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3種不同狀態,父母需反思

2020-08-17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家庭功能」這個概念?

有的家庭一家三口看上去很完整,卻可能有一方缺位,實為「喪偶式育兒」;有的家庭雖然是單親,卻能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完整的愛。

是的,有些家長雖然在孩子身邊,但跟不陪伴沒什麼兩樣,從生活小細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

陪孩子坐小火車,三個家庭呈現出三種不同狀態

有位網友上傳了商場裡家長陪孩子坐小火車的記錄視頻,原本稀鬆平常的場景,卻引發不少關注。因為駛過的小火車中,展現了三種不同的家庭狀態。

第一節小火車,是一對穿著打扮很潮的父母帶著女兒。

第一排的位置原本可以坐兩個人,但父母選擇了獨留女兒一個人坐前排,兩人則坐在後面談笑風生。相較之下,女兒盡力往前坐、雙手握住方向盤的狀態,似乎並不那麼好。

這個家庭充分詮釋了什麼叫「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不過家庭氛圍倒是相當不錯。但看起來,這對父母完全沒有加入到孩子的快樂中來。

這其實也是大部分父母的想法,孩子想玩什麼就玩,只要不哭就好了。事實上,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陪著自己一起玩,一個人坐在前面未必是他想要的。

再往後是一位媽媽帶著女兒,看起來兩個人都心事重重的,各自想著事情,沒有笑容也沒有交流。

媽媽手裡還拿著手機,這與生活中很多家長陪在孩子身邊的狀態一致。

第三個家庭,雖然爸爸也在,但卻一個人坐在後面玩手機,耳朵裡還塞著耳機,整個人沉浸在虛擬世界裡。

看起來這位爸爸更像是妻子和兒子的陪襯,當然也可能有不善於表達的成分。

在孩子身邊≠陪伴

看完這三個家庭的三種不同狀態後,父母需要好好反思。

評論區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這個場景很現實,聯想到平時自己的所作所為,覺得還是有必要改變的。

的確,家長愛孩子毋庸置疑,為了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在外打拼,回家想的也是儘可能多給孩子些陪伴。

但不是在孩子身邊就能算作陪伴的,好好想想你有沒有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並對他的問題及時回應呢?

第三個家庭儘管爸爸在場,但和第二個家庭其實沒有太大分別。

儘管光是一個畫面,不足以說明這個家庭的相處模式和親子關係,但至少從表面看來,確實詮釋了生活中父母陪伴孩子的不同狀態。

怎樣才能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1、放下所有事物一對一陪伴

這是高質量陪伴最基礎的前提,很多家長表面上陪伴孩子,實際上不是看手機就是看電視,心思根本都不在孩子身上。

你應該停下手頭所有的工作,關閉手機,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互動或者玩耍,出門遊玩也是不錯的選擇。

2、別總想著教育孩子

有的家長在孩子需要陪伴時不陪,一來陪伴孩子就開始講大道理,孩子聽得進去才怪。孩子之所以叛逆、不聽話,大多是家長長期不傾聽他們需求導致的,不可能一下就彌補回來。

真正關心孩子的需求,並且多鼓勵、多誇讚,給他正向反饋,才能避免孩子用負面情緒對抗你。

親子關係好了,你講的道理孩子自然就愛聽了,不要搞錯順序,這樣大人和孩子都很累。

3、玩耍是最佳媒介

陪伴孩子時玩遊戲是效果最好的,可以挑選那些具有教育意義和益智功能的。

當然,不同階段的孩子喜歡的遊戲也不一樣,家長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選擇適合孩子的很重要。比如3歲前的孩子以早教為主,兒童時期的孩子,可以玩玩圍棋、跳跳棋或者撲克遊戲。

