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斑塊脫落?你的理解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很多的人在檢查出有頸動脈斑塊的時候。
總是會特別的擔心斑塊脫落從而堵塞身體的血管,引起梗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斑塊是不會脫落的。這個時候大家很有可能會說了,那麼為什麼長了動脈斑塊,醫生總是說要小心心梗或者腦梗的發生哪?
這就需要從斑塊的形成開始說起了:
入股當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害的時候,比如:糖尿病長期高血壓或者是血糖的波動、高血壓都會使細胞就此受損。
此時相當於血管內皮上有了小破潰,血液之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運載大量的脂類物質在此進行聚積,刺激我們的身體從而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
於是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當吞到一定極限的時候,這些吞噬細胞受不了,發生死亡在局部形成了脂質的團塊。
這也就形成了斑塊,斑塊形成之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在表面形成一層包膜,稱為纖維帽,這是纖維帽的厚度以及結實程度決定了這個斑塊是不是特別的穩定,會不會發生一定的破裂。
由此可見,斑塊就相當於身體血管內皮上長了一個瘢痕,就好像我們皮膚上面受傷之後留下的疤痕,這是很難去除掉的,這也是很難脫落下來的。
但是,不同的斑塊類型,而其破裂脫落風險性也是有所區別的。
臨床上面,我們通常偶會採用彩色都卜勒超聲來檢測頸動脈內膜之中的層厚度(IMT)來確定是否有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並且大致區分斑塊的性質。
正常的IMT是應該小於1mm,1mm-1.2mm即表示有內膜增,>1.2mm則即可診斷為斑塊的形成。
如果頸動脈超聲報告單之中顯示「均質、規則、穩定」的斑塊,這實際上就可以提示這個斑塊是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斑塊,在一段時間是處於穩定的狀態,不容易脫落的。
因為根據斑塊聲學的特徵,斑塊可以分為均質斑塊和不均質的斑塊,其中均質的斑塊一般偶是那種扁平斑塊,而其構成的成分與回聲基本上是屬於一致的;
而不均質斑塊而其內部的回聲是不一致的,是混雜的,當然,這兩者分為低回聲、等回聲和高回聲的斑塊;
而根據斑塊形態學的特徵,斑塊又可以分為規則斑塊和不規則斑塊,其中規則斑塊大多數都是比較扁平、基底相對比較的寬、表面相對比較的光滑、一般都是低回聲或者是等回聲的斑塊;而不規則斑塊就是表面是不光滑,有一定缺損的;
但是對於「穩定」型斑塊是相對易損斑塊來說的,根據斑塊超聲之後造影的特點,比如:斑塊由周邊向內部呈高密度的點狀或者是線狀的增強,那麼一般都是容易破損的斑塊,而且沒有增強,呈現稀疏狀的斑塊正常都是穩定的斑塊。
因此,需要準確的預防斑塊破裂的脫落,我們還得預先對斑塊性質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判斷。
血栓在流動的過程之中,就好像是一塊磁鐵一樣,不斷的吸引更多血小板聚積過來,於是血栓就會越變越大,流動到心血管裡堵塞了身體血管就發生了心梗,流動到腦血管裡腦梗就發生。
所以,長了斑塊或許就會血栓的發生創造一定的條件,這是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最後,預防斑塊破裂脫落,我們需要從以下這三個方面進行預防:
1、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導致斑塊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控制其它因素預防斑塊破裂脫落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有控制自身的體重、戒菸限酒、加強運動以及低鹽低糖類飲食等;
2、進行相關藥物的治療:主要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於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患者,需要繼續的控制自身的血壓、血糖以及抗血小板等相關方面的藥物治療;
另外一方面則是需要對有血脂異常等進行調節血脂的治療,從而來阻止和緩解斑塊進一步增厚的加大,達到防止斑塊的脫落,穩定斑塊的這一作用,最為常用的其實就是他汀類的藥物,其中主要是以瑞舒伐他汀和阿託伐他汀臨床研究證據最為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對於頸動脈斑塊並沒有任何特效的良藥可以讓斑塊徹底的消失,就算是有也都是騙人的,各位注意防騙!
3、對於已經導致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而且無創檢查發現已經狹窄>70%以上等嚴重的患者,應該在相關專業醫生的指導之下,結合自身的病情,就需要進行去除頸動脈斑塊,何種手術應該由醫生根據其適應症進行相關的選擇。
注意:這個時候就不是簡單的去預防了,而是隨時都有腦梗的風險,應該儘快的進行相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