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回到闊別58年的母校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在校園裡回憶自己的求學之路,與母校的師生們分享成長的經歷。
輔仁中學1959屆校友,著名植物生物學家。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考取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1969年畢業後,留所工作長期從事植物生理學和生物工程的研究,專長於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培養細胞的分化發育及植物細胞的遺傳操作。1994年被任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副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MAB)中國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任北大、科大、南大、南林大兼職教授,香港大學和美國DE MONTFORT大學客座教授。
「希望同學們在繁忙的學業中擠出一點時間,冷靜思考一下什麼是自己需要的。」在升旗儀式上,面對2000多名師生,許智宏滿懷深情地回憶了當年自己在輔仁校園的學習生活。他說,他讀高中那時並沒有生物課,他對生物學科的喜愛完全出於興趣。「業餘時間就喜歡爬山,去釣魚、抓蝦,我考北大生物系完全是『玩出來』的。」許智宏院士說,雖然當沒有生物課,但他利用閒暇時間閱讀了大量書籍,包括《進化論》等,培養起了他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許智宏與輔仁學子親切交談,勉勵學子在高中階段要「看得遠一點,想得多一點」,「不要在應試教育中迷失自我」,找到興趣愛好所在,同時鍛鍊好身體,全面健康發展。
「我想知道,怎麼樣才能成為學霸?」「我對植物學感興趣,想問可以從哪個課題開始研究?」……在學校的生物科學探究課程基地,學生們爭相向許智宏提問。面對一張張青春的臉龐,許智宏有問必答。
「從小的愛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一輩子。雖然未必見得你會去從事那方面的工作,但是在不同場合都會影響你。
現在的學習條件好多了,大家還是要能夠多方面地擴充自己的知識,有很多知識並不是能在課堂上學到的。
每個人的天賦、各方面的能力都一樣的,肯定有的高一點,有的低一點,並不是說低一點的就是沒出息。我們努力了,就能成功了。」
在許智宏的回覆中,他始終強調,最根本的還是「興趣」,只有興趣愛好才能促使學習者廢寢忘食地研究,此外中學階段最主要的還是培養起良好的科學素養,紮實基礎,並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
▲輔仁高中課程基地專業的設備讓許智宏讚嘆不已
質樸的語言、和藹的笑容,讓輔仁學子們覺得這位生物學界的大人物親切的同時,也給了他們很多的啟發和思考。
輔仁高中學生 薛可蕙
「他很多次提到考上北大,並不是因為他學習成績好,而是出於對這個方面的興趣。」
「我對生物學也是非常有興趣的,希望將來能從事這方面的學習和工作。」
「我覺得學習的確是需要熱愛在裡面,才有可能把它學好。」
輔仁高中學生 毛雨萱
「中國的學生為了今後能考上好的學校都在刻苦地學習,而沒有了興趣愛好或者忘了自己的興趣。許校長說的就是不要為了生活而去學習,要不忘初心,最後肯定會有所成就的。」
▲許智宏為輔仁學子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