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不敢說出來?別急著斥責孩子,全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2020-12-19 甜心奶爸

文/甜心奶爸

朋友小李家的女兒瑤瑤兩歲半,再過半年,女兒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可是說起上幼兒園,小李卻一臉憂慮。

原來女兒瑤瑤一直是眾人眼裡的乖乖女,從來不會罵人,也不會打人,即使別人打了她,她也懂的還手,家長看不下去,教給她應該要還擊。可是下次被欺負,還是不還手。到了幼兒園後,這麼多的孩子,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自己的孩子,小李擔心自己的女兒會被欺負。

其實孩子的行為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做不了關係,小李怕女兒會發生危險,因此總是會叮囑女兒,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碰,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膽小懦弱。即使別人欺負她,她也不敢還手。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樣子,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父母哪些行為容易讓孩子變成被人欺負的孩子,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處理問題方式?

一、父母經常有這些行為,孩子很容易會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

1.孩子習慣凡事依賴自己父母習慣性地幫孩子安排好一切,在孩子眼裡,這些事情都是父母應該做的,自己從來不會主動去做這些事情。即使家長讓他們去做,他們也會心不甘情不願,從內心裡失去了主動做事情的意願。

即使自己受到了別人的欺負,也不懂得進行自我保護,反而會等著父母或者其他人替自己做,自己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遇到了問題總想要依靠身邊的人。

2.父母經常否定孩子的行為父母擔心孩子會驕傲,因此即使孩子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也會否定孩子的行為,用這種方式來讓孩子懂得必須持續努力,才能做的更好。

可是,在大多數孩子看來,自己最親近的人否定自己,一直不被肯定,孩子會漸漸失去自信。即使在面對別人欺負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做不到,自己只能被欺負,從而不敢做出任何反抗的行為。

3.孩子的行為被限制孩子年齡小,父母總是以保護孩子的名義,限制孩子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丟掉了主動探索的精神,更不敢做任何冒險的行為。

或許在最初,孩子也曾經反抗過,可是,卻發現自己的反抗是無效的,不管怎麼努力,最終還是要聽父母的話,漸漸的孩子也就不再反抗了,而是乖乖接受父母的安排。

二、孩子經常被欺負,會產生哪些影響?

1.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內向孩子由於膽小而經常被欺負,本身就是內向的性格,再加上其他孩子的欺負,孩子勢必會更加自卑, 家長應該要及時幹預,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從而採取反抗的措施。

2.心理扭曲孩子被人欺負後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應付,而且也找不到合理的發洩途徑,面對被欺負的行為,只能一直隱忍。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出現心理問題,有的孩子可能會厭倦了人間,甚至有的孩子會產生暴力報復的行為。

3.對於未來沒有信心孩子經常被別人欺負,現在的生活已經糟糕透頂了,在孩子心裡根本不敢想未來會面對什麼,對於未來也沒有任何的信心。只想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夠趕快的熬過這一劫,未來對於孩子而言,只是一個看不到光的黑洞,沒有任何的希望可言。

三、當孩子被欺負之後,家長應該要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這件事情?

1.家長擺正心態,不要刻意強調孩子被欺負孩子們口中的被欺負和家長心裡所想到的被欺負並不是一回事。或許只是因為有人搶了孩子的玩具,而孩子沒有搶過對方,哭了起來,因此就告訴父母自己被欺負了。可是,這只是一件隨機事件而已,並不能夠稱得上被欺負,而孩子也並不是一個不懂得反抗的人。

這個角度來說,家長不要對孩子口中說的被欺負過於敏感,一定要弄清事實,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被欺負的帽子,更不要隨意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反抗,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2.別急著為孩子「伸張正義」,不要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詞很多孩子在跟父母描述事情時,往往省略掉了自己出錯的一部分。反而將自己說成了一個絕對的無辜者,而將對方說成了是一個絕對的惡霸,這種充滿偏見的描述,往往會誤導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不要急著為孩子伸張正義。

家長可以試著和欺負方的家長取得聯繫,從這位家長口中了解事情的真相,孩子們之間相處難免出現磕磕碰碰,欺負方的小孩也並不一定就是人心險惡,只是因為自己解決事情的方式和眾人不同,甚至過於暴力。當然,如果自己的孩子經常被欺負,那麼家長就應該替孩子出面,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

3.教會孩子正確與人交往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有限,往往更多的是採用非語言的方式,有些孩子喜歡上別人,甚至會故意用牙去咬對方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情緒,當別的孩子被咬了之後,自然是會給予還擊。因此,家長應該要教會孩子正確與人交往的能力。

比如喜歡某個人的時候,可以抱抱對方,不能動嘴咬別人,更不能拍打對方。想要和一個人一起玩,一定要徵求對方的同意。當然了,不管是哪種情況,孩子被欺負成為了事實,就要懂得回擊,尋求幫助。一味容忍,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總結:

