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2020-12-23 騰訊網

在我國近代史上,戰爭和混亂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話題。戰火之下,各地人民的生活都十分艱難。倘若說有哪一處尚且有些「繁華」的話,那便是上海灘了。在晚清時期,除了有一些土地被列強割據了之外,還有不少地方成了租界。

據史料記載,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官繤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闢沒。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併為公共租界。

在這個不受國家管理的租界裡,各種生意隨著興盛起來,開的賭場更是多。杜月笙曾經就是上海灘的代表人物之一。這個昔日呼風喚雨的傳奇人物,卻在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十四歲入賭場後賣鴉片,國難當頭卻是熱血國民

提起杜月笙,人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背後的青幫。

這一個上海灘大人物,童年時期卻過著很辛苦,使得他早早就出來討生活。杜月笙人生的轉折,與黃金榮脫不了關係。由於陳世昌等人的關係,杜月笙獲得機會進入黃金榮公館。

他機靈詭詐,善解人意,很快獲得當時法租界華探頭目、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的賞識,成為其親信,由傭差上升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公興俱樂部。

自此之後,杜月笙在上海灘更是混得風生水起。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眾所周知,杜月笙是上海有名的鴉片大王,據說杜月笙一年販賣鴉片的淨收入就可以抵上民國政府的三分之一年收入!

晚清時期,鴉片走私已使得很多國人受害。杜月笙並非不知道鴉片的毒害,但只要是能夠來錢快的生意,他也是不會拒絕的,整個上海灘的鴉片生意都讓他壟斷了。但奇怪的是,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了賺錢不折手段,實在算不上什麼好人,卻在家國大義面前鐵骨錚錚。

杜月笙此生做過許多見不得人的事情,但他同樣以當漢奸為恥。1937年,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於11月遷居香港。他雖不是什麼光明磊落的人,但在家國大義面前,他還是拒絕了與敵人為伍。

為了支援抗戰,他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中共將領。他還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將從外國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贈送給八路軍使用。在國難面前,他還是儘自己的能力幫了一些忙。

等到1949年,老蔣逃往臺灣前曾想帶他一起走,卻遭拒絕,選擇繼續留在香港生活。在香港度過的晚年生活已不太體面,到了他去世時,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晚年家境衰落,他臨死前卻執意燒毀欠條

舉家搬遷到香港之後,杜月笙最後的時光卻並不是很風光。他的事業原本都在上海灘,來到香港之後,已沒有了昔日的勢力。再加上一生揮霍成性,原有的家財坐吃山空,也沒有了其他的進帳。

到了杜月笙臨死時,家中所有的財產只剩下十萬美元。對於其他人家來說,一生或許都沒有這麼多財產,但對於這個揮霍無度的家庭而言,剩下的錢實在不夠幾房太太分割。好在杜月笙還有借出去的許多錢,如果拿著欠條去討債的話,一家人日後的生活也完全不用愁了,畢竟杜月笙手中的欠條就有一箱。

可惜,這些錢卻再沒有討回來的機會,因為杜月笙執意將欠條全燒了。明明是自己借出去的錢,為何卻不讓家裡人去討回來呢?面對家人都阻攔,杜月笙更是生氣。並非杜月笙老年糊塗不愛財了,而是因為前去討債可能使得家人更加危險。

「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帳,而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面的大算盤,因此才有借出去的那麼多錢。到了後期,杜家的勢力已不再,而欠錢的都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倘若前去討債,家裡人要面臨的禍患更多,倒不如一把火燒了。杜月笙臨死之前做的這個決定,讓家人損失了一大筆錢,卻也保全了安生日子。

小結

杜月笙此人,世人對他的評價頗具爭議。既不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好人,也不算壞得徹底。到了晚年的時候,青幫大佬的風光不再,卻也不曾糊塗。燒了欠條,家人才不至於再被錢財所累,也無需再考慮有什麼危險了。

