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聽見,聽力就沒有問題了嗎?

2020-12-23 北青網

    明日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 「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而「關愛聽力健康」首先就要及時檢查聽力!

    世衛組織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如果不積極幹預,到2050年將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

    日常生活中,大家覺得「可以聽見,聽力就沒有問題」,這種觀念使得聽力檢查在日常健康檢查中最容易被忽視。但是,真心告訴你,聽力檢查及聽力保健非常重要!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聽力損失

    耳朵是一個非常精細的感覺器官,由外到內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接收到聲音需要以下三步:

    耳廓將聲音信息搜集後,通過外耳道傳導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通過中耳的三塊聽小骨將振動傳到內耳;進而引起內耳淋巴液的振動,耳蝸毛細胞將該振動轉化為神經電信號;耳蝸神經纖維將神經電信號傳到聽神經導入大腦,於是我們就聽見了聲音。

    這三個步驟環環相扣,無論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聽力。

    開始出現耳鳴,就提示耳朵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就醫;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話總打岔,甚至看視頻或者聽音樂時需要把音量調到很大。

    導致聽力損失的因素有很多。如不良生活習慣、耳毒性藥物、遺傳、感染及各種疾病等。如孕期感染,可能會造成寶貝聽覺器官發育畸形;有些偏遠地區因條件限制或宣教不及時,使用耳毒性的藥物,可能會造成雙耳聽力下降;另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長期熬夜、高脂飲食、長時間佩戴耳機等,也是造成聽力下降的高危因素。環境噪音汙染、意外事故導致耳聾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多。

    未能及時檢查聽力的五大危害

    1.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如果聽力檢查顯示輕微的聽力下降,或者在早期階段,可能提示您需要注意日常的聆聽環境、生活作息,整體健康狀況需要調整。聽力問題如果在早期被忽略了,可能會持續加重,造成不可逆的狀態,這時再調整生活方式或整體健康可能就不奏效了。有聽力損失的人,由於交流障礙,慢慢會傾向獨處,封閉自己。長期如此,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2.影響人際交流

    聽力出現損失後,與身邊親友的溝通就會愈發不暢。事實上,很多患者的聽力問題就是由他們的家人第一個「診斷」出來的。當您有聽力損失時,您的家人與您溝通就會有困難。需要不斷地重複或者提高音量,跟您說話,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與情緒。對於您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來說,他們經常會因為您感到受挫或苦惱。比如,您可能會經常誤解他們的說話內容,還會經常指責他人。同樣,他們也會感覺您注意力分散,對事情漠不關心。長此以往,就會影響您的人際關係。

    3.容易患上痴呆

    研究顯示,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比聽力正常的老年人更容易患痴呆。主要原因是,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不願意與社會溝通,導致大腦處理信息和認知能力的功能性退化;辨識和理解聲音很困難,或負責處理語言和認知的大腦區域本身存在問題,因此患上痴呆症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4.影響職業發展

    聽力損失對職場人士的影響無疑是更大的,比如談話中錯過同事客戶的重要信息,輕易誤解別人的意思,長此以往,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會遭遇嚴重挑戰。而早期接受檢查並儘早進行相應幹預,大多數患者完全可以重回正常工作軌道。

    5.兒童聽力損失將影響一生

    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沒有良好的聽力作為基礎,孩子的語言能力就無法正常發展,嚴重的聽力損失還會造成我們常說的「十聾九啞」。而沒有良好的聽力作為基礎。孩子的學習也會面臨巨大挑戰,無法跟上正常學習進度,甚至不得不接受特殊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將面臨各種特殊壓力。所以聽力損失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如何保護聽力免受損失?

    預防聽力損失要從日常生活做起。首先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儘量少去噪音大的地方如KTV、舞廳等;年輕人不要長時間配戴耳機,避免在嘈雜環境中使用耳機;減少不正確的挖耳次數或避免挖耳,因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起耳道或者鼓膜損傷,引起耳道炎、鼓膜炎,進而影響聽力;老年人應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預防老年性耳聾;慎用耳毒性藥物;母孕期預防感染。

    如果發現耳朵出現問題,應儘早到專業機構就診,對於65歲以上老人及聽力損失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聽力。

    如何應對聽力損失?

    如果有聽力損失,務必及時到專業機構或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和及時幹預,以便於改善您的生活質量。

    醫院首先需要給患者判斷是什麼類型的聽力下降。根據發病原因不同可以將聽力下降分為三類:感音神經性、傳導性、混合性耳聾;根據聽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極重度耳聾。針對不同類型,採取不同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和聽力重建手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也日新月異,如針對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有助聽器和/或人工耳蝸植入;針對傳導性耳聾和混合性耳聾有植入的骨導助聽器。

    針對特殊人群,應當特殊對待。很多兒童兩三歲了仍不會說話,很多家長開玩笑說孩子是「貴人語遲」,實際不然,這些孩子多數可能是先天性耳聾,他們聽不到就不會說話。這就需要做到埠前移,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及早發現,儘早幹預。

