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老師穿婚紗上課惹爭議:鄉村老師的苦,你們知道嗎?

2021-02-10 教師博覽

前幾日,有媒體報導這樣一個「先進事跡」:

劉美迪老師在河南農村任教,結婚時依法享有婚假。但是,全校137名學生僅有10名老師,每名老師每天都是滿負荷工作,如果自己因為結婚請假,孩子們就會上一天自習從而耽誤一天的課程。

於是,劉老師便徵求父母意見,結婚當天上完前兩節課,直接從學校出嫁,父母欣然同意。校長聽後心裡既欣慰又心疼,幫著將宿舍布置成出嫁婚房,並忙前忙後,對劉老師說:「以後,學校就是你第二個家。」

毫無疑問,劉老師是無私的,是一名偉大的教師。但是這樣偉大的背後,反映的是我們農村教師資源的匱乏。

在大城市的學校裡,教師不僅享有婚假,還享有戀愛假、探親假、親子假等。反觀農村的教師,不僅沒有這種假,甚至結婚或者拍婚紗照的時間都要擠出來。

90後鄉村教師羅忠花,紮根鄉村,因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學生,沒來得及拍婚紗照。後來,她和男友以及12名學生,在學校各個角落拍了一組婚紗照。

多麼令人感動呀,但是,我卻希望這樣令人感動的事,越少越好。

要知道,請假難只是鄉村教師,眾多苦中的一種。如果鄉村教育不改善,教師待遇不提高,那麼這種感人的事,就成了反映鄉村教育資源匱乏的悲哀。

幸福的老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但是我們的農村老師,大都不幸福。

今天,在眾多媒體大加讚賞劉老師無私的時候,小編想反問一句:鄉村教師的苦,你們知道嗎?

「不怕賊偷,就怕來客」

「當前,最緊迫的是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近日接受採訪時說,「在全社會大多數群體普遍都在享受改革發展紅利時,光憑農村教師奉獻就能做好農村教育?我看很難!」

「不怕賊偷,就怕來客」,一位農村老師這樣形象地描述自己的經濟狀況。

待遇低,直接導致農村教師地位下降。農村教師成為許多年輕人找不到理想工作時的無奈選擇或過渡職業,一有機會,不少人就選擇逃離這個崗位。據相關媒體報導,某省農村教師人均月收入不到3000元,遠遠低於同學歷、同年齡外出打工人員收入,甚至比當地農民聘請的木工、水泥工的收入還低。

甚至有農村老師反映,農村教師為補貼家用開發出的「第二職業」可謂多種多樣,不少老師為了補貼家用,在教課之餘或者寒暑假外出打工。有晚上開出租的,有暑假跟著建築隊出去綁鋼筋的,有幫村民蓋房搬磚的,有到周邊工廠打臨時工的。

在農村,學校大體可以分為有中心校、村完小和教學點。一般一個鄉鎮設一所中心校,在鄉鎮所在地;村級小學每個村一所,設一至六年級,叫村完全小學;而有些自然村即自然屯,距離村級小學較遠,不方便學生上學,就設教學點。

「種地的妞都不願嫁他」

一位鄉村教師曾在天涯論壇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因為工資不高,工作地偏遠等問題受到結婚對象家人的強烈反對,兩人不得不分手。

農村教師的婚戀問題特別是鄉村男教師的婚戀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其中,待遇狀況成為重要原因之一。

封丘縣教育局一位幹部說,外地來的男特崗教師,「種地的妞都不願嫁他」,一來怕他幹不了幾年跑了,二來嫌他收入太低。

也有農村老師反映,自己曾在大城市上學,而回到鄉村工作後,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沒有KTV,沒看過電影,甚至沒有好好逛過街」。