參考資料:《上海租界章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杜月笙臨死前要把欠條燒掉,家人不捨得,他說:我是在救你們的命
    是欠條一文不值嗎?還是無法追回了?明明是價值連城,而又唾手可得的巨款,怎麼就一把火給燒了呢?面對家人的不舍與不解,杜月笙只說了一句話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 "這究竟是何緣由呢?一切還都要從頭說起。
  • 杜月笙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命
    當時他很勤奮,哈哈練就一套單手削梨的本領,眨眼功夫,就能夠將整個梨皮均勻地一圈圈削下,且粗細深淺如一,一刀到頭都不會不折斷。因此江湖上他又有綽號:「萊陽梨」、「水果月生」。 不過當時的杜月笙有一惡習,便是好賭。他曾經為了賭博而私自挪用水果店的貨款,但是最終卻輸了個精光。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百萬借款欠條、要求葬禮從簡,看透人心顯大智慧
    杜月笙開口道:「香港畢竟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終歸是客,所以喪事切忌鋪張浪費——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要超過三天。」 「不過有一樁事體恐怕要多費兩個銅鈿,我想買一口好一點兒的棺材。這並不是我臨死還要出風頭,而是我不想葬在香港,樹高千尺終要落葉歸根,有朝一日,我想請你們帶我的屍骨重回上海,落葬在我的老家高橋鎮,我出生的地方。」
  • 看了杜月笙不為人知的四個側面,才明白,民國最流氓的的人不是他
    「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說起杜月笙,大家腦海裡想到的是上海灘流氓大亨,其實流氓大亨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杜月笙晚年的時候,拿出幾十年來年別人寫給他的欠條,不分金額大小,一把火全都燒掉,並且嚴令禁止後人討債。
  • 春申門前三千客,杜月笙城南五尺天:流氓老大,講義氣還講文化
    他回去跟工人們說,給你們漲工資,你們希望多少?30%, 40%的聲音都有,他說:不行,必須給你們保證到75%!但是由於罷工期間法國人不付工資,杜月笙說:他們不給,我給。這一貼,杜月笙就貼了30萬大洋。浙江督軍盧永祥按說這時候他不救也不為過,但是他冒著的被槍斃的風險出手了。他靠著盧永祥手中花銷大而提出一起合作幹鴉片的藉口,把黃金榮救了出來。
  • 遇到別人欠錢不還怎麼辦?杜月笙有一方法很高明,但不可隨意效仿
    那麼遇到別人欠自己錢不還怎麼辦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當年青幫大佬杜月笙是如何解決這件事的,他的做法非常高明,但還真不是大家都能學的,他究竟做了什麼? 長此以往,到杜月笙晚年時期,別人欠他的錢都數不太清了,欠條是滿滿一箱子,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欠最多的就是王亞樵,足足欠了杜月笙500根金條。要知道,晚年時期的杜家早就落敗了,這些錢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
  • 杜月笙臨終做了1件事,兒女表示不解,他的1番解釋令人茅塞頓開!
    上海三大亨去香港前的杜月笙早已疾病纏身,到了香港之後,杜月笙的病情愈發嚴重。臨終之際,他讓女兒兒女打開保險柜,拿出了多的像一本書似的欠條。杜月笙孟小冬讓子女無法理解的是,父親竟命令他們當著他的面,將這一大疊的欠條,一張一張地投入火盆裡。最終,這一筆巨大的財富付之一炬。
  • 為何諸葛亮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他是何方神聖?有何能耐?
    諸葛亮是蜀國堪稱中流砥柱的人物,可惜的是這個人物儘管足智多謀還是無法與老天抗衡,在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因為患病逝世在了五丈原,當時諸葛亮已經通過天上的星辰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這個消息,他立馬就安排自己的下屬和僕人準備器物,讓他擺了一個七星陣式希望以此能夠召喚龐德公,救自己一命。
  • 本是小混混,卻成了杜月笙最怕的人,他死後杜月笙竟開窗跳樓
    大家都知道,杜月笙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和「上帝」之稱,他是上海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青幫大佬。杜月笙,出生於現在的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附近的一戶貧窮人家,4歲之前,母親和父親就相繼去世了,他成為了一個孤兒,幸虧有好心的繼母和舅父的撫養,他才得以長大。
  • 青幫杜月笙:事業成功之人都會做人,牢記這3句話,成功指日可待
