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裡石亭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場將封場、復綠

2020-12-24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黃山市發改委就該市城管執法局《關於申請黃山市裡石亭垃圾處理場封場工程項目立項的報告》及相關附件,研究後做出了批覆。批覆稱,為減少裡石亭垃圾填埋場周邊環境汙染,保護生態環境安全,消除環境隱患問題,同意黃山市裡石亭垃圾處理場封場工程立項。建設地點位於徽州區巖寺鎮翰山村,處理場佔地總佔地面積425畝,封場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包括填埋堆體整形修坡、封場覆蓋系統、滲濾液收集導排系統、填埋氣體收集導排系統、雨汙分流系統、封場景觀復綠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這一項目建設周期是2019到2020年,估算投資為6990.56萬元,資金來源為建設單位自籌。

黃山市發改委的批覆稱,請黃山市城管執法局按照這一批覆開展前期工作,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該委審批。據黃山市城管執法局消息,該項目今年將在履行招投標等程序後,實施。黃山市裡石亭生活垃圾處理場位於徽州區巖寺鎮裡石亭,2006年一期投入運營。日處理生活垃圾約450噸。該垃圾填埋場四處環山,有效填埋水平面積18.06萬平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驗收 南通市垃圾處理中心1-6號池...
    掌上南通客戶端記者 趙衝 通訊員 陳勇 蘇翔記者日前從南通市市政和園林局獲悉,近日,總投資1.81億元,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的國內最大的沿江平原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驗收,過去群蠅飛舞、臭氣燻天的垃圾填埋場變成了沿江花園式公園綠地,南通市垃圾處理中心
  • 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封場在即 將啟動生態修復打造園林式公園
    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西安是唯一一個全部依賴衛生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的城市,隨著西安周邊幾個垃圾處理廠投產臨近,最晚今年10月底,這個曾經承載了西安垃圾處理重大使命的地方將封場。  「目前填埋場平均垃圾埋深130米左右,大概40多層樓高,每天約有900多車次生活垃圾從城市的四面八方運送到這裡。其實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投入運行之初,每天填埋的垃圾僅有1200餘噸。
  •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範
    6.6 填埋場封場6.6.1 垃圾填埋場應按建設、運行、關閉、封場、跟蹤監測、場地再利用等程序進行管理。  6.6.5 填埋場封場後應覆蓋植被。根據種植植物的根系深淺而確定。覆蓋營養土層厚度,不應小於20cm,總覆土應在80cm以上。  6.6.6 填埋場封場應充分考慮堆體的穩定性和可操作性。封場坡度直為5%。
  • 三維複合排水網怎麼使用在垃圾填埋場中
    排水網是將HDPE高密度聚乙烯顆粒加入乾燥機加熱攪拌除潮,接著進入上料口,由螺旋漏鬥擠壓到橫向高溫料筒,然後一步步高溫熔融塑化通過模具擠壓出來冷卻拉伸成型。顧名思義三維複合排水網則是將成品排水網和土工布基布經過特殊工藝複合熱粘接在一起的兩邊是土工布中間夾著排水網的土工環保合成材料。
  • 西安主城區日產生活垃圾1萬噸 江村溝垃圾場10月底將填滿
    據了解,今年西安市完成「藍天」省考壓力較大;西安市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將於10月底填滿,與此同時,4個新建垃圾焚燒廠有望建成運行;西安市採取地下管網改造等4項措施,力爭兩年內解決城市汙水處理問題。檢查發現復綠現場人為破壞現象較少,後期管護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縣負責,目前各區縣基本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綠化公司進行管護,區縣已將這項工作納入到網格化管理中。但存在管護成本高的問題,區縣壓力較大。從長遠看,收回土地的有效利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需要調整規劃後才可實現,將來要根據市政府對土地規劃的調整來決定土地最後的用途。  西安市列入專項整治方案共有87個問題。
  • 高安垃圾填埋場被打造成公園式環保教育基地!
    1月10日,在高安市坑源垃圾填埋場,該市汪家圩鄉竹山村坑源自然村村民萬堂運一邊挖著土方,一邊與記者說著坑源垃圾填埋場的「前世今生」。 也難怪萬堂運的朋友不願來。2004年10月,該市在坑源村建成垃圾填埋場,每天填埋高安城區及周邊區域生活垃圾200餘噸。
  • 生活垃圾填埋場全生命周期管理研討會 - 文字實錄-新華直播_新華網
    感謝湖北省對我們生活垃圾填埋場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肯定,選擇在武漢舉行這次重要的會議。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裡,生活垃圾填埋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各國的主流,以及封場修護階段的填埋場為數不少的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之下。今天會議的召開鄭重其事,有利於研究解決環境的問題。
  • 山東:蓬萊生活垃圾場滿眼綠色 變身「循環生態園」
    中國園林網5月18日消息:近日,筆者走進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生活垃圾處理填埋場時,一株株楊樹、柳樹迎風而立,放眼望去滿是綠色,髒亂臭的垃圾場變身成了「循環生態園」。填埋場主任王允彬向筆者介紹,填埋場總佔地面積330畝,日處理生活垃圾300噸。
  • 垃圾填埋場調查案例之La Veta填埋場
    北極星固廢網訊:填埋場概況地處美國北卡州某縣,啟用於1946年,關閉於1959年,主要接收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焚燒垃圾等。佔地14英畝,填埋量為75 000立方碼。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該填埋場被開發為居民區。
  • 大埔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大埔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堆體遷移作業的...
