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家庭教育不是個人問題,媽媽對孩子的陪伴呵護至關重要,父親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缺少任何一方的參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完整的。母親所愛的孩子聰明,善良,父親所愛的孩子勇敢而自信。父母雙方都不應缺蓆子女的成長。
最近看到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內容是父母帶著孩子在購物中心的小火車上玩。雖然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視頻,但是三個家庭展示的三種不同狀態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當談到不同的家庭陪伴孩子的方式時,網友喊道:太現實了。
在第一節火車上是一對夫婦帶著女兒由於空間有限,女兒坐在第一個馬車裡,父母坐在後座馬車裡。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臉上似乎並不特別開心,她茫然地期待著。坐在後面的父母談笑著,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儘管父母雙方都陪著孩子,但這種陪伴的方式和質量非常「敷衍」。孩子們一半的嬉戲快樂是基於與父母的分享。如果爸爸媽媽僅陪伴孩子執行機械任務,那麼孩子將不會感到父母的關愛,並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會感到不安全。
在第二節火車上,母親獨自帶著女兒。從面部表情來看,母親試圖讓女兒開心地笑著,但女兒卻毫無表情,只是四處張望,默默地感受母親的陪伴。他們兩個只是安靜地呆著,不確定父親是否忙於工作或在做什麼,總之孩子身邊沒有父親的陪伴。
其他孩子都有父母陪伴,而小女孩僅由母親陪著一起坐小火車,心裡一定很孤單,希望父親像其他父親一樣陪伴她和媽媽!
在第三節火車上坐著一家人,母親和她的女兒坐在前面,爸爸低著頭坐在後面。媽媽和女兒談笑,但父親沒說一句話。不知是覺得有些困了還是本就不善言辭,一直低頭盯著手機,很少與妻子和女兒交流。
許多家庭的現狀就是這樣。父親陪伴孩子的「質量」非常差。儘管和孩子在一起,但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手機,並不真正陪伴孩子。這種不走心的陪伴還不如沒有。孩子只會覺得父親對他冷漠,時間長了不願和爸爸呆在一起。
首先,父母不應該離開孩子的成長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那樣,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家裡有很多父親「隱形人」,很少陪伴孩子,並且一回到家就是玩手機。對孩子缺乏耐心和照顧,這樣做只會導致孩子覺得父親對自己漠不關心,慢慢地親子關係會變得愈加薄弱。
一個好父親,無論他工作多麼忙,都會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並及時反饋給孩子。現實生活的無奈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態度,並不一定總是和孩子在一起。
二、優質陪伴
我經常看到有些父母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一個人去玩,而自己找個地方玩手機。雖然看似父母陪伴在孩子跟前,但是效果很差。孩子需要的不是沒有情感的工具機,而是可以聽她的笑聲,聽她的煩惱並與她互動的父母。
唯有高質量陪伴,孩子才能從父母那裡感受到關心,才會在父母愛的包圍中幸福成長,與此同時,父母也用心參與了孩子的成長,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責任和自我修煉。
如果將孩子與需要仔細澆水的花朵進行比較,那麼父母就是勤奮的園丁。什麼樣的家庭產生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陪伴不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態度和關注,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您的愛與關懷,使孩子們可以沿著成長的道路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