當孩子被人欺負後,家長一定要妥善處理,避免因為被欺負而對孩子造成更大的潛在傷害。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讓孩子擁有自保的能力,遇到被人欺負時,才能夠有能力制止欺凌的行為。

今日話題:在你的身邊,有沒有被欺負而不懂得處理的孩子呢,他們的父母都是怎麼做的,你同意文中的觀點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育兒參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孩子犯錯或受傷後,不敢跟父母說而選擇隱瞞或隱忍?
    不小心犯錯了,瞞著家長,企盼能逃過一頓批評;不小心受傷了,不敢跟父母說,害怕父母責備;有時候忘記帶東西了,索性也不敢回家取,擔心父母說自己是丟三落四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選擇隱忍,害怕跟父母說了以後,一頓冷嘲熱諷之後,還說自己笨......
  • 孩子被欺負了卻不敢還手,不是因為窩囊,父母別再誤解了
    文|秘籍君父母都希望家裡的孩子不受人欺負,或者被欺負也能打回來,知道保護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被欺負了,卻不敢還手。昨天,我還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孩子在廣場玩滑板車,後來又來了一個女孩,女孩很調皮,也很霸道,看見男孩的滑板車,二話不說就搶過去了。
  • 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這個媽媽這麼做的
    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父母別急。被欺負的原因分析◤1.外貌:全憑感覺,看起來好欺負。2.性格:平時都是一個人,沒朋友,被欺負了也不敢反擊。3.膽小:老師提出的問題,很少敢舉手發言(不敢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響亮的回答問題),很安靜的一個孩子。
  • 孩子受欺負了,家長要站出來幫他解決嗎?
    今天帶著寶貝出去小區透氣,一位小姐姐比寶寶高了快兩個頭吧,先是撞了寶寶,原本我想她是不小心的,後來又撞了一下,再來又跑到寶寶面前做鬼臉,我看那位小姐姐又靠近寶寶做勢要打她,於是我出面斥責了那個小姐姐,並且轉身對她媽媽說你家女兒一直故意欺負我家小孩。
  • 李玫瑾教授: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受益一生
    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吭聲,默默聽著家長說話;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頂嘴反駁。孩子頂嘴,家長都很苦惱,部分脾氣暴的家長甚至可能跟孩子吵起架來。無論如何,孩子頂嘴這個事,還是值得家長重視的,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說對了不傷娃
    其實孩子在犯錯後,本身也會產生內疚感,會自責。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去打罵孩子,只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父母對孩子若管得太嚴,孩子就會為了避免犯錯而畏手畏腳,不敢嘗試和探索,甚至還會通過說謊來躲避父母的責罵。
  • 為什麼說口吃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只要孩子出生五官健全,身體機能也都完善,沒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不會說話,或者會有口吃。但有的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紀,往往會出現口吃,情況嚴重的還會延續至成年。然而非身體機能缺陷引起的口吃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 這3類孩子容易被欺負,這5種方法保護孩子不被欺負
    綜藝《婆婆和媽媽》中伊能靜的老公秦昊向觀眾發起一個靈魂拷問:「如果你有一個女孩,在學校總受男生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孩子也還是受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說、跟家長說,回來還是受欺負。那你該怎麼辦?難道只能轉學嗎?」難道只能轉學嗎?這裡面包含了多少老父親的心酸和無奈啊?女兒頻頻被欺負,一講到這件事,秦昊的眼淚都要掉下來。
  • 孩子被欺負?面對暴力,父母如何做?三步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作為父母,大家一直擔憂孩子會被欺負,擔憂孩子會吃大虧。一些父母會好壞不分地斥責孩子「不起作用」「咎由自取」,這毫無疑問是加重了對孩子的損害。實際上孩子受欺壓後,最必須的是父母一個溫暖的相擁。讓孩子負傷的心態獲得立即的慰藉。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該如何解決?有寶媽說"打回來"
    磕碰是正常事情,如果家長隨意插手教訓對方,很容易會讓自家的孩子失去朋友,誰還敢和你家小孩子玩!這樣容易造成小孩子沒朋友,被孤立。三、多教育自家的孩子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總會遇上些事,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讓孩子明白遇上事情,該怎樣去保護好自己,要讓孩子明白「你不能讓別人欺負,同時也不可以去欺負別人」。
