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後,八成人易發生腸粘連

2020-12-19 大河網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夏長軍提醒——

  □記者 梁琨瑜

  通訊員 焦鈞 何世楨

  很多人在進行完腹部手術以後,出現了腹痛、腹脹,由於沒有及時進行系統正規的治療,結果出現了腸粘連甚至腸梗阻,不得已在手術完後又進行了二次手術。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夏長軍提醒,據統計,約80%的病人在手術後出現了腸粘連,因此,腹部手術後出現腹痛一定要及時就診。

  病例

  病例一:剛切除闌尾,又要做二次手術

  半個月前的一個下午,28歲的楊女士出現肚子劇痛,還伴有噁心、嘔吐,單位的同事急忙撥打120將其送到了最近的縣醫院。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楊女士患了急性闌尾炎,必須手術。楊女士當時就接受了闌尾切除術。

  可是,沒過一星期,楊女士居然出現了大便無法排出等不適,還時不時地嘔吐,腹部也出現了脹痛。醫生檢查後,告訴楊女士術後出現了腸粘連,需要進行二次手術。

  楊女士的家屬三思過後,將其緊急轉送到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該科主任醫師夏長軍對其進行了中醫保守治療,讓楊女士免去了二次手術之苦。

  病例二:手術治好腸粘連,給病人第三次生命

  張老太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因為困擾她一年多的粘連性腸梗阻終於治癒了。出院之際,老人家緊緊拉著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主任夏長軍教授的手連聲說:「謝謝夏主任,謝謝你又給了我第三次生命!」

  原來,76歲的張老太太兩年前因胃癌在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做了胃大部切除術,術後老太太身體恢復很好,體重增加了十餘斤。可一年前,她開始感覺腹脹,腹部隱隱作痛,開始時少吃點飯或吃點稍稀食物症狀能夠緩解,後來症狀越來越重,再後來一點固體食物都不敢吃。整個人急劇消瘦,體重明顯下降,曾多方治療,症狀時好時壞。一個月前,老太太腹痛、腹脹加劇,嘔吐頻繁,滴水不能進,又來到了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住院。

  入院以後,結合張老太太的病史、體徵、胃腸道造影檢查,夏長軍主任診斷她的病是粘連性腸梗阻,需要手術治療。因為病人的營養太差了,先給予了全腸營養液治療改善營養狀況,增強她的體質。在完善術前的各項準備後,手術終於開始了,在打開腹腔之後,卻讓所有在場的醫生瞠目,因為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沒有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這些熟悉的器官,所有的器官粘連在一起,正常的解剖間隙消失了。此時若強行分離腸管,造成腸破裂、腸瘻的可能性非常大。

  把病情告知病人的家屬後,他們表示願意放棄進一步的治療。但此時若放棄手術,等於就放棄了病人的生命。夏長軍主任冒著風險執著地尋找每一個可能存在的解剖間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於使腸管恢復了模樣。為了防止再度粘連,又在腹腔內均勻地塗上了防粘連劑——玻璃酸鈉。

  手術以後,因病人年老體弱,活動量小,若只是靜等病人的恢復,那麼發生二次粘連的可能性非常大。夏長軍主任認為正好可發揮中醫的特色,運用中藥來預防術後腸粘連。經過辨證分析,確定選用補氣養血、理氣通腑、活血化淤的原則來遣方用藥。早期因病人不能進食,給予中藥灌腸,等腸蠕動恢復後,再給予中藥口服,服量由少到多,並配合針灸、理療等綜合治療,老人終於康復出院了。

  詳解

  腹部手術後,

  為什麼會出現腸粘連

  

  對於造成腹部手術後腸粘連的原因,夏長軍主任說,一般來講是由於腹腔內有炎症,導致炎性水腫滲出物或膿液溢入腹腔,而引發的粘連。另外,手術過程中腸管暴露時間過長,空氣汙染,動作粗糙,創面大,止血不徹底,術後滲血、滲液到腹腔,衝洗不乾淨或腹腔內遺留異物等都可造成腸粘連。

  因此,做完腹部手術,如膽囊炎、闌尾炎、胃癌、結直腸癌或盆腔手術等的病人,一定要警惕,如果在進食後出現輕微的腹痛、腹脹等,或者經常伴有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腹內有氣亂竄等症狀,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複查。    

  

