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了,家長要站出來幫他解決嗎?

2020-09-10 香媽的育兒經

這兩天看到問答裡有個媽媽的困惑,我也是能感同身受。

今天帶著寶貝出去小區透氣,一位小姐姐比寶寶高了快兩個頭吧,先是撞了寶寶,原本我想她是不小心的,後來又撞了一下,再來又跑到寶寶面前做鬼臉,我看那位小姐姐又靠近寶寶做勢要打她,於是我出面斥責了那個小姐姐,並且轉身對她媽媽說你家女兒一直故意欺負我家小孩。那媽媽居然對我說小孩的世界大人不應該插手……這讓我很無言……我家娃才2歲,能怎麼辦?

首先,要說這位媽媽好樣兒的!看到寶寶受欺負,要毫不猶豫地指出這一錯誤行為。



因為3歲以下的寶寶,並沒有自己處理這樣事情的能力。家長不出面幹預,只會導致事態升級,鬧得雙方更加不愉快。

提到「家長出面」,有人會想街坊鄰居的,怪難為情的,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玻璃心,小題大做?我家小孩太矯情?


親愛的,你知道「忍氣吞聲」會帶來什麼結果嗎?

此刻的「優雅轉身」,只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誤以為受到欺負要遠遠地躲開,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是合理的。

教孩子用逃避來解決問題,只會讓他更容易成為欺負的目標,久而久之習慣於欺凌行為,成為「慫貨」。



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受欺負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測量中,低分者更多。悲傷、恐懼、怒氣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身體上還會出現無法長時間行走,無法舉起重物等。

這樣的孩子非常可憐,他習慣被欺負,卻無處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會一直積累在小小的身體裡,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陰影,而有人會在某個時刻爆發,釀成抑鬱、自殺、報復社會等悲劇。

所以孩子受欺負了,絕不能不了了之,爸爸媽媽都要學會如何處理,這很重要!


0-3歲:需要大人及時介入

設想兩個兩歲的寶寶,因為搶玩具而鬧起來,如果讓他們自己解決,恐怕只能等來一陣陣分貝越來越高的喊叫以及淚奔不止的小臉。

大人及時介入,果斷指出錯誤行為,如果「肇事小孩」沒有改正,則需要讓對方家長參與進來,共同解決。

倘若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長,那就果斷帶孩子離開,俗話說,道不同,不相與謀

爸爸媽媽對欺凌行為的零容忍和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明白:沒有人能隨便欺負他,他也不用害怕受欺負,因為爸爸媽媽會「站出來」。



3歲以上孩子:授之以漁

研究顯示,在3-6歲孩子中,欺凌行為發生的頻率比青少年之間還要高。這就意味著,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會被欺負。孩子去了學校,離開了家長的保護,受欺負了怎麼辦?

別急,孩子長大了,必須學會自己應對這些社交問題:

1. 避免過激反應。

許多孩子受到欺負,第一反應就是大聲哭喊。

然並卵!這反而極大地滿足了欺負者「看好戲」的心理,導致你家孩子成為長期欺凌的對象。

教孩子學會「酷一點」的冷處理,淡定地「笑傲一切」。如果受到了言語上的攻擊、嘲諷,教孩子自信地回一句「那又怎麼樣」,比一聲不吭地走開,要好得多。

2. 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底氣足了,被孤立和欺負的機率就會降低。

即使受了欺負,他也可以向小夥伴求助找安慰。平時多多鼓勵孩子結交小夥伴,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參加生日聚會等都不錯。



3. 做家長的要更細心。

多多留心學校裡其他小朋友的情況,比如大部分孩子在討論什麼啊,都參加些什麼活動啊之類的。這不是跟風,這叫知己知彼!確保孩子不會「莫名其妙」受到孤立或排擠。

4. 永遠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有時候孩子被欺負,並不是因為他沒用,而是確實遇到了「惡霸」。

當情況嚴重時,一定讓孩子知道,他永遠都可以向爸爸媽媽尋求幫助。告訴他,這不是打小報告(孩子和大人一樣都不喜歡告密者),遇到困難,向父母、老師、朋友求助是正確的做法。



