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臺灣年度最賣座電影,今日實時票房最高

2020-12-19 大玉兒說電影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3月17日實時票房13538.15,票房佔比56.5%,排片佔比33.2%,上座率32.0%,排名第二的驚奇隊長實時票房4794.74,票房佔比20.0%,排片佔比25.2%,上座率吧10.5%。

遠遠甩開了第二名。上映四天,累計票房3.25億。

這是大陸的情況。

而在臺灣,上映9天票房破億,蟬聯多日臺票房冠軍,臺灣年度最賣座電影。

比票房榜第二三名《角頭2:王者再起》和《花甲大人轉男孩》加在一起還要多。雖然檔期並不佔優勢,但是片子本身的類型和題材確實很吸引人,尤其是女性觀眾。

而在香港,上映後排片率高達35%,是臺灣電影在香港30年獲得的最好成績,票房也節節攀升,最終成為年度香港地區華語片票房前三甲,並多日蟬聯香港地區單日票房冠軍。

「年度最催淚愛情片」

「唯一觀影提示請帶足紙巾。」

感情細膩的人是承受不了這部劇的。

有人說如果你真的愛過,那你一定會為曾經的愛而不得,曾經的炙熱深愛,曾經的毫無保留痛痛快快的爆發一場。

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情感是真實的,因為感情是真實的,所以那些眼淚也是動人的。

悲傷不是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對於即將發生的一切無能為力 ;

比悲傷更悲傷的不是他的隱瞞,而是你明明已經知道了卻要陪她演戲,是兩個人都不能坦白。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卻上升到親情的故事。

愛情是什麼,大概就是你喜歡挑戰,而我喜歡的就是陪你一起挑戰。

我們一起喜歡冬天吃冰淇淋喜歡雨,喜歡有彼此的季節。

喜歡你在我身邊時,帶走我的悲傷,打開我的一扇窗,陽光灑進來。

從此不孤單。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場車禍帶走了女主的父母及妹妹,一場白血病帶走了男主的父親,自己被母親狠心拋棄。自高中起,兩個孤獨的靈魂抱團取暖,一晃就是十幾年。

十幾年的陪伴,彼此都融入了對方的骨血,成了對方的無可替代,成了小王子的玫瑰。

他們一起走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日子,卻在本該幸福攜手的時候抵達悲傷。

感情裡面,雙方都很容易自以為是,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為對方安排好一切。

有人說這部劇三觀不正,男主為了讓女主獲得幸福拆散別人已經訂好的婚約。

可是愛情不就是自私的嗎?我的心很小,只能裝下一個人,為了給她幸福,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在我不在的日子裡,有一個好男人代替我陪著你。

「你不就是想給她找一個提款機嗎?」

世俗,充滿煙火氣息,卻也透明般的真實。

有網友調侃說,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牙醫,好好的一段婚約被男主毀了,女主為了成全男主的一片心意,又欺騙牙醫的感情,最後的最後,居然跟著男主去了。

但是我相信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牙醫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

