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2020-12-11 澎湃新聞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2020-06-27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風物君語-

廈門薑母鴨

肉香姜也香

說到廈門美食,海鮮佔據半壁江山,另外半邊則是插翅也難飛的鴨子。作為廈門土著,從小拽著爸爸的衣角混跡在深夜街頭,深知這時候的老饕們,一定會在鴨肉攤前尋找,冬粉鴨、燻鴨、白斬鴨、鹹水鴨……「咔嚓,咔嚓」,店家的刀起刀落之間,下酒拼盤組隊集結完畢。

但在眾鴨之中,廈門人最愛的還是薑母鴨,愛它的霸氣側漏,愛它還未出場已然香飄街巷。在入口的瞬間,薑母鴨所回報的香嫩,讓幾個小時的排隊等候,都變得值得!

▲這,就是廈門的靈魂,薑母鴨。 圖/VCG

薑母鴨是啥?

「薑母鴨」這個名字,讓初次聽聞的人困擾很久,為什麼要叫薑母鴨啊?公鴨子不能做嗎?到底是「姜+母鴨」還是「薑母+鴨」?很多人可能會如此斷句:姜、母鴨,但其實應該是薑母、鴨!

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成為「薑母」,篤信它能驅寒祛溼。

明黃色的老薑一片片攤晾在空氣中,水分逐漸被風帶走,讓老薑的脈絡更清晰。薑黃素被濃縮在薑片中,積蓄能量,等待釋放。

薑母的等待,自然是為了番鴨,只有優秀的番鴨,才能不辜負薑母的努力。

在閩南人的眼裡「正番鴨」,是優秀的代名詞。不大不小的青年正番鴨,胸脯的線條隨著肌肉隆起得恰到好處,皮脂也不過於油膩,豐腴正當年。

▲番鴨,一隻優秀的鴨。

製作薑母鴨之前,必須要讓正番鴨的血水排淨,保證鴨肉的鮮美不沾染腥羶。同時將鴨毛處理乾淨,尤其是毛孔裡的細毛,每一根都會手工挑選乾淨。

▲乾乾淨淨,清清白白。

薑母和番鴨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佐料的「表演時間」,麻油、老抽、蠔油……各家的配方不盡相同,但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促進薑母鴨誘人的「焦糖色」。在這方面,這些佐料看上去平平無奇,其實卻是薑母鴨製作過程中的點睛之筆。

做法上也分門派,有切塊煮的,有整隻煮的,但當地人還是更鍾愛整隻烹煮,這樣鴨身的皮脂在圓底的砂鍋裡,受到更均勻的上色。隨著不停翻動,形成表皮焦脆、鴨肉鮮嫩等不同的口感,入口的時候,帶來更加豐富而有內涵的味覺體驗。

▲老薑片在鍋底等待番鴨的光臨。

準備齊全,就等下鍋,這是一隻鴨的「高光時刻」,薑母鴨將在這裡完成它的終極進化。

把半乾的老薑片鋪在鍋底,加入獨門秘笈的醬汁,爐火燃起,猛轉小火,掀蓋覆蓋間,鴨子並不煎熬,薑母和調料幻化成的曼妙口味,環繞在鴨肉周圍,在高溫下溫柔地進入鴨肉的纖維之中。於是這隻鴨,變得越發溫柔軟嫩。

經過高溫淬鍊過的薑母鴨,入口那份溫熱的焦香濃鬱,混合了鴨油和麻油的香,姜本身的辛辣已經完全消失,只剩下了耐嚼的質感和微微的甜,多麼壯闊而又立體的口感。最重要的是,還特別地下飯。

一鴨一鍋,味道出眾

每一隻鴨的最高禮遇,就是獨坐一鍋。烹飪薑母鴨需要在傳統砂鍋中完成美味的醞釀,一鴨一鍋烹製,砂鍋的微小細孔更能在均勻受熱的同時,讓鍋中的鴨子和薑母、麻油等調料更好地相互浸潤融合。

▲一鴨一鍋,是鴨子的最高禮遇。

每一隻爐火上的薑母鴨,在一排砂鍋裡實現鴨生的「完美逆轉」,隨著此起彼伏的咕嘟咕嘟沸騰聲響,幾個來回之後香氣不斷飄散開來,飄飄嫋嫋地傳遍了半條街。看著老闆趁熱端來「噗呲噗呲」沸騰著的薑母鴨,這眼睛可就移不開了!老闆就要發力了,砂鍋離火,沸騰的頻率降低,咕嘟聲漸弱,而香味撲鼻更甚。

沒有裂鴨,哪來高潮?煮好的完整鴨子,一邊熬出幹香,一面用剪子咔嚓咔嚓剪碎。有的薑母鴨店沒有裂鴨這個環節,總覺得少了一個相當明豔的高光時刻。顧客多的時候,一個個等待得也並不焦躁,因為每一雙眼睛都注視著這百看不厭,聲色俱佳的表演。

