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卻沒老師來上課:鄉村教師都去哪裡了?

2020-12-11 優秀作文精選

前段時間,網上披露了石家莊一所鄉村學校開學,非但沒有老師上課,就連校長自己都不想再幹了。

這是繼學校開學了,沒學生之後,真真切切發生的又一個嚴重後果:

開學了,沒老師!

無獨有偶,據澎湃新聞報導,泗洪縣多名尚在試用期的教師稱,一個月前,向學校提出離職申請,但學校與教育局至今仍拒絕為其辦理離職手續,且未給出合理理由。泗洪教育局人事科的科長鄭老師稱,「教師缺口大」幾乎是當前整個教育行業的現狀,而泗洪縣在今年因各種原因「教師緊缺尤為嚴重」。

不過,「教師缺口大」不是泗洪一個地方的現象,事實上,全國許多地方都是如此。今年,廣西數千個教師招聘崗位無人報考,引起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截止2019年3月28日15時,還有2749個教師崗位無人報名。截止3月28日17:30,有6086個教師崗位報名達不到開考比例人數,將面臨取消。3月29日,廣西官方發布《延長2019年度廣西中小學公開招聘報名時間的公告》。

根據武漢大學對某鄉鎮學校的一項調查發現:

最近五年,該鄉鎮招聘教師的流失率高達45%,接近一半!

近年,全國鄉村教師數量逐年下降。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0年:472萬;2013年:330萬;2016年:300萬;2018年:290萬。

從數據來看:我國鄉村教師的數量正在逐年遞減,2010年至2018年減少了182萬,導致從事鄉村基礎教育的教師人數嚴重不足。

鄉村教師流失已經不是某一個鄉鎮存在的狀況,而是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如果不果斷、及時地採取有效措施,將會愈演愈烈。

日前,最權威的黨報黨刊——人民日報,針對鄉村教師流失現象,大聲疾呼:

莫讓鄉鎮優秀老師薪火難繼。

鄉村教師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也是基礎教育的脊梁。

親愛的鄉村教師,你們都去哪裡了?

鄉村教師流失現象為什麼愈演愈烈?我想: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 城鄉差別大,人們總是趨利避害的。

由於學校簡陋,辦學條件差,缺乏吸引力。君不見,城市招教,人滿為患,農村中小學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君不見,師範畢業生寧願在城市學校拿著微博的薪水當代課老師,也不願參加特崗招教,農村中小學成了大家「遺棄的對象」。

不要說教師就應該一根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那是道德綁架!

教師和每個普通人一樣,衣食住行都需要經濟的支撐;教師也嚮往詩和遠方,而不僅僅是活著。

經濟收入的低下,無法讓教師過上想要的生活,無法體現其真正的勞動價值。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城市裡的孩子越來越多,城市裡的老師由於休產假,越來越拉不開栓。對於教師的需求自然越來越大,有幾年教學經驗的鄉村老師,同剛畢業的師範生相比,更有優勢,想到城市裡教書是很容易的。

鄉村老師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肯定格外重視,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2. 不受人尊重,社會地位低。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當教師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合法權益不得不上訪,合法訴求得不到解決時,教師們真的會喝著西北風去奉獻嗎?

17年前,湖南省益陽市教師李尚平因扣發工資為教師維權被槍殺一案,驚動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於黃金時間以《「刺頭」教師李尚平之死》進行了專題報導。

安徽省銅陵市43歲的周老師被逼自殺,震驚全國。周老師用生命來抗爭,用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的優秀黨員教師、優秀班主任因懲戒學生,被處分,再追加處分。丟了工作,拉入了誠信黑名單。

河南省欒川縣的張老師,20年後,被學生辱罵、暴打,並錄視頻傳播,激怒了國人。

教師這個職業,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說的好:「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3. 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外行人無法感同身受。

如果只看教師的課程表,一天沒有幾節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研究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普遍超負荷運轉。

高中班主任(特別是畢業班的班主任),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早上6:00出門,晚上11:00點回家。基本就是我走娃未醒,我歸娃已睡。為父心愧疚,為母眼有淚。「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句話,絕不是誇張。熊孩子比較多的班級更是讓人頭暈眼花。教師工作量之大,身心壓力之大,不當教師的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教育教學是腦力勞動,其實,現在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僅僅是腦力勞動,還是一種體力活。並且,教師的隱性加班遠遠超越你的想像!因為是隱性加班,所以一分錢沒有的!

現在的教師都是教神!