今日話題:你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在以上三種家庭中嗎?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在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父母該反思
    在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父母該反思一個網友在網上分享了商場裡家長陪孩子坐火車的視頻,沒有想到這麼平凡無奇的視頻竟然火了,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視頻火的原因是在駛過的小火車中,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家庭狀態,引起了人們的思考。第一節小火車坐著一對時尚父母跟一個可愛的女孩,原本第一排的位置是夠一家人坐在一起的,可是父母卻讓女兒一個人坐在前排,夫妻二人則坐在孩子的後面有說有笑。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3種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3種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有位網友曾經在網上發布過一個,家長帶孩子在商場坐小火車的視頻,本來很平常的一段視頻,但是其中三個家庭展現出來的三種不同狀態,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看到了不同家庭對孩子的陪伴方式,網友直呼:太現實了。
  • 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了3種不同狀態,現實很戳心
    以下畫面是3個小孩分別跟著自己的家長去商場坐兒童觀光火車,本應是享受著家庭之樂的時刻,但從孩子的表情來看,不得不引起了我們的深思……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了3種不同狀態,現實太戳心了第一幕是兩個打扮較新潮的父母坐在孩子的後排在互相攀談,而孩子則獨坐在前排自己操控方向盤。
  • 商場一輛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孩子幸福度一目了然
    父母的性格不同,養娃觀念不同,每個家庭的親子相處模式都各有不同。如果要看一個家庭中,父母到底稱不稱職,是不是合格的好父母,從極小的細節就能看出來,而且單純的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就連陪孩子坐一次商場裡的小火車,孩子的幸福度也能一目了然。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截然不同的狀態,引人深思
    ,許多的商場裡面由於場地空曠,也都設置了迷你小火車供小朋友玩耍乘坐,經常能夠看到許多家長帶著自己家的孩子去乘坐小火車。,順便帶孩子玩小火車。就是如此平常的一個視頻,卻引發了很多寶媽們的熱議,大家紛紛說視頻中揭露出了3種不同的家庭狀態,反映出了十分現實的一面。
  • 3種家庭陪孩子坐小火車,卻展現截然不同的狀態,網友:太現實
    ,有一位網友上傳了一段錄像,內容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生活,父母帶孩子逛商場,然後陪孩子坐小火車,然而引起熱議的,卻是錄像中,小火車駛過,展示的3種不同的家庭狀態,也是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網友:超現實。其實有很多父母就是這樣,孩子想玩什麼,只要安安全全,不哭鬧就可以了,然後獨留孩子一個人,而孩子的內心卻想著能和父母一起玩,父母這種做法,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敷衍」,父母仿佛在按流程辦事,時間久了,或許孩子不會喜歡坐小火車了。
  • 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表現不同狀態,網友:太現實了
    雖然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視頻,但是三個家庭展示的三種不同狀態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當談到不同的家庭陪伴孩子的方式時,網友喊道:太現實了。,父母坐在後座馬車裡。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臉上似乎並不特別開心,她茫然地期待著。坐在後面的父母談笑著,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儘管父母雙方都陪著孩子,但這種陪伴的方式和質量非常「敷衍」。孩子們一半的嬉戲快樂是基於與父母的分享。如果爸爸媽媽僅陪伴孩子執行機械任務,那麼孩子將不會感到父母的關愛,並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會感到不安全。
  • 商場裡的觀光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截然不同的狀態,你家是哪種?
    在眾多娛樂設施中,小火車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不過帶著孩子玩耍期間也能透露出整個家庭的氛圍。都是乘坐商場裡的觀光小火車,3個家庭展現出不同的狀態,引人深思。看看你家是哪種?很多網友猜測是「喪偶式」教育,平時爸爸應該是不怎麼陪孩子,即便帶孩子出門也只是「苦力」的作用。而孩子和媽媽的親密度比較高。
  • 家長陪孩子坐小火車,3種家庭關係一眼看穿,網友:八九不離十
    執筆:歐陽比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很多父母也想教育好孩子,愛孩子,然而這些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切實地去付諸於行動。拿一件小事來說,在大型商場裡一般都有小火車,孩子很愛坐,家長陪坐。別小看了這短短的一兩圈,卻能反映出不同的家庭關係,父母快來對照下吧!
  • 家長陪孩子坐小火車,3種家庭關係一眼看穿,網友:八九不離十
    執筆:歐陽比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很多父母也想教育好孩子,愛孩子,然而這些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切實地去付諸於行動。 拿一件小事來說,在大型商場裡一般都有小火車,孩子很愛坐,家長陪坐。
