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武漢,面向「十四五」,作為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將實施交通支撐戰略,加快建設「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引領武漢城市圈、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動沿江高鐵項目建設。
投稿作者 媒體人馮煜暉
公司籌備組主要負責人馬春山、徐利鋒,據悉,馬春山原任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徐利鋒原任昌九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新成立的國企公司,對標提京滬高鐵,未來發展潛力無限,對武漢也是一大政策利好。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鐵集團和沿江高鐵沿線六省市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公司,負責沿江高鐵及其他沿長江通道的鐵路的項目建設和建成後資產管理的公司。
「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別人的米字是八向,四院給武漢規劃的是十二向,所以叫超米。『超米』就是『米』多一豎一橫,以前報告『米』就是京廣,沿江,膠貴,福銀,總共8向,『超米』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加了豎向京九,橫向武杭,總共12向好奇的是,滬蓉通道最好的線位基本被佔了。重修的沿江,也就宜萬這段優勢明顯,其餘的比如武宜段簡直一言難盡。
米定型高鐵已經有了,
豎向:北京--廣州,(運營中),橫向:上海--成都,(建設中)。撇向:青島--貴州,(分成: 武漢--青島,武漢--貴州),納向:福州--銀川,(建設中)。
滬漢蓉鐵路,又或者叫滬漢蓉客運專線,總之不是叫高鐵,因為這條線路是由成渝客專丶渝利鐵路丶宜萬鐵路丶漢宜鐵路丶合武鐵路丶合寧鐵路丶滬寧高鐵組成。各段修建標準不統一,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成都,無法保持時速350公裡行駛,跑完全程需要16個小時。其中的短板重慶至南京段,均是按時速250公裡或以下設計興建。
採自四縱四橫圖滬蓉沿江高速鐵路又名滬漢蓉高速鐵路丶沿江高鐵,起於上海,經南京丶合肥丶武漢丶重慶等城市,終點在成都,串聯長江沿線的22個城市,全程採用時速350公裡的標準修建,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是為減輕現有滬漢蓉鐵路的運行壓力和彌補速度不足而建設的。
雲夢東站已經預留了武西正線接口,漢孝城際從武西側線引出,設計時速200km/h;武漢樞紐直通線銜接武西正線,設計時速350km/h,直達武漢新的大型樞紐站新漢陽站。這樣一改從毛陳東引出,意味著毛陳東引出的樞紐直通線將從漢孝側線引出,並且也不再有高設計時速的必要,很有可能維持200km/h或160km/h以下。兩度通過側線道岔,將極大影響武西運行時間。當然,最好的方案是雲夢東到毛陳東與漢孝平行建設350km/h正線,在毛陳東與漢孝分道揚鑣。
預計2023年通車使用,未來上海到成都8個小時便可到達。其中湖北部分,可以看到如何採取較直路線,以便高速行駛。下個月高鐵復速將會由京滬高鐵開始,350公裡將會成為高鐵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