除了感情問題,生活習慣的不同也讓很多鄉村教師有了想要放棄的想法。對於鄉村男教師來說社會地位顯得更為尷尬。

絕大部分農村老師做到小學高級就算到頂了

跟待遇差、地位低緊密相關的是,農村教師上升通道狹窄,缺乏成長空間,絕大部分農村老師做到小學高級就算到頂了,而在我國的職稱序列中,這僅僅相當於中級職稱。

湖南張家界市教育局師訓中心主任劉協平說,國家雖然規定職稱評定向農村地區傾斜,但由於職稱崗位比例不高,實際操作上,很難體現出對農村教師的照顧和激勵。同時,農村教師也缺乏像樣的培訓機會,業務素質難以提升,看不到未來可期的職業前景。

「學校就我們兩個老師,只能互相聽聽課」

趙穎和姚文杰是濟源市石槽教學點年輕的特崗教師,都只有20歲出頭,他們最苦惱的是在教學方面提高不足。「學校就我們兩個老師,只能互相聽聽課,或從網上學習,沒有像樣的指導培訓,感覺很難提高。」

半月談雜誌曾在走訪北京、湖南、河南等地調研,發現儘管各級教育部門制定了針對農村教師的國培、省培計劃,但這些計劃在落實和效果上,並不盡如人意。首先是培訓經費沒有保障,尤其是那些不足100人的村小、教學點。國家規定公用經費的5%用於教師培訓,但即使是在公用經費足額撥付、精準使用的情況下,100個學生的公用經費為6萬元,5%也僅有3000元,可能連老師的差旅費都保證不了。

其次,培訓時間沒有保障。絕大多數農村學校的老師都是超負荷工作,只要一個老師暫時離開,都可能導致教學工作無法開展。「有些學校為了完成培訓任務,就派工勤人員去湊數。」一位農村學校校長說。

上課是老師,下課是廚師,午休是保姆

據《中國鄉村教師生存狀況調研報告》反映,很多孩子因為家遠,都是在學校住宿的,老師們都要管宿寢,這就大大增加老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

「上課是教師,開飯是廚師,課外是心理輔導員,晚上是寢室管理員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馬德秀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發言中這樣說道。

中國教育報曾發表過一篇名為《鄉村教師的十個「夢想」》文章,很多老師向記者反映了自己配齊學校學科教師的想法,老師說「近年來,教師退休的多,補充進來的少,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配齊音體美教師。」而無法配齊音體美老師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很多鄉村教師往往身兼數職。

教師扶貧,擠壓老師休息時間

在偏遠農村,扶貧幾乎成了鄉村教師第二個職業。某鄉村高中教師說:我們每個教師都有兩項扶貧任務。第一是精準扶貧,學校包聯了一個貧困村,每個老師幫扶一戶貧困戶,統計收入狀況等,工作難、壓力大。第二還有教育扶貧,每個老師包聯本校兩名貧困學生,定期家訪、定時輔導、完成表格和資料等。我們連基本的上課上自習的時間都無法保證,更別說休息時間了。

有老師調侃道:自己都需要被扶貧,還去扶貧別人。

除了扶貧,有些老師還會負責學校周邊街道的安全工作,比如某條街道、某個水塘分配給對應的教師,定期巡檢。

太難了。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大量勞動力湧入城鎮的「流動中國」的時代鏡像裡,鄉村教師「潰逃」己不再是廣大西部貧困地區的特例。

據湖北省通山縣教育局人事科負責人介紹,不到2年,全縣有9名新機制教師選擇考公務員而離職。

從城市到農村,心理落差、生活和婚姻上的實際困難,使得一些尚未融入農村學校的新機制教師遇到新的就業機會時,就會選擇另謀出路。2014年前的兩年間,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共招錄200多名新機制教師,其中男教師僅20多人。襄陽市襄州區招錄的新機制教師女性比例高達70%。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時,馬德秀動情地說:「春節前,我們考察了老、少、邊、窮、島地區多所鄉村學校,我們為廣大鄉村教師不計名利的付出和默默無聞的奉獻感動落淚,更為廣大鄉村孩子學習條件的簡陋和焦急憂慮。」

然而,呼聲再高,終究還是需要找到留住鄉村優秀教師、激勵優秀人才農村從教的落實方案。

事實上,2007年起,為了壯大優秀教師隊伍,我國在多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對師範生免學費、住宿費,補助生活費,要求他們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鼓勵紮根基層。

要知道,越是規定老師不許離開農村,他們離開農村的決心反而越大,這不是長久之計。

許多免費師範生「下不來(農村)」。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龐麗娟提供的對17個省區首屆免費師範生就業的追蹤數據顯示,51.8%的畢業生留在了城市,僅有不到10%的學生到農村任教!

