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四成中老年人成糖尿病高危人群

2020-12-19 湖南在線

[長沙]四成中老年人成糖尿病高危人群

2011-11-14 15:55:11 [編輯:劉樂]

     11月1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倡導的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糖尿病教育與預防」,口號: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一項對於全市社區居民不同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因素抽樣調查顯示,長沙市35-65歲城區常住居民的超重率(體重指數IBM≥24)平均水平為34.4%,肥胖率(體重指數IBM≥28)平均水平為分別7.9%,也就是說長沙市城區居民中有四成中老年人因超重、肥胖而成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高風險人群。     

    眾所周知,糖尿病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多數市民在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這些糖尿病典型症狀時,都會警覺是否該查一查血糖了。然而,並非每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症狀都是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除造成直接的代謝紊亂外,還可引發一系列「不典型」症狀,並可促發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彭元教授介紹,很多糖尿病「不典型」症狀,如:易疲勞、煩躁、視覺模糊,或是手足麻木與疼痛、皮膚刺癢、創口不易癒合、胃腸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反覆感染等都是容易被市民忽視的「警示信號」。老年糖尿病患者還可能以慢性併發症(如心腦血管事件等)為首發表現。     

    「因此,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不論是出現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還是不典型表現,都要高度警惕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建議糖尿病高風險人群每年監測一次血糖,除進行常規空腹血糖檢測外,還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檢測,必要時做糖耐量測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彭元教授強調。     

    記者從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糖尿病日當天上午,該院內分泌科將舉行專家義診活動,免費為市民測手指血血糖,並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等。( 
  
 

