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揚眼記者蔡震)8月18日上午,長篇小說《藥局》新書首發式在2019上海書展舉行。活動現場,作家潘城講述了他積多年創作經驗而創作本書的經歷和感悟,他表示試圖通過這部小說表達一種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
整個故事都是在「入局」和「破局」
《藥局》交叉敘述了古今各四代人堅守使命的跌宕人生,是一部由鮮活的當下接通歷史血脈的輝煌長歌。作者潘城介紹,藥局是一語雙關,既是指「聖山藥局」,又是指整個故事都是在「入局」和「破局」。
作品由古代線和當代線兩部分交叉敘述組成。古代線的故事,主人公藥王俞善麒、俞衝之、俞散之在不斷「入局」的過程中,他們的命運跌宕起伏,為了心中「藥局」的事業和療養蒼生的信念,他們一步步走入了歷史和人性交織成的危局之中,是一個悲劇。當代線的故事,是主人公俞念草、葉嘉傳、俞念芯不斷破解家族、身世、情感迷局的「破局」的過程,最終是圓滿的結局。
小說中蘊含著強烈的文化屬性,不僅有中醫藥歷史和歷代醫療史方面的知識,還有中醫藥學對日本的影響。潘城表示,他試圖通過這部小說表達一種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藥王俞善麒一家不只是忠君愛國,他們堅守自己的事業和使命的根本在於愛民,尊重所有生命,關懷、治療和慰藉所有人。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就像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苦難、病痛都治癒,中醫藥更重要是教會人們習慣如何去面對自身的病痛,並且做好長期與之共同存在的準備。
雖是虛構小說,但故事人物都有原型
長篇小說《藥局》以俞氏家族的興衰為經緯,厚重的地域文化為背景,明代歷史事件與人物為筋骨,豐富的傳統文化事相為血肉,熔鑄了中醫藥文化之魂,塑造了創立於明代初年卻又湮滅在歷史之中的「聖山藥局」的歷史傳奇。藥王俞善麒與醫宗朱丹溪的師徒傳承,聖山藥局隨著朱元璋而崛起卻在「靖難」之中遭遇劫難,俞衝之追尋建文帝的艱辛足跡,俞散之與鄭和下西洋的光榮與夢想,俞念草的使命與堅守,葉嘉傳的愛情重生,俞念芯的出生之謎。這些扣人心弦的情節呈現著家國、歷史、未來的對應與交織,表現出超越於現實歷史之上的力量。
《藥局》雖是小說,但故事是有依據的,人物也有原型。書中的故事與經歷與俞巧仙女士的家族和企業有著很深的淵源和現實背景。俞巧仙現場介紹了與本書的創作緣起及作品所體現的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厚重的歷史背景。遊讀會網絡科技趙春善對作品的版權運營情況進行了介紹,將在影視、戲劇等方面對作品進行深度開發,以豐富的形式來展示這部作品的魅力和價值。
《藥局》作者潘城,現執教於浙江農林大學,日本神奈川大學歷史民俗學博士。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人間仙草》,文化隨筆集《一千零一葉》,學術專著《茶席藝術》《雋永之美》等。執行導演話劇《六羨歌》,參與策劃、製作的紀錄片《中國茶:東方神藥》獲六項艾美獎。
《藥局》潘城著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