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一鍋薑母鴨的溫暖

2020-12-20 廈門日報

吾愛薑母鴨

作者/陳雪梅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隔不了多遠就可以看到一家薑母鴨店,想錯過都不容易,不過,我也不想錯過,因為薑母鴨可是不能錯過的美食。

不記得何時第一次吃薑母鴨,但自從品嘗過它的美味之後,便愛上了薑母鴨。為了品嘗正宗的薑母鴨,我還曾特地驅車去集美灌口探尋「老字號」,在店家一排排燜制薑母鴨的砂鍋前,邁不動腳步,轉不動眼珠,被濃鬱的香氣俘虜,眼裡心裡都只有薑母鴨。當店家將薑母鴨端上桌來,我迫不及待地將一塊鴨肉塞進嘴裡,著實鮮香味美,感覺腸胃熨帖,人的精氣神都提高了好幾分。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我愛吃薑母鴨。朋友說:「可以自己做呀!」自己做薑母鴨?此話立刻引起了我的興趣。朋友淡定地說:「從前閩南人家都會做薑母鴨,我告訴你怎麼做,不難的。」

說起來,製作薑母鴨食材的確簡單,只要番鴨、薑母,輔以麻油、高粱酒、鹽,不加一滴水,放在砂鍋裡燜一個多小時便可出鍋。但我聽到烹製薑母鴨需要一個多小時,便打起了退堂鼓,我擔心自己手拙把鴨子燒焦,破壞了對薑母鴨的美好印象。再說,一個多小時的燜制過程可不是按一下「文火慢燉」鍵就萬事大吉了,得適時打開砂鍋蓋讓鴨子翻身,講究快和準,而且,在一隻小小的砂鍋裡完成煎炒烹燜等一系列流程,做薑母鴨怎會簡單?心浮氣躁練不了功夫,我完全相信:每一隻薑母鴨的誕生都凝聚著烹飪師傅們的細心、耐心、用心和匠心。

據專業人士揭秘,烹製薑母鴨對鴨子的選擇極為講究,首選紅面番鴨、土番鴨,以農家飼養一年的母番鴨為上品,這樣的番鴨肉質細嫩鮮香,口感最佳。至於薑母,即老薑也。老薑有繁殖的功能,故閩南人稱老薑為薑母。聽聽這個稱呼,多麼有人情味啊!

一鍋薑母鴨,有人醉心鴨肉,有人迷戀薑片。沒錯——薑片,味覺不會欺騙你!薑片浸在飽含鴨肉香、麻油香、酒香的湯汁裡,濃縮的精華味道都在於此,吃塊鴨肉來片姜,這可是吃薑母鴨百吃不膩的秘訣哦。

我愛吃薑母鴨,還在於它的吃法多樣,可以物盡其用,毫不浪費。比如,將些許薑母鴨加水煮成湯底,放一把面線,即變身薑母鴨面線,又是一道美味。在寒風來襲的冬日,我們還可以吃薑母鴨火鍋,親朋好友圍著一爐溫暖的薑母鴨火鍋,涮鴨內臟、粉絲、蔬菜等,真是補冬的好方式。

春節將至,帶什麼伴手禮回老家?我總是會帶上真空包裝的薑母鴨,分享給千裡之外的親人,讓這道接地氣的閩南名菜,溫暖我們的生活。

作者

陳雪梅,筆名:春小麥、麥琪等。經濟師、培訓師,業餘喜歡碼字。作品散見於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西晨報等。

