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披露了石家莊一所鄉村學校開學,非但沒有老師上課,就連校長自己都不想再幹了。
這是繼學校開學了,沒學生之後,真真切切發生的又一個嚴重後果:
開學了,沒老師!
無獨有偶,據澎湃新聞報導,泗洪縣多名尚在試用期的教師稱,一個月前,向學校提出離職申請,但學校與教育局至今仍拒絕為其辦理離職手續,且未給出合理理由。泗洪教育局人事科的科長鄭老師稱,「教師缺口大」幾乎是當前整個教育行業的現狀,而泗洪縣在今年因各種原因「教師緊缺尤為嚴重」。
不過,「教師缺口大」不是泗洪一個地方的現象,事實上,全國許多地方都是如此。今年,廣西數千個教師招聘崗位無人報考,引起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截止2019年3月28日15時,還有2749個教師崗位無人報名。截止3月28日17:30,有6086個教師崗位報名達不到開考比例人數,將面臨取消。3月29日,廣西官方發布《延長2019年度廣西中小學公開招聘報名時間的公告》。
根據武漢大學對某鄉鎮學校的一項調查發現:
最近五年,該鄉鎮招聘教師的流失率高達45%,接近一半!
近年,全國鄉村教師數量逐年下降。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0年:472萬;2013年:330萬;2016年:300萬;2018年:290萬。
從數據來看:我國鄉村教師的數量正在逐年遞減,2010年至2018年減少了182萬,導致從事鄉村基礎教育的教師人數嚴重不足。
鄉村教師流失已經不是某一個鄉鎮存在的狀況,而是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如果不果斷、及時地採取有效措施,將會愈演愈烈。
日前,最權威的黨報黨刊——人民日報,針對鄉村教師流失現象,大聲疾呼:
莫讓鄉鎮優秀老師薪火難繼。
鄉村教師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也是基礎教育的脊梁。
親愛的鄉村教師,你們都去哪裡了?
二
鄉村教師流失現象為什麼愈演愈烈?我想: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 城鄉差別大,人們總是趨利避害的。
由於學校簡陋,辦學條件差,缺乏吸引力。君不見,城市招教,人滿為患,農村中小學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君不見,師範畢業生寧願在城市學校拿著微博的薪水當代課老師,也不願參加特崗招教,農村中小學成了大家「遺棄的對象」。
不要說教師就應該一根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那是道德綁架!
教師和每個普通人一樣,衣食住行都需要經濟的支撐;教師也嚮往詩和遠方,而不僅僅是活著。
經濟收入的低下,無法讓教師過上想要的生活,無法體現其真正的勞動價值。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城市裡的孩子越來越多,城市裡的老師由於休產假,越來越拉不開栓。對於教師的需求自然越來越大,有幾年教學經驗的鄉村老師,同剛畢業的師範生相比,更有優勢,想到城市裡教書是很容易的。
鄉村老師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肯定格外重視,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2. 不受人尊重,社會地位低。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當教師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合法權益不得不上訪,合法訴求得不到解決時,教師們真的會喝著西北風去奉獻嗎?
17年前,湖南省益陽市教師李尚平因扣發工資為教師維權被槍殺一案,驚動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於黃金時間以《「刺頭」教師李尚平之死》進行了專題報導。
安徽省銅陵市43歲的周老師被逼自殺,震驚全國。周老師用生命來抗爭,用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的優秀黨員教師、優秀班主任因懲戒學生,被處分,再追加處分。丟了工作,拉入了誠信黑名單。
河南省欒川縣的張老師,20年後,被學生辱罵、暴打,並錄視頻傳播,激怒了國人。
教師這個職業,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說的好:「要提高老師待遇,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讓優秀的孩子願意學師範,這樣就可以實現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3. 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外行人無法感同身受。
如果只看教師的課程表,一天沒有幾節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研究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普遍超負荷運轉。
高中班主任(特別是畢業班的班主任),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早上6:00出門,晚上11:00點回家。基本就是我走娃未醒,我歸娃已睡。為父心愧疚,為母眼有淚。「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句話,絕不是誇張。熊孩子比較多的班級更是讓人頭暈眼花。教師工作量之大,身心壓力之大,不當教師的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教育教學是腦力勞動,其實,現在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僅僅是腦力勞動,還是一種體力活。並且,教師的隱性加班遠遠超越你的想像!因為是隱性加班,所以一分錢沒有的!
現在的教師都是教神!
