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捲化的今天,普通人應該如何找好自己的定位?

2020-12-22 小桃談教育

近日,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在一場演講中的這句話火了,「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此場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是劉教授針對當前的普遍焦慮,反思應該和孩子相處,如何引領、教育孩子的一場深刻思考,這也讓廣大網友紛紛轉發評論,展開論戰。今天小編也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普通人在內捲化的今天,應該如何正確找準自己的定位?

普通人沒法像富家子弟一樣,能夠生活的安逸,沒辦法過的簡簡單單,富家子弟可以就為了不讓生活單調,家裡是幾幢房子在收租,還出來打工的目的是為了生活,為了不再生活的單調,而普通人卻是為了生存!為了以後那些普通人標配的「房」、「車」。

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這裡的普通人也只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階層有不同階層的普通人,比起清華教授的女兒所擁有的社會資源、人脈資源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是在清華教授的圈子裡面,可能被內卷裹挾的女兒,是內捲化的產物,是裡面的普通人,所以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好自己的參照物!

不同的階段也要有不同的參照物,不要只盯著一個人做參照物,也不要很快更換,要適度,因人適宜!

不要像王健林老闆一樣,上來就給自己定一個億的小目標,這也不現實,結果王老闆自己下半年就虧了不少小「目標」。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你剛剛墊腳能夠到,不要過於難實現,也不要過於簡單,這兩種都會讓你沒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懂得自己的瓶頸期在哪,不要急攻猛進!當然也不要原地踏步!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劣處在哪!

最怕是明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除了自己一無所有的普通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小編是不建議普通人安慰自己平凡的,你一個普通人既沒有家境的支持、又沒有資源的支持,只能靠你自己,可是你自己還安慰自己,那你就拼命往上飛翔嘛,反正也是一無所有!但凡贏點你就是賺了,反正你虧也虧不到哪裡?因為必將前期的硬性條件已經卡死,就要拿出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衝勁!

那麼一步步逐漸對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和定位,那麼如何正確定位和認識自己呢?

1找到自己興趣點

要及時定位準確,找準自己的定位而不是做時代裹挾的炮灰,這樣只會被迫跟著時代的腳印走,而是應該引領時代,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找準自己的興趣點,有的同學可能就想問,不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在那裡怎麼辦?

一步一個腳印

那你從小到大,最少應該有一件最感興趣的事情,不可能到沒有的地步,如果沒有,那就繼續尋找,繼續折騰,多多參加活動,結交新朋友。有自己的興趣的同學研究一下你對這件事情感興趣的深層邏輯是什麼?想方設法舉一反三,往你感興趣的領域無限拓展。

2緊追時代發展

最近小編抽空補習了《雞毛飛上天》這部電視劇,裡面描述的義烏的發展就是這樣,烏人進貨都是看市場的需要,其實這個道理是滿足需求,這只是第一步,應該學會滿足需求後面的延伸,發現需求、創造需求!就像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打造的口號,用戶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那就創造需求,走在用戶的前面,一定要結合時代的發展,甚至要在時代前面奔跑,而不是一直追著時代奔跑!

3做你認為正確的選擇

人的一生面對的選擇有很多,你的人生也就是在不斷地面對選擇中度過的。

人生三個階段,接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

接受父母的普通大概是在大學時期,你的眼光不單單局限於你那個高中和小鎮,面對五湖四海的同學,原來世界這麼大,接受父母的普通後,一般會有兩種方向的選擇,一種是樂天派,即使認清了自己的背景後,還不服輸的人,積極進取;另外一種是樂天知命,不積極追求,認命,活在當下。

其實未必活在當下就輸了哪些積極進取的人,小編也同樣尊重那些堅持做自己的,做自己一直堅持是正確的人也是一種選擇,一種勇士。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認知和選擇,就像小城市容不下靈魂,大城市容不下肉身一樣,但是照樣也有人留下,不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人選擇不同,嚮往不同,彼此都有不同的夢想,做你認為正確的選擇,找好自己的定位!並不強求,其實有的時候追求自己的內心可能並不適用於一些比較上進的人,但是也不要看輕這些敢於追求自己內心平靜的勇士!

就像當年的莫言老師一樣,做自己一直想寫的文字領域,照樣也能在自己的領域下創作出很好的作品,表裡如一,照清楚自己的定位,每天忙碌,找好自己的定位。

總結:普通人找好定位,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緊追時代,做好自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尊重認真生活的每一位勇士!