讓無數人豔羨的暑假,教師頂著烈日參加繼續教育;水比較多的省份,還要看水塘,防學生溺水。

難怪有人發出感嘆:寧可為Ji,絕不為師。

4. 輿論負面信息,讓師如履薄冰

負面新聞,亂花漸欲迷人眼。

虐童、體罰、有償補課等,被一些無底線的媒體肆無忌憚地炒作,社會輿論一邊倒地譴責教師。請不要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以一隻害群之馬去詆毀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

我敢保證:99%的教師都是好樣的。

就在教師節前夜,望奎縣二中的李英巖老師倒在了講臺上,再也沒能醒來,年僅47歲。學校的中流砥柱,家庭的頂梁柱,中年教師的悲哀......

在一項針對中學教師的調查中表明,並不是年齡越大的教師疾病就越多,36~45歲,成為教師患病人數最多的群體,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令人堪憂!

試問:哪位教師沒有咽炎?哪位教師沒有頸椎病?哪位教師考前沒有失眠焦慮?哪位教師沒有帶病堅持給學生上過課?

負面新聞,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青年教師辭職,讓人失去了堅守的情懷!

辭職的教師往往都是很優秀、很有實力的,他們的辭職,對於廣大學生、家長乃至國家的教育事業都是巨大的損失。

優秀教師的離去,並非突如其來,是心理垃圾在心底的日積月累。

馬雲說: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優秀教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初登講臺的教師,哪個不是懷揣著職業理想和夢想?

近年來,鄉村教師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仍屬於清貧的一類。有的農村教師表示:「這幾年表面上看農村教師工資漲了點,但物價漲得更快,工資實際縮水了。」

同時,由於偏遠農村學校的教師工作條件不好,待遇不高,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也不高,優秀青年教師流失嚴重。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青黃不接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縣已經十年沒有新進教師了。

5. 個別校長素質不高,怨聲載道

在農村,許多學校缺少良好的氛圍,管理上沒有讓教師參與治校的意識,缺乏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有些中小學校校長的任命欠科學、不透明,甚至大搞「暗箱操作」,人情之風盛行,使得許多中青年骨幹教師對學校心灰意冷。部分農村中小學校領導素質不高,既無專業知識,又無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憑關係當上校長。不以學校的發展為己任,只為個人和少數人謀利益。

制定一堆愚蠢的校規校紀,無論是過嚴的規章制度,還是簡單粗暴的懲罰措施,再加上管理者的打擊報復,真能使人崩潰。

管理者管的是人心,教師不需要粗暴的「土皇帝」。說的更難聽些,教師不需要「屁股指揮腦袋」。這樣的工作環境,限制了自身發展,使得怨聲載道。

當教師行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時候,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損失有多大?目前無法估量!!

拿什麼留住鄉村教師?

教師不是神,也有一家老小,也食人間煙火。讓優秀人才從事鄉村教育,留住鄉村教師,就是為鄉村留住希望,留住農村孩子美好的未來!

不容迴避的事實是,不少鄉村教師總是通過各種關係想辦法外流,由村鎮流向縣城,由縣城流向市區。那麼,等到最後一批駐守在鄉村基層的「最美教師」拿不動粉筆時,誰來為農村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鄉村教師在困境中產生了失落、彷徨心理,發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榜樣」在前,效仿者眾。造成鄉村教師的「見異思遷」「往高處走,向利處流」的局面。

其實這種現象,推己及人,我們可以理解,畢竟教師也是人,他們也渴望有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目前,鄉村師資力量的嚴重短缺,農村適齡人群得不到應有的、優質的教育。據專家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的城鄉比例各佔82.7%和13.3%,而上世紀80年代,農村大學生佔30%以上,這些戳心的數字說明了什麼問題?

可以預見,如果鄉村教育的狀況還不能得到明顯改觀,城鄉差距將會繼續加大!教育水平的下滑,將肯定會進一步造成國民素質整體下降。

值得欣慰的是,為了平衡各地區的教育資源,國家已經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其中就有一系列向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傾斜的優惠政策。招收免費師範生,號召應屆畢業生到農村地區從事教學工作,讓廣大農村孩子能夠享受到平等的教育。

政策有了,關鍵是狠抓落實。進一步落實好教師待遇,讓鄉村教師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支持的力量。

其實,人性本善,相關部門、相關領導,一定要樂於反省,別讓兢兢業業的鄉村教師寒了心!

只有這樣,才能拯救鄉村孩子,拯救鄉村教師,拯救鄉村教育!

莫讓鄉鎮優秀老師薪火難繼!