    中共大埔縣委宣傳部(宣)大埔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大埔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堆體遷移作業的通告為消除大埔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安全隱患,保障生活垃圾填埋場應急加固及滲濾液處理站擴容改造工程有序、順利推進,我縣定於2020年12月16日至25日(共10天)
  • 多圖|亞洲最大垃圾填埋場將成為以「環保再生」為主題的郊野公園
    北極星固廢網訊:上海,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過兩千萬,日產垃圾達2.2萬噸,而每天這些垃圾都去了哪兒呢?作為上海垃圾處理系統中的一部分,老港固廢基地肩負著上海市70%的生活垃圾處置任務,每天處置1萬餘噸。過去兩年,老港通過對垃圾填埋場實施土壤改良、地形微整後陸續「披綠」。
  •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文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中相關規定,按照公眾參與的工作程序,現將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如下
  • 解析垃圾坍塌臨界值 新模型讓填埋場擴容30%
    原標題:解析垃圾坍塌臨界值 新模型讓填埋場擴容30% 「基於全球62項案例總結的這套理論模型,可讓垃圾填埋場擴容30%,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在中國科協近日主辦的「科學填埋 綠色未來」科技成果科普發布會上,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張振營教授的科研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性分析關鍵土力學參數測試系統及應用」引起關注。 「除了回收再利用和焚燒掉的,在我國,大約60%的垃圾,是以填埋的方式被處理的。」
  • 三十年天翻地覆:曾經臭烘烘的垃圾填埋場現在養起了梅花鹿
    在這裡,上海城投老港生態環保基地默默承擔著上海市區70%以上生活垃圾的處置工作,營運至今累計填埋處置生活廢棄物9000餘萬噸,相當於為每個市民處置生活垃圾3.8噸。  然而,過去人們提到老港,總和髒亂差聯繫到一塊兒。老港職工下班擠公交,因為衣服上帶有垃圾異味,四周總會自發形成一個直徑一米的真空圈。
  • 上海城投老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項目PPP案例研究
    北極星環保網訊:老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四期工程PPP案例研究一、案例概述(一)案例背景老港生活垃圾處置場是目前全市唯一的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場所,處理全市約90%的生活垃圾。上海市廢棄物老港處置場,長期以來一直是事業單位。
  • 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堆肥場怎樣快速除臭除味?
    垃圾填埋現場作業區、滲濾液暴露區及臨時覆蓋區都會有臭氣的釋放,同時垃圾發酵腐爛的環境也為各種菌毒、蚊蠅提供了理想的棲身繁衍場所。這些問題直接傷害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垃圾臭氣與蚊蠅問題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 湖北3年內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 「零填埋」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三春、通訊員候繼光、陳勁松)到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 「零填埋」,城市生活垃圾一車混裝、一股腦填埋的情形在我省將陸續退出歷史舞臺
  • 成都最大垃圾填埋場這樣防汛……
    答案是垃圾填埋場。龍泉驛區長安垃圾填埋場現場此前,成都市水務局曾預判今年成都強對流天氣較常年偏多、偏重,極端性更強,汛期形勢不容樂觀。6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跟隨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安垃圾填埋處置中心綜合室主任廖楊,前往了成都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長安垃圾填埋場(一二期),就填埋場如何防汛進行了探訪。
  • 黃山市綠色創建行動 春風化雨綠滿新安
    黃山市綠色創建行動 春風化雨綠滿新安 2020-05-15 0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僑鄉的綠色答卷——福建省石獅市將軍山垃圾填埋場治理工程...
    山腰處,一片工地在緊張建設中,未來這裡將成為石獅市的固廢綜合處置中心,也將成為全市生態文明的教育基地。看到這些,你或許難以想像,僅僅在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垃圾山」,堆積著石獅市長達20多年的生活垃圾。如今,兩年之後,石獅市將軍山垃圾填埋場實現「華麗轉身」,完成美麗嬗變,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直面問題、敢於擔當、正面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