    文/高志強(北京協和醫院)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江林藍)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對聽障兒童來說,聽力可以重新獲得,可是語言去哪兒找?
    可是當他們想要回應父母地呼喊,想要訴說他們聽見的世界時卻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說,明明可以發出聲音,但就是說不出話。面對這樣的現實,一時之間他們沉默了,而後將自己剛剛打開的內心重新封閉了起來。原來,即使他們已經可以聽見聲音了,可還是不能說話,那他們聽見聲音又有什麼用呢?
  • 新生兒聽力篩查你做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喬湘喬依我生女兒時已不像生兒子時的壯況,生兒子時那時醫學還沒有現在發達,在小診所生完不到8小時就回家了,也沒有做任何檢查,好在兒子出生後一切正常。生女兒時,因早早知道是雙胎,所以不敢馬虎,除了孕期做好產檢,生時也選擇大醫院。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聽力一定有問題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廖溫勃 江林藍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都像一場「考試」,聽力篩查就像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我家寶寶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中,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或影響說話?其實不用過於擔心!」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
  • 聽力不好不願佩戴助聽器,會有危害嗎?
    如今,聽力損失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年輕化。但提起助聽器,不少人卻諱莫如深。有人覺得「戴助聽器就是承認自己殘疾「,有人寧願「繼續聾著也不肯戴助聽器」。這時候就有人納悶了,我聽力不好,也不想戴助聽器,會有什麼危害嗎?
  • 嬰兒聽力篩查 嬰兒聽力篩查不做可以嗎
    我國大多數醫院採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主要用於重症監護病房(NICU)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並可以被檢測到。如果嬰兒有蝸性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用耳聲發射(OAE)檢測就通不過。
  • 「我能聽見聲音,就是聽不清?」真相是......
    聽力下降並不意味著您完全聽不見聲音,很多時候是您只聽見一部分聲音,而還有一部分聲音卻聽不見。這會讓您感到「別人講話我都能聽見,就是聽不清」。從專業角度,這通常是高頻聽力損失導致的。臨床上最常見的聽力圖型就是高頻聽力損失,其表現為低音調聲音(1000Hz以下)聽得很好,但是高音調聲音(1000Hz以上)失真或完全聽不見。高頻聽力損失主要原因有老年性、噪音性和藥物性。
  • 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是聽力有問題嗎?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
  • 海螺裡可以聽見「大海聲」是真的嗎?
    沒錯,這樣做確實可以聽到海風輕拂的聲音,至少在聽覺上能夠給人以身臨大海的感覺。那麼問題來了,海螺裡的聲音真是大海的聲音嗎?海螺裡的聲音並不是大海聲,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海螺裡的聲音到底是什麼?如何產生?關於此問題現在有兩種錯誤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認為海螺裡的聲音是自己的血液流過耳朵而發出的聲音。一直以為海螺裡藏著一片大海,結果現在告訴我是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
  • 耳朵總能聽見聲響?也許不是耳朵的問題!很可能和4種原因有關係
    隨著身體逐漸衰老,老人聽力開始下降,很多人還出現了耳鳴問題,經常聽不到其他人對自己打招呼,需要較大聲音才能聽到等等。還有的人表示耳朵總能聽見聲響?這是不是也是耳朵的問題呢?耳朵出現聲響未必全是耳朵的原因,還很可能和4種原因有關係。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雅思聽力一直沒有突破?這2個方法幫你解決聽力問題!
    對於雅思聽力,其實只要能夠聽懂核心內容,在答題上就沒有太大問題。然而實戰中,很多烤鴨在備考後,仍然不能在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時甚至會出現不增反降的鬱悶情況。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聽不懂或者基礎差,而是因為這類烤鴨往往存在一些備考上的誤區。
  • 用新概念2練聽力可以嗎?
    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個前提——你得真正聽懂外教的發音。 新概念的課文都配有外教朗讀的音頻文件。分英式和美式。建議用英式。 新概念2英國外教讀課文時的發音更接近自然狀態。
  • 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頭部CT、MRI、聽力檢測等相關檢查,醫生判斷,楊丁的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
  • 為什麼看了那麼多美劇,並沒有高效提高英語聽力?
    珊瑚橙追了《實習醫生格蕾》到了十五季,在這期間發現一件比較苦惱的事情,就是看英文電影並沒有高效提高英語聽力。可這是為什麼呢?後來經過多方了解,原來珊瑚橙沒有啃生肉啊,看的是有字幕的美劇,聽見英語並不等於聽英語。
  • 聽見英語《音像館》
    一本書、一支筆、一個娃、一個教師可以改變世界為了實打實地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學英語,聽見英語著手建立一個公益資源庫,主要是音像資料
  • 能聽見別人內心的聲音,是你也可以擁有的技能
    最近開始重溫老劇,一部13年李鍾碩主演的水木劇《聽見你的聲音》又重新吸引了自己,並不是很激烈的愛情劇,卻偏偏有著非同一般的誘惑力,而看劇的時候不免會交換處境看問題,如此便發生了一點小疑惑,我可以擁有「讀心」的能力嗎?畢竟二碩的能力如此的逆天。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關注寶寶聽力健康,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篩選出有聽力損傷的寶寶並及早幹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OAE)以及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等電生理學檢查手段,對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的新生兒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聽力學檢查。
  • "貴人語遲"可能是聽力問題!別錯失最佳治療期
    (原標題:「貴人語遲」可能是聽力問題!極重度聽力障礙:平均聽力閾值≥81 dB HL,聽大聲說話有困難。張杰介紹,聽力閾值是指人能聽見的最小聲音,一般而言,聽力閾值在60-70 dB HL,或不超過80 dB HL,可以通過助聽器幹預;當閾值超過80 dB HL,就需要人工耳蝸。助聽器的原理是放大聲音,而人工耳蝸的原理是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刺激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