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薑母鴨
作者/陳雪梅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隔不了多遠就可以看到一家薑母鴨店,想錯過都不容易,不過,我也不想錯過,因為薑母鴨可是不能錯過的美食。
不記得何時第一次吃薑母鴨,但自從品嘗過它的美味之後,便愛上了薑母鴨。為了品嘗正宗的薑母鴨,我還曾特地驅車去集美灌口探尋「老字號」,在店家一排排燜制薑母鴨的砂鍋前,邁不動腳步,轉不動眼珠,被濃鬱的香氣俘虜,眼裡心裡都只有薑母鴨。當店家將薑母鴨端上桌來,我迫不及待地將一塊鴨肉塞進嘴裡,著實鮮香味美,感覺腸胃熨帖,人的精氣神都提高了好幾分。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我愛吃薑母鴨。朋友說:「可以自己做呀!」自己做薑母鴨?此話立刻引起了我的興趣。朋友淡定地說:「從前閩南人家都會做薑母鴨,我告訴你怎麼做,不難的。」
說起來,製作薑母鴨食材的確簡單,只要番鴨、薑母,輔以麻油、高粱酒、鹽,不加一滴水,放在砂鍋裡燜一個多小時便可出鍋。但我聽到烹製薑母鴨需要一個多小時,便打起了退堂鼓,我擔心自己手拙把鴨子燒焦,破壞了對薑母鴨的美好印象。再說,一個多小時的燜制過程可不是按一下「文火慢燉」鍵就萬事大吉了,得適時打開砂鍋蓋讓鴨子翻身,講究快和準,而且,在一隻小小的砂鍋裡完成煎炒烹燜等一系列流程,做薑母鴨怎會簡單?心浮氣躁練不了功夫,我完全相信:每一隻薑母鴨的誕生都凝聚著烹飪師傅們的細心、耐心、用心和匠心。
據專業人士揭秘,烹製薑母鴨對鴨子的選擇極為講究,首選紅面番鴨、土番鴨,以農家飼養一年的母番鴨為上品,這樣的番鴨肉質細嫩鮮香,口感最佳。至於薑母,即老薑也。老薑有繁殖的功能,故閩南人稱老薑為薑母。聽聽這個稱呼,多麼有人情味啊!
一鍋薑母鴨,有人醉心鴨肉,有人迷戀薑片。沒錯——薑片,味覺不會欺騙你!薑片浸在飽含鴨肉香、麻油香、酒香的湯汁裡,濃縮的精華味道都在於此,吃塊鴨肉來片姜,這可是吃薑母鴨百吃不膩的秘訣哦。
我愛吃薑母鴨,還在於它的吃法多樣,可以物盡其用,毫不浪費。比如,將些許薑母鴨加水煮成湯底,放一把面線,即變身薑母鴨面線,又是一道美味。在寒風來襲的冬日,我們還可以吃薑母鴨火鍋,親朋好友圍著一爐溫暖的薑母鴨火鍋,涮鴨內臟、粉絲、蔬菜等,真是補冬的好方式。
春節將至,帶什麼伴手禮回老家?我總是會帶上真空包裝的薑母鴨,分享給千裡之外的親人,讓這道接地氣的閩南名菜,溫暖我們的生活。
作者
陳雪梅,筆名:春小麥、麥琪等。經濟師、培訓師,業餘喜歡碼字。作品散見於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西晨報等。
朗讀者
趙慈,FM89.2集美廣播主持人,集美區朗誦藝術協會理事。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黃曉青 許夢潔 圖片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海鷹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