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代表廈門的香水,但我私以為它名氣高於實力,口感缺性價比,薑母鴨。彌散於廈門長街的十裡之香。
說到薑母鴨的名頭,剛入廈門便已如雷貫耳。廈門有什麼?廈門的特產是什麼?廈門有什麼好吃的?這是我們所有來到這個城市的人最想知道的事情,了解一座城就該從它的吃文化開始。
當然了,這麼多年了我也算個熟客。你們大概率收到的回答中除去廈門的食味標杆沙茶麵,那也就只能是薑母鴨了。當然也會有人不耐煩的說「不行了你就去帶點餡餅嘛」。
廈門的薑母鴨,在我初來乍到還很懵懂的時候,買過袋裝的,吃過盒裝的。說句實在話沒有一個能讓我滿意,要不是價格擺在那裡我甚至會當場棄掉。很長一段日子我都認為推薦薑母鴨的都是騙子,但是後來,我對它又有了新的憧憬。
「阿呆」一個神奇的牌子,因為不僅看起來呆,聽起來也很呆。但是這是一家廈門人推崇備至的薑母鴨店,甚至到了有口皆碑的程度。在他們嘴裡,好像吃的不是阿呆家薑母鴨,那你就沒資格說薑母鴨難吃一樣。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之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如臺灣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春季食用。
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是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名醫吳仲所創,有著氣血雙補,滋陰降火功效。後來流傳至民間,便成為一款名菜。
我發現它絕對是一個偶然,但也絕對是一個吃貨的必然。當你在廈門逛起長街,人間煙火逐漸升騰,你將會聞到好似彌散在整個廈門的香氣。
淡淡的姜香與鴨肉生生精煉出來的鴨油在一起交融,更深的觸碰而發散的迷人氣味,真的,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薑母鴨的氣味就是可以代表廈門這座小城的香水。
自那次回去便心心念念,惦記的感覺實在讓人膈應,但是又沒有時間再去那麼遠的地方,該怎麼辦?對於吃貨來講其實就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我坐了很久的車到達八市了。但是還未等我走到巷子口,那種獨特的香味就已經開始勾引我了,我慌不擇路的向前衝進去,小街很長,穿行了那麼久居然也還是沒到。實在是心焦得很。除了越來越濃鬱的香氣,我的腦子裡已經沒剩下任何東西。
我在人群中穿梭,但是周遭其他我都沒時間也沒有興趣去看上哪怕一眼,追尋這道氣味的源頭,好像成了餓狼的本能般,可以讓我心無旁騖且饞相畢露。在拐角處,一個極其簡陋的小車上,阿呆倆字讓我失神。
就是它,味道的源頭就是它。我迫不及待地去消費,鴨胗、鴨心、鴨腿、還有米血。半隻鴨和整鴨陳列在鍋內靠裡的地方。不好意思琳琅滿目對我而言並沒有吸引力,要吃就要吃整的。
用手和牙齒胡亂地撕扯著鴨子,兩大口進嘴才滿足。配上一口白米飯,嘴裡已經滿滿當當。但是……怎麼……沒什麼味道呢?難道是我的味覺出了問題?我還是不信邪,我再吃,我將油甚至都拌在了飯裡。的確,這是個人讓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我沒有吃完,孤身離開,離開的那條街上還飄蕩著一如來時的同樣香味,還是那樣誘人,仔細的看著周遭像我一樣激動覓食的人們,也不知道有多少會去光臨薑母鴨,而又有多少人會愛上薑母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