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糕、薑母鴨……@福建人 冬至你吃了啥?

2020-12-22 騰訊網

冬至這天,

有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然而福建人可沒那麼簡單,

五花八門的冬至美食讓你大飽口福。

福州「搓米時」

搓「米時」(「米時」是一個字,xi 第四聲)粿是福州冬至習俗。

搓「米時」時需將糯米粉搓成丸子,在黃豆粉中加上芝麻並來回滾動,寓意「時來運轉」,祈福來年好運,因此成為福州冬至傳統中重要活動。

泉州搓圓

在泉州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

為了增添喜慶的氣氛,還可以將一部分糯米粉拌上食用色素,成為紅、白相伴的小丸,粒粒珠圓玉潤,象徵著團圓完滿。

廈門薑母鴨

圖源:冬陽君的菜譜

廈門人冬至這天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薑母鴨,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不僅皮脂金黃、香味誘人,還滋補暖身。

現在呢,薑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薑母鴨。

漳州糖圓

漳州的風俗,要吃冬至糖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篩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紅糖水中煮熟,作為節日早餐。

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湯圓有包餡的,漳州湯圓大都是以整塊糯米糰搓圓了,直接放進紅糖水熬製的圓湯裡煮。

莆田「冬至暝搓丸」

莆田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前一夜,一家人會圍在大簸箕的四周,把糯米碾成的粉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

寧德米餃

米餃是寧德人在冬至的時候一定會在家裡進行製作的一道小吃,外觀看起來有點像客家的釀粄。

米餃看起來像是餃子的形狀,但它豐富的內容,你不嘗一口是絕對想不到的,裡面包著香菇、韭菜、周肉末、蝦米等食材,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龍巖「鬼糕」

小編覺得最具特色的冬至美食,就應該屬於龍巖鬼糕。龍巖鬼糕一般的餡料是以冬筍和糟菜為主。但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來添加製作。

「綠衣」略帶晶瑩剔透之感時,拿出咬上一口,皮又糯又軟,帶著油花花的餡配上草葉味,反倒覺得清爽。

三明野味

因為三明山林較多,相比較而言,野味自然也多,所以大田在冬至這日,他們喜歡吃點野味,比如野豬肉、野兔、冬筍等食材,美味可口,唇齒留香。

平潭「鹹米時」

平潭在冬至這一天有吃「時來運轉」的習俗。時來運轉,原名「鹹米時」,類似湯糰,皮是地瓜和著地瓜粉做的,薄而柔韌,Q彈爽口。

裡邊的餡兒一般是:包菜、紫菜、瘦豬肉、鮮蝦、魷魚、蟹肉等等,有煮的也有蒸的,可當主食,是當地人最喜愛的小吃之一,用料及做法都比較大眾化,所以幾乎當地每家每戶都會做。

