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的說,我沒有上過李笑來在新東方的課,他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他在新東方教英語的七年中,傳說一直是學生打分第一,但這和我無關。
這段時間因為區塊鏈和ICO,他在風口浪尖上被黑的那麼慘,我也不是利益相關者,在他被徹頭徹尾的瞎寫之前,也和我無關。
我了解他,也只不過是從7年前開始看他博客,從去年10月份開始跟他共事而已。區塊鏈我根本看不懂,雖然一直有關注,也沒有選擇去投資,沒有任何可說的。
可當有媒體為了點擊量和趕熱點而不顧底線,當大部分人都在一邊倒跟著看不實報導,在教師節,我想起的是這些年他教會我的那些道理。
今天想祝笑來老師教師節快樂,因為迄今為止他教會我的,比我在學校裡學到的都多。
1
2010年,我無意間搜索到李笑來的博客,因為非常想知道怎麼學託福單詞。
其實當時的我處於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希望在去復旦之前能自信一些。因為剛考上復旦新聞學院,擔心自己本科211學校的基礎不太好,去了以後跟不上優秀的同學們。
所以,那段時間我是在系統的找更好的學習方法,已經把相關所有我能想到去找的人都搜遍了,但只在李笑來的博客我停了下來。
可能你以為我要說,笑來老師給了我很大啟發,很多方法我之前沒有想過,真是醍醐灌頂。
事實上,我很少能看得上別人寫的東西。我停下來是因為發現這個素未謀面的人,竟然在有些學習方法上跟我想的一樣 ——
我好不容易琢磨出來的,讓我考上復旦新聞學院的一些方法,他也有在託福考試的教學方法裡總結。
比如我覺得,那麼多人考不上復旦新聞,主要是因為忽視了真題,沒有結合參考書認真分析,有限真題循環往復的出題規律。所以我把當時五本參考書都完全拆散成了考點,根據真題的概念題、簡答題、論述提進行了重組,並根據從98年開始的出題規律,篩選出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考點,重點通過看常考的考點提高效率。
我當時看到李笑來在博客上寫,之前大家考託福都以為需要TOFEL「需要至少一萬二詞彙量」,但是他用算法篩選出歷年真題總計 2140 個單詞,就夠考試用的。因為託福考試考的就是真題,所以所有的例句都來自於真實試題,而且儘量重複使用例句,降低閱讀壓力,提高重複次數就行。
我當時想,臥槽,竟然跟我想的一樣。我這才相信他是認真在研究這件事情,繼續讀下去。
這一讀,就花了兩天時間,把他博客上的文章都過完了,那些文章,就是後來那本《把時間當作朋友》的初稿。這本書2016年還被亞馬遜Kindle評為最受讀者歡迎經管類圖書前五,是亞馬遜的人直接告訴我的數據。
我不知道別的讀者為什麼喜歡,我只知道,我發現李笑來跟我一樣,是一個關注時間的怪胎。他只不過把自己所有對於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寫了下來,就這麼簡單而已。
從小我就對時間有很精確的感知 —— 簡單點來說,就是會對時間的流逝感到很難過,甚至能夠經常意識到,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變老,有一天終將逝去。
於是我很容易焦慮,焦慮時間一分一秒就這麼沒了,不知道怎麼辦,並且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會到達頂峰 —— 考復旦之前,我雖然知道自己找到了很好的辦法,但很可怕的是不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我給自己布置的所有複習任務,所以抑鬱了。
費了好大的力氣,我找到了一種方法,緩和了我的腦袋,才堅持到讓自己走上考場。這種方法就是,給自己更大一個緯度的覺知 ——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在焦慮,你的焦慮就能停下來。就像火苗失去氧氣就滅了一樣,你的情緒往往是助長焦慮的氧氣,而意識往往是閥門。