相關焦點

  • 內捲化到來,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也難倖免,普通學校學生如何自處?
    內卷的最早出現卻是和大學生有關,是幾張重點大學的學生學習的圖片,這些圖片大概是這種的情況:有的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的人宿舍床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著電腦寫論文,而內捲化衍生的熱詞還有「清華卷王」等熱門詞語登上熱搜,並且相關的表情包也出現在了不少大學生的社交軟體中,這就能看到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在內捲化到來也難倖免於難。
  • 內捲化困境,酒店業該如何破局?
    而「內捲化」作為熱詞「內卷」的出處,原本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確定的形式後,這種模式便停滯不前,難以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換言之,就是遭遇瓶頸,無法產生新的突破。「內卷」的現象出現在酒店業其實不足為奇,尤其是中國的酒店業,早就進入了「內捲化」時期。
  • 【職業規劃】即將找工作的小夥伴,如何給自己定位?
    許多現在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不知道興趣所在,只能說明你接觸的行業還不夠多,接觸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多發現自己的興趣,繼而就能在興趣中找到你的能力所在。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一年不到,已經換了三四個行業,且不說這樣頻繁的變動工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質,如果你漫無目的的遊走在各個行業而沒有結果,何談取得人生的成功?那麼,求職前,如何確定我們所要進入的行業呢?選擇具有長遠競爭力的行業。你不能只圖一時的收穫,而忽視了長遠發展。
  • 匯上藝:普通人應該如何進行理財
    有網友提問——「普通人有100萬,應該如何理財?」,當我們手裡有了100萬的閒置資金,可能就會開始考慮如何使用或者處理它。只是存款,覺得利息不高,如果理財,又怕有風險。所以很可能就遲遲下不了決定。實際上,對任何一筆資金的使用,我們都應該要有理財思維,最終目的,是在合理的範圍內,目前絕大部分用戶都是使用匯上藝平臺。
  • 線上分享總結:普通人如何高效增值自己?
    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找好負責人,並且儘可能減少失誤,以免影響整個進程。對我個人來講,為了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我做了以下準備。比如我最近在一線工作,周六、周天工作。第一,我把分享的時間,定在今天(周三晚上),這樣白天我都在家裡,其它任何事情,都推掉。
  • 996、競爭與內捲化:穿透現實,得見真實
    在抵制者們看來,奮鬥X的存在會倒逼整個職場「內捲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老闆每年下發工資100萬,突然有人開始加班,只為讓老闆看到自己獨樹一幟的努力姿態——即使他完成的工作量並未增加——老闆也可能會單獨給加班者多發工資或獎金,而團隊其他人為了避免自己到手的錢減少,也都會被迫加班,最終大家的工作時間都增加了,但也不再有「特殊表現」,老闆還是一年只需要花100萬。
  • 「誤讀」與「出圈」:「內捲化」如何從學術界走向大眾社會?
    其中包括「鄉村旅遊去內捲化」、「農村改革內捲化」、「扶貧內捲化」、「學術治理內捲化」、「黨建內捲化」、「國家資源輸入內捲化」、「農家書屋政策執行內捲化」、「政權擴張的內捲化」等,遍及多個學科領域。在這些論文中,出現「內捲化」較多的是2018、2019年、2020年。
  • 小劇場戲曲也在內捲化?
    本劇借鑑清史研究成果,用前兩場鋪排光緒與慈禧、光緒與袁世凱的舊怨,用第三場展現光緒與珍妃的舊情,最後一場花了半小時讓光緒與隆裕推心置腹推理揭秘自己是被慈禧毒殺,情節飽滿,人物鮮明,光緒修鍾等歷史細節的納入也頗有意趣。雖然把袁世凱塑造成了一個安祿山式裝瘋賣傻又陰狠的人物,但擱在劇裡情境,也未嘗不可信。
  • 怎樣通過「品牌定位」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大到民族可以樹立自己的品牌,小到個人也可以樹立自己的品牌。由於民族的概念太大,我們這裡主要來探討一下,如何樹立個人品牌定位,順帶探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怎樣樹立品牌定位。定位,是美國營銷專家傑克·特勞特先生於6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一種營銷工具。
  • 該如何給自己定位?自己如何成為品牌?
    01 定位諮詢師自己沒有定位? 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喝茶聊天,說到個人定位的問題。聊天過程中發現,很多做定位諮詢的人,其實並沒有按照定位理論的思想去打造品牌,他們還是在用傳統做生意的方式在做事。
  • 給自己的餐廳如何定位
    我理解馬總的意思是說,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換做餐飲話題就是:規模化之前,不要考慮戰略方面的問題。在一個成熟的社會,如果只是想體面地活著的話,只要你身體夠好,夠努力就可以實現了。但如果想在某個行業做一些事情,享受紅利還不被當韭菜割掉,宏觀的眼光和判斷,還是要有一點。畢竟我們個體微觀是嵌在時代宏觀裡面的。