正如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所長鄔志輝所認為的那樣,如果保留了農村學校,而無法配備優秀的教師,處於社會底層的家庭子女就只能接受劣質的教育,在「知識改變命運」和「教育蘊藏財富」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分層化的教育,無疑是對社會公正的嚴峻挑戰。

提升農村教育質量,農村教師待遇是根本問題

提高教師待遇,是問題的根本。

曾經,全國政協在圍繞「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穩定」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說,中國城鄉、區域、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之間存在教育差距,這其中尤其是城鄉差距應特別重視,建議在薪酬體系上,農村教師比城市老師有20%至30%的提升空間,以留住鄉村優秀師資。

與俞敏洪的觀點相似,兩會上,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成了代表委員們建議的核心關鍵詞。「農村老師的待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認為,不是一般地認為給農村老師多少津貼,而是要成倍地提高他們的待遇,要讓農村教師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大學畢業生真的搶著去,那就好了。」葛劍雄委員說,「國家應該下決心,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待遇。然後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淘汰那些不合格教師,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相較於城市中的教學環境,鄉村教師除了要解決工作上的各種教學問題外,還需要面臨很多其他的挑戰。越是如此,越是要重視加大對鄉村教師扶持的重要性,讓鄉村教師們在更有尊嚴的生活條件下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情懷。

增加老師的雙向流動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袁桂林認為農村教育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教師流動:「現在的做法還是多年前的對口交流,是單向的,讓城市老師到農村『鍍金』,回來再評資晉級。雙向流動做不起來。」他提出「能不能讓鄉村教師也到城裡來工作一年?農村老師沒有流動的權利,這是最大的失落。他們之所以會有倦怠感,沒有鑽研業務的動力,就是因為缺少業務提升的通道。不強調雙向和全員,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

要理想也要「鄉情」

南報網針對老師「留不住」的問題提出,本土教師生於斯長於斯,更貼近鄉村實際,自然很少遭遇到客籍教師的困境。鄉情是紐帶,本土教師對家鄉的熱愛有與生俱來,這種熱愛可以轉化為責任心、敬業精神,幫助他們堅守這個平凡的崗位。近年來農村教改的步伐不斷加快,政策紅利正在釋放,但必須客觀看到,很多地方鄉村教師的工作生活仍舊清苦。所以無論本土或客籍教師,要想真正紮下根來,對這一方土地、一方人,對教育事業,都必須有深切堅定的情感。

