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羊不姜,牛不韭」,年輕人已少有人知,過年能用得到

2020-12-18 歷史芷天

老祖宗說:「羊不姜,牛不韭」,年輕人已少有人知,過年能用得到

不知道今年過年,有沒有朋友在家裡是負責掌勺的?你們在家裡都做了些什麼菜?有沒有做羊肉和牛肉的?你們知道羊肉不能和什麼搭配嗎?知道牛肉不能和什麼混合嗎?所謂「羊不姜,牛不韭」,這門做菜學問有幾個人知道呢?幾乎沒有年輕人知道,但是廚師們都懂。

接下來,我們就先探討一下,羊為什麼「不姜」。

喜歡吃羊肉的朋友應該都清楚,這羊肉是非常鮮美的,還有一個非常鮮美的肉食是魚,這魚和羊連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字——「鮮」。那麼,羊肉鮮美,是不是因為加了姜會不鮮美所以不用姜呢?並不是。

《本草綱目》裡面有寫,說這羊肉能夠使人暖和,專門補虛,非常開胃,還可以養膽明目,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五勞七傷都能夠治。由此可見,羊肉的確是個好東西。

可是,有些人卻非常不喜歡吃羊肉,比如小編的老母,我們全家吃羊肉的時候,她是半塊也不夾的,這是因為,羊肉的羶味實在是重得很,有些人還真的就吃不慣。

不過,現在好了,有些人在羊肉裡面放上一些香辛料,這樣一來,羊肉的羶味被除了些,味道自然就好多了。而姜剛好就可以作為香辛料。

但是,在羊肉中放上姜,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除掉一些腥羶味,吃了卻非常不利於人體健康。

食物都有相生相剋,也有些食物本身性相衝突,比如羊肉和姜,一個性溫,一個上火,混合在一起吃就不太好。這種道理很簡單,就比如我家燉鴨肉也不會放生薑一樣,鴨肉也是涼性食物。

有些人喜歡吃韭菜,韭菜的吃法也是越來越多,烤的,炸的,又或者作為輔料加進主菜裡面。還有些會直接把韭菜拿來做成韭菜盒子,味道也非常不錯。

而牛肉現在也很得大家喜愛,因為牛肉脂肪含量很低,熱量也低,男女老少都喜歡,尤其是很多減肥人士。他們既可以得到口感上的享受,又不用擔心會變成肥胖的人。

所謂「牛不韭」,其實是因為牛肉和韭菜一起,味道實在是難聞,讓人受不了。這樣的一道菜,相信很少有人有拿筷子去夾吧!所以現在經常有看到蒸牛肉加香菜的,卻沒見到過韭菜登場

看來,韭菜這種「洗腸草」兼「壯陽草」,也不是真的百搭呀!它也有不太靈便的時候。

好了,過年的時候你做的菜怎麼樣呢?你有沒有一不小心在燉的某一道滋補湯裡,把溫性的羊肉和姜混合在一起呢?又有沒有想過要在牛肉裡面加點韭菜呢?

