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育兒爸媽來說,很多人覺得自己有這麼多年的經歷,懂得了那麼多的道理,所以能夠讓孩子少走一點彎路,這樣不斷地給他們灌輸自己所得來的心得理論。我們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招惹孩子的不開心,更加地激發了孩子們心裡的抗議。
當小孩子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大人們就開始把理論擺在了前面,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但其實我們仔細想想大人所說的那些都只是自己的經驗而已,難道就真的全是真理嗎?顯然不是的!
成年人和小孩子之間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他們更願意去探索去嘗試,而我們因為受到了生活的挫折甚至打擊等原因,讓我們不論做什麼都變得特別小心翼翼的,我們害怕出錯,也害怕去嘗試,所以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重複地生活著,最終還要感嘆生活如此地無聊,好像是生活一直在折磨著自己,是生活讓我們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可是真的需要讓我們改變的其實可能是自己的內心裡的恐懼,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而已。
有人說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夢想在縮水,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真的是這樣。因為我們沒有了當初那種什麼都想去試一試的勇氣,也沒有了想要探索世界的勁頭。
很多人變得隨遇而安、得過且過,這對於成年人來說應該算是一種遺憾,我們被生活調教成了這樣,難道還想讓孩子們也過上這樣無聊的生活嗎?
小孩子們的想法往往比較大膽而且有創意,這和他們的經歷有關。在家長看來,他們總是會做出一些讓大人們很生氣的事情,於是有的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備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打罵孩子,但是家長們對孩子的責備和打罵,除了讓他們失去了孩子該有的童真以外,對於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的幫助。作為家長,你又為何要這樣做呢?
父母對於小孩子最好的管教,其實就是對他們的接納和愛,而不是跟孩子講大道理。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潛力,不要去要求他們什麼,也不要經常都給他們講道理,總有一天他們會通過學習會獲得正確理論與實踐的知識,當他們自己獲得這些知識的時候,也正是他們能夠真正成長和提升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我們自己可以去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可以給孩子適當地引導,而不是去過多的去評判和阻止孩子的發展。
我們要對他們有信心,經常給與孩子鼓勵和關心,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只是我們太過於擔憂了而已。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其實孩子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其實,孩子們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只要我們積極正確地引導他們,用愛去接納他們,他們會用自己的未來告訴我們究竟什麼才是這個世界的大道理。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