每一聲咔噠,都震顫耳朵,刺激唾液分泌,撩動吃貨的心。而絲毫不亂地恐怕只有主理人老闆了吧。

- END -

文 | 朗寧

編輯 | 王小懶

封圖攝影 | 原享

本文未署名圖片版權均歸「原享」所有

本文版權所有——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原標題:《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薑母鴨,廈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34)

相關焦點

  • 廈門這麼多薑母鴨,這家可以坐下一人食|美鋪
    被薑母鴨徵服很簡單。尚未近店,香氣傳來,四肢不由自主,跟著鼻子行動。想徵服薑母鴨,卻很難。這一點,孟德深有體會。他花費兩百多個日夜,穿遍廈門大街小巷,為了做出一口好味薑母鴨。從那開始,孟德每每路過薑母鴨店,聞到誘人香氣,都想進去吃一份。廈門絕大多數老字號,都是半隻起點,他一人吃不完,只好放棄。
  • 這麼冷的天氣,最適合吃一隻薑母鴨|食客
    這樣做出來的薑母鴨,才是閩南傳統古早味。如果添水進去,只會壞了薑母鴨的食材味道。老肖開在民族路上的「時和利薑母鴨」,在廈港賣了30年,憑的就是這門古早手藝。廈門靠海,溼氣過重。尤其進入寒冬,家家戶戶都有吃薑母鴨的習慣,祛寒溫養,鮮嫩滋補。
  • 廈門食記「薑母鴨」彌散於廈門長街的十裡之香
    廈門八市說到薑母鴨的名頭,剛入廈門便已如雷貫耳。廈門有什麼?廈門的特產是什麼?廈門有什麼好吃的?這是我們所有來到這個城市的人最想知道的事情,了解一座城就該從它的吃文化開始。薑母鴨當然了,這麼多年了我也算個熟客。你們大概率收到的回答中除去廈門的食味標杆沙茶麵,那也就只能是薑母鴨了。當然也會有人不耐煩的說「不行了你就去帶點餡餅嘛」。
  • 廈門特色薑母鴨,不加一滴水,姜比鴨肉還好吃,一家三口不夠吃!
    薑母鴨最正宗的產地是廈門,因為廈門的薑母鴨是全國最出名的,每個遊客到廈門必定會吃會買的一道特色小吃,我非常有幸生活在廈門這個美麗的島嶼,經常吃得到薑母鴨,廢話不多說,我就開始說下廈門薑母鴨,是如何做的!
  • 薑母鴨憑什麼讓人們愛了幾百年?
    薑母鴨在臺灣是一道很有名的菜,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是一道宮廷御膳,後來流傳至民間,每個地方會對自己口味喜好進行改良。 中國臺灣的薑母鴨是連湯帶爐一起架上桌的,薑母鴨好不好吃,講究姜、米酒、麻油搭配。春嬌的薑母鴨湯延續了臺灣的做法,跟廈門的幹煸薑母鴨完全不一樣。
  • 舌尖上的廈門,不可錯過的美食——薑母鴨
    來廈門,好吃的特別多,海蠣煎,土筍凍,鹹粽,關於鹹粽,估計又有南北甜鹹之爭了。面線糊,沙茶麵,花生湯,今天特別推薦薑母鴨。薑母鴨說到鴨子,關於他的美食也是不勝枚舉了,烤鴨,燻鴨,板鴨,醬板鴨,鹹水鴨,鴨脖,鴨血粉絲……鴨肉中的番鴨肉,其肉性味甘,益氣補虛,清熱健脾
  • 這家店名字可怕,但薑母鴨好吃
    這家店名字可怕,但薑母鴨好吃 文|鼠鼠 遊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總能在不經意間聞到一股老薑和肉類碰撞出的特殊香味,那是好吃的薑母鴨的味道。 薑母鴨是源自泉州的漢族餐食,泉州還沒有緣分去,在臨近的廈門應該也不會太差。
  • 廈門薑母鴨,這樣的美味,只有吃過才知道有多驚豔
    導致不少人的身體出現了狀況,比如稍微有點咳嗽、嗓子開始有點不舒服、身體裡的溼氣、毒氣導致溼疹或痘痘的生成。這些都是身體告訴你,你需要食補或者去看醫生了。想必許多人都會想著用食補的方式解決身體內部存在的問題吧?但是這個季節該吃什麼食物較為妥當呢?
  • 廈門中山路,煎蟹和薑母鴨,不可錯過的美食!
    說到廈門美食,可以說的簡直不要太多,沙茶麵、海蠣煎等等各種美食不絕於耳,但是今天我更想吃的是廈門特色煎蟹!就在廈門中山路入口第一個十字路口右側,又這麼一家餐廳,我每次來中山路必來吃它家的美味煎蟹,這家餐廳叫做雙輝煎蟹。它家的煎蟹分量大,螃蟹新鮮,蟹黃蟹膏豐盈,蟹肉緊實好吃,我每次來總能自己一人吃掉好幾隻。
  • 鬼糕、薑母鴨……@福建人 冬至你吃了啥?
    冬至這天, 有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然而福建人可沒那麼簡單, 五花八門的冬至美食讓你大飽口福。
  • 廈門這家近兩百年的老店,憑藉一道菜屹立不倒,你不一定吃過!
    百年老店已經是很少見的店鋪了,更別提什麼兩百年的老店了!不過,無獨有偶,廈門還真的就有這麼一家近兩百年的老店,至今依然屹立不倒!這家店究竟有什麼樣的秘訣與魔力,竟然可以生存至今呢?這就要從這家叫做原巷口魚丸店的店鋪說起了。
