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諾獎花落誰家?揭曉前夜重溫曾經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20-12-17 健康界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3日起陸續舉行。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

1.生理學或醫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30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3日11時30分);

2.物理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4日11時45分);

3.化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5日11時45分);

4.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7日11時);

5.經濟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10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0日11時45分);

6.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其揭曉時間尚未最終確定。按照往年規律,文學獎會在化學獎公布的次日揭曉。

在很長時間內,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經成為公眾認識度最高的獎項,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提名包括:

1. Jeffrey I·Gordon,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研究結果:揭示人和腸道微生物的複雜關係,及其對營養、肥胖、和整體健康的影響。

2. Kazutoshi Mori,日本京都大學;Peter Walter,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研究結果:闡明未摺疊蛋白反應,為許多疾病及其治療提供洞見。

3.Alexander Y·Rudensky,康奈爾大學;Shimon Sakaguchi,日本大阪大學 ; Ethan M·Shevac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研究結果:推進對T細胞及其在過敏、自體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其他生理過程中功能的理解。

去年屠呦呦憑藉青蒿素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後,更加拉近了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下面,我們來一起重溫一下近年內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的風採~

William C·Campbell、屠呦呦和Satoshi ōmura

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另外兩名獲獎科學家為愛爾蘭的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獎理由是發現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

Edvard I·Moser、May-Britt Moser和John O'Keefe

2014年,挪威科學家愛德華·莫澤(Edvard I·Moser))和梅-布裡特·莫澤(May-Britt Moser),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獲獎,理由是發現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特殊細胞。

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和Thomas C·Südhof

2013年,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生物醫學教授詹姆斯·羅斯曼(James E·Rothma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細胞生物學家蘭迪·謝克曼(Randy W·Schekman)和德國生物化學家託馬斯·聚德霍夫(Thomas C·Südhof)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John·Gurdon和Shinya Yamanaka

2012年,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John·Gurdon)和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長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理由是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作出傑出貢獻。

Ralph M·Steinman、Jules A·Hoffmann和Bruce A·Beutler

2011年,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Steinman)、法國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Jules A·Hoffmann)、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Bruce A·Beutler)三位獲獎,理由是發現了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從而徹底革新了我們對免疫系統的認識而獲獎。

本文綜編自生物谷、百度百科、丁香頭條等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成就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共同獲得該獎項。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右一為屠呦呦 1901年-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 截止2019年,共有12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Frederick G. Banting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他因共同發現胰島素,於1923年獲得諾獎,那一年他32歲。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最先揭曉的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為他們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血與氧」才是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主角!
    共同分享和獨享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什麼諾獎可以共享呢?原因就寫在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上:如果兩項科學發現都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那麼諾貝爾獎的獎金可以平均分為兩等分。而在這 12 人中,只有巴巴拉·麥克林託克(如下圖)是獨享諾獎,其餘均和他人分享當年的諾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獲得者簡介資料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附過去5年得主名單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從過去20年看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可能花落誰家?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是和生命科學領域最息息相關的一個獎項,主要頒給在生理學或者醫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和產生遠大影響的學者。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219 位諾獎得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從 1901 到 2019 年,共有 219 人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類獎項。其中,有 39 次個人獲得者,33 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38 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細胞氧感應機制發現者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2分,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一間中等大小的階梯教室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它的得主: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後,人們發現其中一位得主Ralph Steinman三天前去世了。董事會經審查後決定,該次頒獎有效,因為當時組委會並不知道他的死亡。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這三個獲獎人有何來歷?
    全文3868字,閱讀約需7.5分鐘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獎項授予了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 2017年諾貝爾獎開啟頒獎周 華裔科學獎張遠成醫學獎熱門人選
    央廣網北京10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是全球學術界最大的盛事之一,今天(2日)起2017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將陸續揭曉。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半左右,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會最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貢獻者。
  •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Südhof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德國3位科學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James E.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公布,
    ,Michael W Young三位遺傳學家,三人因為基因周期方面的貢獻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詹姆斯·沃森(左)和弗朗西斯·克裡克(右)在DNA雙螺旋模型前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每年頒發一次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甚至都不夠發了,以至於諾貝爾化學獎相當大的一部分都頒發給了生物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我們無法決定誰是健康的捐獻者,第一位諾獎獲得者,Harvey J. Alter發現了輸血後的C型肝炎的情況,發現了病毒的存在。有外媒分析,諾貝爾和平獎或將成為「新冠和平獎」,及獎項會頒給在抗擊疫情上有突出成就的組織或個人。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你知道嗎?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原標題: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 你真的了解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嗎?快來複習這些知識點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揭曉,授予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 和 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貢獻。
  • 凌晨電話響起:諾獎得主是怎樣徵服病毒的
    202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的奧爾特這樣說。在得知是諾獎委員會的來電,這份怒氣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十足的驚喜。另一位獲獎得主萊斯則說,他一開始還以為是實驗室設備出了事情。負責聯繫奧爾特和萊斯的諾獎評委會秘書長佩爾曼(Thomas Perlmann )說,在好幾次無人接聽的呼叫之後,新晉諾獎得主們終於接起了電話,經歷了驚訝、高興之後,面對這意料之外的好消息,他們甚至不知道說什麼好。
  • 諾獎自然科學三大獎項對中國科學界的四個啟示—新聞—科學網
    搭著「十一」長假的尾巴,諾貝爾獎的三大自然科學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一一揭曉。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原標題:剛剛,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William G. Kaelin, Jr.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SirPeter J. Ratcliffe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藥圈兒 知行業 知發展 知產品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當地時間10月7日上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0分)宣布了今年諾獎的第一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