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紀念|胡先驌校長逝世50周年

2021-03-02 瑤湖讀史

我第二次見到校長,並再次聆聽他的專題講演是在開學後第一周的周會上。記得校長講話的開場白是:

 「在國外的知名大學,如牛津、劍橋,學生們是很難見到校長的,在校四年,一般可能只有兩次見到校長的機會,一次是始業典禮,一次是畢業典禮。今天,諸生能夠如此輕易地見到我,這是你們畢生的榮幸。」

校長習慣予稱呼學生們為「諸生",這個詞乍聽起來頗有點兒怪怪的!加上他那幾句極不平凡的開場白,使我印象深刻而牢記不忘達五十年。

上完周會,「諸生」魚貫一走出禮堂之後,不禁議論紛紛。

有人說:「哇!好大的口氣!」

有人說:「從來沒見過這麼自負的人!」

也有人說:「我們的校長率性得可愛!』』

但不論「諸生」的口碑如何,都不能不對他的學識一致深表由衷的欽佩。聽完他短短五十分鐘的講演,其內容的豐富,見解的獨到,可真是「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校長講話時略微有些口吃,說得激動時口吃更為厲害,有時聽他講到精闢處偏偏口吃,真恨不得能有什麼法子為他幫腔。但由於他所講的內容實在精採動人,所謂「瑕不掩瑜」,聽過多次以後,也就習以為常了。

以後,每逢星期一的周會,諸生大概都可以見到校長。

當年母校為了使學生有機會能接受各方面的知識,經常邀請專家學者蒞校作專題講演。每次講畢,校長除致簡短謝詞外,照例要總結講演的內容,作五至十分鐘的闡述。不論應邀者所講的內容屬於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教育方面、科技方面,乃至軍事方面,校長都能作概括的論析。而在他簡短的結論中,往往比原來所講演的內容更為精闢;因此,諸生每每在校長作結論後發出更為熱烈的掌聲;其學識的淵博,真令人嘆為觀止!

校長的性格率真,絕無絲毫矯揉做作,想到哪裡便說到哪裡,真箇是「百無禁忌」!純真時,但見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且容略舉數例:

——任何客人去校長公館拜見,如果這人是校長所樂意會晤的,他不但熱情接待,且一旦談得高興,甚至會起身將門鎖扣上,以示留客的誠意;非到盡興,校長開了門鎖,客人自然不便告辭。但如訪客是校長所不願接見的,即使見了面,校長也會攢緊雙眉,甚至揮手以示逐客,絲毫不留餘地。由於我曾受過校長的「禮遇」,也曾見過校長的逐客表情,偶而也聽人談起,因而知道。


——某次,文法學院馬博廠院長奉指定在周會中作專題報告。由於他事先的準備不夠充分,講演的內容較為貧乏,校長聽畢至表不滿,竟在依例作結論時毫不留情地加以指責:「想不到馬院長不學無術,一至於此!」從此以後,所有輪任專題講演的院長,系主任或教授,沒人再敢敷衍塞責。

——校長於1943年春因奉調赴重慶擔任中央訓練團指導員工作,途經桂林時,應廣西大學之邀作專題講演。據報導,講演一開始,校長竟像平日在校內講話時一樣,毫無顧忌地說:「我是國際國內都有名的科學家,我的名字早已在歷史上註定了!諸生今天能夠聽到我的講演,這是你們莫大的榮幸!」校長此言一出,全體為之譁然,甚至還夾雜有噓聲在內。校長當時卻視若無睹,依然平靜地開始他的講演。他以「生命的意義"為題,自細胞的發生引伸到對先總統蔣公所示「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的闡述。題材雖是如此平淡無奇,但由於校長學識的淵博,論點的獨到,詞藻的感人,講畢,居然獲得如雷般的掌聲,歷久不息。

我對校長的率性,有時甚至口沒遮攔,起初也不敢苟同,尤其是對馬院長的當眾「刮鬍子」,更覺過分。但平心而論,馬院長的確也是個處世圓滑的人物,平時他對一些較為突出的學生,從來是以一副做作出來的親熱直呼其名。這與校長一向大模大樣直呼我們為「諸生」,或是個別、以連名帶姓來呼叫我們相較,自然顯得悅耳。然而,當我年歲較長之後,見識一多,反而覺得校長的性格率真,態度懇摯,更為可敬可愛!較之時下一般處世圓滑刁鑽,待人言不由衷的政客或市儈型人物,不知高潔到多少倍!