  • 一列兒童火車上的3個家庭,展現出3種不同的狀態,事實都很扎心
    3個家庭的狀態截然不同,現實很扎心昨天群裡有人發了一條小視頻,引發了大家的討論,視頻的內容也很簡單,拍攝的是一家商場裡的小火車。火車上坐了3組家庭,正是3組家庭截然不同的狀態引起了大家熱議。第一節上,是一家3口,不過父母坐在後排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女兒則自己痴痴的坐在前面,看起來有些呆滯,絲毫不見一絲開心的表情。
  • 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一個細節暴露家教,孩子:看完很戳心
    因為,同一件事,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家長處事方式不同,給孩子帶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比如說,從父母帶孩子坐小火車這件事,就能看出孩子的家教! 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小火車,一個細節就能暴露家教 小孩子們很難抗拒商場的小火車,有時候他們跟著家長去逛街並不是為了買多好的東西,而是為了能坐上次商場的小火車。
  • 你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暴露家庭教養方式,網友:不敢再坐了!
    看到一篇育兒達人寫的文章,是關於父母在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的,這個育兒達人說只要看了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就能知道他們家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相當戳心。可我看得是一臉懵圈,腦子裡滿是問號,這幾組家庭的畫面分別是這樣的。
  • 3個孩子表情道盡3種養育態度,網友感嘆:簡直了,一模一樣
    男性與女性的社會分工本就不同,造就了男女個性上的天然差異和互補條件,孩子便能在父母身上各自獲得影響,健康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曾有位網友分享過關於商場裡常見的遊玩小火車的視頻:其中有3個小朋友露出的表情,分別展現了3個極具代表性的家庭狀態
  • 孩子睡覺,若常用3種睡姿,說明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父母需關心
    #家庭教育#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孩子睡覺,若常用3種睡姿,說明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父母需關心!孩子睡覺,若常用3種睡姿,說明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父母需關心,打開孩子的心,傾訴自己,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低層次父母喜歡給孩子玩具,而高層次父母,則陪孩子玩這3種遊戲
    是啊,怎麼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已經越來越引起孩子父母的注意,但很多家庭也因此而影響夫妻感情,甚至有的大鬧離婚,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婚姻生活的難題。剛好,最近在看新星出版社出版的《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這本書非常適合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玩耍,並且適用3到12歲的孩子,完全不用擔心不知道怎麼陪伴孩子度過童年,更不用擔心需要使用道具。
  • 媽媽測評 | 銀泰in99小火車失控事件嚇懵家長!其他商場的小火車安全嗎?
    此事件一出,立刻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和討論,畢竟平時帶孩子去商場,乘坐小火車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娛樂項目之一。出了銀泰in99小火車衝向中庭玻璃的事件後,對於「商場小火車到底安不安全」的問題,不少家長心裡難免犯了嘀咕。其實,據團長所知,商場裡的小火車發生安全事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寶寶睡覺有這3種「狀態」,多半是個「小天才」,父母要用心培養
    只要有關寶寶的事情,在父母眼中就沒有小事。當寶寶降臨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是身份上的轉變,更是內心和以後生活的變化。寶寶的到來,父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比如哭了是不是代表餓了?
  • 「另類」教育模式:長在大商場裡的孩子
    她帶著孩子一起做陶土玩偶,小玩偶200元,大玩偶300元。一位媽媽跟在女兒身後,不時遞盒牛奶、送個紙巾。家距離商場遠,他們偶爾開車過來,「價格太貴,不是日常消費可以負擔的」。  商場裡總有這樣一幕場景:孩子坐在火車裡,父母、爺爺奶奶跟著小火車走。吳師傅是這趟小火車的司機。中午11點,小火車站前排起了長隊。周末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一天六七十趟。8分鐘,30元,完成一趟環商場小火車之旅。
  • 自卑與自信的孩子,出身的家庭有3個不同之處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長課堂,也是他們一輩子受影響最大的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最初老師,孩子能夠成就什麼特質,會變成什麼樣的性格,家庭起了決定性的因素。1.陪伴家庭其實父母真正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很短的,在小的時候他們會寸步不離,而稍微長大一些就要進入幼兒園,上學然後逐漸獨立,在最初的幾年家長如果沒有陪伴他們長大,後來就是想要補償,逝去的時光也無法被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