因為愛情,我甘願跌倒,甘願低到塵埃裡,甘願在知道你心裡還有個他的時候還緊緊的將你禁錮在我懷裡。

結局不美好,但是,我愛過。

順便說一句,這部電影的OST真的很好聽。

相關焦點

  • 18年臺灣最賣座的華語片,翻拍自韓國催淚電影,一份悲傷的愛情!
    臺灣地區的電影票房排行榜常年被好萊塢大片佔據半壁江山,本土電影被打壓得毫無出頭之日。去年也不例外,雖然前十還是被進口片包攬了,但卻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一部臺灣本土電影悄悄站到了最接近這個光榮榜的位置。它就是由陳意涵主演,翻拍自韓國09年出品的同名電影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在去年的臺灣年度票房排行榜上位列13,是去年臺灣最賣座的華語電影,並且它還是一部本土電影。
  • 《比悲傷》票房大賣 臺式小清新為臺灣電影正名
    該片改編自2009年上映的同名韓國電影,由林孝謙執導、陳意涵與劉以豪領銜主演,講述了一個自幼相依為命的王牌作詞人Cream宋媛媛和唱片製作人K張哲凱,明明深愛對方卻始終把愛意藏在心底的純愛故事。以「催淚」為核心,《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9天全臺票房破億,最終獲得2.39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202萬)票房,位居臺灣總票房榜第14位。
  • 《悲傷的故事》憑什麼能打破臺灣電影的內地票房記錄?
    誰都不會想到的是,豆瓣評分5、IMDB評分5.8,被不少網友斥為「三觀不正的催淚爛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上映的這個周末票房會一路走高,甚至單日接連破億,最終毫無懸念地成為三月電影市場的最大黑馬。貓眼APP給出的預測顯示,這部電影至少賣到8億,甚至能夠衝擊13億。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過是擦眼淚後被丟棄的紙巾
    三月的票房市場如同這個季節的天氣一樣捉摸不定:誰也沒有想到,於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日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以下簡稱《悲傷》)上映第二天,單日票房就趕超了漫威大片《驚奇隊長》,且持續保持著領頭羊的地位,至今票房已突破4億。
  • 臺灣電影的「當代悲傷」:金馬獎「神隱」、好萊塢佔四分之三、票房...
    「翻拍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輕鬆奪冠2018輕鬆奪冠。這讓《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上去有了很強的商業噱頭,作為一部臺灣本土電影的年度冠軍引進內地,期待值自然不少。但在本就貧瘠的臺灣電影市場,這部冠軍看上去也是半個「舶來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原本是2009年,由權相宇和李寶英主演的韓國愛情片。這部電影其實對於內地90後的影迷來說,非常熟悉。這部虐戀愛情片早在2009年就火爆內地。而臺灣版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並沒有本土化,更多是復刻原版。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整個影院,只因這件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上映四天,當日票房已經強勢壓過《驚奇隊長》。它在臺灣上映,檔期不佔優勢的情況下,登頂臺灣2018年度最賣座電影。作為催淚愛情片,它有多自信?海報上直接有行字,「唯一觀影提示:請帶足紙巾」。它還真沒吹,整場放完,看哭了不少觀眾,影廳都是低低抽泣聲。《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到底有什麼魔力,哭倒一片?
  • 吐槽一下臺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悲傷乎?尷尬乎?
    臺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由林孝謙執導,陳意涵、劉以豪、張書豪、陳庭妮等主演。衝著臺灣愛情電影的良好口碑,以為會被騙足眼淚,觸動中女麻木不仁的神經,至少,至少都能被感動一回吧,但看完後只感覺無比尷尬。
  •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提前準備好紙巾,全程淚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大部分都看過。一想起來這部電影,相信大家第一反應應該是看這部全程控制不了的流淚。因為細節太感人了。這部戲是由林孝謙導演的。這是一部愛情電影,由韓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改編而成。這部電影上映也給韓版的帶來很多人來觀看。
  • 2018年臺灣最賣座的華語片將引進大陸
    影片官微發布中文簡體海報時光網訊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愛情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臺灣市場賣出2.38億臺幣票房(約5200萬人民幣),登上臺灣2018年華語片票房冠軍。近日有消息稱,該片將引進到大陸。
  • 上映6天票房狂破4.8億,預計票房30億,臺灣電影強勢崛起了
    2019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一個春節檔各路電影百花齊放,最終以《流浪地球》開的最豔,成為目前2019花魁,豪取了46億票房,穩居國內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在《流浪地球》還沒衰敗(下映)之際,又一朵小花進入眾人的眼帘,這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不知道有什麼魅力,盡然奪取了眾多觀眾的眼淚,一躍成為一朵奇花。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團隊新作,陳妍希和陳曉婚後首演人妻