讓無數人豔羨的暑假,教師頂著烈日參加繼續教育;水比較多的省份,還要看水塘,防學生溺水。
難怪有人發出感嘆:寧可為Ji,絕不為師。
4. 輿論和負面信息,讓教師如履薄冰。
負面新聞,亂花漸欲迷人眼。
虐童、體罰、有償補課等,被一些無底線的媒體肆無忌憚地炒作,社會輿論一邊倒地譴責教師。請不要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以一隻害群之馬去詆毀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
我敢保證:99%的教師都是好樣的。
就在教師節前夜,望奎縣二中的李英巖老師倒在了講臺上,再也沒能醒來,年僅47歲。學校的中流砥柱,家庭的頂梁柱,中年教師的悲哀......
在一項針對中學教師的調查中表明,並不是年齡越大的教師疾病就越多,36~45歲,成為教師患病人數最多的群體,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令人堪憂!
試問:哪位教師沒有咽炎?哪位教師沒有頸椎病?哪位教師考前沒有失眠焦慮?哪位教師沒有帶病堅持給學生上過課?
負面新聞,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青年教師辭職,讓人失去了堅守的情懷!
辭職的教師往往都是很優秀、很有實力的,他們的辭職,對於廣大學生、家長乃至國家的教育事業都是巨大的損失。
優秀教師的離去,並非突如其來,是心理垃圾在心底的日積月累。
馬雲說: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優秀教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初登講臺的教師,哪個不是懷揣著職業理想和夢想?
近年來,鄉村教師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仍屬於清貧的一類。有的農村教師表示:「這幾年表面上看農村教師工資漲了點,但物價漲得更快,工資實際縮水了。」
同時,由於偏遠農村學校的教師工作條件不好,待遇不高,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也不高,優秀青年教師流失嚴重。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青黃不接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縣已經十年沒有新進教師了。
5. 個別校長素質不高,怨聲載道
在農村,許多學校缺少良好的氛圍,管理上沒有讓教師參與治校的意識,缺乏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有些中小學校校長的任命欠科學、不透明,甚至大搞「暗箱操作」,人情之風盛行,使得許多中青年骨幹教師對學校心灰意冷。部分農村中小學校領導素質不高,既無專業知識,又無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憑關係當上校長。不以學校的發展為己任,只為個人和少數人謀利益。
制定一堆愚蠢的校規校紀,無論是過嚴的規章制度,還是簡單粗暴的懲罰措施,再加上管理者的打擊報復,真能使人崩潰。
管理者管的是人心,教師不需要粗暴的「土皇帝」。說的更難聽些,教師不需要「屁股指揮腦袋」。這樣的工作環境,限制了自身發展,使得怨聲載道。
當教師行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時候,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損失有多大?目前無法估量!!
三
該拿什麼留住鄉村教師?
教師不是神,也有一家老小,也食人間煙火。讓優秀人才從事鄉村教育,留住鄉村教師,就是為鄉村留住希望,留住農村孩子美好的未來!
不容迴避的事實是,不少鄉村教師總是通過各種關係想辦法外流,由村鎮流向縣城,由縣城流向市區。那麼,等到最後一批駐守在鄉村基層的「最美教師」拿不動粉筆時,誰來為農村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鄉村教師在困境中產生了失落、彷徨心理,發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榜樣」在前,效仿者眾。造成鄉村教師的「見異思遷」「往高處走,向利處流」的局面。
其實這種現象,推己及人,我們可以理解,畢竟教師也是人,他們也渴望有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目前,鄉村師資力量的嚴重短缺,農村適齡人群得不到應有的、優質的教育。據專家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的城鄉比例各佔82.7%和13.3%,而上世紀80年代,農村大學生佔30%以上,這些戳心的數字說明了什麼問題?
可以預見,如果鄉村教育的狀況還不能得到明顯改觀,城鄉差距將會繼續加大!教育水平的下滑,將肯定會進一步造成國民素質整體下降。
值得欣慰的是,為了平衡各地區的教育資源,國家已經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其中就有一系列向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傾斜的優惠政策。招收免費師範生,號召應屆畢業生到農村地區從事教學工作,讓廣大農村孩子能夠享受到平等的教育。
政策有了,關鍵是狠抓落實。進一步落實好教師待遇,讓鄉村教師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支持的力量。
其實,人性本善,相關部門、相關領導,一定要樂於反省,別讓兢兢業業的鄉村教師寒了心!
只有這樣,才能拯救鄉村孩子,拯救鄉村教師,拯救鄉村教育!
莫讓鄉鎮優秀老師薪火難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