相關焦點

  • 好教師都考到縣城學校去了,鄉村的孩子怎麼辦?
    「唉,好教師都考到縣城去了,我們的孩子在這裡還能學好嗎?不行,我得想辦法、找關係把孩子也轉到縣城學校去!」開學季,一位鄉下學生家長如是說。開學季,轉學季,其中,鄉下向縣城轉學是「大勢所趨」,各地縣城中小學每年都有大批學生轉入。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在縣城買了房,有一部分是父母在縣城事業經商,確實符合轉學條件,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在縣城既無房也無職,只是想讓孩子接受優質教育。
  • 鄉村老師穿婚紗上課惹爭議:鄉村老師的苦,你們知道嗎?
    90後鄉村教師羅忠花,紮根鄉村,因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學生,沒來得及拍婚紗照。後來,她和男友以及12名學生,在學校各個角落拍了一組婚紗照。多麼令人感動呀,但是,我卻希望這樣令人感動的事,越少越好。要知道,請假難只是鄉村教師,眾多苦中的一種。如果鄉村教育不改善,教師待遇不提高,那麼這種感人的事,就成了反映鄉村教育資源匱乏的悲哀。
  • 鄉村老師因何被氣哭
    近年來,國家在鄉村教育上投了不少錢,許多學校的硬體條件都有改善。
  • 鄉村教師職稱晉級機會真來了,但必要準備不做好,後悔都沒處哭去
    「教師一輩子為兩張紙忙碌,一張是各種證書,一張是職稱。」這話一點也沒假,說白了,這兩紙其實是一回事,拼命爭取各種證書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評職稱時能在眾多老師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某些地區鄉村教師晉升的機會真的來了,但是名額雖然有了,卻並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此次機會,要評職稱還要做好必要的準備。一、要想晉升一級職稱或高級職稱必須有縣級以上榮譽證書。
  • 又到開學季,農村學校的學生都去哪了?
    我所在的學校在鎮上,而全鎮其他22所位於鄉村的小學學生流失更是嚴重。今年開學後學生數超過一百人的學校已經不足5所,大量的學生流失也使得眾多的學校岌岌可危,幾乎要面臨著倒閉的局面。回想起前幾年有一次吃飯時一位校長所說的話:城區和街上的私立學校越建越多,學生也越來越多。再有二年過去咱的學生都被人家弄過去,說不好咱們都得去人家私立學校給人家打工。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又有些許無奈。
  • 開學兩周,一年級老師還沒配齊,就是學校錯?根子不在學校!
    先到鄉村學校走一走,看看教師隊伍是什麼狀況,你就清楚了。在這個東鄉這所學校開學兩周「一年級老師還沒配齊」新聞之前,還有一個新聞是,一所學校開學了,卻沒有教師,校長無奈地說:「我自己早就不想幹了,根本沒法幹」。這是校長真的不想幹,是校長真的準備工作不足?校長沒法幹,無法準備。
  • 「大咖」來上課!從化啟動鄉村美術教師培育計劃
    地處廣州北部的從化,是廣州市農業農村大區和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這裡鄉村多,鄉村學校也多,全區70%以上的學校都是鄉村學校。在從化鄉村裡的美術教師得到了「大咖」的指導,由此提升鄉村美術教師的教育水平,為鄉村孩子的未來創造更多的機會。
  • 開學了,新來的英語老師穿著超短裙上課,有人不淡定了
    老師為人師表,在大家心目中印象是很好的。老師不僅受人尊重,而且被人認為知識量很豐富,也只有奉獻精神,是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但是近日開學了,針對新來的英語老師穿超短裙給大家,我來談談我的看法。然而作為老師,要想教育他人,首先自己要是被認可的。老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所以老師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生活各方面也都需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是為了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當中的印象。穿超短裙給學生上課,作為一名老師,這就是一種衣著不得體的表現。
  • 年年上崗新老師,年年教師不夠用:學校教師都去哪了?
    不知道老師們發現沒有,自己所在的單位,最近幾年增加不少新老師。 不知道你信不信,以之前工作過的中學來說,2014年之前沒有分來過大學生教師,但這就是農村學校的現實。 2014年分來特崗教師一名,在編教師一名。 2015年分來特崗教師兩名。
  • 石家莊一學校開學沒老師,校長也說早就不想幹了,你怎麼看?
    近日石家莊一學校開學沒老師,校長說自己也不想幹了,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今天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教師缺乏現象比較普遍,鄉村尤為嚴重 石家莊一學校開學沒老師,說明學校老師比較匱乏,校長都說自己也不想幹了,感覺這個官當得就是一個光杆司令,沒有多大的意思。