    臺灣地區2021春節+情人節檔期,又殺入一部強片!之前已經在這個檔期定檔的兩部臺片,有《角頭》系列宇宙之《角頭外傳:浪流連》,這部電影在黑幫片之外,加入了愛情線,也是很配合情人節的檔期。另外一部則是標準的愛情電影《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而這部新入局的電影,是浪漫愛情片《跟你老婆去旅行》。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背後的故事,關於那些改編、翻拍的故事
    一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more than blue)自3月中旬上映後,票房大開紅盤,各大論壇、網站、APP上都是「催淚警告」,熱度更是持續飆高。《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同時,這部也帶動韓國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Sadder Than Sad Story,2009年3月11日上映)。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陳意涵拍戲哭到頭痛
    昨日,由陳意涵、劉以豪、張書豪、陳庭妮領銜主演的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廣州進行超前點映,導演林孝謙、編劇呂安弦來到現場宣傳造勢。該片將於3月14日登陸內地院線。
  • 寒單: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更悲傷的故事
    一直對寶島臺灣頗有好感,那裡不僅有旖旎的自然風光,還有至今都沿襲得相當完好的傳統風俗。之前曾經看過的幾部影片,包括反映禪鼓的《戰·鼓》,反映龍太子的《陣頭》,反映堂口生存的《艋胛》等等,都是將故事付諸於最傳統的生活真相之中,給公眾帶來耳目一新又久久難忘的觀感。
  • 同樣是臺灣愛情電影,《比悲傷》豆瓣評分5.2,但它卻接近9分
    大家好,最近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了吧,據說,哭到3包紙巾都不夠用的,嚇得小編都不敢去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臺灣票房第一,但豆瓣的評分之後5.2分。這部電影的女主是陳意涵,這是一部韓國愛情電影翻拍版。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友誼地久天長」
    到現在落筆這一刻,我仍舊無法理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什麼能夠拿到8億票房,但卻不得不相信它所代表的商業價值和市場導向,並只能為此送上膝蓋。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票房並不樂觀的《地久天長》,在《陽臺上》《過春天》鎩羽而歸之後,這部代表華人獲獎的佳作也沒有成為所謂的爆款,雖然看到很多朋友在社交平臺誇獎,但一個周末兩千萬的票房,透露的卻是華語院線對中國社會小人物故事的情節不耐受。
  • 中韓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催人淚,相愛的人註定不能在一起
    去年2018年11月中國臺灣地區翻拍的臺灣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在臺灣和香港地區上映了,今年3月14號在大家翹首期盼下,電影終於在大陸上映,該電影改編於2009年韓國上映的同名電影,這部被稱為現象級愛情電影在臺灣地區上映9天就突破1億臺幣,成為了當時臺灣地區的票房冠軍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賺再多眼淚,也擋不住三觀不正的崩塌
    電影早在去年就已在臺灣上映。打破了臺灣2018年的票房記錄。今年,借勢白色情人節,在大陸華麗上映。這部打著悲傷和催淚的電影,僅6天,票房已衝到5億。相較春節檔,大片雲集的場景,不算驚豔。對於愛情電影來說,小成本,卻是大回報。絕對是保收的。
  • 這部豆瓣評分不及格的電影,將成為中國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片
    「這部電影要在深夜和男友一起看才有感覺。」一位女性朋友如是說。這部上周五剛上映的影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以下簡稱《悲傷》)已經在它的受眾人群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截至今日,影片已經收穫了5億多的票房,從周六開始便連續三天單日票房破億,排片比從上映首日的11.5%一路攀升到今天的44.7%。預測票房一度達到13億,完虐漫威大片《驚奇隊長》。而此時此刻,這部小成本臺灣電影依然在上演著它的逆襲,《悲傷》的票房已經超過《我的少女時代》,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片。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戳中情感軟肋
    微博熱搜「淚點集合」、抖音刷屏病毒式「哭泣」營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以來,排片率和票房一路逆襲上揚,成為3月影市的黑馬。但是,在不少網友為影片「奔走哭泣」背後,我們也發現了「比悲傷更悲傷的事」:這部主打「虐戀情深」的影片,雖然擊中了都市年輕人的內心世界,但過分推崇的情感煽動,無疑讓故事在邏輯和思想深度上都落了下風,失去了回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