所以當我發現李笑來寫,「你要注意的永遠不是時間,而是自己的意識「的時候,我知道他mean it。意識到時間是不可管理的,這種方法曾經帶我走出了泥潭,很可能也就是這麼幫助了這麼多年的千萬讀者,這麼多年,已經變成了學生心中的一個暗號。
他說過,這本書當初上架的時候,因為書名太奇怪,他都不知道應該放在哪個類目下。啟發鼓勵了很多人,按傳統算是心靈雞湯,但由於過於理性,實在也歸不到一類。
那個時候,我看他的博客越看越入神,因為找到了我想要的,更好的學習方法。最震驚我的一點,是他關於通過英語和計算機來提高信息源質量的方法,是我本科新聞學一直有學的,但從來沒有受到過的啟發,包括後來在復旦也沒聽到過,即時我們當時還有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教授。
學習傳媒,核心學的就是媒介素養,即面對不同媒體的各類信息,選擇、質疑、理解、評估、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這點李笑來的博客裡一直在強調,雖然說法完全不一樣。
我意識到,計算機和英語一樣,都是通往更大世界、未來世界的語言,輸入的信息源頭質量和我選擇輸入的方法,直接決定了我思考的質量。
學校裡教的怎麼為做好報導而搜集資料,和圍繞一個主題儘可能採訪到相關的核心信息源,其實是一個意思,只不過效率沒有他說的高。
所以我跟著他說的方法,系統建立了我的閱讀、搜索和存儲的方法,其實也是他後來在某次live裡提到的「終身受用的閱讀作業系統」。
因為李笑來,我第一次開始用Twitter,知道怎麼用Google搜到更好的文章,怎麼給自己建一個隨時可搜索的知識庫,怎麼更好檢索自己的知識庫,怎麼寫作。這個習慣,一直到今天,已經變成了我的一部分。
信息爆炸的時代,需要的不是你記住信息,而是隨時調取優質信息的能力 —— 7年前,李笑來教會了我。
後來聽他說,他是在用寫書的心,在寫根本沒人重視的博客。
2
第一次見到李笑來是在2011年的一次沙龍上。我沒有跟他說話,因為不知道要說什麼。
說我崇拜他?好像也沒有。雖然很想跟他打聲招呼說,hey你關於學習的方法我很贊同啊。可那次沙龍是關於比特幣的。
那次活動是Pingwest舉辦的,收費要200塊。當時我在北京實習,連實習工資都沒有,房租還要3000塊。在學校聽慣了高質量的免費講座,從沒給哪個沙龍付過費。但看見了李笑來的名字,看見一個教英語的在忙活比特幣,實在好奇,還是咬咬牙買了。
那次他在會上關於比特幣和礦機的表態,後來也被黑了。他在會上說的很多話,如今我也記不清,而且太多跟程序相關的原理和術語我也不明白。我只記得他說過一句:
「如果你可以用來投資比特幣的資產,不是你總資產的1%,我勸你別進場。要不你會承受不了心理的大起大落。」
所以我沒買。唯一可以支配的獎學金,我還是選擇留著用來應付生活所需。
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有買比特幣,就是因為他的這句話。
即使後來我們一起共事,他也強調,如果你投資的是你不懂的資產,你一定會拿不住,那就不是你能賺的錢。
所以我只買自己能看懂的傳媒公司。
後來我們認識了,他有次問我投資的狀況,我還很不好意思,搖頭說我沒買你賺錢的那些比特幣。
他說沒事兒,不懂別買,做對的事情,不要著急。
這麼多人因為承受不了自己對這場瘋狂泡沫的助推結果而怪他,卻對他的冷靜建議選擇視而不見。
他建議我可以買Facebook、Google、Amazon的股票,因為相比之下我看得懂,而且值得持有,不斷增值、改變世界的好公司,才是真的好股票。
辨別自己真正值得投資的公司,真正值得花時間的事情,是很難的,反而盲目相信和罵人是最簡單的。
那次沙龍上,我還記得他穿的是淡色長袖襯衫,比現在看起來健壯不少。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糖尿病,也還年輕。
