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一個細節暴露家教,孩子:看完很戳心

2020-12-20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多少都能看到家長的影子,同樣的,從家長的行為也能看出對孩子的家教。

因為,同一件事,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家長處事方式不同,給孩子帶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比如說,從父母帶孩子坐小火車這件事,就能看出孩子的家教!

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小火車,一個細節就能暴露家教

小孩子們很難抗拒商場的小火車,有時候他們跟著家長去逛街並不是為了買多好的東西,而是為了能坐上次商場的小火車。

孩子坐小火車,一般家長都會陪同,有人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陪孩子坐小火車的大概分成四種情況。

第一種:一家人「不離不棄」

逛商場當然是一家人出動,孩子想要坐小火車當然也一起,雖然規定只能一個家長陪同,多買一張票就完事了!二孩家庭剛好坐滿前後兩個位置,但三口之家的就不好分配了。

不過有的家長非常聰明,讓媽媽陪孩子坐,爸爸往前靠著交流,孩子時不時往後轉,一家人有說有笑不知道多開心,路過的人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第二種:孩子的快樂僅媽媽參與

男人似乎都不喜歡逛街,陪娃坐小火車也同樣道理。孩子開開心心地上了小火車,但被安排了和媽媽坐在一起,爸爸坐下後就捧著手機,甚至還戴上耳機玩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只有媽媽參與!

第三種:父母相談甚歡任由孩子玩耍

都說父母感情好利於孩子的成長,但是有的父母帶娃出門卻「忘」了娃。比如帶娃坐小火車,直接把娃丟在了前排。

父母二人坐在後排開心地聊天,好像忘了孩子的存在,當然也會偶爾看看孩子,確保孩子的安全,而孩子只能自己玩自己的了,也不知道開心還是不開心。

第四種:家長沉迷手機,孩子一臉茫然

手機有多重要?大概讓人拿得起,放不下吧!很多家長帶孩子去坐小火車,雖然父母都出動了,但一上車就掏出手機玩了起來,讓孩子呆呆地享受著小火車的旋律。

孩子的表現和第三種情況差不多,其實大多孩子都不開心。

都是陪娃坐小火車,哪種情況的孩子是最開心的呢?明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看完這四種帶娃坐小火車的情況,大家心裡也有了數,孩子最開心的大概就是第一種情況了。第二種情況裡孩子的快樂只有媽媽參與,似乎和「喪偶式家庭」對得上號。

而第三和第四種父母都忽略給孩子的陪伴,這個年齡的孩子相比於渴望自由玩耍,應該更渴望父母的陪伴吧!

不少孩子看完都覺得很戳心,因為這樣的家教讓人覺得很孤獨,直言不敢再坐火車。

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好理解,就像我們成年人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出門逛街、吃飯一個道理,缺少陪伴的孩子內心總是很孤獨的。

不過,光靠一次帶娃坐小火車的表現不能給這些家長們的教育方式下定論,不過坐小火車事小,但還是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的陪伴「不達標」,其實在孩子身邊並不等於陪伴,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是用心去陪孩子,借著每一次機會親近和教育孩子。

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有些看起來很好的「陪伴」,很有可能是家長在束縛孩子,陪伴孩子很有講究,這陪孩子的「三不」原則,家長們需要注意!

家長陪伴孩子時,最好做到這「三不」!

1.不要什麼都管

過度幹涉是家長們陪伴孩子時最常犯的錯誤之一,也就是什麼都要管。

比如陪孩子寫作業時喜歡指指點點,帶孩子去玩時要求孩子只能聽自己的,不給孩子選擇的餘地等,這樣的過度幹涉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不要什麼都不管

家長陪伴孩子不能過度幹涉,也不要什麼都不管,也就是不用心。這樣缺少用心的陪伴是沒有質量的,比如陪娃時專注玩手機而含糊應付孩子等,這種陪伴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隔閡。

3.不要打破孩子的專注

有時候家長陪孩子時,孩子不一定希望與家長互動,比如孩子在認真玩積木、拼圖畫時,他們只想一心一意地研究手上的東西,但也希望爸爸媽媽時刻陪在自己身邊,以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這樣的情況家長們就要注意不要隨意打擾孩子,讓孩子的專注中斷,在一旁靜靜陪伴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幫助。

陪伴孩子是一門技巧,教育孩子更需要「修行」,其實只要用心,就能把孩子教好,不過也要注意把握好用心的度哦!