  • 家長的這3種行為,容易讓孩子變成「軟柿子」,在外面常被欺負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當我們斥責熊孩子欺負人的時候,家長也需要把目光放在被欺負的孩子身上。有一類孩子非常懦弱,即使受到了他人的霸凌,也不敢伸張,更不敢反抗,於是讓霸凌者變得越來越過分。這類孩子,我們稱之為「軟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變成「熊孩子」,欺負別人,但家長同時也要避免孩子變成「軟柿子」,受人欺負。
  • 孩子在外受欺負不敢反抗,成受氣包,如何幫娃從「受氣」中走出來
    前幾天,閨蜜和我微信聊天,閨蜜聊著聊著不禁和我聊起她家孩子佑佑來。還說最近為孩子的事挺傷腦筋的。原來佑佑在家裡很活潑,可是到了外面就畏畏縮縮,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也不敢反抗,儼然成了「受氣包」。閨蜜還說平時和孩子到小區樓下玩。別的孩子搶他的東西,佑佑只會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哭,也不敢向別人要回來。別人打他、撞他、掐他。佑佑也不懂得迴避,更不懂得反抗,只會哭著找媽媽。
  • 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容易成大事業
    不料這話被兒子聽到了,兒子毫不客氣地說:"有本事你讓他當你兒子啊!"小柔看到孩子的反應,心中無奈,娃怎麼就叛逆了呢?孩子頂嘴,未必是壞事孩子頂嘴家長的情況在很多家庭中出現過,每當被頂嘴,家長往往都是非常生氣,甚至想揍娃一頓。其實,孩子頂嘴並不全是壞事。
  • 孩子總被欺負?父母的思考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思考的
    隔壁鄰居的親妹妹,每一次念書的情況下,都是會被人欺負,實際上大家都不太喜愛隔壁鄰居的親妹妹,緣故就是這個親妹妹很喜歡裝可伶,尤其是在大人眼前。長此以往就造成這周邊的孩子都喜愛欺壓他,沒事兒一直說他是狀告精,這一孩子常常抽泣,他的媽媽老是去找別的孩子的不便,那樣就產生了一個惡變的循環系統。周邊的孩子也就愈來愈討厭他,愈來愈喜愛欺壓他,每一次被欺負以後他就挑選狀告,一狀告這些孩子便會被家中的大人罵。可是那樣的狀況一直也沒有獲得一切的更改。
  •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父母的一句斥責,可能就成了孩子一生的隱痛
    甚至說出:"他就是個厚臉皮,你不罵他不打他,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後一種做法,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一生的負面影響。許多父母可能不知道,父母在責備孩子時經常說的話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成為痛苦的回憶。
  •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出色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出色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吭聲,默默聽著家長說話;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頂嘴反駁。其實,孩子頂嘴並不全是壞事。一來,孩子敢跟爸媽&34;,說明有一定的勇氣,在外面不會被欺負;二來,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會對家長的一些要求說&34;。
  • 孩子「軟柿子」性格,多半是父母這3種行為造成的,受欺負是常事
    有時候自己受了欺負,也不會反抗,也不會說,因為你跟父母說,父母就會說吃虧是福,忍一忍就算了。但是造成這種性格的最根本原因還是父母的教育問題。孩子「軟柿子」性格,多半是父母這3種行為造成的,受欺負是常事1、「出事了都是自己的問題,他為什麼不欺負別人」
  • 孩子內向,受到「欺負」不敢反抗?父母用四招,教他學會保護自己
    小振媽媽一看,小振的小手上,有一道被指甲刮破的血印子,雖然不長,但是她卻非常心疼。雖然當著老師的面她不敢說什麼,但是,離開幼兒園後,她就忍不住批評小振說:「別人把你的手抓成這樣了,你怎麼不打回他呢?」她說,她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教導孩子?是該教他寬容忍讓,還是該教他「以牙還牙」地打回去?她很想知道自己要怎樣做,才能讓小振變勇敢一些,學會保護好自己。說實話,孩子年紀小,還不懂事,父母擔心他會受到欺負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受到「欺負」後,父母的處理方法也很關鍵,如果處理不當,反正會「越幫越亂」,讓小事變大事。
  • 如何才能培養一個不受欺負的孩子?父母做到4點,孩子氣場十足
    和梓豪媽媽聊起了各自的孩子,梓豪媽媽說:這幾天挺鬧心的,因為班裡有個小男孩總是欺負梓豪,把他文具盒扔進暖氣裡,給他取外號,沒事就起鬨等。因為那個孩子的媽媽是家委會的組長,經常去班級裡和老師商量事情,所以那個愛欺負人的小男孩有點有恃無恐,老師有時候也睜隻眼閉隻眼,梓豪媽媽嘆著氣說,自己又不想和那個小男孩鬧翻臉,可是梓豪這麼受欺負,自己也不舒服。她說:這可怎麼辦?
  • 孩子被人猛踹不敢反抗,我們的孩子被欺負時為什麼這麼乖?
    對於孩子來說,「聽話」意味著很多事情只要按父母意思照做,根本不需要思考,久而久之,孩子會養成凡事都依賴別人的習慣,沒有主見,更不敢惹事讓父母不開心。但更多的「好孩子」只是表面很聽話,內心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隔閡。在家聽話,在外被欺負時,因為害怕成為「壞孩子」,不敢惹事,更不敢告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