沒變的就是和現在一樣,長的不算好看。說話直接簡單,一點都不繞彎子。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發言的英語老師會以常人難以理解的速度成為這個世界的1%,在英語學習方法之外,還會對這個世界上很多人的財富結構產生難以想像的影響。
3
後來我就忘記了李笑來。
2012年從復旦畢業後,我去了央視總編室,經歷了各種從心高氣傲、眼高手低到被磨平稜角的過程。
後來我的第一次創業,是去一個網際網路IP項目做製片管理。這個項目有漫威和迪士尼的基因,希望在網際網路上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動漫IP。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離開一份看起來很好的工作,去做一個看不懂的IP的創業,我後來無數次追溯,可能就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可能讓內容永遠有生命力的機會,想讓這件事在我手上發生。
可同行都看不懂我們在做什麼,我自己也覺得太超前了,真的說不清,覺得有些苦悶。
2015年底,虎嗅年度的沙龍,我們的項目因為一系列IP產業的分析文章而被邀請去分享。
可我在分享嘉賓名單上竟然看到了李笑來的名字。
臥槽。
我心想,他竟然知道內容行業最新的動向。
我於是去搜他做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剛成立情非得已,早已經在做知識付費,主要是做收費社群。
現場的分享,他的PPT還是很簡單,只有一頁藍底白字的分析,說IP怎麼做的思路。雖然我這麼說真的顯的很馬後炮,但他分析的,真的和我一個學傳媒做傳媒十年還經歷IP創業的人,想的一樣。
我在前臺分享嘉賓席的側面,很靠近他演講所站的位置。他在燈光下,我坐在黑暗裡聽,心想這他媽的,還不應該聊一聊嗎。
他當時說完就匆匆離開了會場,和他後來所有演講現場的舉動一樣 —— 因為他不能忍受太多人的社交場合。
我在座位上糾結了半天,實在坐不住了衝出會場,大喊「笑來老師!!!!」 在他上計程車之前,跟他拼語速介紹了自己。他抽著煙聽完,說不好意思改天聊,我今天還有事情。
年後,我終於有機會坐下來跟他說對IP和內容創業的理解,在望京的一家咖啡館聊了三個小時。我還是沒好意思說我之前怎麼看的他的博客,其實在比特幣沙龍上看過他,就一直說自己從不靠譜的創業裡學到了什麼。
全程他一直在抽菸,還給我畫圖講解他覺得IP到底是什麼,一時間我忘記了他其實是個英語老師,而且因為比特幣很有錢,我以為他跟我一行的。
後來還給他看了我寫的一篇《央視出走半年報告》,我覺得我寫的很好,沒想到他反應非常大。
於我還是相當於陌生的李笑來,給我發來了一段段長語音,重點就是說,不要有任何說央視不好的語句,最好連容易被認為是負面的正面評價都刪掉。
我反駁說我覺得自己很有道理,他又回了一大堆語音,大意是:
「因為你說別人是錯的,不證明你就是對的。」 你說別人不好,對你自己做的事情一點用都沒有,你覺得對的事情,自己做了才知道。
我想了很久,刪了很多可能引發誤會的內容,沒想到發出來,還是有央視的同事不高興。這一次又證明,他說的是對的。
今年以來我眼見著很多次別人說他,莫名其妙地黑,他也不會說什麼。從來不說別人一句不好,除了他明確知道的那些抄襲他文章的人,只有抄襲太有違他崇尚原創的價值觀了,他會公開說。
後來我無數次看到隨意評價別人不好的案例,都會想起他的大段語音。看似很簡單的一段大白話,其實定義了後來我做事的方式 ——
說別人不好容易顯得傻X,評價別人不值錢,也容易惹麻煩。
那些人說完了,也賺不到什麼錢,還浪費了時間。你自己做到了才是真牛逼。你做了,才知道別人做起來有多難。
4
2016年,我的主線是探索短視頻和直播為主的網紅經紀,研究國內外的社交媒體平臺。我們在那次教訓之後並沒有過多交流,主要我有點怕顯的傻,只在有特別的想法時,才寫成分析給李笑來看。
10月底,他給我發微信說,要不你來,我們把這個做大?
