成功的孩子,很少再被欺負;反擊失敗的孩子,之後還會被欺負,且更頻繁。而老師或家長的介入會讓攻擊者收斂自己的行為,或者轉移目標。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辦?這個話題一直被熱烈討論,到底處理才最為妥當?隨著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成為家長,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我教孩子不打人,要守規則,要分享,做個文明人。我的孩子做到了。可是總有別人的孩子來搶他的東西,還打人。但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回擊,任由別人搶,該怎麼辦?
  • 孩子容易被欺負怎麼辦?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幾件事!
    作為父親的他在節目裡說出了他的困惑: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這也是全世界所有家庭都會遇到的困惑。1.安撫孩子受的傷這裡說的「受傷」並不只是外傷,更重要的是內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往往自己的怒火先被點燃了,卻忽略了孩子委屈、難受的心情。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家長看一看
    而家長選擇的做法有這幾種,一是不當回事兒,二是讓孩子下次離「壞孩子」遠一點,三是找到學校與家長理論一番,四是讓孩子打回去。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於是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如何處理一直成為了我的難題。
  •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有些家長鼓勵孩子被別人打了就要打回去打人的方式被孩子視為解決衝突的方式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衝突的最好手段。他告訴孩子,如果被別人欺負,要勇敢、堅定說出這句話:你不要再欺負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一定要打回去?家長這樣做才更有效
    孩子放學回到家,一邊擦眼淚一邊擦鼻涕的大哭著對你說:「媽媽,我被人欺負了。」這個時候你會怎麼辦呢?是讓孩子忍著?還是讓孩子打回去?忍著吧,害怕孩子形成軟弱的性格,以後遇事退縮,不懂得保護自己,更怕孩子忍出病來,讓施暴者變本加厲。打回去吧,確實可以出口惡氣,讓對方感受到我兒子不是好惹的,但害怕孩子變的暴力,以後遇到問題都暴力解決。
  • 拒絕校園暴力,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就要「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了要不要打回去?是許多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前幾日,上海楊浦兩位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矛盾,在校門口約架,結果打破頭進了醫院。今天,朋友圈又流傳著一條家長歇斯底裡地讓孩子「打回去」的視頻。作為家長,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但是一旦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高情商父母這樣做比教娃打回去更有效
    父母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教會孩子社交禮儀,讓孩子學會首先自己去解決問題,不把矛盾複雜化,有效地讓孩子避開「被欺負」的漩渦。那麼,孩子在幼兒園遭到欺負後,父母該怎麼處理呢?「告訴奶奶,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啊?」「有人打你就告老師,或者直接打回去,別害怕!」每次聽到這樣的對話,我的心裡都很不舒服。孩子們的心靈是純淨的,也是美好的,家長每天給孩子灌輸這些負能量,孩子又怎能好好地與小朋友相處呢?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要打回去嗎?樹袋寶寶來告訴
    萬一被欺負被打了,該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被打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說:「當然是打回去啊!」但是,你讓一個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贏嗎?比起打回去,更好地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的面對被打這件事,並且預防自己以後被打。 我會這樣跟孩子說: 1、你可以大聲地用語言震懾對方,比如:你再推我,我就要生氣了!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不但要打回去,家長還要這麼做
    文/小易育兒達人一個孩子自出生以來就是家裡的寶貝,全家人自己捨不得吃穿,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孩子,錢也都給孩子花,更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當孩子漸漸長大後,他們也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上幼兒園了。而在幼兒園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那如果這種情況剛好發生在你家孩子身上,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呢?
  • 當孩子被欺負時,比起直接打回去,更有效的辦法是教他這樣做
    演員秦昊因為女兒被欺負而傷心落淚,還上了熱搜。這些都不難看出,孩子是父母的底線,一旦她們的孩子被欺負,多麼溫柔軟弱的媽媽都會和你拼命。「孩子又被欺負了,一邊心疼,一邊又很生氣!」這大概是很多大人的心態。
  • 孩子被欺負,家長只能選擇沉默或打回去?
    有時候她聽她兒子講的那些被欺負的過程很心疼,有時氣極了真恨不得衝去學校替孩子打那些欺負他的同學。可是等她冷靜下來又覺得不妥,畢竟對面那個欺負兒子的人,也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初中生。先教給他怎麼辦,再逐步改進,直到他可以獨立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變強了,在學校也會更有勇氣和擔當。此外,不要輕易定義「欺負」,既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要引導他合理應對,更要相信他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
  • 孩子被欺負了,你還在教孩子「打回去」麼?這個辦法更有效
    我該怎麼辦?「我的孩子從來不搶別人的東西,不打人。「「可是別人的孩子總要來搶他的東西,還打他。「我的孩子不知道回擊,就讓別人搶,我該怎麼教孩子呢?」02等孩子的語言能力進步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要多鼓勵孩子用語言來維權了。(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個人不建議教孩子立馬打回去!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除了教孩子「打回去」,這件事也要和孩子說
    隨著揭露校園暴力現象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校園暴力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特別是有孩子的人群,更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也會受到欺負。部分父母也曾告訴過孩子受到欺負要懂得反擊,但是簡單的「打回去」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呢?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育兒家丨孩子被欺負,這6句話家長不要說,特別是「打回去」
    2「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這就有點「受害者論」了,孩子被欺負、受到傷害,明明是別人做錯了,家長卻首先要孩子找自己的原因,這跟說「一個女孩被強姦是因為穿太少」同樣荒謬。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瞬間崩潰: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最後,秦昊無奈地問道:「當你有個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和老師、家長都說了,也還是被欺負,那你怎麼辦?最後,家長們關注點錯誤。在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最應該關心的是孩子的情緒。對於被欺負的孩子來說,沒有及時正確的處理,孩子會出現自卑、膽小等負面情緒;對於欺負人的孩子來說,沒有經過正確教育,孩子會越來越囂張,脾氣暴躁等不良行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社會,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未來還會經歷更多突如其來的事情,到時候孩子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