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越講大道理,孩子越不想聽,聰明的爸媽這樣做

2020-09-20 文海話育兒

對於育兒爸媽來說,很多人覺得自己有這麼多年的經歷,懂得了那麼多的道理,所以能夠讓孩子少走一點彎路,這樣不斷地給他們灌輸自己所得來的心得理論。我們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招惹孩子的不開心,更加地激發了孩子們心裡的抗議。

不要因為家長的大道理而扼殺孩子的夢想

當小孩子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大人們就開始把理論擺在了前面,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但其實我們仔細想想大人所說的那些都只是自己的經驗而已,難道就真的全是真理嗎?顯然不是的!

成年人和小孩子之間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他們更願意去探索去嘗試,而我們因為受到了生活的挫折甚至打擊等原因,讓我們不論做什麼都變得特別小心翼翼的,我們害怕出錯,也害怕去嘗試,所以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重複地生活著,最終還要感嘆生活如此地無聊,好像是生活一直在折磨著自己,是生活讓我們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可是真的需要讓我們改變的其實可能是自己的內心裡的恐懼,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而已。

有人說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夢想在縮水,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真的是這樣。因為我們沒有了當初那種什麼都想去試一試的勇氣,也沒有了想要探索世界的勁頭。

很多人變得隨遇而安、得過且過,這對於成年人來說應該算是一種遺憾,我們被生活調教成了這樣,難道還想讓孩子們也過上這樣無聊的生活嗎?

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接納和愛,而不是家長的大道理

小孩子們的想法往往比較大膽而且有創意,這和他們的經歷有關。在家長看來,他們總是會做出一些讓大人們很生氣的事情,於是有的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備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打罵孩子,但是家長們對孩子的責備和打罵,除了讓他們失去了孩子該有的童真以外,對於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的幫助。作為家長,你又為何要這樣做呢?

父母對於小孩子最好的管教,其實就是對他們的接納和愛,而不是跟孩子講大道理。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潛力,不要去要求他們什麼,也不要經常都給他們講道理,總有一天他們會通過學習會獲得正確理論與實踐的知識,當他們自己獲得這些知識的時候,也正是他們能夠真正成長和提升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我們自己可以去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可以給孩子適當地引導,而不是去過多的去評判和阻止孩子的發展。

我們要對他們有信心,經常給與孩子鼓勵和關心,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只是我們太過於擔憂了而已。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其實孩子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其實,孩子們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只要我們積極正確地引導他們,用愛去接納他們,他們會用自己的未來告訴我們究竟什麼才是這個世界的大道理。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相關焦點