5. 練得火眼金睛。

有些孩子受了欺負不敢告訴家人。爸爸媽媽要多注意孩子的表現:衣服是不是有拉扯的痕跡,孩子的情緒是否低落。和孩子聊天,問問「今天中午吃了什麼?和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呢?」之類的開放問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者用角色扮演遊戲,孩子會不知覺地在遊戲中把事情表演給你看。

發現孩子確實受到了嚴重的欺負時,先和他商量用什麼方式解決,並尊重孩子的決定。

如果需要和老師、學校聯繫解決時,一定記得要跟進整個過程,因為一段談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受欺負了,確實是令家長十分揪心的事兒。

在保護他們的同時,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為的就是當孩子離開我們後,同樣能生活得積極而樂觀。

相關焦點

  • 孩子剛上學,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幫孩子出頭嗎?
    被過度保護,太過自我中心的孩子,常常無法跟大家和平相處,就很容易產生摩擦。日常又都依賴家長幫忙解決問題,那麼在這種同學矛盾的時候,就不會主動的解決問題,往往是被動的尋求幫助。讓大家了解這些,是為了讓家長們對這些性格的孩子更加關心,不要讓孩子受到欺負卻無人得知。而家長在知道後,也需要用恰當合理的方式處理,所有行動的宗旨只有一條:幫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為了自己出氣。
  • 孩子受欺負後總是默默承受,家長需要走進孩子內心,幫娃排憂解難
    1、孩子說話,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本來是一件非常窩囊的事情,孩子和家長述說,其內心其實是希望得到家長的安慰和關愛的。可有些家長的出發點卻不一樣,說出來一些話,比如「為啥你總是受欺負?你也欺負欺負他們呀?」「總給我惹事,不能省點兒心?」等等話語,這些話的潛臺詞就是孩子不懂事,還給家長添亂。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03.孩子的言談、行為被小朋友排斥如果孩子回家總說有很多人欺負他,家長就要警惕了。幼兒園的孩子都比較單純,不會出現很多小霸王。如果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都欺負他,問題可能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當孩子哭哭啼啼地來找你,告訴你某個孩子總是欺負他,建議先把孩子攏在自己的懷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並嘗試著幫他表達清楚自己的情感體驗:「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了,父母可以嘗試著讓孩子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聯繫和積極應對問題的能力。
  • 「媽,同學打我」,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家長應對方法很關鍵
    這讓李傑媽媽氣不打一出來,直接打電話給老師,希望能夠出面解決這件事情。 第2天媽媽帶著李傑一起去了學校,接受了打人孩子跟他父母的道歉。事後媽媽還一直教導孩子他做的事情沒有錯,就不應該給別人抄作業。如果以後還有人敢欺負你,一定要及時告訴媽媽。
  • 孩子受欺負要不要還手?孩子受欺負家長該怎麼做?
    孩子受欺負要不要還手?  有些孩子是非常膽小的,在和同齡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手足無措,甚至不知道還手,這就讓很多家長產生了擔憂,畢竟很多孩子的性格就是在小時候固定下來的,家長們到底要不要教育孩子受欺負時要還手呢?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如果家長用掌摑等體罰來管教孩子,孩子或者會學到暴力即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或者會變成懦弱膽怯的人;如果家長習慣用權力來強壓孩子,孩子或者學會仗勢欺人,或者會變得習慣屈從於強勢。  2.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被過度保護,太過自我中心的孩子,常常無法跟大家和平相處,就很容易產生摩擦。日常又都依賴家長幫忙解決問題,那麼在這種同學矛盾的時候,就不會主動的解決問題,往往是被動的尋求幫助。讓大家了解這些,是為了讓家長們對這些性格的孩子更加關心,不要讓孩子受到欺負卻無人得知。而家長在知道後,也需要用恰當合理的方式處理,所有行動的宗旨只有一條:幫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為了自己出氣。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
    傳統的家庭教育認為溫順、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常常不允許孩子解釋。這樣,孩子失去了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說出來也沒用,在學校受到欺負也就默默忍受了。還有的孩子比較膽小,被人欺負時,不敢反抗,害怕遭到報復,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常常順從別人,容易服從他人的命令,缺乏自我防禦的能力、受到欺負時大多退卻、不反抗。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
    01.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剛才看了李玫瑾教授對話俞敏洪的直播欄目,兩位大咖在育兒現象和育兒方法上談了自己的很多觀點和辦法,非常喜歡兩位教育專家的觀點,最後,他們還就網友一些很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這裡面包括:孩子被欺負了家長一定要出頭嗎?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你會怎麼做