  • 一位鄉村教師的自述:兩名小學教師教五名學生,可心累了
    01我是一名鄉村老師,這段時間我們學校還沒有開學,我就去別的學校幫忙,因為這段時間是教育脫貧百日攻堅「回頭看」的關鍵環節,每個學校都在整理脫貧和控輟保學的資料。這段時間,我去了一個特別偏遠的鄉村學校。那個學校只有兩名老師,五個學生。
  • 鄉村教育「麻雀學校」的困頓怎麼解?讓小學老師巡迴上課
    後來幾經周折,才考入教師隊伍。他被分派到鄉下小學,一肩挑數職:校長、班主任、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十天半月才能進一趟城,每次聊天,他總是情緒低落。他說自己被禁閉在鄉野,很壓抑,有錢也沒地方消費,進城是他最大的夢想。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鄉土世界在快速淪陷。農村教育問題日益突出。
  • 鄉村老師代課23年,工資只有1300元,提高代課教師待遇刻不容緩!
    近日,網上曝光了廣西河池一位鄉村代課教師。這位教師教書幾十年,目前工資只有1300元。除了上課,做飯後勤什麼都幹,一個人撐起了一所學校,每周回家一次,回家單程徒步要5個小時。平時寒暑假都沒有工資。學校曾分配過來幾個老師,最後都走了。
  • 教育部對鄉村教師的扶持!讓老師喜笑顏開,城裡老師看了都羨慕!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儘管近些年來,教育部門,國務院等相繼出臺了一些對鄉村教師進行扶持的政策,仍然有很多老師不願意去鄉村教書,一般都是因為鄉村的福利待遇相對來說較差,而且機遇也比較少,但是隨著福利待遇對鄉村教師的傾斜,鄉村老師高興壞了,這下他們的春天要來了,相信也會吸引到一大批教師的湧入,因為這些待遇甚至遠超過了城市的一些待遇。
  • 開學第3天:老師沒被逼成主播,家長很辛苦,學生可自主!
    我們開學了,2月10日準時開學!當然,我說的開學,不是學生到學校報名註冊在教室裡上課,那樣的開學沒人敢做。現在疫情依然嚴峻,學生的健康和生命高於一切,不值得冒那個險。我說的是按照原定開學的時間,開始網絡教學。老師和學生都在家裡,通過網絡教學。寫這篇文章是時候,第三天課已經結束了,網上的作業也已經批改完了,已經下班了。這兩天看到網上被逼成主播的同行們一片哀嚎,我真的很慶幸,我和同事們都沒有被逼成主播,我們是通過播放教學視頻來進行教學的。
  • 鄉村幼兒園——送禮
    又到開學季,又到教師節,社會上對於教師節的爭議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晴天老師從事幼兒教育到今年是第八年,在大城市磨鍊了三年,回到了家鄉當了一名鄉村幼兒教師,每年教師節,學校會代表孩子們送老師一朵花,這朵花對于晴天老師來說,比七夕節時的玫瑰花更讓人身心愉悅,這是教師節的專屬。
  • 學生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抽空去家訪,家長的一席話讓老師陷入沉思
    對於那些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身外之物」,認為孩子學習沒有什麼作用的家長而言,老師過去家訪,有時候往往會「自取其辱」。我一個朋友,他和我一樣也是老師。不過,當年畢業分配的時候,他被安排在某個海島的一所學校任教。有一次,他所在班級的一名學生上課經常遲到,這位老師就抽空去學生家裡去家訪。
  • 鄉村代課教師潘平忠:「扶貧首先要扶教育」
    希望今後有新的老師加入,讓孩子能學習更多先進知識文化。他獨自一人堅守在鄉村教學點,任教28年的故事,經媒體報導後,在當地引發關注。27日,一名在外務工的學生家長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年輕教師都選擇到外面工作,不願意回來,「潘老師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我們的小孩能在家門口上課,這真的要感謝潘老師」。
  • 農村學校年年招老師,年年缺老師,老師都去哪了?
    新學期就要開學了,按照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老師都已上崗,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可是最近兩天李校長卻發了愁,馬上學生就要到校了,可學校還有多個老師未來報到,缺這麼多老師課程該怎麼安排?李校長是一所鄉村小學的校長,在鄉村執教多年。
  • 鄉村小學英語教師緊缺 瑞昌三教師輾轉村小間「走教」[圖]
    上午在這所鄉村小學上完英語課,放下課本,又要趕到另外一所鄉村小學上課,從去年秋季開學以來,瑞昌市花園鄉3名「80後」山村小學女教師每天都這樣穿梭在鄉間小道上,奔走於各所鄉村小學之間,她們稱這樣的教學方式為「走教」。13日,記者來到花園鄉,走近3名「走教」的「80後」女教師,體會她們「走教」生活的苦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