  • 普通人,如何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呢?
    普通人,如何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呢?前一段時間,我在簡書發表的一篇文章是關於窮人與富人的思維差異的,窮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上的巨大差異,所以,有很多讀完這篇文章的讀者,在底下私信問我,窮人或者說普通人如何改變自己的固有思維呢?
  • 今天,你內卷了嗎?
    ▲ 圖/攝圖網如果最近你聽到有同事這樣說:「今天你內卷了嗎?」「是的,又是內卷的一天。」在微信公眾號有關內捲化的文章如《內捲化:一個學術名詞如何贏得考生、社畜和時代的共鳴》、《原創 | 內捲化趨勢:當下是人類歷史最糟糕的時代》等多篇熱文閱讀量均超過10萬+,微信公眾號搜索內捲化一詞,默認排序的前十篇文章閱讀量也均過萬。
  • 工作五六年,找不到職業發展方向?用這些方法給自己準確的定位!
    在職場工作五六年了,還找不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如何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依據我的個人工作經歷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經驗。做好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可以很好的指引您在職場上的工作方向,奮鬥目標。調整自己的職業心態一般來說,在職場上,工作一段時間,感覺找不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出現這種情況,既是由於自己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同時,也是由於自己所處環境及自己的工作性質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 生產知識的人如何學習知識?普通人也能掌握的3個高效學習法
    ,而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搭建知識框架,用合理的時間成本刻意練習,真正學以致用。 試想如果雷軍沒有在關鍵時刻受到書籍知識的點撥,找到與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契合的定位,而是像許多人一樣盲目創業,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 差異化還是滅亡,論教育培訓機構如何定位
    定位只是個開始,後面的路還長著呢今天這個問題主要講定位。認清自己是工作生涯的第一步好,那怎麼解決定位問題呢?(一)認識自己。我以第一人稱舉例。1、我的現實狀態。我今年多大了,跟同齡人相比,我應該處在什麼階段,是找工作,踏實工作,結婚,買車,買房?創業?我的專業和過往工作經驗是什麼狀況?我應該處在什麼社會層級,我的同齡人有多少資產和經濟收入?
  • 大學生如何給自己定位,這些職業規劃你一定需要
    一、意識就業中自我定位問題 第一,自我認知不清,定位不準。 很多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常常缺乏定位,見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適合不適合,都往裡投簡歷,事實上,很多簡歷根本就是浪費,那些公司可能從來不看這些簡歷,原因在於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和職業意向與用人單位並不一定吻合。
  • 普通人應該如何學會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
    它經常跟另一個叫做「壓力」的好兄弟結伴同行。每個人的具體表現不太一樣:有的人,在焦慮的狀態裡容易喪失行動力。越是一大堆任務壓著,越沒有辦法開始行動著手做;越沒有辦法做,就越焦慮。有的人焦慮時容易過度行動變成工作狂,不眠不休,給自己增加工作量,遠遠超出身體和心理能夠良性承受的範圍。用繩命對抗。
  • 楊石頭: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人物定位?
    產品可以相似,而「你」是不同的;模式可以雷同,而「你」是唯一的;換言之,在今天,你需要的不是客戶,而是「粉絲」;你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客戶想成為的那個「自己」。打造好人物IP,首先我們要找好定位。「定位」三部曲很多人認為定位就是「自我設限」,會把自己垂直在「這個坑位中」,而無法跳出,萬一哪天自己不做這個工種了,又需要重新定位,其實這樣理解是錯誤的。
  • 如何找準你的職業定位
    在找對正確的方向之前,盲目去換工作,不僅會讓自己的職業發展處於停滯當中,甚至連生活的穩定都維持不了。所以,在換掉不合適的工作之前,我們最首要的是先回來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定位。什麼是一個好的職業定位?那麼,什麼是一個好的職業定位呢?好的定位是向內找方向,向外找選項的選擇,是一個你愛幹、能幹、值得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