解決鄉村教育的問題固然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見其效果,但每一個細節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影響。關注和解決教育問題,不只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刻不容緩,更是為了鍛造一個更好的未來,重視鄉村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就是重視中國發展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鄉村老師值得尊重,但99%城市老師比你們苦多了
    如果說鄉村教師是最苦逼的,至少我個人是不同意的,因為99%的城市教師比鄉村教師苦多了。當然沒有一點看不起鄉村教師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實事求是分析一下,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鄉村教師一般會住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裡面,條件好的甚至還可以分到一個兩居室,住房基本不成問題,然後農村裡面的蔬菜水果比較豐富,吃和穿相對便宜,由於上班很近,稍微遠一點的走路都要不了多久,所以幾乎不需要交通費,如果和學生關係好,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歡,可能還會收到一些蔬菜和水果。這樣來看,鄉村教師的生活成本比較小。
  • 鄉村老師因何被氣哭
    近年來,國家在鄉村教育上投了不少錢,許多學校的硬體條件都有改善。
  • 女老師新婚日穿婚紗講課,怕請假耽誤學生,學生:今天老師最美麗
    11月14日,對於很多人都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對於鄉村教師劉美迪來講這一天卻有些不一樣。在14日當天,劉老師穿著婚紗給她的學生上了一課,黑板上寫著《雪孩子》。這一天是25歲的她結婚的大喜日子,為何穿著婚紗來給孩子們上課呢?
  • 穿婚紗拍畢業照的老師火了-向負重前行的人民教師致敬
    01 初三畢業季,河北衡水志臻實驗中學初三的班主任李如月老師用「穿婚紗與學生拍畢業照」的滿分方式,與學生道別「你們的青春裡有我,我的青春裡有你們。你們的月姐可能不完美,但我一直努力把最好的給你們。」這是一位將青春奉獻給教育的老師,這是一個讓人淚流滿面的真實故事。
  • 為什麼鄉村老師會後悔當老師?
    為什麼鄉村老師會後悔當老師?
  • 開學了,卻沒老師來上課:鄉村教師都去哪裡了?
    前段時間,網上披露了石家莊一所鄉村學校開學,非但沒有老師上課,就連校長自己都不想再幹了。這是繼學校開學了,沒學生之後,真真切切發生的又一個嚴重後果:開學了,沒老師!日前,最權威的黨報黨刊——人民日報,針對鄉村教師流失現象,大聲疾呼:莫讓鄉鎮優秀老師薪火難繼。鄉村教師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也是基礎教育的脊梁。親愛的鄉村教師,你們都去哪裡了?
  • 鄉村教師的苦,你知道嗎? 特別關注
    為什麼鄉村這個教育最亟待開發的地域,卻難以留住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老師們?鄉村教師們因何而「逃」?我們又該拿什麼來保護那些仍然駐守在原地的鄉村教師?「不怕賊偷,就怕來客」「當前,最緊迫的是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待遇。」
  • 走進鄉村學校,聊聊鄉村老師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前言:鄉村老師作為教師隊伍中一個比較容易讓人忘記,比較讓人看不起,卻又不能缺少的獨特群體。他們往往工作和生活的學校都是教學條件比較簡陋,教學理念比較落後,很多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到鄉村學校工作,絕大部分都是把鄉村學校作為一個工作踏板,待不了幾年總是想方設法的調走或者另找門路考走。可以說,能夠紮根於農村學校十年以上的老師一般都是本地的老師。
  • 鄉村老師騎行24載 只為讓鄉村孩子寫出「最美漢字」
    騎行二十四載 只為讓鄉村孩子寫「最美漢字」過去的24年裡,秦老師的車輪無數次碾壓過崎嶇的鄉間小道,也曾在雨雪天氣中陷入泥濘,但行駛的終點一直未變——他為鄉村孩子開設的寫字公益課堂。秦翔是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迎仙鎮人,從小酷愛硬筆書法。
  • 鄉村教師之殤
    你會相信嗎?一個有著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因為給母親治病,花了不到十萬元,居然需要​舉債?我的工資呢?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抽菸喝酒,但是不嫖不賭,可是我真的沒錢!一次並不重大的疾病,就讓我捉襟見肘,到底是為什麼?
  • 那些穿上婚紗的場景,你們的「老婆」穿上婚紗了,可惜新郎不是你