  腸梗阻,

  腸粘連的嚴重併發症

  腸梗阻是腸粘連最主要的併發症,很多患者是發生了腸梗阻後才知道自己患有腸粘連。「沒有得到治療的腸粘連患者就會頻繁發作腸梗阻,而且發生腸梗阻的頻率是越來越高。」夏長軍主任解釋說,引起粘連性腸梗阻後,在梗阻期間腸管會充血水腫,水腫會造成腸管外壁滲出液增多,人體纖維素也會同時滲出,從而使腸粘連進一步加重,因為患者每梗阻一次就會出現一次上述的病理過程,所以腸粘連患者是越梗阻腸粘連越厲害,因此,只要發生過腸梗阻的腸粘連患者應及時治療原發病腸粘連,因為腸粘連是可以治癒的。

  因此,如果在做過腹部手術以後,病人出現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症狀時,一定要考慮腸梗阻的可能,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夏長軍主任說,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的目的既是為了緩解患者的梗阻症狀,又是在為可能實施的手術做準備。而手術治療亦不能解決所有的粘連性腸梗阻,如硬化性腹膜炎所致的瘢痕性粘連導致的腸梗阻,只有依靠非手術治療爭取緩解。 

  

  中醫中藥,可免去

  部分病人二次手術之苦

  一般來講,治療粘連性腸梗阻重要的是要區別是單純性還是絞窄性,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非手術治療適用於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這主要是因為,手術治療並不能完全消除粘連,相反,術後必然還要形成新的粘連,所以對單純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特別是廣泛性粘連者,一般選用非手術治療。中醫藥在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方面優勢明顯,如大承氣湯、桃核承氣湯都有很好的療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它們都有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腸管血液循環的作用。如早期發生的粘連性腸梗阻,多為單純性腸梗阻,而且這種新形成的粘連,日後可部分或全部吸收,中藥治療效果常較滿意。

  中醫藥在治療粘連性腸梗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經過多年總結,根據病人全身情況將其辨證分型為「氣滯血淤」和「氣虛血淤」兩型,《素問·舉痛論篇》就說:「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故痛。」所以,這時候要多選用活血祛淤、通腑攻下、健脾行氣的中藥,如川芎、紅花、蒲黃等。如果有的病人吃不進去中藥,還可以用灌腸針刺、耳穴壓豆、督灸、中藥熱敷等方法進行治療。    

  當然,如果病人通過非手術治療無效,或者粘連性腸梗阻反覆發作,這時候最好通過手術治療。夏長軍主任說,二次手術時,手術時機也非常重要。由於腸粘連現象開始後,一般2周左右加重,3個月內最為顯著,3個月後粘連多已開始松解。因此,手術治療最好在腸粘連發生3個月以上,或在2周內。當然,如果患者非手術治療無法緩解,應隨時手術,但要慎重選擇手術方式,不宜太複雜。

  

  特殊運動,預防腸粘連

  夏長軍主任最後提醒廣大患者,粘連性腸梗阻貴在預防,及時、正確治療腹腔炎症對防止粘連的發生有重要意義。另外,做好以下幾點對預防粘連性腸梗阻有很好的幫助:

  1.腹部手術後的病人可以多練習一下呼吸運動(如深呼吸或者練習吹氣球),腹肌鍛鍊(術後遠期適當進行仰臥起坐、屏氣、遊泳等運動鍛鍊腹肌),腹部按摩(雙手掌面輕柔腹部,藉以帶動腹腔臟器,促進腸管蠕動),下肢活動(慢走、按摩雙側下肢,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預防粘連的形成,改善消化功能。

  2.對粘連性腸梗阻在緩解期應注意飲食,勿進食較硬的食物,飲食以稀軟食物為主。也勿進食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烤紅薯、柿子、香蕉等。

  3.飽食後勿做劇烈運動,以防止腸扭轉的發生。

  科室介紹: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是醫院臨床、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的臨床科室。主要從事肝膽、胃腸、胰腺、甲狀腺、乳腺等外科疾病的手術與非手術治療和科學研究。包括肝腫瘤、門脈高壓症、布卡氏症候群、膽囊腫瘤、膽總管腫瘤、膽管結石、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膽囊結石、膽囊炎、胰腺腫瘤、胰腺炎、胃癌、賁門癌、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腸梗阻、小腸腫瘤、結腸(大腸)癌、直腸癌以及腹膜後腫瘤、闌尾炎、腹股溝疝、甲狀腺機能亢進及甲狀腺腫瘤、乳腺各種腫瘤及增生等疾病。  

  其業務技術處於全國中醫系統及省內先進水平,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近期又成功地開展了壺腹癌、胰頭癌早期單純切除術。在全國較早成功開展這種高難度的先進術式,避免了多臟器切除,創傷小、機體損失小、節省費用、住院時間短。