今日互動話題:陪孩子坐過小火車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暴露家庭教養方式,網友:不敢再坐了!
    看到一篇育兒達人寫的文章,是關於父母在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的,這個育兒達人說只要看了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就能知道他們家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相當戳心。可我看得是一臉懵圈,腦子裡滿是問號,這幾組家庭的畫面分別是這樣的。
  • 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了3種不同狀態,現實很戳心
    以下畫面是3個小孩分別跟著自己的家長去商場坐兒童觀光火車,本應是享受著家庭之樂的時刻,但從孩子的表情來看,不得不引起了我們的深思……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了3種不同狀態,現實太戳心了第一幕是兩個打扮較新潮的父母坐在孩子的後排在互相攀談,而孩子則獨坐在前排自己操控方向盤。
  • 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3種不同狀態,父母需反思
    有的家庭一家三口看上去很完整,卻可能有一方缺位,實為「喪偶式育兒」;有的家庭雖然是單親,卻能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完整的愛。是的,有些家長雖然在孩子身邊,但跟不陪伴沒什麼兩樣,從生活小細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
  • 3種家庭陪孩子坐小火車,卻展現截然不同的狀態,網友:太現實
    ,然後陪孩子坐小火車,然而引起熱議的,卻是錄像中,小火車駛過,展示的3種不同的家庭狀態,也是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網友:超現實。其實有很多父母就是這樣,孩子想玩什麼,只要安安全全,不哭鬧就可以了,然後獨留孩子一個人,而孩子的內心卻想著能和父母一起玩,父母這種做法,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敷衍」,父母仿佛在按流程辦事,時間久了,或許孩子不會喜歡坐小火車了。
  • 在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父母該反思
    在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父母該反思一個網友在網上分享了商場裡家長陪孩子坐火車的視頻,沒有想到這麼平凡無奇的視頻竟然火了,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視頻火的原因是在駛過的小火車中,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家庭狀態,引起了人們的思考。第一節小火車坐著一對時尚父母跟一個可愛的女孩,原本第一排的位置是夠一家人坐在一起的,可是父母卻讓女兒一個人坐在前排,夫妻二人則坐在孩子的後面有說有笑。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截然不同的狀態,引人深思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這期間,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是不可缺少的。作為孩子最初的老師與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如果父母平時經常缺失對孩子的陪伴,或者並不在意生活中的細節,都很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 家長陪孩子坐小火車,3種家庭關係一眼看穿,網友:八九不離十
    執筆:歐陽比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很多父母也想教育好孩子,愛孩子,然而這些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切實地去付諸於行動。拿一件小事來說,在大型商場裡一般都有小火車,孩子很愛坐,家長陪坐。別小看了這短短的一兩圈,卻能反映出不同的家庭關係,父母快來對照下吧!
  • 家長陪孩子坐小火車,3種家庭關係一眼看穿,網友:八九不離十
    執筆:歐陽比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很多父母也想教育好孩子,愛孩子,然而這些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切實地去付諸於行動。 拿一件小事來說,在大型商場裡一般都有小火車,孩子很愛坐,家長陪坐。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3種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3種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有位網友曾經在網上發布過一個,家長帶孩子在商場坐小火車的視頻,本來很平常的一段視頻,但是其中三個家庭展現出來的三種不同狀態,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看到了不同家庭對孩子的陪伴方式,網友直呼:太現實了。
  • 一歲孩子坐飛機,父母的一個細節戳中網友的心
    來源:北京時間 一歲孩子家長給同飛機乘客 準備貼心小禮物 10月13日 上海一對年輕夫婦 帶剛滿一歲的孩子
  • 應採兒因「餐桌禮儀」回懟朱丹,飯桌上的小細節,暴露孩子的教養
    ,就能暴露孩子的教養。」還有人表示:「一個人的家教如何,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飯桌上的小細節,暴露孩子的教養:父母在平時的生活裡,要用良好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還可以通過給孩子看相關主題的動畫片、故事繪本,讓孩子從中受到薰陶。