  • 媽媽和孩子講道理磨破嘴,孩子就不聽,聰明媽媽都用這4招講道理
    為什麼孩子對於父母的道理聽不進去?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怎麼講道理,孩子才會聽?這些問題困擾著當代父母,今天就讓我們攤開來聊一聊。為什麼孩子不愛聽道理?當孩子理解不了父母所擔心的「不良影響」時,父母的這種講道理,無疑是白費口舌。況且很多時候,爸媽給孩子講道理,是為了達到一個「不講道理」的目的:操控他們,讓孩子變得聽話,如果不聽,就再來一遍,再來一遍。不要認為孩子會一直記住所有的規矩,他們很容易忘記。你可能告訴孩子在博物館裡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但很快隨著各種新奇的事物,他們會把這些規則忘得乾乾淨淨。
  •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你已經高中了,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不然將來進了社會就會吃苦了。」 「一定要早睡早起,熬夜對身體不好,將來老了都是病。」 「我們說這些話有道理的,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
  • 「為什麼不和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三到六歲的孩子無道理可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孩子只能從自己的出發看世界。這時候你想讓孩子多理解家長,家長每天多辛苦、上班做家務等等說的越多,孩子越覺得嘮叨,會厭煩。因為他們「移情」的能力還未得到發展,不會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也不會對家長的辛苦有任何想法。所以說,在孩子的思想和心智尚未成熟前,父母講再多的道理都是無用功。還記得小妹剛進小學時,有一次學校說要收一百元的書費,回家向爸媽要錢。那個時候小妹剛剛上小學,母親擔心她自己拿錢去學校會丟,便告訴她下午母親給學校送過去,但小妹就不同意了。
  • 跟孩子嘮叨講道理,多是「低層次父母」,李玫瑾:聰明父母這樣做
    曉芹說,總是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沒有用的!二、李玫瑾說:低層次的父母,才會給孩子講道理!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專家,她曾經提出在孩子六歲以前,你給孩子講道理,她可能根本就聽不懂!在孩子情感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他的世界裡只有父母,他不懂什麼是感同身受,也不知道為別人著想。總是和孩子講大道理,對孩子來說未必能理解,所以講了等於沒講。到了孩子六歲以後,能聽懂你的大道理,可是每天不停地在孩子的耳邊念叨,孩子會覺得很煩躁,只是迫於壓力臣服。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
  • 孩子遇事大哭,家長越哄越哭,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因為孩子的心性是不定的,不像大人,大人們其實也有煩惱的時候,只不過是大人選擇了忍耐,而孩子是直接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那麼相信很多家長在看過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這個事情,孩子,讓我兒子或者是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情,哇的一聲,孩子哭了起來。
  • 父母做對這些,孩子越變越聰明
    上一篇:上一篇說到,智力代表人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挺「聰明」的孩子上學後卻越來越「笨」的現象,本質上是孩子能力不足。這一篇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越變越聰明,也就是具備更強的能力。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關鍵是怎麼讓孩子認可
    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強調尊重孩子,強調與孩子平等對話,反對打罵孩子,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生活中,改變打罵模式,採用與孩子講大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並自認為很尊重孩子。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家長發現,越與孩子講大道理,孩子反而越不聽話。
  • 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些特徵,父母可別嫌他調皮
    文|西紅柿媽媽帶過娃的爸媽會發現,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其實,不止是老一輩人這樣說,連教育領域的教授都這樣講。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要有個聰明的父母。另外,孩子越愛拆東西,愛研究,愛打破常規,不循規蹈矩,看似有著雙向性格。那麼,這個孩子越有可能很聰明,智商不錯。
  • 父母越愛講道理,孩子越不聽?「魚缸法則」幫你打破親子溝通壁壘
    執筆:周瑤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中國家長面臨淘氣不聽話的孩子有兩招,一是打罵,二是講道理,講道理的家長嫌棄打罵太過於粗俗,於是總是反覆灌輸各種大道理給孩子,卻想不到,越講這些話孩子越不聽話父母愛講道理,離不開思維慣性我們會發現,愛講道理的性格其實具有那麼一點遺傳性,那些自己從小聽大道理長大的父母,往往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總喜歡講大道理,面對孩子出錯應該這樣做
    有些父母認為多給孩子講道理可以讓孩子改掉愛犯錯的毛病,但卻在實行時才發現自己的大道理孩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自己要被氣瘋了。這時候父母又會接著嘮叨,為什麼自己一片苦心孩子卻聽不進去?為什麼孩子這麼不懂事?
  • 和孩子講道理沒用怎麼辦?聰明父母的套路教育法,讓孩子心服口服
    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這一幕。其實,孩子不懂這些道理,說再多也沒用。最後,只能讓孩子感到厭煩,不想聽媽媽整天和自己說一些根本不明白的話。與其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還不如試試下面這幾種方法,比講道理更有用。比如,冬天的暖爐碰到會燙到手,小孩子們還是不停去嘗試。孩子的父母先是一番警告,但是越阻止,孩子越好奇,孩子的父母便放手讓孩子去試錯。結果,孩子果然不小心燙了一下手,之後再也不敢直接用手去觸碰暖爐。這個方法的好處有兩點。第一點,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父母會尊重自己的想法。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如何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父母學會這些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女兒現在四歲多了,從她一歲開始,我就一直堅持給她講睡前故事。現在小傢伙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好,經常受到她們班老師的表揚。由於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好,還當上了她們幼兒園的小主持人。女兒有這樣的出色表現,跟我這個媽媽的付出是有一定有關係的。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有哪些好處?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會叨叨不停、講大道理,一流父母這樣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帶,不管自己怎麼跟孩子說大道理,孩子就是不聽,不聽就算了,還時不時頂嘴吵架。這讓很多父母苦惱不已,這孩子咋就不聽父母講的道理呢,以後吃虧了可要怎麼辦?
  • 孩子的大腦越用越靈光:家長這樣做,孩子想不聰明都難
    值得欣慰的是,家長是可以通過一些行為影響到孩子上層大腦的發育的,只要家長不斷給孩子機會,孩子想不聰明都難!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給孩子機會呢?,因為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始終做正確的事情。孩子自己吃飯,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但如果家長喂,就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孩子穿自己選擇的衣服,可能上衣和褲子風格完全不搭,但如果家長搭配,媽媽們會被自己的孩子萌得不要不要的。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而且,李玫瑾也很受學生們的喜愛,在學校裡面,只要是她的課,常常座無虛席,沒有逃課的孩子,甚至沒有修她的課的孩子,也會偷偷溜過來聽她的課,她能夠掌握孩子的心理,她說的話,常常讓孩子、家長感同身受。前一段時間,我發現李玫瑾教授上了一檔節目,只要是她在我就會看,而且還會認真的做筆記,她的一些關於兒童教育、家庭觀念、原生家庭等觀點都讓我感同身受,更加佩服。李玫瑾教授曾經在節目中說過,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是不好帶,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3種特徵,你就偷笑吧!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沒想到孩子聽到後特別的不耐煩,倒先發起脾氣來,「媽媽,你能不嘮叨了嗎?我好煩啊!」張姐一聽孩子這麼說,更加的生氣了。於是開啟了訓斥模式,結果孩子把作業一推表示自己不做了,連上學也不想去上了。面對孩子的不配合,張姐很困惑,為什麼孩子越管越不聽話呢?
  • 家長總給孩子講道理嗎,孩子往往越不聽話,孩子缺少的是引路人
    不少父母們都有這樣的苦惱,自己嘮叨一頓,講了很多大道理,結果發現孩子左耳聽右耳冒,一點東西都聽不進去。不少父母遇到這種事時,心裡都會想:「孩子真不懂事,一點兒也不懂我們的良苦用心」。其實,父母孜孜不倦的給孩子講大道理,對大腦沒有完全發育的「小孩」來說就像是天文,根本就聽不懂,並不是孩子有意辜負你的良苦用心。
  • 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聽怎麼辦?其實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但孩子怎麼都聽不進去,爸爸見大庭廣眾之下管不住兒子,一生氣打了兒子一巴掌,孩子就哭了。爸爸沒辦法,又跟孩子講道理,講了半天,孩子還是哭個不停。這會兒媽媽回來了,連忙問:「怎麼了,怎麼哭成這樣子?」爸爸無奈地說:「他想要小汽車,我說現在不能買,等他表現好了再給他買,他就在這兒哭,怎麼說都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