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答辯
首先恭喜你在歷經無數日夜之後,終於完成了博士論文的寫作!但是,你還不能徹底鬆懈,因為在點擊「提交」按鈕之後,另一個挑戰將至,那就是博士答辯。這場與同行專家面對面的交流與討論是你獲得博士學位的必經之路,作為博士候選人,你是否做好了充分準備?
答辯前的緊張時刻
我的博士答辯是在荷蘭小鎮一座中世紀建成的學術樓裡完成的,雖然在博士階段作為觀眾參加過很多次學長姐的答辯,但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坐上「答辯人」的那把椅子,心中還是不免忐忑。作為一名非英語國家的博士候選人,口語首先是一大關。雖然博士四年與辦公室的同事和導師都是英語交流,也做過無數次英文報告,但是長達四十五分鐘面對面的專業問答還是令人倒吸一口涼氣。另外一個致命因素就是你永遠不能準確預知答辯委員們會問到哪些問題。於是,在答辯前的一個月內,我又仔細地看了一遍論文,列出了與論文相關的一些主要觀點,並且查閱了最新發表的文章與受邀請的答辯委員的研究工作,草擬了一些可能的問題。帶著這份忐忑,我走進了人生中難忘的四十五分鐘。後來每每回看答辯錄像,我還是不能完全平靜,我既感謝自己答辯前做的準備,同時又為一些問題的回答抱有遺憾。現在,我作為一名答辯委員會成員,想給正在緊張準備答辯的你提供一些建議,使你在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儘量不留遺憾。
可能遇到的棘手問題,如何做好準備?
我在這裡列出了一些典型問題與應對途徑。
1. 你是否充分了解你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否能夠列舉關鍵的研究發現?
這需要你十分熟悉你的論文。相信你在撰寫每章摘要和論文總摘要的時候,一定是抓住了每章的精髓,然後將它們以精煉的語言表述出來。那麼,在你準備答辯時,需要至少再通讀一遍論文,並且嘗試從答辯委員的角度閱讀它,並針對其中的研究發現提出可能的問題。在回答這類問題時,要以各章的研究發現為重點展開,並一一說明它們解決了哪些研究問題,綜合起來,講述了怎樣一個完整的「故事」。
2. 與其他相關研究的聯繫?你的研究創新點在哪裡?
在答辯之時,你應該已經是一名本領域的專家了。你需要真正熟悉你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因為答辯委員很可能會問到你的發現與這些文獻的主要差異在哪裡。相似性研究並不代表沒有創新,重要的是認識到你的研究工作的獨特之處。如果你論文的某些章節已經發表,那麼應該更有自信。另外,專家們還可能會對論文參考文獻之外的文章進行提問,以檢驗你是否充分了解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因此,請確保你熟悉過去三年內本領域的重點文章和發現。搜索相關領域的最新綜述或是研究論文,你需要能夠在與你論文相關的任何領域討論最新研究發現。最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一定要閱讀答辯委員的出版物以了解他們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重要的觀點和相關的話題,這些都可能成為問題。總而言之,答辯之前的閱讀工作至關重要。
3. 你是如何提出並驗證假設的?你的研究工作的最初想法來源於什麼?
這需要你充分了解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假設。追溯到開展研究工作之初,你要解決哪些研究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哪些假設?研究假設的提出是論文的靈魂,前期的文獻綜述以及後期的研究工作都需要圍繞假設來展開。你需要充分了解你論文中的總假設和各個章節提出的分假設,以及你的研究方法是如何一步步對假設進行驗證的,最後假設又是如何被結論證明或是證偽的。回答這個問題時,要確保你的邏輯嚴謹性,緊緊抓住假設展開主要驗證工作的描述以及研究發現的亮點。
其他有關的建議
● 認真閱讀學校有關答辯儀式的要求,服裝儀表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符合規定,莊重嚴肅。
● 放鬆心情,答辯前保證好寢食,好的精神狀態很重要。
●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答辯開始的前15分鐘內給出一些詳細的回答,系統性展示你的研究亮點,你和答辯委員都會放鬆下來,進入狀態。
● 避免因過于謙虛突出論文的弱點,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 不要背誦答案,即使真的問到已準備好答案的問題,還是要經過思考和組織語言,配合專家的特定問題給出相應回答。
● 對每個問題都認真思考後作答,但同時做好承認想不出問題答案的準備。
● 了解更多實用性建議,幫助你做好準備。
簡而言之,打好「有準備之戰」。在答辯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領域內外的相關文獻閱讀。答辯過程中,放鬆下來,認真思考回答每一個問題。最後,享受答辯過程,這是你在本領域前輩專家面前,討論你自己最熟悉的研究問題的大好機會,這將成為你今後學術之路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