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是主要的育人園地,肩負著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北張氏小學堅持「立德樹人」,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日常。
一、以「國旗下講話」為載體,進行每周一次的愛國主義教育。每周星期一或重大節日、重大活動中升國旗儀式後都要進行愛國主義主題的演講。向全體師生發出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等號召,並注重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教育教育。通過國旗下講話活動的開展,強化了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極大地改變了校風與校貌。
二、請「法治校長」進校園,進行法治宣講增強學生法治觀念。學校定期請法治校長進校園為學生們進行法治宣傳。法治校長向學生講授毒品的危害性、拒絕毒品的重要性和判別毒品的方法、防詐騙、防盜搶、防暴力和應急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常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加強自身安全防範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素質,掌握技巧,拒絕毒品誘惑,學會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
三、打造「童心向黨」文化長廊,注重建設營造良好校園氛圍。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特有文化,也是學校育人的一種特有的柔性管理方式。為豐富校園文化,北張氏小學深入挖掘紅色基因,堅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經過精心籌劃設計,在教學樓一樓建立了「童心向黨」黨建文化長廊,讓每一位師生路過此處都能受到一次黨建文化的薰陶,營造了濃厚的黨建文化氛圍。
四、開足勞動技術課程,注重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勞動技術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規定所有年級開設「勞動技術課」,並作為學生必修的課程。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泉眼無聲惜細流」,德育工作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它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體現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統領著整個學校教育。北張氏小學將德育教育工作滲透到校園每一個角落,相信每一處微小的細流都有閃光的力量,助力祖國明日棟梁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