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觀念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德國觀念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三屆德國哲學青年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通訊員史金鈴)11月21—22日,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共同主辦的「德國觀念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三屆德國哲學青年論壇」在上海召開。
-
著名的芝諾悖論
鑑於整個運動期間只包含時刻,而每個時刻又只有靜止的箭,所以芝諾斷定,飛行的箭總是靜止的,它不可能在運動。但上述結論與事實相反,即射出的箭一定會到達終點的。 上述悖論據說在量子理論發現前,均未得到完善的解決。芝諾的著作早已失傳,亞里斯多德在著作中關於芝諾悖論的引述及批評基本是權威的。直到19 世紀中葉,人們普遍認為芝諾悖論不過是一些詭辯。
-
「辯證法」一詞考
講到辯證法在古代的形成,人們也許會想到赫拉克利特,似乎他是古代辯證法的創始人。然而這只是近代人的說法,它來自於黑格爾。西方學者一般不同意這一看法,原因之一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辯證法的創立者是比赫拉克利特晚了40年的芝諾 [1]。
-
坤鵬論:芝諾的四大悖論(下)
(上)》中介紹了芝諾為「存在是『一』,而不是『多』」設計的兩個悖論,它們是關於物質的辯證法,至今還是千古之謎,無人能夠完全破斥。犬儒學派創始人、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西尼曾用十分簡單的方法反駁這個關於運動的矛盾,他一言不發地站起來,走來走去。
-
再來追趕一下芝諾的烏龜 | 李榮
根據第歐根尼·拉爾修《名哲言行錄》的記錄,芝諾不只是巴門尼德的一個普通的學生,還被巴氏收為義子,可見他們的關係是很親近的,用言行錄裡的話,就是成為巴氏所鍾愛的人。柏拉圖在他的《巴門尼徳篇》裡面,還特別地說了一句:芝諾身材修偉,是形貌和學問都十分出色的一位人才。
-
芝諾:一切運動皆為假象,時間本身並不存在
我們對芝諾的了解有限,他的原著只有一部篇幅很短的作品流傳至今,現代很多對芝諾的認識都來自他人的著述,特別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他似乎很少有自己原創的建設性觀點,卻熱衷於推翻他人的論證。亞里斯多德將其視為「辯證法」的創始人,他是個很……特別的哲學家。
-
在先驗觀念論與常識實在論之間
通過對兩位先驗觀念論者胡塞爾和麥克道爾思想的關聯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一方面,先驗哲學的立場使我們在理論中思考和展現處在常識實在論中的自然生活的結構,在此意義上,它與後者是相容的,或是對於後者的辯護;另一方面,先驗哲學力圖在哲學反思中審視和批判自然態度的某種致命傾向,即令自己迷失在自然主義之中的傾向。就此,先驗哲學與受自然主義浸染的常識實在論之間存有張力。
-
芝諾如何靠一張碎嘴,把小小的烏龜捧成科學史上的四大神獸?
本集漫畫由數學好物贊助繪製數學是知識的工具,而我讓工具更美編者按為辯證法的發明人。芝諾為了支持老師巴門尼德關於「存在」的學說,提出的悖論數量因其著作《論自然》的失傳,已無從確定,有資料表明芝諾一共提出45個悖論,也有資料顯示芝諾提出了40個悖論。無論如何,其最著名的4大悖論分別為「阿基裡斯悖論」、「飛矢不動」、「二分法」和「運動場悖論」。後世大批哲學家稱芝諾為一個聰明的騙子,19世紀下半葉以來,學者們才開始重新研究芝諾,為芝諾正名。
-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悖論:你永遠追不上烏龜?