    在所有風雲人物中,青幫杜月笙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杜月笙充滿爭議的一生,他詮釋了小人物的崛起,這裡面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思索學習的地方。巔峰時期的杜月笙,是上海灘呼風喚雨的人物,「他橫著走,只要跺一下腳,整個上海灘都會震動三分」,可見杜月笙在當時上海的影響力。杜月笙14歲時去上海闖蕩,最開始在一家水果行當學徒,後來投到黃金榮門下,從此逐漸崛起。
  • 杜月笙舊照:60歲娶孟小冬,圖6展示了一張罕見的全家福
    為了生活,他14歲開始闖蕩江湖,成為上海三大富豪之一。(本組照片為杜月笙舊照)【杜月笙在上海和孟小冬、朋友在一起】杜月笙是靠鴉片起家的。有了第一桶金,產業迅速延伸到文化,娛樂,金融,交通,教育等行業,與社會上的各種人物廣交朋友。由於出眾不拘小節,他很快成為上海的重要人物。
  • 杜月笙一生兩次算命:一次算「生」,一次算「死」,都應驗了!
    曾經稱霸上海灘的青幫老大杜月笙,一生兩次算命,算生算死都應驗了,杜月笙一生轟轟烈烈,最精彩的兩個片段,一定是他的兩次算命。一次算生,一次算死,生生死死便是人的一生。 他首先為自己昨天 口出不遜表示歉意,隨後又遞上自己的八字。但杜月笙曾親口對身邊人表示 很遺憾此生沒有再次見到那位大師,當年他算命推斷杜月笙的事情,沒有一件沒有應驗。
  • 上海灘梟雄丁力的原型,晚年平淡度過,死前撕掉十億欠條
    那這兩個人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呢?答案是有的,真實原型就是當初上海灘的地下皇帝杜月笙。而在當時魚龍混雜的上海灘。一個毫無背景的男孩是怎麼了一步一步成長為威震一時的人物呢? 杜月笙自幼父母雙亡。在青年時被人送去上海一個水果鋪工作。在這個時候改變杜月笙人生軌跡的重要人物出現了,陳世昌青幫大佬。他把杜月笙帶進了青幫。沒過多久大人物黃金榮。
  • 杜月笙一字不識從水果鋪小流氓混到上海黑社會老大,靠的是什麼?
    1927年以前,杜月笙逐步從一個社會底層的流氓混混爬到上海青幫頭目的過程固然是傳奇,但是客觀地說,這只是一個普通黑社會大佬的成長史,並不具有空前絕後的獨特性。很多人津津樂道他從一個水果鋪小流氓成為上海老大的歷史,還有他揮金如土,結交三教九流的各種故事,是他和黃金榮八拜之交的江湖佳話。
  • 杜月笙最後一年,幾位高人算準他的死期,他的反應讓親朋感慨萬千
    杜月笙這一次病危持續了一個月,自一九五零年五月中發病到同年六月下旬,他終日躺在床上靠氧氣瓶苟延殘喘,因為始終喘個不休,身上的小褂褲一轉眼工夫就被大汗浸溼透了,換上一身,又是如此,真真叫一個生不如死。也許是老天有心要給他留一點時間,也許是他心中有事,還不能徹底閉上眼,到了盛夏時分,杜月笙居然奇蹟般地逃過了這一關。
  • 上海灘大亨杜月笙算命軼事,兩次測字皆應驗,一次生,一次死
    當時在國內外出名的兩位算命大師,袁樹珊與擅長測字的李栩庵都曾經為杜月笙算過命,測過字。這兩位大師還都說杜月笙將來的十年是大運之年,肯定能活到73歲。而杜月笙明白,兩位大師這是在「報喜不報憂」,由於自己深感身體日漸衰弱,所以杜先生是不相信這樣的「好話」。
  • 上海灘風雲人物杜月笙,喪事從簡,為何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
    這並不是我死出風頭,一定要買口好棺材,而是我不要葬在香港,葉落歸根,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活的時候我因為氣喘毛病,到不了,死了我還是要葬到上海去的。」其實要求家人們如此的低調行事,主要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杜家好。
  • 杜月笙:不喝酒的男人,都很自私,一般不可託付終生!
    杜月笙曾這樣回憶童年:當時一個月學費只有五角錢,可惜因為家裡實在太窮了,讀到第五個月,先母繳不出學費,只好停學。失學兒童的痛苦經歷,讓他永生難忘。成名後,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養,門廳高懸對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時時鞭策自己。
  • 農村俗語: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上句話同樣經典,老祖宗智慧高
    那麼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呢,老祖宗早就用一句俗語為我們作了規定——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這句話簡單來講就是仁慈的人當不了將領帶不了兵,太過仁義的人不適合做生意、善良的人不適合當官,過於重視感情的人成不了大事,講究仁義的人不適合從政。
  • 青幫「教父」杜月笙語錄
    他附庸風雅,廣結名流,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不過呢,在許多人的眼裡,他就是一個」大流氓」,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又在另外一些人眼裡,他精通做人之道,有著一身的俠氣和一顆鮮明的愛國心。這個出入於黑道,紅道,遊刃於政界,商界之間的杜月笙,一生都是驚心動魄的傳奇。上個世紀20至40年代,是上海最精彩的精華,今天所有人想到上海,懷念上海,也就是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