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3日起陸續舉行。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
1.生理學或醫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30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3日11時30分);
2.物理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4日11時45分);
3.化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5日11時45分);
4.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7日11時);
5.經濟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10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0日11時45分);
6.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其揭曉時間尚未最終確定。按照往年規律,文學獎會在化學獎公布的次日揭曉。
在很長時間內,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經成為公眾認識度最高的獎項,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提名包括:
1. Jeffrey I·Gordon,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研究結果:揭示人和腸道微生物的複雜關係,及其對營養、肥胖、和整體健康的影響。
2. Kazutoshi Mori,日本京都大學;Peter Walter,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研究結果:闡明未摺疊蛋白反應,為許多疾病及其治療提供洞見。
3.Alexander Y·Rudensky,康奈爾大學;Shimon Sakaguchi,日本大阪大學 ; Ethan M·Shevac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研究結果:推進對T細胞及其在過敏、自體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其他生理過程中功能的理解。
去年屠呦呦憑藉青蒿素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後,更加拉近了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下面,我們來一起重溫一下近年內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的風採~
William C·Campbell、屠呦呦和Satoshi ōmura
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另外兩名獲獎科學家為愛爾蘭的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獎理由是發現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
Edvard I·Moser、May-Britt Moser和John O'Keefe
2014年,挪威科學家愛德華·莫澤(Edvard I·Moser))和梅-布裡特·莫澤(May-Britt Moser),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獲獎,理由是發現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特殊細胞。
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和Thomas C·Südhof
2013年,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生物醫學教授詹姆斯·羅斯曼(James E·Rothma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細胞生物學家蘭迪·謝克曼(Randy W·Schekman)和德國生物化學家託馬斯·聚德霍夫(Thomas C·Südhof)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John·Gurdon和Shinya Yamanaka
2012年,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John·Gurdon)和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長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理由是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作出傑出貢獻。
Ralph M·Steinman、Jules A·Hoffmann和Bruce A·Beutler
2011年,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Steinman)、法國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Jules A·Hoffmann)、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Bruce A·Beutler)三位獲獎,理由是發現了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從而徹底革新了我們對免疫系統的認識而獲獎。
本文綜編自生物谷、百度百科、丁香頭條等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