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亦是傳道授業也是傳承與傳遞!

2020-12-17 私塾教育事

教育是立國之根本,是強國之基礎。

教育是人類靈魂修養的天堂,是思想淨化聖水。

01教育亦是以靈魂推動靈魂

#老子的哲學#教育的最高目標在於給人思想和信念,給人方向和方法,讓人明白怎樣做人,即規劃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教育的偉大作用在於讓受教者認識、接受、傳播真善美,批判、抵制假醜惡,使人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做好自己,進而幫助一個民族認知自己、看清社會需求、掌控前進方向。

真正的教育!是人格影響人格,人格形成人格!亦是用靈魂推動靈魂,用思想之光點燃生命之火!

02教育亦是傳道授業解惑也!

學習的最高境界在於自我覺悟,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於使人覺悟;

教育的受益在於:實現以上兩個覺悟的統一,讓學生規劃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基於對教育的認識,小編老師也有了個人的見解,真正的師者能為學生:開悟,明志,傳道,指路。即稱為:「傳道授業解惑也」!

悟,是學生個人思想上的覺悟;

志,是學生勵志追求做一個怎樣的人;

道,是社會環境自然規律,是哲學和方法;

路,是學生自己要做什麼,創業或工作!也包括生活。

教育,重點之處在於思想修煉和信念培養,促進學生認識生命的本質,探尋社會需求,並最終規劃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03教育既是傳承也是傳遞!

民族的繁榮和昌盛、國家的平安和富強、家庭的興旺和發達,都在教育,而非其他!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只有教育強盛,才有人才輩出,科技發達,國強民富!

教育的傳承既在於傳授知識和技能,也在於傳遞給人思想和信念;教給他們為人處世的藝術,在於使學生們認識到社會需求並樹立起正當的人生追求,完善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使其自覺地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努力奮鬥。

倘若一個人懂得了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的必要性,他還會輕視知識而遊戲人生嗎?又假若一個人如果將事業的成功視為了生命,他還會把兒女私情放在第一位嗎?往後的教育,應當「以仁治教,以愛執教,以嚴管教」;而非現今的商業化教育,教育者不再是為了一份薪水而執教,學生不再是為一紙分數而受教!使「善良、仁愛、美好」這些觀念深入到老師或學生的骨髓,從而通過老師影響學生、學生影響家長、家長影響社會,才能喚醒大眾的靈魂,改進人們的思想,進而走進「為善向上」的美好世界!