相關焦點

  • 福建福州冬至前夜搓C,廈門吃薑母鴨,泉州人吃的是這2樣
    福建福州冬至前夜搓C,廈門吃薑母鴨,泉州人吃的是這2樣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北方,「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為吃餃子。每逢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 泉州人冬至吃什麼?閩南冬至習俗有那些?
    看完了泉州冬至習俗,你知道閩南其他地方冬至吃什麼嗎?  漳州冬至習俗吃「搓丸」  漳州一帶,「冬至」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舂米「搓丸」。丸子顏色有紅有白,並要捏幾件小巧玲瓏的玩具,俗稱「捏雞母狗仔」。如做成羊頭、豬腳、花魚「三牲」,還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徵興旺吉祥。
  • 冬至吃什麼,一文帶你吃遍全國
    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食物當然也是不盡相同,今天就來看看全國各地的冬至,都吃些什麼北方的餃子在北方,可以說什麼節日都可以吃餃子,過年要吃,臨行之前要吃,冬至當然也要吃。
  • 今日冬至,福建各地吃什麼?
    兒子哭鬧著要母親,因為母親喜歡吃糯米粉,便在冬至這天,把煮熟的米時(方言讀音為「細」)粘在門板上。母親循著香味而來,母子團聚。 這個「孝子尋獸母」的故事曾經流傳甚廣,舊時冬節,福州人還把剩下的米時粘在大門的門柱上,離地面六七尺高的地方。除了本宅,商店、貨棧的門外以及臨街的窗戶上也都要粘,這是福州特別的習俗,所以,米時又稱「孝子丸」。這種特俗解放後已消失。
  • 福建閩南薑母鴨,香味撲鼻,越吃越上癮
    不管你吃多少,都不會發胖。所以它是減肥人士的最愛。而且,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可以滋養身體細想一下,閩南薑母鴨的做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菜品,定是有它特別之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薑母鴨。薑母鴨發源於泉州,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 冬至之際,你作為自家本地人吃的啥?
    那麼在這個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你到底吃的啥呢?我是你們的緲到人文~在這個冬天裡讓人「暖洋洋」的節氣裡和大家走進北半球的各地,嘗遍冬至裡的美食吧!孩童時的我只能過年家家團圓時隆重的包個餃子,因為當時吃餃子可以說是個大手筆了,而且一家人在那看著電視、煮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現在的北方人想吃多少餃子都管飽,想什麼時候吃餃子都可以一飽口福。所以北方人的餃子吃的不只是餃子味,更是冬至熱騰騰的親情,是對每個人冬季不被凍耳朵的溫馨祝福。南方人:湯圓才不服!
  • 福建的薑母鴨,為何很多外國人都不吃裡面的姜?其實可好吃了
    聽說有多人很討厭吃生薑,凡是薑片和蔬菜、肉、混在一起的時候,根據切割的形狀可以幻化出不同的樣子,可以變得像肉片,豬毛,大蒜的樣子。還散發出一種辛辣刺鼻的刺激性味道,我,也不例外。曾經我也最最討厭吃薑片,一碗雞湯或鴨湯端上桌子,我絕對不會碰裡頭的那些薑片。
  •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但在眾鴨之中,廈門人最愛的還是薑母鴨,愛它的霸氣側漏,愛它還未出場已然香飄街巷。在入口的瞬間,薑母鴨所回報的香嫩,讓幾個小時的排隊等候,都變得值得!▲這,就是廈門的靈魂,薑母鴨。 圖/VCG薑母鴨是啥?「薑母鴨」這個名字,讓初次聽聞的人困擾很久,為什麼要叫薑母鴨啊?公鴨子不能做嗎?
  • 臺灣「街頭美食」薑母鴨
    溫補的薑母鴨在如此的寒冬仿佛為家人驅走了所有的寒氣,眾多的滋補藥材不僅適宜女性補血養生,也為家中老人補益了身體。而在最後的熱氣升騰中,還能像吃火鍋一般品味到被薑母鴨的濃湯浸潤過的食材。(看鴨的大小而定) 8.鴨肉煮好後,也可以當成火鍋湯底,加入粉絲,金針菇,菠菜,油豆腐等食材小貼士 薑母鴨最後的湯底非常滋補,但比較油膩,可以當成火鍋,涮一些食材,隨自己喜歡哦。 因為鴨肉製作很費時間,特別是拔毛過程很痛苦,即使在外面處理過也還是有很多細毛,所以我是晚上看著電視燉好,白天拍攝的。 薑母鴨其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爆老薑,要爆到微微焦黃再放食材。另外米酒要多放一些。
  • 薑母鴨三文魚大生蠔燉牛排……我在福建吃了個通關
    我,有時候會想念福建的美食。很多年前,初到福州時,作為四川人的我不理解拌麵、扁肉以及莆田滷麵這些食物的存在。不只是寡淡無味,還會發出另一種氣味,比平平無奇更惱火,它們令人討厭。總之,是辣椒醬也拯救不了的味覺體驗。
  • 「冬至吃啥」衝上熱搜!網友吵翻…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