  • 陪孩子看地圖 被中國父母忽略了的「細節培養」
    至於孩子的智商究竟能在後天開發多少,則完全取決於父母的「細節培養」,而在「細節培養」中,有一項既高效又簡單的培養方式,被很多父母忽略了。  「媽媽,地圖是什麼?」  陪孩子看地圖,是被中國父母忽略了的「細節培養」,現在補還來得及  地圖這種視覺抽象「圖片」,能夠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論證並不是空穴來風,在父母陪孩子看地圖的過程中,能逐一驗證這一說法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表現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
    最近看到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內容是父母帶著孩子在購物中心的小火車上玩,父母坐在後座馬車裡。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臉上似乎並不特別開心,她茫然地期待著。坐在後面的父母談笑著,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儘管父母雙方都陪著孩子,但這種陪伴的方式和質量非常「敷衍」。孩子們一半的嬉戲快樂是基於與父母的分享。如果爸爸媽媽僅陪伴孩子執行機械任務,那麼孩子將不會感到父母的關愛,並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會感到不安全。
  • 陪孩子寫作業引吐槽 老師推薦步步高家教機
    對於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們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最近很多關對陪孩子寫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吐槽,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共鳴。例如傳播最廣的一個描述是「晚上10點多,從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麼關係?什麼關係?說!到底什麼關係?』我那顆八卦的心瘋狂地跳躍起來,趴到窗臺上支起耳朵認真地聽著下文。
  • 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素質一目了然
    教養就像是一張隱形的名片,初識之時無法分辨,但會在以後的日常交往中逐漸暴露出來,從而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每天都有故事發生,就像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當然,我們要看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通過乘坐地鐵,孩子的素質一目了然,甚至可以看到社會的未來。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場所,在家庭。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一對好父母,勝過200個好老師曾經,一個男孩和爸爸互動的小紙條感動了全網。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歸,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場所,在家庭。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一對好父母,勝過200個好老師曾經,一個男孩和爸爸互動的小紙條感動了全網。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歸,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
  • 家教好與壞,3個細節決定孩子將來的教養,未來可以飛多遠多高
    家庭的家教好與壞,3個細節決定孩子將來的教養,未來可以飛多遠多高 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父母最真實行為隱藏在孩子中。種植什麼樣的因,將生產什麼樣的果。很多父母通過名牌包包、手錶、跑車來炫耀自己的財富,他們卻不知道炫耀財富的最高水平:如何教育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1,父母在熟人聚會上的細節,可看出家教風氣及孩子的教養。
  • 商場一輛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孩子幸福度一目了然
    如果要看一個家庭中,父母到底稱不稱職,是不是合格的好父母,從極小的細節就能看出來,而且單純的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就連陪孩子坐一次商場裡的小火車,孩子的幸福度也能一目了然。畫面中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商場裡運行的小火車,孩子們都喜歡坐,小火車上3個家庭,呈現出3種不同的狀態,可以說把大多數家庭父母與孩子的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
  • 「我只是個孩子啊!」9歲男孩句句戳心!看完父母都流淚
    「家庭教育365」定期推送有關經營自我、經營孩子、經營家庭、經營事業等家庭教育理論知識及落地實操的方法,並且及時發布慧宇教育最新線下課程,歡迎訂閱並分享,動動你的手指,或許會讓一個孩子或家庭重生!有一首特別的原創歌曲《我只是個孩子》在網絡刷屏,雖然作者只是個年僅9歲的小男孩,但有不少人聽過之後都感慨說,「真的唱出了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