    而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婚紗」,部長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你們那些二次元「老婆」穿上婚紗的場景,你們的「老婆」穿上婚紗了,可惜新郎不是你!你們認得出誰是誰嗎?而也就是在這次委託中,幾位女主都穿上了婚紗,連大老師的妹妹比企谷小町也過來湊熱鬧,不過在這次婚紗對決中,「單身狗」平冢靜老師的婚紗樣子給人變化最大,雪之下和糰子乃至我們的大老師都對其發自內心的讚美,最後幾個人還一起拍了個照片合影。不過為啥前面被兄妹兩人評為「新娘度」最高的彩加小天使沒和她們一起穿上婚紗啊,大家還是非常期待他婚紗的樣子的!
  • 大學生朋友們,寒假能別來支教了嗎?鄉村老師的話讓人臉紅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寒假一到來就會出現這樣的一種現象,成批的大學生在這個時間段會下鄉支教,特別是最近幾年,大學放假期間到農村支教好像已經成了高校裡的一種趨勢。而一位鄉村老師的話,讓人臉紅。只從表面來看,大學生支教是一件好事。
  • 音樂背包客: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
    有這樣一群人,TA們選擇走進鄉村學校,為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上音樂課,為鄉村合唱團做排練指導,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也遇見和自己相似的靈魂」公益項目實施地——湖南郴州安仁縣和張家界慈利縣,為縣裡的鄉村音樂老師和孩子們帶來美好音樂時光。
  • 江西九江老師打學生被調至邊遠學校,鄉村學校:我們是收容所嗎?
    教育部給農村工作三十年教師頒發榮譽證書,每年拿出數以億計的財政給鄉村教師發邊遠地區補貼,年年評選最美鄉村教師……我們也知道,國家是在鼓勵鄉村老師安心從教,紮根鄉村學校,為鄉村教育做貢獻。可是,到了地方,邊遠學校成為他們處罰教師的一個籌碼,硬生生的把一頂帽子扣在邊遠學校頭上,和國家的立場完全相悖!
  • 鄉村教育「麻雀學校」的困頓怎麼解?讓小學老師巡迴上課
    農村學校老師嫌條件差,都想調進城裡;教師專業不對口,有的體育生教語文、數學;課程開不齊,音體美教學無從談起;農村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整天琢磨著把孩子送到城鎮去上學;有的地方還出現了農村學生失學、輟學的問題。2015年10月20日,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涼水鄉的萬家溝小學和鼓樓村小學,是全鄉僅剩的兩所鄉村小學。
  • 一個鄉村老師的每一天
    在正北的房子裡來來回回走著的一位普通的鄉村老師,她在忙碌的備考。一個人,一所學校,她即是老師又是校長;二十個學生,個年級,她即教語文,又教數學,十八批學生,六千多人,她播種了遍地桃李:三尺講臺,三十年,教育的火種在大山裡生生不息......很多和她一樣的鄉村教師所在的學校條件極其簡陋,往往全校只有一個老師和幾個學生,實行的是「複試教育」,即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個班裡混合上課。
  • 一個愛折騰的笨鳥鄉村老師
    於是,自己也買來筆墨,練了起來,沒過幾天就能歪歪扭扭的寫上幾個字,因為學校沒有印刷機和小黑板,我突發奇想:課下把上課內容或者考試內容寫在紙上,上課時就粘貼在黑板上使用,不知道行不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沒想到:書寫的材料不但可以循環利用,還能大大節約時間,提升了課堂效率,也因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學生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抽空去家訪,家長的一席話讓老師陷入沉思
    對於那些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身外之物」,認為孩子學習沒有什麼作用的家長而言,老師過去家訪,有時候往往會「自取其辱」。我一個朋友,他和我一樣也是老師。不過,當年畢業分配的時候,他被安排在某個海島的一所學校任教。有一次,他所在班級的一名學生上課經常遲到,這位老師就抽空去學生家裡去家訪。
  • 教育部對鄉村教師的扶持!讓老師喜笑顏開,城裡老師看了都羨慕!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儘管近些年來,教育部門,國務院等相繼出臺了一些對鄉村教師進行扶持的政策,仍然有很多老師不願意去鄉村教書,一般都是因為鄉村的福利待遇相對來說較差,而且機遇也比較少,但是隨著福利待遇對鄉村教師的傾斜,鄉村老師高興壞了,這下他們的春天要來了,相信也會吸引到一大批教師的湧入,因為這些待遇甚至遠超過了城市的一些待遇。
  • 馬雲給鄉村老師上課 自曝英語考過59分
    臺下的「學生」,是100位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的入選者,是中國數百萬優秀鄉村教師的代表;臺上的「老師」,則是放下教鞭20年的馬雲。「我上學的時候不是好學生也不是壞學生。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夠喚醒學生的智慧。」馬雲說,「老師最重要的職責是發現人,每位老師都有機會點燃別人心中的燈。」演講全文同學們好,好久沒有上課,我在下面想備一下課,我其實當老師也很少備課,因為備課很重要,但是關鍵看什麼樣的學生,根據學生不一樣,你要做不同的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