我回,啥?
我一看,他給我發了一塊聽聽的服務號,當時整個產品還極其簡陋,上面只有他的一場年終總結直播,每人一塊錢,依稀記得是1700多人收聽。
我心裡又臥槽,這次臥槽是因為不贊同。和我心心念念的內容創業,這也太小了,我畢竟想找到一個讓內容永遠有生命力的好項目。
可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內容付費,就是給內容創造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也不會想到,我所欣賞的內容平臺、大小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我在央視的領導和前輩們,會在一年後紛紛進場。
李笑來其實也不確定我是最適合運營這個項目的人,作為一個好的投資人,他只是在拼概率。
我也不覺得自己算什麼,只能用做到證明。
後來,加入一塊聽聽的200多天裡,我們就經歷過很多次過山車的期望和失望,經歷了很多提前付出、爭吵和信任建立的過程。
這一次,雖然我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面臨著很多選擇的路口,雖然完全無法像他一樣在開始時預見到未來的路,但基於過去7年來,我監測到的他的思考質量,我還是願意給大家一個互相爭吵的機會。
畢竟,他對於內容的想法,雖然不是像我一樣是學出來的,但他已經寫了無數年,非常能抓要害 —— 繼續臭屁一句,他是這行少數幾個說到內容本質上,我覺得抓到重點的人。
如果要批評他,我也思考過,每一個一樣有巨大優點的人,都是有巨大缺點的,他也有普通人有的所有缺點。團隊內也有過很多激烈爭吵,他還把我說哭過,最長整整說過我兩個小時。
不是罵哭的,是他小心翼翼想了不傷我自尊心的方法來跟我說我的問題。我冷靜聽完,想想臥槽他說的還真對,就哭了。
可是,哪個團隊沒有問題,哪個團隊不吵架?不吵的團隊,才是盲從的團隊,他因為自己思考能力過於強勢,最怕的就是我們盲從。
所以你會發現,李笑來身邊和他一起長期做事的人,往往都是經常很較真地跟他吵架的人,都是有點天真的理想主義者,吵完就拉倒,從來都對事不對人,而對於好好做事不斷成長這個價值觀,有著近乎單純的執著。
我們都跟他學,到底怎麼做出一個千萬讀者喜歡的內容,怎麼做一個能賣出千萬付費專欄的銷售,一個影響了很多人的教育者,一個有冷靜思考能力的投資人,一個懂得怎麼真正關心別人的人。
對於他明確指出過的我的問題,其實就在關心別人這點上。我一直在琢磨他跟我說的話,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他是前後矛盾的。
他那次說我兩小時,主線就是說我輕易對員工太好了,但他也跟我說,要對大家真的好。
我說你到底啥意思?他說,你就是要千方百計地琢磨,什麼對他們真的好。
他經常提到共同成長。
他說因為到最後,一個人的幸福感絕對依賴於你跟這個世界有多強的聯繫。如果很多人都說看不到你的時候會想你,其實是很幸福的。你也有想的對象,你也有扯淡的對象,你也有一起做事的對象,這很重要。
跟自己共同成長,跟家人共同成長,跟同事朋友共同成長,到最後你去看所有的牛人都做到了一點——跟陌生人共同成長。
我問過他,怎麼才能得到信任?他說,要得到信任其實就得靠譜,reliable,讓人覺得靠譜就是做一個可預測的人,predictable。
你得深耕在自己的領域,提供持續、穩定、可預期的價值,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給你的讀者提供一些穩定性。
像他說的,做一顆雙向生長的大樹,不僅向上野蠻生長,也向下讓根深深扎進土裡,根深才能葉茂。
所以這麼多年,他寫給讀者看,他的變化。我眼見到無數的人,來告訴我,因為李笑來他意識到了一些機會,回去就賺錢了,現在正在做類似的事情 —— 想讓更多人和自己一起成長。
這些年,我能看到他的變化,對我來說也很重要,這讓我一個渺小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有想嘗試的信心。
