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別再打斷我了」,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2020-08-28 敏敏育兒

在很多家長因為孩子不能在寫作業、上課、甚至玩耍遊戲的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而發火,但在發火之前可以想想,你們是否有在孩子小的時候這樣做過:

孩子玩遊戲到一半,被家長喊著去吃飯,只能把手裡的玩具放下;

孩子正在安安靜靜看書,家長在旁邊大聲說話,讓孩子不能靜下心來讀書。


上面這些行為就是我之前經常對大寶做的行為。我家大寶上小學後寫作業基本不用我操心,但孩子總是在房間裡安安靜靜的,我就想去看看。剛開始大寶並沒有什麼牴觸情緒,我沒事就給他送個水果、送杯水。



直到有一天我去她屋內次數多了,大寶實在忍無可忍地對我說:「媽!你能別再打斷我了嗎?我都沒辦法專心了!」我才意識到,我的行為影響了大寶。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過跟我一樣的行為,殊不知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呢?

1、在孩子認真做事的時候隨意打斷孩子

皮尤研究中心曾發表過關於兒童專注力的報告,報告稱家長頻繁打斷孩子是破壞其專注力的重要原因。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專注力的好壞與大腦中頂葉皮層有關

但頂葉皮層在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相對比較活潑,過度活躍會導致注意力的過度發散,從而導致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不平衡。



這也是低齡兒童自控力差、專注力弱的主要原因。如果家長在這時不能很好的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就很有可能讓孩子陷入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思維障礙裡。

2、不能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

從上面的研究結論得出,除了孩子自身生理髮育的局限性,外界因素也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孩子本身就很難專心,也很難對同一件事物保持長期關注。如果在這時還用噪音等雜音擾亂孩子,就更容易讓孩子分心,甚至因為自己的事情做不好而感到焦慮不利於孩子的性格發展

3、過多參與孩子的事

家長想更多的和孩子接觸,融入孩子的世界,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家長過度參與孩子的事,比如非要孩子按照你的意願擺弄玩具、不許在地上玩等等,這不但會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和活力,還會讓孩子漸漸喪失主權,也漸漸放棄自主思考。



反正什麼事都有爸爸媽媽說了算,我就不需要再動腦了,這對孩子的專注力無疑是毀滅性打擊。如果家長再打斷完孩子之後再繼續讓孩子玩,就有可能發現孩子沒法再次進入專注狀態了。

孩子3-6歲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大腦高速發展運轉,正是適合鍛鍊專注力的一段關鍵期

怎樣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1、舒爾特方格——檢測孩子的專注力

舒爾特方格可用於檢測孩子專注力,它以九宮格為基礎,在5*5的方格中不按照任何順序的填入數字1-25,然後讓孩子按照順序邊讀邊指出數字。可以通過計時孩子完成任務的時間來評估他的注意力程度,讓家長對孩子情況有更好的把握。



2、番茄工作法——解決拖延症的核心

這個方法是把工作時間劃分為多個番茄時間,一個番茄時間包含兩個部分:25分鐘的工作學習和5分鐘的休息。孩子自控力比較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控制時間,讓他保證能持續做一件事25分鐘,然後再給予他休息時間。

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效率,解決絕大部分拖延磨蹭的問題。但前提是家長需要嚴格執行,並且保證孩子在這25分鐘內是一直保持專注的。

3、專注力訓練遊戲

我認為遊戲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孩子從出生後不久就是在遊戲中獲取認知。遊戲不僅能給孩子提升認知,帶來樂趣,還能讓孩子從遊戲中獲取更多知識。為了讓大寶能保持專注,我除了不打擾他之外,還準備了一套專注力遊戲書,就是這套《德國好奇狗 專注力訓練》


這套遊戲書有7類遊戲題,共有400道,類型多也很符合孩子專注力的發展特點,不用擔心孩子會玩膩,。在大寶寫完作業後,我就會叫她一起出來玩,孩子喜歡又能增進親子感情。在遊戲中,大寶很享受專注的感覺。