看來,做菜還是門學問呀,而一句「羊不姜,牛不韭」的俗語卻告訴了我們一些做菜的竅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 「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現在炒菜時可參考嗎?
    要的骨頭爛,鍋蓋莫早揭、鮮魚服辣椒,肥肉服燒酒等等,一些我們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大概的含義了,還有一句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也是流傳比較廣的,但是如果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現在並不是這種情況,一些飯店裡韭菜和牛肉等的搭配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我國不僅文化源遠流長,美食也是,除了色香味俱全,還有很多做菜的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長輩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句俗語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放在現代還適用嗎?可能許多人都理解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什麼講究?老廚師:我只說一遍
    關於吃,我國有很多的俗語,比如「民以食為天」啊之類的,但其實,在廚師界還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那就是「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後都會非常不解,這句俗語究竟有什麼講究呢?大家都知道,炒菜是一個技術活,不同的人炒出來的菜,味道都各不相同。就比如說炒雞蛋吧,有人喜歡多加油,有人喜歡多加水,做出來的口感自然就不同。
  • 農村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些老話除了「羊不姜,牛不韭」,還有「豬不椒,羊不料,魚不蒜」等等,大概意思是做菜的時候不放後面說的這個配料,具體是什麼原因呢?咱們一個個來說道說道。具體用在哪些地方呢?羊不姜,應該是指在煮羊肉湯時不放姜,如果是在爆炒或者紅燜,關係不大。牛不韭,我覺得基本都合適,這兩者的味型壓根就沒搭配的地方。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的對嗎?
    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遠古的時期就有各種烹飪的方法,還流傳下來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有什麼講究呢?從字面理解,是在說做魚的時候不要放大蒜。喜歡吃魚的人吃的就是魚肉本身的鮮美多汁,如果加入很多的大蒜,會影響到魚的口感。中國人喜歡煮魚湯,在煮魚湯的時候,如果加入了大蒜,會失去其本身的滋味。
  • 老話說「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說?
    嗨吃不會胖教您如何聰明的吃,在滿足一個吃貨的基本需求的同時還不會長肉,嗨吃不胖哦。我們現在都是特別的在乎飲食,而且飲食習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更多的喜歡在家裡面做飯,因為這樣做出來的飯會比較的放心,乾淨又衛生,但是在以前,做飯的時候還是有著特別多的講究的,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做出來的飯好吃或者是合胃口就行了。
  • 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相信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人們家裡幾乎都離不開牛,而且牛也是人們的主力幹將,耕地也主要靠牛來完成。並且楊也是家裡的家禽家畜之一,在農村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生物,而小編要分享的這句俗語,但這兩種動物也有很大的關係:「羊不姜,牛不韭」。其實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做牛肉和羊肉的時候有什麼禁忌一般不會用到什麼。
  • 老一輩的人常說「羊不姜,牛不韭」是啥意思?老廚師說的話有深意
    老一輩的人常說「羊不姜,牛不韭」是啥意思?老廚師說的話有深意!對於「羊不姜,牛不韭」這句話,我感覺哪怕是不會做飯的老一輩的人,應該都懂這句話的意思,平時家庭聚會的時候,家裡年長的人一般不進廚房,但是老媽他們在做飯的時候,稍微年長一點的人都會在旁邊指手畫腳,說不能放這個,不能搭配著那個一起吃,感覺還是有些道理的,那麼老一輩的人常說「羊不姜,牛不韭」的意思是啥呢?
  •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很多人都誤會了
    對於經常做飯的朋友來說,應該聽過這麼一句民間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這也間接說明了姜的口感——姜辣味。至於做羊肉的時候能不能放姜去腥,我認為少量放點也無妨。和調料中的重口味代表姜和蒜相比,韭菜要屬蔬菜中的重口味代表。
  • 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 俗話說: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原來大有學問
    這個羊不姜牛不韭到底是指營養還是別的什麼,我們今天好好分析分析它。下文轉載自作者:從指間到舌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當中的調味品也變得多種多樣起來,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炒菜的時候適當的放入調味品能夠起到增香提鮮的功效。但是大家知道嗎?如果調味品放錯了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呢,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話「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來解說一下這魚不蒜的主要意思,從字表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煮魚的時候不要放蒜。因為在吃魚的時候,吃的就是一個鮮字。這也是魚自身特有的味道。大家都知道,蒜是一種調料,能夠增加食物的香味。
  • 老人經常講「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老廚師說得很有道理
    而在春天的時候,又有人會說在春節時一定要多吃一些牛肉以及牛肉湯這樣的話,會讓一天的感覺都是充滿力量的,這是因為牛肉裡邊所富含的粗纖維和大量的鈣能夠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另外再加上春天,它本來就是補鈣的季節,特別是小孩在這個季節,會長的非常的快,但在烹飪牛肉以及羊肉的過程當中,經常總是聽老人常說「羊不姜,牛不韭」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老廚師說的還是蠻有道理的。
  • 俗語「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廚師說出真相,真是長見識了
    但也有一些俗語是我們所不了解的,比如「羊不姜,牛不韭」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吧,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個廚師就說出了真相,我們都知道鮮字是由魚跟羊兩個字組合起來的,這也看得出來除了魚之外最鮮美的肉類就是羊肉了,而羊肉雖然很鮮美,也有一股很濃的腥羶味。
  • 「牛不韭,魚不蒜,肉不姜」是什麼意思和健康有關係嗎好好看
    自古以來老祖宗都會留下一些言簡意賅的俗語給我們,就好比這句和做菜有關的俗語「牛不韭,魚不蒜,肉不姜」,相信不少老人都聽說過,很多廚師都是遵照這個原則做菜的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的說法靠譜嗎?大廚:的確有講究
    在農村很多家庭的做菜方式,和城市的做菜方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做出的菜雖然沒有什麼好看的賣相,味道卻是很多大廚都做不出來的。農村做菜其實也是有很多秘訣的,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關於做菜的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下。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什麼意思?發現真講究
    在中國,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話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經過時間的累積,和經驗的積累,這些俗語雖然聽上去很俗,但蘊含的知識可不小。在飲食方面,老人也有很多俗語,要是知道這些俗語的意思,耳熟能詳的話,就不會輕易的做錯菜,食材間不會發生衝突,因為做菜間有很多講究,比如有些食物是相剋的,吃了後會發現不好的反應,還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不能散發香味,反倒很臭,所以要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太重要了,有這樣一句俗話「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它是什麼意思?專門為了這句話請教了一下廚師,發現真講究。
  • 古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道理嗎?60歲廚師的巧妙答疑
    推薦語:所以嘛,很多諺語不能斷章取義,要充分理解其中的含義,飲食本就博大精深下文轉載自作者:梅梅美食家古俗語「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有道理嗎?60歲廚師的巧妙答疑!比如說炒雞蛋的時候,到底用油還是用水更加健康一些?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當然是用水炒出來的雞蛋更加健康。還有不少朋友問在燉魚湯的時候,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魚湯鮮白濃稠?當然這是個技術活,需要細細討論。但是最近有一個朋友突然發問,在古俗語中有一句話叫做「牛不韭,羊不姜,魚不蒜」,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很多菜都違背了這句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有道理嗎?
  • 俗話「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酒店大廚:其中大有講究
    文/幻晴俗話「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酒店大廚:其中大有講究!小夥伴們可能也發現了,我們平時吃的美食其實還是都非常有講究的,要什麼樣的季節適合吃什麼樣的美食?一、羊不姜看到這三個子小夥伴們,應該就會聯想到,應該是製作有關羊肉的美食,是不可以用姜的,如果按照這種方法理解的話,只能說是猜對了一半,並不是在製作所有羊肉美食,都不可以方向,而是要根據情況來看,就比如說很多小夥伴平時喜歡喝羊湯,在製作這道美食的時候,姜最好不要去放,因為美食本身就是非常滋補的,
  • 古話常說的「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而我們中國也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所以從古至今前人也留下了很多美食方面的技巧,而這也是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財富,也為後代提供了很多方便,而在古時候就有著這樣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術語,就是「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就是從很早之前流傳下來的,現在也有很多人都不懂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