  建院50多年來,形成了以手術為主、突出中醫特色,走中西醫結合的發展研究方向,形成了技術力量沉澱雄厚、人員結構合理的醫療隊伍。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博士3人,碩士4人。在以科主任、主任醫師夏長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領導下,科學管理,敢於創新,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發展,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醫療水平位居全國中醫系統先進行列,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幾年來開展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腹腔鏡減重手術、腹腔鏡胃旁路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尤其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方面,療效確切,聲名遠揚。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5部,獲得廳局級科技成果獎15項。 

  門診電話:66232602

  病房電話: 66245240

  門診地址: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樓三樓外科五診室  

  病區地址: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部12樓

相關焦點

  • 腹部手術後八成患者腸粘連
    開腹手術易引起腸粘連腹部手術,特別是剖腹產、闌尾炎等開腹手術,大部分會遺留一個問題———腸粘連。由於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溼潤光滑的腸道水分蒸發,表面變得乾澀,再加上手術操作對腸面的損傷,這便給腸粘連創造了機會。該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袁暉說:「一般來講,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約有80%的人會發生腸粘連,其中10%會有症狀,比如腹痛、腹脹等,當腸道粘連嚴重時,則發生腸梗阻。」
  • 腹部手術後發生腹脹、嘔吐,當心粘連性腸梗阻!
    腹部手術後病人為什麼會出現腸梗阻呢?腸梗阻該如何規範化治療呢?   我們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李幼生教授為我們講解一下吧!   腹部手術後,為什麼會出現腸粘連   造成腹部手術後腸粘連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內有炎症,炎性水腫滲出物或膿液溢入腹腔,而引發的粘連。
  • 腹部手術後當心腸粘連 儘早下床活動-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開腹手術易引起腸粘連  腹部手術,特別是剖腹產 、闌尾炎等開腹手術,大部分會遺留一個問題———腸粘連。由於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溼潤光滑的腸道水分蒸發,表面變得乾澀,再加上手術操作對腸面的損傷,這便給腸粘連創造了機會。
  • 腹部手術後臥床不動 容易腸粘連·都市快報
    記者 謝謹憶 通訊員 宋黎勝 本報訊 浙江省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邵欽樹教授,近日接連接到因腸粘連導致腸梗阻、腸套疊甚至腸瘻的病人,原因與這些病人之前都曾做過腹部手術有關。 42歲的李女士以前做過闌尾炎手術,這兩個月,腹痛腹脹到基本不能吃東西,拉又拉不出來,被家屬送至醫院。
  • 腹部術後
    □何世楨     不少人腹部手術後出現腹痛、腹脹,由於沒有及時進行系統正規的治療,結果出現了腸粘連甚至腸梗阻,不得已進行二次手術。因此,做完腹部手術,如膽囊炎、闌尾炎、胃癌、結直腸癌或盆腔手術等的病人,如果進食後出現輕微的腹痛、腹脹等,或者經常伴有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腹內有氣塊亂竄等症狀,要及時複查。  腸梗阻是腸粘連最主要的併發症。「沒有得到治療的腸粘連患者就會頻繁發作腸梗阻。」
  • 什麼是腸粘連?腸粘連的3種檢查方法
    原標題:什麼是腸粘連?腸粘連的3種檢查方法   什麼是腸粘連呢?腸粘連是腸道疾病的一種,自然就少不了腸鏡檢查了。不過,除了腸鏡可以檢查腸粘連以外,還有其他的醫學影像檢查對腸粘連也會有所幫助。接下來,一起了解了解腸粘連的症狀和檢查方法吧。
  • 腹外傷後腹痛 需警惕腸粘連
    腹外傷後腹痛 需警惕腸粘連 2018-12-12 17:43:23需警惕腸粘連  長沙晚報訊(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熊鳴琴)33歲的小羅因外傷致「骨盆骨折」,在當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隨後出現腹痛兩月餘。
  • 剖宮產手術後謹記注意事項
    醫院會根據產婦的身體情況及胎兒的健康狀態建議產婦的生產方式,如果不滿足順產條件,那就會被安排剖宮產手術,剖宮產畢竟是手術,傷口恢復需要過程,那麼剖宮產手術後有哪些謹記事項呢?不依賴止疼藥:一般手術麻藥過後,傷口會有強烈痛感,醫生會在術後當天建議使用少量止疼泵,但是止疼泵知識緩解疼痛,並不是說就完全不會疼,而且不要依賴使用止疼藥物,也不要加大藥劑,以免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傷口痛感3天後會漸漸消失。