我是敏敏媽媽育兒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你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作為孩子最重要的兩項能力之一(另一項是社交能力),我覺得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在早教中心做教學指導的6年期間,教過的絕大多數是接近2歲或者更大的寶寶,原因非常簡單,孩子越大,家長發現孩子的問題越多,而且越難解決,而專注問題無疑是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
  • 你突如其來的關心,可能正在一點點破壞掉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正在玩拼圖、積木等益智遊戲,奶奶突然來串門,「哎呀,我的乖孫子,來奶奶親一個」,說著抱著孩子啃一口。孩子正在寫作業,媽媽突然推開門,端著水果來到書桌旁邊,「別太累了,先吃點水果再寫吧」。但長期、經常發生的話,會一點點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家長的這些做法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別說你一件沒做過
    其實關於專注力,家長還要知道這些。很可能就是你日常的一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看看中招沒。家長的這些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多數的家長都沒有意識到,你平時的這些行為,其實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一樣的道理,雖說家長是關心孩子,害怕孩子餓了、渴了,但是這樣頻繁、過度打擾孩子,就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時間長了,孩子的專注力就下降了。
  • 孩子學習「坐不住」?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很可能是被家長親手破壞的
    家長常有的三種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家長也許會對我的觀點感到不服,那麼我接下來就說三種在家長身上經常出現的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你看看你有沒有中招1.打斷正在專心玩的孩子孩子正在專心玩遊戲或者看閒書,而家長這時候叫孩子去吃飯、給客人打招呼、出門幫忙跑腿,這好像是很合理的事情,但其實這正是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的元兇之一
  • 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爸媽這2個行為,正在悄悄破壞孩子專注力
    等等,你可能誤會孩子了!,正在破壞孩子專注力專注力的好壞,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發現自己孩子,比同齡孩子專注力更差,要考慮是不是踩到下面幾個坑了:比如孩子正在畫畫,你在一旁「眼睛和鼻子畫錯了哦「」寶寶,我們準備睡覺了」...
  • 這些「好」行為你知道嗎?孩子天生的專注力就是被這樣破壞的!
    孩子以後成材是爸爸媽媽們都有的期盼。但是很多家長卻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成材的道路。寶貝,都學1個小時了,餓/渴了吧?來,吃點東西/喝口水!天哪,月亮可不像你畫的那樣!必須這樣做!……這些,寶爸寶媽有說過類似的吧?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父母的幾種行為,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嚴重影響學習和情商
    ,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你改正了麼?,其實正在悄無聲息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的,可是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見長進,甚至比同齡人還要差,經常做事情漫不經心、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散漫等,都和父母的不當行為有關,家長常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始作俑者」。
  • 家長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智力發育!
    No.2家長這些行為,正破壞孩子智力發育情緒不穩定,經常吼孩子親子之間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當家長因為工作或生活壓力,經常打斷孩子,破壞專注力家長對孩子的愛總是時刻關注,當孩子在專注玩積木時,家長會提醒孩子怎麼搭更好;當孩子在認真寫作業時,家長會在旁邊看著
  • 孩子學習成績差,可能是父母這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要重視
    孩子一跺腳,水就會濺起來,還發出噗噗噗的響聲,於是他反覆驗證,從跺腳和濺起水花之間找到了因果關係,這個發現讓孩子興奮不已,於是玩得更歡。水花打溼衣服是什麼感覺?落到皮膚上涼涼的是種什麼感覺?用力跺腳,水花就濺得高,動作輕了,水花就濺得低,別低估孩子的觀察能力,這些孩子都能感覺到。你能說孩子是在玩而不是在工作嗎?
  • 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80%的父母都在做
    殊不知閨蜜這一舉動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那麼以下幾個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你做了幾個?:①打斷孩子"說了幾遍了,怎麼又錯?"正在做下面這個題的孩子不得不返回來修改被你發現的錯誤。當孩子習慣了被你檢查,你又開始抱怨:我孩子學習一點也不認真,寫完也不知道檢查。試問:你都幫他檢查了,他還檢查什麼呢?②嫌孩子慢,在旁邊說個不停張嘴就來:"你真慢,怎麼這麼長時間還沒寫完?太磨嘰了。