相關焦點

  •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李凌飛  古往今來,中國人歷來都是最為重視教育的民族,古有「一日為師,
  • 拜師禮|傳道授業,繼往開來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進一步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促進學校和諧全面持續發展,9月23日晚,西大兩江實驗學校舉行「傳道授業,繼往開來」師徒結對儀式。
  • 吳鴻發:從醉心書法到傳道授業
    近年來,他把這份熱愛放在了傳道授業上,致力於書法教育培訓,身體力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書法萌芽一路生長 從未停止學習腳步 吳鴻發1973年出生於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的一個鄉村。他的爺爺字寫得非常好,而大哥很擅長寫春聯。從小耳濡目染,書法的萌芽早早植根心田。「這可能也是一種遺傳的基因吧!」
  • 授業以德,亦師亦友——曹穎
    曹老師首先定位自己是一名傳道授業的教師。她對嚴謹治學,認真負責,以深厚的知識建立威信,以專業的素養影響學生,對學生們在專業學習上的懈怠和不認真她絕不遷就,用同學們的話來講「都怕她」,每次找她來看圖或是討論專業問題感覺都是在「過堂」。
  • 「傳道」「解惑」重於「授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大學教育階段,「授業」是基礎,但「傳道」、「解惑」比「授業」更能提高學生未來發展的創新力、凝聚力與競爭力為重要。    「仰望星空」是對宇宙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培養仰望星空忠誠報國的人才,是各級各類教育共同的目標。
  • 傳道,授業,解惑,禮敬天下老師
    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啊,不僅僅學校的教師是我們的老師,大凡有一技之比我所長者,皆可以稱為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對知識心生敬畏的人,他的人生是不會差的。我們的肉身依靠今生的父母獲得,但智慧身體依靠老師的傳道和恩德才有。佛教中有這樣一個詞:「名師難遇」,老師有德學生好;學生感恩轉業障,老師有道學生棒,希望每一位學子都能遇到良師益友。千言萬語,道不盡那年那月那日,無盡的恩情,永遠銘記心中。
  • ...山東大學孫康寧:一以貫之的「傳道授業」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
    待16個地市訪談結束後,將「圍繞總結示範新成果,服務山東教育新發展」,做好活動成果的提煉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在全省進行推廣,把「一枝獨秀」變成「滿園春色」,讓高端訪談活動成為響噹噹的教育宣傳品牌。山東大學教授孫康寧。 圖片來源:王金奎/攝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老師,無論什麼年代,什麼國度,都以「傳道」為先。孔子如此、蘇格拉底如此,孫康寧亦是如此。
  • 傳承武術數十載 傳道授業正當年 太極名家王竟成收徒儀式陳家溝
    傳承武術數十載 傳道授業正當年 太極名家王竟成收徒儀式陳家溝
  • 【教育世家】三代承前啟後 百年傳道授業
    來源:泉港區融媒體中心  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概述: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
  • 教師:學子的啟蒙、傳道、授業、解惑者
    所謂「師有傳承」,即使是偉大的老子與孔子皆有師承,他們來自全知的巫覡教導的師徒傳系,這傳系肇始於「三皇五帝」,祂們都是通靈的巫師,智慧高超,包羅萬象,而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一如莊子、孟子者流,均為其出色的徒子徒孫。之後「大道裂」,儒道兩家分流造就了」諸子百家」。故歷代帝王家都有「帝王師」。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而在近年來,教師這份職業卻慢慢的不再是以前那樣的美好了,師生關係,不尊重教師的事件在頻頻的上演,君不見,批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中學老師,被其家長暴力毆打到右耳膜穿孔;君不見,五蓮縣的教師稍微體罰學生,被當地教育部門追加處罰;君不見,讓學生交卷的老師,被學生無端辱罵,直到心肌梗塞猝死。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這是教育的問題所在,更是社會的問題所在。一個大老粗,對教育也是極為的看重。在我們這些自詡現代人,受過一定教育的人的眼裡曹錕張作霖都是粗人武夫,但也是這些可能你們看不上的人,卻為中國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傳道」「授業」「解惑」這三項任務,你完成了幾項
    這一句如此有名,是因為他提出了作為老師的三項任務,即:「傳道、授業、解惑」。「傳道」,就是老師要傳授給學生以做人的道理,這是為師者的首要任務。要想成才,請學生先學習做人。傳道,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 傳道授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伏生這種為了傳承文化而鞠躬盡瘁的精神在後世也得到了傳承,北宋張載就曾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理想。全畫設色清雅,筆法簡潔生動,畫家在描繪衣紋時運用了鐵線描的手法,畫出的線條粗細大致均勻,像鐵絲一樣堅韌有力,使衣物有種厚重下垂的感覺。
  • 劉豐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今天是教師的節日,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本自具足的智慧。心能緣平臺祝大家節日快樂,以覺為師,願你無憂也無惑。傳道、授業、解惑三維的山,用二維表達的時候,可以投影出來畫等高線;三維空間的山和二維空間的等高線,就是智慧與知識之間的關係。能夠觀到山、看到山和等高線之間的關係是合格的老師;但是弟子沒有看到山,只知道等高線,換做他當老師會怎麼教?小圈是山頂,大圈是山腳。稀的地方是陡坡,疏的地方是緩坡。
  • 傳道,授業,解惑,一條久違的成功之路!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是把一些實用的配方分享出來,儘量提供一些直接的價值,但這幾天和朋友們交流聽到的一些事,讓我感覺如鯁在喉,還是想說一說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幾乎已被遺忘的詞。我只記起了我一位叔叔,一位老廚師告訴我的,為人之師的6個字:傳道、授業、解惑。所謂傳道,就是對一個剛想踏入餐飲界的新人,既然決定教人家,就要先教給他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和處世之道,這些是安身立業的基礎。
  • 2020年教師考編結構化「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
    原標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支撐這一切的,是他的一個最為本真的夢想:改善中國教育的現狀。於是,他帶領學生一起修村裡的路,給學生免費上自然、體育、美術等課程,帶著學生共同拍攝電視劇……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發現孩子們的才能,從而使他們身心全面發展。面對外界對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的疑問,盧安克說,他不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但是教育應該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才能,進而再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 面試問答 |【古詩句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 具體分析。(1) 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我的回答:是,但不全是!首先,教育包括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有其他。傳道授業解惑,出自於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通「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現在的理解:傳道就是教做人,傳遞價值觀、政治思想。授業解惑,就是傳授知識技能,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