  • 腹部粘連有多常見?腹部手術患者的痛
    腹部粘連有多常見? 腹部粘連很常見,並且經常發生於腹部手術後。在腹部手術中,外科醫生通過切口或切口進入患者的腹部,分為腹腔鏡手術或開放式手術。 每十個人接受腹部手術的人中,超過九人都會發生腹部粘連。但是,大多數腹部粘連的人不會出現症狀或併發症。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後的腹部粘連較為少見。 誰更有可能發生腹部粘連?
  • 剖宮產手術後謹記注意事項 - 手機百度
    醫院會根據產婦的身體情況及胎兒的健康狀態建議產婦的生產方式,如果不滿足順產條件,那就會被安排剖宮產手術,剖宮產畢竟是手術,傷口恢復需要過程,那麼剖宮產手術後有哪些謹記事項呢?不依賴止疼藥:一般手術麻藥過後,傷口會有強烈痛感,醫生會在術後當天建議使用少量止疼泵,但是止疼泵知識緩解疼痛,並不是說就完全不會疼,而且不要依賴使用止疼藥物,也不要加大藥劑,以免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傷口痛感3天後會漸漸消失。
  • 男子手術後肚子絞痛13年 腹部2鋼針或為醫生留
    腹部絞痛13年 兩顆手術針作怪患者:在醫院手術後留體內 醫院:不能確認是我們所為13年前一次急性闌尾炎手術,徹底改變了豐都縣張家華的生活:手術後,腹部頻頻出現絞痛,他不得不病退在家靜養,身體也變得虛弱不堪。
  • 一場結腸癌手術 實現腹部零切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于田、黃亮)繼在國內較早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之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康亮教授團隊宣布,他們首次運用經肛腔鏡平臺,完成了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病人在腹部無任何切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升結腸癌的根治術
  • 腹部手術史並非腹腔鏡手術的絕對禁忌
    一般情況下,原先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沒有醫生願意給他做腹腔鏡手術。因為上一次的手術,會導致腹腔內嚴重規粘連,腹腔鏡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將增大。多數醫生將既往有腹部手術的患者列入腹腔鏡手術的禁忌。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我在2016年5月,接收一位70多歲的腹股溝疝患者。
  • 中年女肚大如西瓜 專家提醒:腹部手術後需防切口疝
    日前,武漢市第一醫院疝和腹壁外科治療中心專家團隊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在蔡女士肚子上打了4個「操作孔」並置入疝修補片,將其破了5年的肚皮終於修補完整。蔡女士家住仙桃市,於2015年在接受腸切除及腸造口手術後形成腹壁切口疝,1年後在當地行造口還納手術後,再次出現腹壁切口疝。5年來,腹壁上的兩處巨大切口疝不斷加重,腹部高高隆起,仿佛足月孕婦。
  • 成人腸套疊,需警惕腸道腫瘤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胃腸外科收治了一例成人腸套疊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後,患者康復良好。患者女性,50歲,反覆腹痛1年餘,每次在當地醫院對症治療後症狀好轉,故患者未引起重視。本次腹痛經對症治療後不能得到緩解,呈進行性加重,遂入住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入院後CT檢查提示腸套疊可能,加急實施了腹腔鏡探查,術中發現乙狀結腸腸脂垂髮炎,部分壞死,予以切除後,見位於空腸處的小腸套疊長約20Cm,行擴大腹腔鏡臍部橫切口,復位後見一空腸上端腫瘤,予以切除重建。患者本次腹痛為腸脂垂髮炎壞死所致,而小腸腫瘤症狀輕微,如不是此次手術發現,極易漏診,為此,長期腹痛患者需考慮小腸問題。
  • 根治成人疝氣唯一方法就是手術
    根治成人疝氣唯一方法就是手術 2013/02/27 04:14 來源:溫州都市報 瀏覽:7215
  • 廣州醫生再創新:結腸癌手術腹部零切口
    經過術後半年的追蹤複查,這些患者均恢復良好,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對於這一全新的手術方式,康亮表示,完全經肛腔鏡腸癌手術目前全世界局限在直腸癌領域,對於結腸癌特別是右半結腸癌暫未見有報導。 來自廣西的劉女士今年30歲,因為一個多月的「黑便」來到中山六院就診,通過腸鏡檢查確診為升結腸癌(臨床分期中早期),經評估後排除遠處轉移。
  • 「放療科普」腹部腫瘤患者放療中出現腹痛是怎麼回事?
    不少腹部惡性腫瘤患者做治療的時候都免不了選擇放療,而放療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伴隨一部分副作用,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肚子疼,這時候一般考慮與放療有關,那麼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確病因,腹痛是很常見的一種身體疼痛症狀,比如胃腸道疾病、消化不良以及附件炎等都會引起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