  • 當這3句話脫口而出,孩子的專注力正在被悄悄破壞
    網上有很多機構都推出「可以提高孩子專注力」的課程,甚至聲稱「能夠讓孩子智商趕超愛因斯坦」。但真正上了課才發現,這些課程只是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機械性的訓練讓孩子在高壓下形成習慣,當孩子承受不了想退課的時候卻被拒絕。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專注力無時無刻都在被父母的一言一行所影響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專注力不夠,而是讓爸媽的「嘴」給耽誤了。
  • 孩子的專注力是保護營造出來的!你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嗎?
    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感知世界,情商就會很低。他就不能很好地認識書籍、課堂、教材和板書等。有這種弊端出現,就不能正確認識一切該認識的事物,就會在學習上、生活上等各方面出現障礙,這些問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專注力是孩子需要培養的一種重要品格。假如一個孩子沒有專注力,那麼他就沒有重要的品格、人格魅力和人的基本能力。如果一個人做事非常專一,領導就會非常欣賞,學習上也是一樣。
  • 你的「好心」,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我敢打賭,每個媽媽都為孩子的專注力犯過愁!你以為自己會生個「小天使」,楞沒想到出來後是個「永動機」。充電5分鐘,續航12個小時!我想說的是,這次,真的是你誤解孩子了!專注力真不是你想的那樣!
  • 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很容易,錯誤的「陪伴」就夠了,願你沒有做過
    但一些家長發現孩子對我們的陪伴有些抗拒,不僅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破壞了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並不是家長沒用心,而是陪在孩子身邊時用錯了方式。所以你會發現他玩玩具時聽不到爸媽說話,做一件事情反覆認真地研究,正是有專注力的表現。家長陪孩子是沒有錯的,但要注意陪伴的方式,否則每天毫無意義的陪在孩子身邊,會毀了他很多能力。
  • 寶寶與生俱來的專注力,需要你這樣去保護!
    寶寶,你玩的是什麼呀!跟爸爸/媽媽講講吧!哎呀寶貝兒,月亮不是這麼畫的!你得這樣做!......這些話,菌菌猜測:在座的寶爸寶媽都說過。但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有時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正在被你無意破壞!專注力,即專心而持續地進行某項活動,忽略外在幹擾的能力。簡單地說,它能夠讓你去除浮躁,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當中。
  • 別讓過度陪伴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很可能是他的專注力沒有被保護好,如果孩子常常專注做一件事,這種專注力就會逐漸變成他的自身品質。相反,如果總是被打擾,專注力能力會慢慢喪失。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正在用他們過度的陪伴、過分的熱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
    這離不開專注力的培養,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教育專家研究發現,注意力不集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因為後天我們不注意保護和改善,反而可能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其中殺傷力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自我焦慮。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保護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文丨飯飯媽 孩子的專注力不強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這和一些家長的行為幹擾存在莫大的聯繫。
  • 你正在親手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卻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發脾氣
    你快寫呀,別人花半個小時寫完的作業,你這都用了2個小時了才寫了一半!聽著鄰居軒軒媽媽壓制不住的咆哮聲,我知道,她的情緒又被孩子做作業的事點燃了。聊天時,聽她無奈地抱怨過:孩子一到做作業的時間,就一會上廁所、一會喝水、一會摸摸其他東西。完全不能專注一會。
  • 家長這3大行為,都是容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坑,你都掉過幾個?
    孩子坐不住,小動作太多,正常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卻要磨磨蹭蹭到2、3個小時還做不完……這些與其說孩子做事不認真,不如說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孩子缺乏專注力,那麼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很容易浮躁。1、孩子玩耍的空間玩具太多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缺玩具的,最少十幾個也有了。很多孩子也會有一個專門玩遊戲的空間,可能是一個角落,也有可能是一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