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

2020-09-05 花小樣與年小華

當我們步入婚姻的殿堂,心心念念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十月懷胎,看著孩子出生把他輕輕的抱在懷裡,軟軟糯糯的。感覺都要被暖化了,心想著此生,一定要好好的愛他。

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會出現很多行為和情緒,我們就會生氣,就會怒吼,更多的時候是會不知所措。



是的,我們是第1次當媽媽,你們也是第1次做孩子。

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諸多難題。

這時候我們也需要去學習,去成長。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由此才能夠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並想到解決的辦法。

這才是帶孩子的重點。



陪孩子長大,不僅是孩子在成長,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在陪著孩子去成長。

每周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都有媽媽的感悟,現在分享給大家:

淘淘媽媽

今天是兒子生日,我問了他幾個問題:

我:寶貝,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覺得誰最辛苦?

兒子:媽媽

我:那你最應該感謝誰?

兒子:媽媽

我:是不是應該買份禮物送給媽媽呢?

兒子:是

我:那女孩最喜歡的是什麼?

兒子:花

於是兒子就給我買了一束花。



其實我並不是想要那一束花,我想讓他懂得他的生辰就是媽媽的苦難日,讓他懂得感恩。我教他送花時應該怎麼跟我說,送給我的手勢是什麼樣的?孩子就照做了,把花送給了我。我相信這次經歷在他的潛意識裡種下了感恩的種子。孩子將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愛玩遊戲是他們的天性,遊戲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發展。任何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和父母一起玩遊戲,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開心、最難忘的時間。因此為人父母,無論多忙,都應該有一份「閒情逸緻」陪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走過成長中的每一個日子。
  • 陪孩子終身成長:樊登獻給所有渴望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
    父母每天都在用語言定義和描述著孩子,很多孩子逐漸變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樣子。有的孩子被這些語言「驅趕」,最後成了語言裡所塑造的那個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是易讀,可以推薦給老人看。作者樊登更多的是從觀念上跟家長做溝通,只有觀念一致了,用力的方向才能一致。
  • 女兒給我看了她的日記 | 陪孩子一起成長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雖然自己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這都阻擋不了我們成為父母。既然做了父母,孩子也沒有辦法選擇誰可以勝任她的父母,我們唯一能對孩子做的就是:陪她一起成長。陪學、陪練、陪玩,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大腦跟著她的腳步,不停地更新庫存知識。 從咿呀學語到識字讀句,從蹣跚學步到奔跑騎車,每一個過程,都使我們知識得到更新,也讓我們從孩子的成長中看到曾經的自己,也讓我們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她很小的時候,經常問我們:為什麼?於是,我們家裡有了《十萬個為什麼》。我們先看,然後講給她聽。
  • 優秀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變優
    這裡的優秀,是認知、能力、狀態的綜合體,用在家庭中,可演繹成:優秀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變優。讓孩子成龍成鳳,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但經常的狀況是,父母是蟲,卻希望孩子成龍;父母狀態萎靡,卻希望孩子青春蓬勃。典型的悖論!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培養孩子的三個重要環境,其中家庭居於第一位。
  • 進化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讓自己每天都在玩,每天像個孩子一樣,活到老,玩到老。 像老頑童一樣,讓每一位父母和自己的童心在一起。8. 問孩子,將來你做父母了,會做什麼不同的事?調查統計,孩子最多的回答,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每天以玩的心態和孩子連結,活到老、玩到老。11. 什麼阻礙了我們的童心?回憶一段最痛苦的時光,不開心的那段時光發生了什麼?什麼特質消失了?
  • 《陪孩子終身成長》: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陪孩子終身成長》。本書的作者樊登是「樊登讀書」的創始人,他不僅講書做領讀人,他還是一個參與、陪伴和享受孩子成長的父親。樊登老師曾在他的《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幫助很多無所適從、迷茫的父母解決了各種棘手的難題,比如,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內向、缺乏社會能力等等。《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是樊登老師想寫給那些為孩子操碎心的父母。
  • 孩子,爸媽不想替你負重前行,但願意陪你一起成長
    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媽媽說,父母不管貧富,都不必自責內疚,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幫助孩子即可,我不想替孩子負重,但願意陪孩子一起吃苦,一起成長。 是啊,我們不能替孩子負重前行,那是他們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但做父母的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不至於孤單無助。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創新工場的創辦者李開復曾經這樣呼籲:「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不要以為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儘管父母的工作很忙,但是,我們還是建議父母多抽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 陪孩子終身成長 - 20200421