朗讀者

趙慈,FM89.2集美廣播主持人,集美區朗誦藝術協會理事。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黃曉青 許夢潔 圖片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海鷹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麻辣鍋、羊肉爐、薑母鴨你愛哪一鍋?
    在寒冷的夜裡,大家齊聚餐桌,圍著一個燒得熱滾滾的爐子,咕嚕咕嚕地冒著白煙、食材在湯底的加持之下散發著更讓人著迷的氣味,大伙兒筷子齊動,一邊享用鍋中美食一邊話家常,這真是寒冬裡最溫暖的光景!而在各種冬天暖身鍋物:麻辣鍋、羊肉爐和薑母鴨當中,你最愛哪一鍋呢?
  • 薑母鴨,秋冬季節滋補佳品,美味與營養兼具
    薑母鴨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藥膳,它的口味是偏鮮甜的,起源於福州,後來由於它的美味和滋補的功效被各地人們所喜愛。這道菜相傳是宮廷藥膳,有著悠長的歷史,我國的每代帝王都有許多的宮廷御用名醫,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專門研究藥膳的,用於調養王室的身體。
  • 臺灣「街頭美食」薑母鴨
    溫補的薑母鴨在如此的寒冬仿佛為家人驅走了所有的寒氣,眾多的滋補藥材不僅適宜女性補血養生,也為家中老人補益了身體。而在最後的熱氣升騰中,還能像吃火鍋一般品味到被薑母鴨的濃湯浸潤過的食材。(看鴨的大小而定) 8.鴨肉煮好後,也可以當成火鍋湯底,加入粉絲,金針菇,菠菜,油豆腐等食材小貼士 薑母鴨最後的湯底非常滋補,但比較油膩,可以當成火鍋,涮一些食材,隨自己喜歡哦。 因為鴨肉製作很費時間,特別是拔毛過程很痛苦,即使在外面處理過也還是有很多細毛,所以我是晚上看著電視燉好,白天拍攝的。 薑母鴨其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爆老薑,要爆到微微焦黃再放食材。另外米酒要多放一些。
  • 薑母鴨憑什麼讓人們愛了幾百年?
    薑母鴨在臺灣是一道很有名的菜,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是一道宮廷御膳,後來流傳至民間,每個地方會對自己口味喜好進行改良。 中國臺灣的薑母鴨是連湯帶爐一起架上桌的,薑母鴨好不好吃,講究姜、米酒、麻油搭配。春嬌的薑母鴨湯延續了臺灣的做法,跟廈門的幹煸薑母鴨完全不一樣。
  •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但在眾鴨之中,廈門人最愛的還是薑母鴨,愛它的霸氣側漏,愛它還未出場已然香飄街巷。在入口的瞬間,薑母鴨所回報的香嫩,讓幾個小時的排隊等候,都變得值得!▲這,就是廈門的靈魂,薑母鴨。 圖/VCG薑母鴨是啥?「薑母鴨」這個名字,讓初次聽聞的人困擾很久,為什麼要叫薑母鴨啊?公鴨子不能做嗎?
  • 教你在家做閩南薑母鴨,皮香肉嫩,越吃越上癮,一鍋不夠吃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鮮美的味道中融合了生薑的氣息,是一道最受歡迎的地方傳統名小吃之一。薑母鴨中的薑母是生薑,故被稱為「薑母鴨」。薑母鴨能氣血雙補,它滋而不膩,溫而不燥的特點尤其適合秋冬季進補,讓人在寒冷的冬天裡吃完後感到通體溫暖。
  • 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今天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而廈門今天也非常應景地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吹起了拂去人們燥熱的暑氣,那麼趁著今天的涼爽好天氣,小編也應景給大家介紹一道非常適合秋天食用的佳餚——天下第一鴨:薑母鴨。一隻薑母鴨出爐,觀其形,其色澤黃潤誘人,聞其味,則香氣撲鼻。
  • 這家店名字可怕,但薑母鴨好吃
    這家店名字可怕,但薑母鴨好吃 文|鼠鼠 遊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總能在不經意間聞到一股老薑和肉類碰撞出的特殊香味,那是好吃的薑母鴨的味道。 薑母鴨是源自泉州的漢族餐食,泉州還沒有緣分去,在臨近的廈門應該也不會太差。
  • 廈門這麼多薑母鴨,這家可以坐下一人食|美鋪