相關焦點

  • 法國在疫情中低調紀念戴高樂逝世50周年
    中新社巴黎11月9日電 (記者 李洋)11月9日是戴高樂將軍逝世50周年。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官方當天舉行規模很小的紀念活動。今年不僅是戴高樂逝世50周年,還是戴高樂誕辰130周年,以及他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因此,今年是名副其實的「戴高樂年」。
  •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本報訊 昨天,復旦大學舉行蘇步青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會。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聖坤,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民盟市委副主委謝遐齡,著名數學家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潛、洪家興院士等蘇步青先生門下桃李等出席了紀念會。
  • 大慶油田紀念鐵人逝世50周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雲普)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紀念日。當天,來自大慶油田各條戰線的人們齊聚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多樣的紀念活動,深切悼念鐵人,緬懷鐵人事跡,表達崇高敬意,凝聚起奮進前行的力量。
  • 上海大學舉行「永遠的校長」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
    7月30日,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視頻《偉業流長》帶領大家重溫錢偉長先生不凡的一生,先生的科學精神、教育思想和愛國情懷又一次感召全場。今年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2月5日,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並發布國際公報,把國際編號為283279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錢偉長星」,以紀念錢偉長先生傑出的科學貢獻。
  • 胡先驌因何請辭國立中正大學校長
    國立中正大學首任校長胡先驌。資料圖片    □蕭軼    對於胡先驌辭任國立中正大學校長一事,至今眾說紛紜。《胡先驌先生年譜長編》基本以1949年後胡先驌的交心材料為準,然而交心材料大抵有自我曲護之意,不足為信。胡先驌去職後,政學兩界一片震驚,各執一詞。近日翻閱江西《民國日報》,兼閱熊式輝回憶錄,發現胡先驌辭職事件並非僅因時下所言的《民國日報》報館被砸一事,實際從1942年東南戰局始便埋下了伏筆。
  • 土耳其孔亞城舉辦魯米逝世747周年紀念儀式
    中國旅遊新聞網12月17日訊 賈拉爾·阿德丁·魯米(Jalāl al-Dīn Rūmī)逝世747周年之際,土耳其將舉行 「Seb-i Arus」 儀式來紀念這位以寬容和仁愛,無論宗教、教派和種族,用博愛擁抱全世界的偉大詩人。
  • 荷蘭小鎮舉行梵谷主題花車遊行 紀念其逝世125周年(組圖)
    原標題:荷蘭小鎮舉行梵谷主題花車遊行 紀念其逝世125周年(組圖)   這些都是荷蘭小鎮津德爾特居民自己製造的驚人藝術品,以紀念出生在這裡的最偉大藝術家梵谷。(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0日報導,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日,荷蘭小鎮津德爾特(Zundert)的居民都會舉行鮮花節,紀念偉大畫家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當地居民日前用大麗花編制壯觀的巨大花車在街上遊行,紀念梵谷逝世125周年。
  • 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紀念孫中山逝世94周年
    中新社臺北3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當天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排右)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黨主席鬱慕明、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分別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臺灣福建總商會、藍天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也前往致意。
  •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9月9日,遊客們在長沙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澤東雕像當天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紀念日,中國民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懷念這位偉大領袖。毛澤東生於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中新社發 楊華峰 攝       9月9日,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外排起了長隊。2013年9月9日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忌日,紀念堂也於當日調整了開放時間,延長半天開放,以便於民眾前來瞻仰、紀念。
  • 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 清華大師後人說大師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岸清華盛事  今年是被譽為兩岸清華大學「終身校長」的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位於臺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推出系列紀念活動。其中的「憶清華名師」演講,邀請到梁啓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史國衡等6位清華大師的後裔,前來新竹清華大學暢談清華往事,以此讓清華後人對兩岸清華大學的淵源有更深的認識。
  • 駐馬店市第二小學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44周年活動
    武會娜 司淼 文/圖今年9月9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逝世44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中共駐馬店市第二小學黨支部舉行了紀念活動。今天,在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之際,二小全體黨員重溫開國大典,再次感受那一神聖而又偉大的時刻。
  • 九九的懷念——河北灤州三中紀念毛主席逝世44周年
    2020年9月9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44周年紀念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灤州市第三中學黨員、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合在我校延安廣場,深切緬懷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
  • 胡先驌:諸生能夠如此輕易地見到我,這是你們畢生的榮幸
    自胡先驌的論文發表後,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各國植物園紛紛來函索要水杉種子,或派人來中國考察。直至中國解放,已有50餘國家、近200處植物園先後從中國引去這個古老的孑遺植物,經各國試種均獲成功。由於水杉的適應性很強,它的蹤跡現已遍及世界各地。1950年,胡先驌根據多年的研究,提出並發表了《被子植物分類的一個多元系統》的專論。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來源:澎湃新聞】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多地在12日均舉行了相關悼念活動。 據新華社消息: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簡短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 科學網—新竹清華紀念梅貽琦逝世50年:大師後人說大師
    新清攝兩岸清華盛事 今年是被譽為兩岸清華大學「終身校長」的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位於臺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推出系列紀念活動。其中的「憶清華名師」演講,邀請到梁啓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史國衡等6位清華大師的後裔,前來新竹清華大學暢談清華往事,以此讓清華後人對兩岸清華大學的淵源有更深的認識。
  •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www.fjsen.com 2013-10-17 08:51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中評社劉冠廷攝)東南網10月1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北圓山大飯店為緬懷蔣宋美齡,正在飯店內舉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活動,展出其珍貴照片,以及有關紀念文物。蔣宋美齡是圓山大飯店創始人,2003年10月23日病逝於美國紐約,「中華郵政」今年還為她發行紀念郵票。
  • 以生物學家的眼光來看文化:胡先驌手稿擷珍
    徐先生希望通過復刻本,化一為百,讓更多書友、收藏愛好者有機會見到胡先驌先生的墨跡、直接看到胡先生文章的本來面目,進而對這位湮沒已久的大師有更多的了解。下文為徐先生所作,記錄了他競得胡先驌手稿的過程與策劃《胡先驌手稿擷珍》的源起。
  • 臺灣各界舉辦各種活動 紀念孫中山逝世90周年
    本報臺北3月13日電(記者吳亞明、王 平)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通過舉辦系列展覽、學術研討會、紀錄片發表會、兩岸合唱音樂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國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和島內各界人士,當日先後來到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向孫中山先生銅像鞠躬、獻花。
  • 紀念毛澤東逝世44周年 重溫毛澤東經典詩詞
    武會娜 文/圖 2020年9月9日10時許,在李燕校長帶領下,駐馬店市第十三小學全體教師齊聚大會議室,共同緬懷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我們將永遠銘記,毛澤東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集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革命家、軍事家、詩人和書法家於一身的偉大人物,更因為他改變了中國、發展了中國、強大了中國。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中新網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 (1/3)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