今日熱點

相關焦點

  • 上海已篩查24萬名糖尿病高危人群,35歲以上患病率近兩成
    專項調查顯示,上海市糖尿病知曉率不斷上升,達到68%。視覺中國 資料  近年來,上海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知曉率也不斷提高。  8月16日,記者從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獲悉,市政府將「糖尿病的預防和診治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點項目全面實施。如今已在16個區24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糖尿病無縫化管理模式和防治體系。  截至今年8月中旬,該項目已篩查糖尿病高危人群24.6萬人。
  • 並不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爛腳 下面幾類人群是高危人群!
    疾病不會平白無故就找到我們,很多健康問題其實在剛開始就是有徵兆的,出現就是有起因,對於糖尿病足也是如此。根據對我科住院的患者做的粗略統計,我們大致總結出哪些患者是糖尿病足的易發或者高危人群,如果大家在其中就要多注意了,要經常檢查,避免出現糖尿病足潰瘍和感染。
  • ...市政協委員袁明傑、方澤槐:建議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為了更好地防控這兩種疾病,市政協委員袁明傑和方澤槐共同向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推進實施全民知曉高血壓、糖尿病,開展「兩病」高危人群篩查及幹預行動的建議案》。這兩位委員都是東莞醫療人士,其中方澤槐是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 七成妊娠期糖尿病 十年後變2型糖尿病
    張瑩則提醒,雖然隨著分娩的結束,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漸恢復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及子代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這些人群同時存在肥胖、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根據研究報導,約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產後10年後可能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
  • 準媽媽成糖尿病高發人群
    原標題:聯合國糖尿病日我市舉行多場義診諮詢活動準媽媽成糖尿病高發人群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為「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市內多家醫院舉行了大型義診諮詢活動,向市民宣教糖尿病的防治知識。
  • 出現「三多一少」才是糖尿病?專家:高危人群應儘早篩查
    許多人認為,只有出現「三多一少」才是得了糖尿病。專家表示,糖尿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會表現出典型症狀。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壓力大、多食、肥胖、缺乏體力活動者等高危人群,患病的可能性更大,建議儘早到醫院檢查血糖,確診或排除糖尿病。
  •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預防嗎?怎麼預防糖尿病?
    什麼人會得糖尿病?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啊,我們先看一看糖尿病的臨床分型,在結合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最後再推導出哪些人會得糖尿病?中國糖尿病總發病率為10.7%首先什麼是糖尿病?我國孕婦發病率為1%~5%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在產後會恢復正常。少部分會轉化成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佳作,發病傾向,也就是遺傳性。25%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患者,有發現明確的基因突變。
  • 每2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你卻還以為是吃多了糖?
    「國家衛健委:具統計50.1%的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人成為新的糖尿病患者。」哪些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齡≥40歲;超重(BMI≥24kg/㎡)或肥胖(BMI≥28kg/㎡)、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直系親屬有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親屬中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親屬高4~8倍;
  • 十類人是心臟病高危人群,出現這些徵兆應及時就醫,如何預防?
    我國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佔40%以上,而在美國,超過四分之一的的死因跟心臟病有關,而且發病率也在3成左右。心臟病的可怕之處在於,有時候它會遷延日久,同時也可能會急性發作,突然出現死亡;有時候心臟病發生非常快,沒有徵兆,可能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能遇到。所以,了解心臟病,並且認識到如何預防心臟病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心臟病知識,就能夠注意到並且改善心臟健康,進而降低患病的風險。
  • 5成的成人血糖偏高,不想糖尿病伴隨一生,請牢記這2句話
    一直以來,慢性疾病糖尿病都在嚴重影響大家的健康。過去,它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病症,但如今卻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幾年來,35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跟以前相比,差不多翻了一番。不僅如此,趨於糖尿病的人群,正在不斷增加。何為趨於糖尿病?
  • 28歲月子媽媽突發偏癱,新媽媽為何成了靜脈血栓高危人群?
    28歲月子媽媽突發偏癱,新媽媽為何成了靜脈血栓高危人群?接著是抗凝藥物應用,皮下應用低分子肝素,並序貫替換成口服華法林,期間密切監測凝血功能指標。同時還要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應用脫水降顱壓治療。而且,隨時做好介入取栓溶栓的準備。經過精準治療,吳女士的病情很快穩定,左側上下肢運動功能逐步恢復。住院兩周後已經能自己行走,左上肢肌力也基本恢復。複查凝血功能提示穩定後,她就開開心心出了院,並就急切地能去抱她牽腸掛肚了好久的寶寶啦!
  • 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更易患胰腺癌
    腫瘤可破壞胰島功能導致血糖增高,所以中老年人突然出現高血糖時應警惕。美國研究人員對來自加利福利亞州醫療體系的851402名患者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結果表明,新發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潛在指標。了解高血糖、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間的關聯,是開發早期發現方法的關鍵。該研究發表在《JAMA》上。
  • 兒童性侵犯案件頻發 留守女童成高危人群
    兒童節即將到來 留守兒童的安全與健康需要得到社會關注  中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40分報導,兩天後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在這個孩子們一年一度喜慶的日子裡,兒童的安全成長問題卻讓人不得不正視,廣東頻發的性侵犯案件讓留守的女童成為高危的人群
  • 七成肝癌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7類高危人群每半年篩查一次!
    七成肝癌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7類高危人群每半年篩查一次!現狀: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約佔肝癌總體的85%~90%①。
  • 何為糖尿病前期,如何預防
    糖尿病現在糖尿病已經成為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罪魁禍首之一。 那麼我們有沒有方法提前知道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糖尿病前期或者叫亞臨床期。對於年齡在60歲以上的糖耐量減低或者空腹血糖受損患者。我們就叫老年人糖尿病前期。那麼這個前期有什麼指標上的變化呢?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哪些人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由於糖尿病前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人忽略,有些人甚至患病多年才知道自己原來是糖尿病前期,等到發展為糖尿病卻後悔不已。所以,我們如果了解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讓這些人注意或者定期進行血糖監測的話,那麼也能夠早發現早治療。
  • 「中國糖尿病科普核心信息」線上舉行 建議分人群精準科普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車麗)我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糖尿病發病率高,但知曉率低,大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也還存在著很多誤區。「不同群體對健康的理解不同,」紀立農表示,「許多年輕白領將健身當作一種時尚,這是出於保持良好體態、維持職業形象的考慮;許多中老年人的第一目標則是少得病,延長健康壽命,不給家庭造成負擔等。因此,比起千篇一律的倡導,從不同受眾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傳遞好相關信息非常重要。例如,近日某知名電競選手因糖尿病等身體情況宣布退役,這一熱點事件就可以用來對兒童青少年群體進行相關的健康宣傳。
  • 你知道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嗎?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該怎麼辦?
    通過臨床這些年的觀察,這幾年的猝死年齡逐漸年輕化,而且職業類別也不斷擴大,所以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科普一下目前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這些人群在平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學習一些急救知識,用於自救和他救。
  • 在疫苗空檔及無特效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新型冠狀病毒高危人群當下...
    一、新型冠狀病毒高危人群有哪些?  據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1月24日首次發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數據,至近日媒體公開報導相關數據,綜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基礎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病人、年齡40歲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其中慢性病已超過半數。
  • 三成健康人癌症高危 這體檢嚇死人
    有一種晶片,抽一滴血,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12種癌症的高危人群,你信嗎?大醫院的體檢中心相信了,在體檢報告單面前,你不敢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