不過,巴門尼德「料敵」在先,「一不做二不休」地宣稱了如果他的理論有悖於感覺,那只不過說明感覺是虛幻的。讀到這裡,大家也許會覺得巴門尼德的學說不僅荒誕,而且詭辯,甚至還有些無賴。不過,可別小看這種學說,託年代久遠的福,巴門尼德這種以相當極端的方式重思辨輕實證的學說也算開啟了一個流派,這一流派對若干重要的哲學家產生過程度不等的影響,並經由他們影響了後世。
-
被誤解的芝諾悖論
當然,此處僅做調侃,芝諾所提出的幾個悖論事實上對於數學界的影響相當深遠,所以我們需要為芝諾正名的是,他絕非一位憑藉詭辯無事生非的騙子,而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和遠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關於芝諾其人,歷史上的記載較少,據說他在母邦度過了一生,僅在成名之後到過雅典,後來芝諾因蓄謀反對埃利亞的君主而被處死。
-
張汝倫:德國觀念論的遺產和貢獻
「德國觀念論的遺產和貢獻——首屆德國觀念論論壇」不久前在復旦大學舉辦,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都參與了這次論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張汝倫教授在開幕詞中說:「德國觀念論哲學對於我們中國人有特殊的魅力。自從它進入中國之後,它的影響就超出了其他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界產生了真正的影響。」以下為張汝倫教授開幕詞全文。
-
無限與極限:淺談芝諾悖論
那麼,首先,什麼是芝諾悖論?芝諾悖論有四則,我們可以一起慢慢看。 1.運動場問題(二分法悖論) 運動場問題是芝諾提出的四個悖論中的第一個,又稱為兩分法悖論 其結論為:運動不可能開始。
-
解讀康德先驗觀念論的名著中譯本問世
《康德的先驗觀念論:一種解讀與辯護》中譯本面世,該書的譯者為丁三東、陳虎平。《康德的先驗觀念論:一種解讀與辯護》一書初版於1983年,隨即成為康德研究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譽為由美國哲學家撰寫的關於《純粹理性批判》的「最全面和最紮實的」著作,標誌著康德研究的重要轉折。先驗觀念論(transcendental idealis,此前通常譯作「先驗唯心主義」等),是康德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有一點數學悖論:芝諾的烏龜
就在差不多同時代的西方,古希臘數學家芝諾也提出過類似這個問題的悖論,以其名字命名故而稱為「芝諾悖論」,芝諾一生提出過40多個悖論,其中也有一些涉及到無窮的概念,舉兩例。按照這麼個理論,我永遠出不了我家大門,地鐵永遠到不了下一站,甚至降雨永遠落不到地上,那這個世界不亂套了嘛,顯然這並非是事實,所以才叫悖論。不用驚慌,真實的世界好著呢。
-
淺析「辯證法」和「詭辯論」的根本區別
攻擊辯證法的人,往往理解不了辯證法,並且拒絕學習和了解。先把自己學習成長的大門關了,再用錯誤的認識和狹隘的見識去污衊客觀存在的東西。從哲學史角度來講,辯證法和詭辯論的關係十分密切,古希臘早期的賢者們用辯證法來思考宇宙人生,晚期的智者派興起後用辯證法滿世界找人抬槓。
-
辯證法的本體論基礎:黑格爾與馬克思
擺脫這種境況,需要從根本上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開展出本體論基礎的研討。本文試圖就此闡明以下要點:(1)辯證法不是任何一種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只能滯留於「外部反思」的運用及其主觀主義的實質之中,從而表明其自身乃是形式主義的和反辯證法的。(2)黑格爾哲學立足於絕對者主體的自我活動,這一本體論立場在復活希臘辯證法的同時,決定性地重構了方法概念,並使方法成為實體性內容的自我展開過程。
-
關於芝諾悖論的討論
又蘊含著芝諾對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認識。 在對這個悖論通常的解讀中,芝諾代表著理性認識,而在芝諾面前往返於兩點之間的第歐根尼則代表經驗認識。 經驗認知不太具有我們賦予「深刻認知」一詞的含義——經驗認知僅僅是對真理的粗粒化處理。而現代物理學理論往往反直觀、令人匪夷所思,更為經驗的不可靠提供說服力。
-
蔡文菁:在先驗觀念論與常識實在論之間
蔡文菁:在先驗觀念論與常識實在論之間 ——胡塞爾與麥克道爾 2017年03月19日 10:16 來源:《哲學研究》 作者:蔡文菁 字號 內容摘要:
-
芝諾悖論怎麼破?
這樣僅給出定義好像還是很難直觀地理解悖論,那我們今天就以歷史上最著名的悖論——芝諾悖論為例,好好體會一下悖論到底「悖」在哪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芝諾吧,芝諾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是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的家鄉在義大利半島一個叫埃利亞的地方,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哲學學派就叫埃利亞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