我後來琢磨出來,他的話其實並不矛盾。
他對身邊的人也很嚴格,要求思考的獨立和溝通得到高質量,但充分信任,寧願自己花錢吃虧,也讓你去盡情嘗試,只要你邏輯自洽。
讓大家有真正的成長才是真的好,但真正的成長不代表讓一個人輕易得到很多獎勵,過的過於舒服,突然的大規模得到一些東西,是會毀掉一個人的。
大規模的突然得到,才有了ICO的泡沫,以及歷史上無數次的人類共同造就的瘋狂。
現在很多人在嘲笑press.one這個項目沒了,可是多少人認真看過他在官網上寫的話?要知道,這個項目的理念雖然很超前,但其實是非常自洽的,如果未來的世界裡能實現,就能徹底解決內容分發的終極問題 —— 讓版權的擁有者,即作者真正賺到應該賺到的錢,同時讓版權的傳播者和學習者,即讀者通過市場化的行為,對版權進行選擇,形成去中心化的自動分發效果。
對於內容有過思考,或者是一點點寫作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去中心化出版發行會對原創者來說是多麼理想的狀態 —— 太多原創作者賺不到錢,目前只有擁有分發能力的人才能賺到錢,而不是原創者。
大多數理想的實現過程都是血淋淋的,如果都怪在一顆永遠在野蠻生長,自己出錢為大家尋找方向的大樹身上,我只能說,這個世界上願意獨立思考的人還是太少了。
如果有機會,我還是願意挺這個項目,因為這也是我真正希望實現的事情。
5
所以,當我看到有報導說他什麼坑合伙人,什麼驚天的陰謀論和騙局,覺得是非常可笑的。
他說的,都是他信的,也教我們要這麼做。
和李笑來共事以來,他很多有推翻重來的思考,他也一直在升級,但從來沒有失信過,甚至因為過分強調信用,讓自己的項目承擔損失。
我經歷過了數次創業和各種分分合合,說的好聽但是做不到的人真的很多,但絕不是李笑來。
遇見李笑來,我才發現有人把學習變成了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去放大,原來愛學習也可以是愛生活的一部分,我才覺得自己的這項愛好可以跟整個世界分享。
是他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怪胎。
遇見他之前,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奇怪的沒良心的怪胎,一個吃年夜飯還會把手機拿出來背單詞的人。
在合夥這件事情上,我跟他提過唯一的意見是,笑來老師你能不能別把我當小孩子了?我也挺有經驗,挺老成的了。
我說這話的時候,李笑來嘿嘿嘿笑,像往常一樣給我們烤日式燒肉,沒多說什麼,只是給我介紹了一起吃飯的一個姑娘。
這個姑娘是他的學生,十年前高中時候就上他的英語課,馬上要結婚了,過來告訴他一聲。
他說,你看,你們就跟我學生一樣大,我看著這些學生長大的。我要是有把你當小孩子的口氣,也是真的習慣了,不是故意的,我以後改就是。
是的,李笑來也經常說自己不好,如果覺得自己說話太直對誰有不小心冒犯,一定會認錯,做人具有很強的分寸感。
高中就認識他的學生,還有他的朋友,我過去一年見了一波又一波,很多帶著生命中新的裡程碑來,告訴他找了新男朋友,告訴他要和女朋友結婚了。
他也教教你要找講道理的人結婚,說說自己人生中的意外驚喜,吹吹自己做成的牛逼,以及一些還未實現的遺憾。
每次吃飯都是在同一家日式燒肉店,他給所有人烤肉,大家去了就坐著等著他烤完,分好,給你夾到盤子裡,動嘴就行。
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長胖了,要麼過勞肥,要麼是被李師傅餵肥的,因為烤肉真的很油,烤的實在好吃所以停不下筷子。
有次邊吃邊復盤工作到深夜,他又一副老師的樣子,說你們確實該長大了。
「別怕外面的世界,使勁兒出去闖吧,有事兒我擔著。」
好的,笑來老師。
教師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