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起床,朋友圈裡刷屏的都是李笑來的「肺腑之言」。於是寫了篇聽後感。
先來看看李笑來說了什麼。將錄音中的「肺腑之言」整理成文字,如下所示:
以下是聽後感。
1. 這個世界上,科學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很難用科學解決的,那就是價值觀的問題。
2. 「傻逼」是一個價值觀方面的用語,而不是什麼別的。比如,小孩因為智力發育沒完全,知識學習不夠,在很多事情上會出錯,你不會罵他「傻逼」。相反,你會同情他,願意教授他更多的知識。
3. 「傻逼」這個詞的使用,一般有兩個條件:第一是那個人的價值觀和你不同,第二個是你的聽眾比較多並且和你的價值觀相同。
4. 即使對於同一個人來說,價值觀也是有多種維度的。有一種最基礎的維度叫「真」。真誠、真實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會深埋在心裡的價值觀。
5. 但是,有價值觀不代表能做到「知行合一」,特別是對於「真」這個維度,大多數人都是「知行不一」,並且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別人如果說了不真的話,被你發現了,往往會被你罵一句「傻逼」。到了自己就另當別論了。
6. 但有意思的是,這句「傻逼」往往也還是在心裡罵的,在公開場合、社交媒體上,依然是粉飾太平,不出惡語。這也同樣是一種「知行不一」,是一種「嚴以待人、寬以律己」。
7. 說假話,就要承擔被罵傻逼的風險。但是有一種辦法能減弱這種風險,那就是讓很多人相信你說的假話是真話。對假話的共識是為了維持騙子的價值,這也就是李笑來老師所說的「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不傻逼的人要接受這個共識」。為什麼要接受?因為騙子的價值也是價值,起碼在某個時間段內,是真金白銀的。
8. 這種做法還有一種好處,那就是說假話畢竟會在自己內心產生混亂和焦慮,但只要意識到有一幫人比自己還傻逼,這種焦慮就自然而然減輕了。並且在最後謊言破滅的時候,還能如李老師這般自爆式地反諷一下。你看,之前很多怒噴李老師的人,都紛紛表示「李笑來說的才是『真理』」「李笑來是真真正正的聰明人,成功人士」。
9. 因為成功的騙子太多,「真」這個維度的價值觀,往往被埋在了內心深處。它經常被想起,但並不經常被使用。「知行不一」會帶來混亂,從而使人產生焦慮。為了減緩這種焦慮,於是別的價值觀出現了。
10. 在古代,這個價值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了君父,為了忠孝,人們可以完全放棄求真,在說謊話的時候只要告訴自己「我是為了君父」,就可以極大緩解焦慮。
11. 然而,以君父為上的價值觀和另一個基本事實衝突,那就是自私。有人說自私是一種價值觀,但其實自私更像是一種科學事實,一種本能。本能雖然有可能被戰勝,但在統計意義上是不可能被戰勝的。以君父為上,其實就是以他人為上。這種價值觀和「自私」本能衝突,需要靠暴力和利益來維持。這兩樣維持工具的成本極高,於是在近代就維持不下去了,被別的低成本的價值觀所代替。
12. 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在今天是主流,並且有很多自發產生的更有說服力的描述,比如「合法的賺錢是最道德的事」「賺錢就是幫助他人」「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學習都是耍流氓」。
13. 部分女性和直男的主要矛盾,實質上是「消費主義」和「創造主義」的衝突。前者認為「我的價值體現在我佔有了什麼、消費了什麼上」,而後者認為「我的價值體現在我創造了什麼上」。
14. 由於社會化大分工導致人們無法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有效的定價,因此持「創造主義」價值觀的人在真正度量自己價值的時候是缺乏工具的、混亂的。而「消費主義」價值觀下的價值非常容易衡量,把自己的全部財產,包括房子、車子、現金、證券,雜七雜八加在一起就可以精確比較任意兩個人誰的「價值」大。創造主義缺乏度量工具的窘迫,是被持有「消費主義」價值觀的人所知曉的。
15. 價值觀是一種測量工具,並且是一種常用測量工具,人們在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決策都要依賴這個工具才得以完成。一個好的測量工具必須是可以用、測得準的。「消費主義」可以用,並且測得準。「創造主義」不好用,測不準。於是,消費主義成了如今最佔上風的一種價值觀。並且因為「創造主義」缺乏度量工具這一事實被「消費主義」持有者所知曉,所以直男在輿論上被歧視也是能夠理解的。
16. 從統計意義上說,消費是成比例的。比如,掙錢多的人通常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消費都高於掙錢少的人,並且是成比例的高。但釋放價值的信號卻可以是有選擇的,消費主義的價值展示,不需要長時間展示所有的消費品。於是一次消費某個品類的高檔產品,比如買個LV包包、吃個高級日料,並在朋友圈展示,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整體提高自己在「消費主義」價值觀下的價值。
17. 朋友圈一次性高消費,是所謂「消費升級」的邏輯,同時也是「消費升級」不長久的原因。大多數人在孩子出生之後,必然選擇「消費降級」。
18. 虛擬貨幣這波潮流,雖然不能完全說是「消費主義」的體現,但也到了要降級的時候了,畢竟謊話被騙子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