    然後我進去給他買了個迪迦奧特曼晚上吃完飯,我就回來了,給宇哲送回來玩具我一進門,他看見我就問:爸爸,給我買奧特曼了嘛感覺他好像從早上就知道我要給買,感覺我好像是被安排好的當然,他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上班路上聽了樊登新作《陪孩子終身成長
  • 重新認識家庭教育,陪孩子共同成長
    ,一起成長,懂得了敬畏學會了感恩。新的學期,新的起點與新的挑戰,有人說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是最好的學校,下面幾本書助你重新認識家庭教育,陪孩子一起書寫他們青春的篇章。你的格局,成就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來就有多精彩。
  • 孩子的學習,父母的「陪」與「不陪」
    如果在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就把孩子留給了爺爺奶奶,到了孩子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才回來。初中回來照顧孩子的理由是,初中生正是性格大變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父母陪伴在身邊,不然學生可能會染上一身的壞毛病。可事實證明,父母在孩子初中的時候,回來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確實沒有變壞,可是學習成績,卻並不見得好轉。
  • 孩子成長需要父母陪伴,只陪不伴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只要提到教育孩子,許多書籍和文章都會提到一個高頻詞彙——「陪伴」,大多數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並未完全理解「陪伴」的含義。這個場景,只是父母陪伴孩子的一個縮影,現實生活中,無數父母如倩倩爸一般,正在進行著虛假陪伴。美國賓翰頓大學神經科學及認知心理學特聘教授馬克·倫岑韋格爾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那些父母經常陪伴一起玩耍、交流的孩子,青少年時期以及成年後的心理更健康,出現人格障礙的風險機率會更低。
  • 43歲牧民媽媽與兒子同時高考圓夢,好的父母會陪孩子共同成長
    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有人不禁感慨,這才是真正的「拼爹拼媽」。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孩子共同成長。她爸爸每天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兩個孩子。很多家長說自己「把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他會告訴你自己給孩子報了滿滿當當很多活動——遊泳、網球、鋼琴、英語,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每節課都陪孩子一起上。可是真的上課時候家長們在幹什麼?
  • 玩也是一種成長,請父母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玩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來講,玩就像水和空氣一樣,是必不可缺少的。父母也是從小玩著長大的,所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玩耍,在遊戲的過程的中與孩子進行溝通是同理心式的溝通中不錯的方式。玩是一件非常放鬆而享受的事情,孩子可以從遊戲中可以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認知。如果父母意識到這一點,便可以在遊戲時光中與孩子進行無障礙溝通,這樣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 親子時光陪孩子一起成長
    也是恨自己不能陪在身邊,不能陪著孩子一起長大,是莫大的遺憾,親子時光,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雖然爸爸走了有八九個月吧,畢竟是有血緣關係還是不一樣的,女兒還是認識爸爸,女兒還是還是記得爸爸的,畢竟在視頻上看見過,走的時候女兒剛一歲了,還不會走路,現在回來的時候,女兒已經開始滿地跑了,並且也可以說簡單的話了。
  • 任淑娟:陪女兒一起成長
    每天下班之後我會陪她講故事,星期天若是有空,我便和愛人帶她去公園砸娃娃、划船、坐碰碰車,這些是她極為開心的事情。倘若時間比較充足,我們還會去遠一點的地方旅遊,讓孩子見識一下外地的民俗風情。即便時間很有限,我們也會帶她去天中山文化生態園溜溜冰,爬爬山。我一直認為親近大自然比去任何高級的遊樂場都要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 樊登《陪孩子終身成長》:體驗美妙人生
    陪孩子終身成長,體驗美妙人生。一本很不錯的育兒書,非常口語化很好讀,書中舉的例子也都很真實,追根朔源,刷新認知,醍醐灌頂,樊登去蕪存菁,將個人認同並驗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寫入《讀懂孩子的心》。幫助迷茫中的父母解決了各種棘手難題: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期、性格內向、缺乏社會能力等等。
  • 樊登:教育孩子,是你陪孩子終身成長,而不是你盯著他成長
    女生問題最大的原因還是父母的養育思維,女生的父母下班追劇,打遊戲,卻讓孩子認真學習,哪怕是孩子成為了學霸也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會對她感興趣。真正好的培養,是陪著孩子一起成長。是你和孩子都要成長,而不僅僅是你盯著孩子成長。
  • 推薦 | 「親子日記」,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位沒有被孩子推薦的母親黯然地說:「通過這次活動,我才知道原來在兒子心中我還不是很合格、很稱職。其實我自己覺得已經進步了很多,不亂發脾氣、不揍孩子了,周圍很多人也感受到我的變化,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還不夠。我一定更加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和孩子一起進步!」
  • 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但這裡的陪伴不是陪孩子一起看電視,一起去上培訓班,而是陪他一起學習寫作業,一起去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多一份交流,少一份爭執,多一絲關懷,少一分斥責。平常中,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多看到他的好,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對於父母陪伴的渴望,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滿足的。而在孩子的幼年時期,這種需要尤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