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2020年四川高考作文題正式出爐。全文如下:
怎樣才能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成都石室天府中學高三語文組長聶啟興老師。
(聶老師送考照片 右三為聶啟興本人)
問題1:今年的作文題目的核心內涵是什麼?
聶啟興:這個作文題的核心句子是「如何為自己畫像」。「如何」兩個字是思考的重心,這裡面的隱藏了兩個核心元素,一個是為什麼要畫像(原因),再就是怎樣畫(方法論)。
材料裡的「眼睛」,既指視覺器官,更指個人對自我內心的關照。
所以,這個作文的內涵其實是「審視反思自我,從而規劃、優化自我的人生,做自我人生的主宰者」。我認為,這個主題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
問題2:哪些素材可以貼切的展現這個主題?
聶啟興:要寫好這篇作文,最重要的是緊扣材料中的「鏡子」。
鏡子有平面鏡、曲面鏡乃至哈哈鏡之分,既可以直觀呈現原初的模樣,也可以曲線反映客觀場景,核心不僅在於鏡子本身的質地,更取決於自我本身的認識與善於甄別的眼光,鏡子可以理解為後浪起示範、榜樣、引領作用的偶像、英雄,反觀出自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可以理解為與自己一起激揚文字、同窗苦讀、相伴成長的平輩,映射出自我的劣勢與優勢,還可以是那些蠅營狗苟、苟活偷生的奸佞之徒。
可以用到的材料,有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也可以有唐太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子可以是現實中的鏡子也可以是歷史,也可以是人。
立意方面,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第一,聯繫的觀點,我們可以聯繫古今中外的一些審視自我這方面的例子,也就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二,辯證的觀點,審視可以分為「內省」和「外省」,「內省」可以分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外省」則可以分為外界的肯定和外界的否定,選取這樣一種雙重的角度;第三,發展的角度,因為審視要有發展的視野,因時、因事、因人的變化而變化,以變應萬變。
問題3:罕見的信件寫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
聶啟興:就這個作文而言,書信的格式要格外注意,比如說稱呼、署名、日期必不可少,行文需要採用第二人稱。語言表達要親切,多用口語,符合畢業生給高一學弟學妹寫信的口吻。
【來源:四川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