  • 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終於有答案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看了就知道!之前還記得蘿媽去廈門,然後探店報導關於一些廈門的閩南美食,但是我發現,寫到閩南小吃:面線糊、土筍凍的時候,總有一些「轉究郎」(泉州人)出來diss蘿媽,因為覺得提到閩南小吃,肯定是泉州的更好吃。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真正屬於廈門本地的特色菜,其實是不多的。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就以薑母鴨來說,在廈門的美食街,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四個人一隻鴨,人均25元左右,就能夠解決一頓午餐,很受遊客歡迎。但很多人表示,廈門的薑母鴨一點都不好吃。其實有這樣的體驗感受,我是理解的。
  • 廈門沙茶麵和薑母鴨,最具特色的美食,不容錯過
    廈門這個城市給人的感覺總離不開文藝二字,也有人說它是一座小清新的文字,從這些形容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廈門的是一座多麼美好的成熟的。而廈門的美食也常常讓我們覺得很美好。畢竟當地的美食是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也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的縮影。
  • 薑母鴨三文魚大生蠔燉牛排……我在福建吃了個通關
    福州的海參小米粥、廈門的芥末大蝦、莆田的白灼魷魚管兒和皮皮蝦、六鰲的大閘蟹和生蠔、廈門的三文魚、寧德的海鮮酸辣湯以及食堂的秋刀魚……一半醬油一半醋,最好再加點芥末,蘸料就這麼簡單。水吉扁肉、炸扁肉,莆田滷麵,泉州四果湯、醋肉、燉牛排、面線糊,沙縣的燒麥,浦城辣青團,建甌雞茸,武夷山燻鵝,廈門薑母鴨、五香卷、沙茶麵……每種食物都對應著一個地點、一些人與事。記憶越來越遠,味道卻仿佛還在唇齒間。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嘎嘎,吃了我,全身暖暖的,無需穿秋褲美食林臻選餐廳製作步驟準 備 原 料Ingredients
  • 廈門薑母鴨,適合秋冬季進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你吃過嗎?
    客家菜在廈門的影響也非常大,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地道的客家菜,客家菜原料以肉類為主,追求原汁原味,清淡可口,富有營養且利於養生。很多遊客來廈門,最難忘的應該算是這裡的美食,比如廈門薑母鴨。「薑母鴨」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尤其適合秋冬季進補,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寒冷的冬天吃完後能感到通體溫暖。
  • 廈門薑母鴨,一起酥軟的感覺,舌尖也贊同的美食美味
    這個番鴨在長期吃當地的食物後,因此它的肉質更就更加鮮嫩一些,爽口一些,它的皮也更加薄,簡單的來說就是皮細肉膩。說到鴨,其實他的做法也是挺多的,比如說在家裡的時候母,親喜歡把它用來燉湯呀,小炒等等給每一個人補充一下身體,但是在廈門這個地方卻有另外一種獨特的做法就是薑母鴨。用老薑還有其他藥材香料所混合而成進行慢燉。
  • 番鴨大卸八塊 和薑母一起下砂鍋 廈門花式吃鴨一絕:薑母鴨
    除了著名的「鴨都」南京之外,福建的廈門也是一座隱藏的吃鴨大城。雖然和每年吃一億隻鴨的南京相比,每年兩千萬隻的消費數量還有上升空間,但是廈門人吃鴨子吃得更靈活,更多樣:除了馳名中外的薑母鴨之外,鴨子還可以做成米粉,米線和粥。只要你想吃鴨,一日三餐總有一種花式吃鴨的方法對你的胃口。記得我去廈門的時候正是十一月。
  • 十一月正是廈門旅遊最佳時節,逛吃中山路,薑母鴨香煎蟹不可錯過
    廈門的十一月,天氣清爽,溫度適宜,不冷不熱,遊客也不多,私以為正是廈門旅遊的最佳時節,而中山路更是必玩的景點。前幾天,接待了幾位來廈門遊玩的親朋好友,逛玩中山路,吃在地特色美食——薑母鴨、香煎蟹、同安封肉等,一場充滿閩南風情的宴席,賓主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