    外婆看著心疼,對母親說:「你總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瞟了孩子一眼,問了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回答的問題:「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外婆認為家長應該去「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認為孩子自身有問題,只是淡然的問了一句:「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顯然這兩種態度和方法都不足取。它體現了家長沒有做好孩子人生的引領者。
  • 孩子在幼兒園裡受欺負?委屈求全還是反抗?家長的做法給孩子底氣
    ,從他的做法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首先,要積極回應孩子的感受。在孩子講述事情的過程中,要認真地聆聽,不要插嘴,等孩子說完了再去問你想問的問題。其次,父母還要引導孩子管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驗一下,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家長的身上,會是什麼樣的情緒?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哪個父母能受的了自己的孩子被欺負,身上有很深的傷痕呢?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幼兒園聲稱會配合家長溝通協調,但這樣的溝通就能抵消孩子的傷害嗎,就能保證孩子心裡不會留下陰影嗎?
  • 孩子在校被欺負怎麼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看到女兒身上有這麼大的傷口,還有血要滲出來,這讓小麗瞬間就火冒三丈,問孩子是誰給你咬的,孩子就開始搖頭大哭,看到孩子這個情形,小麗才知道,孩子在學校肯定是沒少受欺負,竟然在自己面前都不敢說是誰咬的。這位家長解決孩子在幼兒園遭到欺負的方法,也很多網友點讚,讓孩子學習跆拳道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遭受欺負,這真的是從源頭解決了問題。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媽媽,今天我們班的小胖胖欺負我,上午老師叫我們玩玩具的時候,我和小胖胖都看上了同一個積木,但是小胖胖力氣大,將積木一下子就搶過去了。他搶我玩具……」,「還有,媽媽,下午,我們到一樓操場玩,老師叫我們排隊,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向老師跑去。我站在前面,跟上來晉晉往我身上一撞,他的胳膊打到了我的頭。疼到我哭了,為什麼同學們要欺負我。」
  • 開學在即,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時,該如何自保呢?
    家長往往會教導寶寶,要做個謙謙君子,凡事謙讓有禮貌,才是好孩子,但自家的孩子有禮貌,卻擋不住有熊孩子亂來。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那當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時,該如何自保才最為恰當呢?在幼兒園受欺負時,孩子該如何自保?
  • 靈魂拷問:孩子受欺負了,你是叫他打回去,還是告老師?
    打回去和講道理,兩大主流觀點的碰撞只要孩子開始進入集體生活,我們就會不可避免的遭遇受不受欺負的問題,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問自己,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裡被別的孩子打了,我要不要叫他打回去?如果你問我會站哪一邊,我必須得說,我站中間,或者說是站兩邊。先別噴我哈~我不是狗腿,而是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分別對應的是孩子的不同歷史時期的解決辦法。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找老師解決?李玫瑾提醒:可能「毀」了孩子
    2、有可能越告訴老師就越受欺負當孩子受了欺負告訴老師時,老師也只能是在課上或是課下批評一下那個欺負人的同學,嚴重時也只能是通知一下他的家長,讓他的家長對他進行教育,並不能對他怎麼樣,然後告訴挨欺負的同學離他遠一點,這種嘴皮子上的教育對於欺負人的同學並沒有太大震懾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反感
  • 孩子受欺負怎麼的辦
    秦昊表示,這個事情反饋給老師之後,反而換來了小男孩變本加厲的欺負人,他知道這件事之後特別難過,也特別無奈說,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女兒被欺負了,然後就給他轉學,如果這樣一直轉學也不是一個解決的辦法,伊能靜婆婆呢,則認為秦昊對於女兒在學校受欺負的事情情緒過於激動,大人在孩子的問題上,你的責任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誰家的孩子,不是小孩呢?咱們當父母的太對另一個欺負米粒孩子的態度太過偏見。
  • 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你會怎麼辦?
    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你會怎麼辦?校園霸凌一直是威脅孩子安全的重要問題,如果孩子在校園裡被同學欺負了,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辦?要為孩子出頭嗎?要以暴制暴嗎?可你知道嗎?這首《玫瑰少年》是為反對「校園霸凌」而被創作出來的,蔡依林、五月天都曾經演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