    被薑母鴨徵服很簡單。尚未近店,香氣傳來,四肢不由自主,跟著鼻子行動。想徵服薑母鴨,卻很難。這一點,孟德深有體會。他花費兩百多個日夜,穿遍廈門大街小巷,為了做出一口好味薑母鴨。一鍋薑母鴨,要燜煮40-50分鐘,等砂鍋內水分蒸乾,迅速打開鍋蓋,將鴨翻面。這樣學當然很慢,尤其回家試做,孟德發現自己只學到了表面,沒學到精髓。水、油與鴨的比例,火候如何控制,他都不知道。
  • 閩南特色薑母鴨煲仔飯,只需要6步即可完成,簡單易學,香氣四溢
    此時如果能在屋裡煲上一鍋熱熱的薑母鴨暖身子,溫暖又幸福。薑母鴨是福建名菜,薑母意為老薑的意思,即這道菜是用米酒、老薑混煮鴨肉,直到皮軟肉酥,熱氣騰騰。 與米飯一起吃,簡直就是下飯神器,可別只簡單做薑母鴨,試試薑母鴨煲仔飯吧。用瓦鍋熱氣燜熟的米飯,配上鴨肉、老薑、可口的醬汁,絕對是一頓晚餐裡的高光時刻。
  • 薑母鴨的由來和故事
    ,雖說泉州故事多沒事佔一半,顧名思義這是一道美食,泉州的美食和小吃豐富又美味,對於遠渡家鄉閩南人來說,最關鍵的還是那份能勾起內心深處一份情,薑母鴨就是地道的閩南風味之一,聽說「薑母鴨」這個名字,難道是由姜和鴨子做的美食嗎?
  • 好吃的薑母鴨原來藏在這些地方,就算頂著烈日也要去!
    2 時和利薑母鴨 不少人說,民族路是薑母鴨味的,周遭也開起了新店,而時和利還是一副老樣子。 3 王建國薑母鴨
  • 暖心薑母鴨#KitchenAid的美食故事#
    此時此刻,面前若是有一鍋熱氣騰騰的薑母鴨,一定幸福感爆棚。 於是四點鐘鑽進廚房,五點半,端出一鍋薑母鴨。 整個房間都洋溢著濃鬱的香氣。 專屬冬日微妙的小幸福,我想與你分享。By F小姐姐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番鴨(老)或麻鴨 1000g生薑 600g鹽 5g紅標米酒 1瓶北港黑麻油 約30ml高麗菜 適量做法步驟1、薑母鴨所用之鴨應為老番鴨,一隻的話大概5斤,鴨腥味淡,肉質緊實。
  • 點亮生活的美一一臺灣美食薑母鴨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鹹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 適合春季吃的薑母鴨,好吃又不膩,配上6種配菜,家人吃得好滿足
    相信大家對鴨肉並不陌生,鴨肉的吃法有很多,有名的北京烤鴨,南方的檸檬鴨、鹽水鴨等等,吃法數不勝數,那麼今天食聞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做法薑母鴨。薑母鴨大家開始看到是不是以為就是用母鴨肉來做的呢,其實它的食材主要是姜為主,一鍋薑母鴨一半以上的成分都是姜為主,所以就叫薑母鴨了。
  • 夜讀|誰的童年記憶裡少得了那一罐美味罐頭?
    更有友人告訴我,廈門的外銷罐頭早已不限傳統的海鮮、豬腳、花生湯,連廈門人餐桌上常見的「大菜」——薑母鴨,也製成罐頭遠銷海內外了。一日繁忙的工作後,開一罐薑母鴨倒進鍋裡,聽湯汁「咕咕」冒泡,看鴨肉閃著油花,該是多少人留戀的人間煙火氣啊。朗讀者許夢潔,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主持人。
  • 這鍋薑母鴨,大口撕肉大口咀嚼,鮮香肉嫩,特好吃
    買過菜的都知道番鴨的價格比普通菜鴨至少貴了一倍,因為它飼養時間長,吃的都是天然穀物,不像飯館鴨子只有薄薄一層肉,它長出來的肉質結實飽滿又細膩,非常適合做薑母鴨。而且我們吃的這款林小丫薑母鴨不僅採用新鮮番鴨,更是足稱,每隻必須達到2-3斤,在宰殺工藝上需格外嚴苛,挑毛、排淨血水、洗淨腥味,反覆檢查才行。第二個就是純砂鍋文火燉,不加一滴水。
  • 泉州的晚餐:不得不吃的薑母鴨,入味幹香,我們兩個吃了一整隻鴨
    從崇武古城回來,已是下午四點多,我們飢腸轆轆,一邊直奔斯丹薑母鴨,一邊在口中發誓:晚上要吃三頓:四點半一頓,六點半一頓,八點半一頓。可以看出,我們是多麼餓啊。一到薑母鴨店門口,一排砂鍋整齊排列,那架勢正中我意,多麼富足的館子啊,那麼多的砂鍋裡燉著薑母鴨,這生意一定好吧!
  • 冬令進補,月明薑母鴨,還有竹筍雞、刈菜雞、羊肉爐可以選擇!
    冬意漸漸濃,主打冬天進補的薑母鴨、羊肉火鍋的店面到了飯點,早已大排長龍,這家月明薑母鴨一年只休兩個月,不同於其他進補店家只營業秋冬 ,就是怕老饕久候,再來就是除了薑母鴨外,月明薑母鴨還提供竹筍雞、刈菜雞、羊肉火鍋可以選擇!冬天進補,其實還有薑母鴨及羊肉火鍋以外的選擇。
  • 回南天怎麼吃,來吃一鍋養胃薑母鴨和本港膏蟹粥
    這一鍋薑母鴨便足以匹配店名「香滿堂」,這也是店內的招牌主打,每次來必點,揭開鍋冒著滋滋的香氣,饞蟲就上來了。姜味濃鬱,鴨肉切得比較小塊,也更好分食。炸醋肉也是老廈門人的最愛,淡淡的醋香、外酥裡嫩的口感都令人慾罷不能,而特製的蘸醬也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