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父母都希望家裡的孩子不受人欺負,或者被欺負也能打回來,知道保護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被欺負了,卻不敢還手。
昨天,我還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孩子在廣場玩滑板車,後來又來了一個女孩,女孩很調皮,也很霸道,看見男孩的滑板車,二話不說就搶過去了。男孩見此情形,手足無措,委屈的哇哇大哭起來。男孩的哭聲驚動了他的媽媽,他媽媽走過來後,一看就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就很兇地責備男孩:「你就知道哭,別人搶了你的東西,不知道搶回來啊?」
雖然,我是一位旁觀者,但是也知道,身為父母看到孩子被欺負,心裡肯定是非常難受的。有父母看見孩子被欺負,第一反應不是為孩子爭取正義,保護孩子,而是斥責孩子,是因為耿耿於懷孩子不爭氣,不知道還手。
孩子被欺負了不知道還手,在任何社交場合,他都容易被人當「軟柿子」捏。輕則,孩子吃點小虧,損失一點物質利益,或者受點委屈;重則,孩子就會被霸道的人打壓,孩子心裡憋悶,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按理說,人在受到欺負時,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來說,也會做出反抗的行為,為什麼有的孩子就甘心忍氣吞聲呢?有的父母可能會說,那還不簡單,肯定是孩子窩囊,喜歡逆來順受。但是,如果父母這樣想就錯了。孩子被欺負了不敢還手,往往是以下原因:
①孩子知道還手自己也佔不到便宜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第一反應肯定是想反擊,保護自己。但是,孩子反擊前,肯定會先考慮自己的實力,能不能反擊得贏。有的孩子受欺負了,也想還手,但是對方比他人多、比他強大,如果他還手,不但打不贏,還有可能激怒對方,承受第二次的傷害。孩子知道還手自己也佔不到便宜,所以就會暫時的承受下來。
但是,孩子被欺負了不還手,他也可能是想保存實力,或者找機會尋找權威力量,比如爸爸媽媽,幫助他伸張正義。所以, 孩子受欺負不知道還手時,父母先別忙著指責他,說不定孩子正在「憋大招」呢。
②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不能使用暴力、欺負人
現在學校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嚴格,都希望孩子成為遵紀守法,善良,有禮貌的好孩子。有的孩子被欺負時,他自己也想要還手,但是平時受到的「美德教育」比較多,這讓他在還手的時候有諸多的顧慮。比如,還手的話,還是不是好孩子;還手對方會不會承受和我一樣的痛苦等等。
有的孩子把受欺負了,不像惡人一樣以牙還牙當成一種美德,所以當他們被欺負的時候,雖然心裡是氣得不得了,但是行為上卻不會做出任何反應,而往往是自己默默承受。
③孩子不想和欺負他的人撕破臉
孩子受到欺負,卻不願意還手,父母固然恨鐵不成鋼,但是仔細想想,也可能是孩子心甘情願的選擇。孩子在社交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過想要加入的團體,或者不想成為被孤立的對象,又或者孩子認為這點欺負沒什麼,所以才心甘情願地忍下。父母或許會感到不理解,但是孩子自己已經消化掉了。
很多時候,孩子受到欺負不願意還手,或者是一種退讓。但是,孩子長期受欺負,他也沒有反擊或者反擊成功,其實會嚴重打擊他的自信心,讓他變得自卑、懦弱。當孩子被欺負不敢還手時,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呢?
①教孩子要學會反抗欺凌。生活中的無數事實證明,當孩子受到欺負不敢還手時,只會縱容欺凌者,讓自己遭到更多的欺凌。面對欺凌的方法是,反抗。父母要告訴孩子,被人欺負時,要懂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當自己能力不足時,要向更有能力的人求助,比如老師和家長或者警察。
②父母要培養孩子反擊欺凌的意識,並教孩子一些方法。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一個溫文爾雅、有禮貌的孩子,但是也要教孩子學會反擊,該用強的時候就用強,善良也要帶點鋒芒,不然就是對惡人的縱容。還有,父母要教孩子如何反擊,比如被打時怎麼自保,或者怎麼巧妙地反擊對方,而不給對方帶來嚴重的傷害。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被打時,知道還手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