    「冬至吃啥」衝上熱搜!網友吵翻…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這個話題再一次衝上熱搜話題度槓槓的~▼不誇張真的每年的冬至小編都會看見它一次熟悉的仿佛進自己家廚房喊一句「媽,中午吃啥」畢竟乾飯人乾飯魂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原創 帶你漲知識的 黃小廚前天冬至,po圖秀一下「冬至吃了啥」順理成章地承包了本編朋友圈一天的精彩。關於冬至吃啥,川渝人是雷打不動的必須吃羊肉湯!當你問他們「你們冬至是吃餃子還是湯圓?」他一定會白你一眼:「吃個鏟鏟的餃子,肯定切豁羊肉湯噻!」冬至吃了羊肉湯,一個冬天都不冷。到了這一天,川渝街頭巷尾的羊肉湯店人聲鼎沸,排上1、2個小時的隊,點上幾斤羊肉、羊雜,豁一碗奶白的羊肉湯,再燙點豌豆尖兒,簡簡單單卻堪稱完美。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這冬至料理真的有這麼豐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冬至這天,全國人民都流行吃啥?關於冬至吃啥,川渝人是雷打不動的必須吃羊肉湯!當你問他們「你們冬至是吃餃子還是湯圓?」他一定會白你一眼:「吃個鏟鏟的餃子,肯定切豁羊肉湯噻!」冬至吃了羊肉湯,一個冬天都不冷。
  • 薑母鴨都不知道?福建美食了解一下?
    去過福建廈門的小夥伴相信一定聽說過或吃過一道美味——薑母鴨食貨君小吃培訓——薑母鴨同一隻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美味,上海的八寶鴨、南京的鹽水鴨、北京的烤鴨,以及福建廈門的薑母鴨。那麼薑母鴨一般需要選擇什麼樣的鴨子呢?當然是選擇鮮嫩的番鴨,薑母鴨製作一般有幹湯之分,小編我更加喜歡的是幹香的做法,大家可以親自去嘗試一下。薑母鴨在各家的選料、火候、料理方法皆有所不同,所以一般都是各有其味,但絕不會脫離它原本的核心美味。
  • 閩南家常版薑母鴨的製作方法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是閩南地區最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一,也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名小吃。據《中國藥膳》及《漢方藥典》兩本書上所記載,古代的皇帝在宮中御用名醫很多,有專門研究滋養補品的,商代有位叫吳仲的名醫,利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鴨肉甘甜中帶有些姜的辛辣,吃下去之後可以提振精神,並且全身感到血氣通暢,舒暢無比,所以,就被視為滋養進補的聖品,後來流傳到了民間。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還能吃啥了,這9樣東西你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民間有句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在我國北方更是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但冬至為什麼吃餃子你知道嗎?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明清以後,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的。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不單有餃子湯圓,還有這些,想吃啥我教你
    冬至不單有餃子湯圓,還有這些,想吃啥我教你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看看南北各地人民都吃啥?再有幾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天氣變得更冷。而白晝也從這一天變得越來越長,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自然就少不了慶祝,素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別吵!還有這幾樣,吃完後,數九寒天也不怕
    冬至大如年,離春節還有52天。數九寒天,凍手凍腳,美食在手,不怕過冬。冬至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畢竟餃子就是南北通吃,做法各異。南方則會選擇糯糯的湯圓,芝麻香味撲鼻而來,慢慢嚼,糯米的香甜漸漸就出來了!寧夏銀川的羊肉湯,老百姓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用當地的寧夏灘羊,灘羊可是嬌生慣養,吃藥材滋補長大的,做羊肉湯用它就對了。灘羊在配上枸杞、大棗等,冬天來一碗,明年力氣大大滴!還有大夏天也吃火鍋的四川朋友們,冬至就不吃火鍋了,四川簡陽羊肉湯那可是一湯難求,去晚了,得排老長的隊。
  • 冬至吃什麼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為什麼要吃餃子由來
    冬至美食,你知多少  北方 餃子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個好兆頭。  蘇州 米酒
  • 很小卻香了一條街,福建的特色薑母鴨,吃完不僅驅寒又保暖
    現在天氣逐漸變得炎熱起來,如果要去旅遊首選的應該就是海邊吧,像著名的馬爾地夫,峇里島應該是很多人都嚮往的旅遊景點。不過這些國外的旅遊景點消費高,路程遠,如果只有幾天的假期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坐飛機,坐車上面了。其實不用去到國外,我們國內就有幾個在海邊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