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9月23日),是24節氣的第16個節氣——秋分。此時預示著晝短夜長,氣溫也不再似夏季那樣酷熱,早晚涼爽的這個時期,很多人都喜歡一早一晚的在戶外跑兩圈,掄掄胳膊,甩甩膀子,運動鍛鍊,給健康多加分。
然而在運動的過程中,有的人不運動則已,一運動便是大汗淋漓;也有的人呢認為過度出汗反而對健康不利,運動過程收放自如,見汗就收才是健康之道。
適當運動當然對健康有益,但是運動過程中,到底是微微出汗好呢還是大汗淋漓好呢?
【運動出汗多好還是少好】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的汗腺大約有300萬個, 汗腺的外側端直接開口在皮膚表面, 這樣不僅有助於排洩汗液,還有助於人體正常代謝。
由此可見。從健康的角度講,適當出汗還是有好處的。
1、減脂
運動出汗最直接的一個好處就是消耗能量,從而有助於減肥。當人體進行運動並達到一定強度時,脂肪便會燃燒轉化成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減脂的作用。
2、有助於消化、改善便秘
前面我們說到出汗有助於人體代謝,而人體在代謝的過程中,不僅會排除人體內的廢物,而且還有助於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改善便秘。
3、有助排除體內廢物
出汗是人體代謝的表現之一,出汗的同時除了消耗能量外,還會將體內積蓄的廢物以及毒素隨汗液排出來。
4、排除溼邪、通經活絡
溼邪和通經活絡是中醫學名詞,中醫書籍《溫熱論》中曾記載溼邪入裡,養津與測汗。中醫學認為,出汗代謝可以改善人體微循環系統,有助於體內溼邪排洩,促進人體各個器髒的工作能力,讓人體保持健康。
除此之外,發熱出汗還可通筋活絡,改善微循環系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出汗雖好,但並非出汗越多越好】
人體若長期大量出汗,勢必會導致體內水、電解質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過多代謝,人體電解質紊亂以及微量元素流失過多,容易氣短、口渴、嚴重時會虛脫甚至休克,對健康有害無益。
因此,建議朋友們在日常運動時,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了,不要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
【生活菌建議】
長期運動的朋友,日常飲食建議多吃富含鉀、鎂、鈣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