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疾控一線的公共衛生及預防醫學 山西有這三所院校開設相關...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成為了直接關係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基礎前提。談起醫學,有這樣一類專業雖未臨床治病卻也行走在疾病預防第一線,在社區衛生、疾控中心等基層為全民健康做出踏實努力,這就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包括哪些專業,畢業後從事什麼行業均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什麼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

  公共衛生是指通過改善環境衛生條件,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提供醫療服務,達到預防疾病,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是運用現代醫學知識和方法研究環境對健康影響的規律,制定預防人類疾病發生的措施,採用「環境-人群-健康」的研究模式,實現預防傷殘和疾病,促進健康的一門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版)》可知,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包括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婦幼保健醫學、衛生監督、全球健康學5個專業具體名單如下:

  其中特設專業在專業代碼後加T表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在專業代碼後加K表示。


  據各學校官網篩查統計,山西省醫科類本科院校共有五所,其中開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的有三所,相關專業均為預防醫學專業,學制為五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一、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為國內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學術水平一流的預防醫學專業之一,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為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已與包括山西省在內的多個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等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目前本專業依託老六所的歷史優勢、優良的教育師資和廣泛的國際交流平臺,著力培養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人文情懷以及深厚的科學素養和實踐精神的品學兼優的預防醫學領軍人才,關注各類影響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規律,研究保護整個人群安全的技術方法和對策。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預防醫學

  山西省重點學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

  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

  根據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碩士授權」的參評高校共計54所,山西醫科大學獲評該學科C+院校。

  畢業去向

  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可經推薦,在國內和歐美知名院校繼續攻讀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應屆畢業生可進入國家和地方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級醫院從事國家健康政策執行和管理工作,並有資格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獲得執業醫師證書;可進入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監督部門等機構從事健康相關的監測和執法工作,或進入國際組織(如世衛組織)、醫療科研機構、醫學院校等單位從事醫學行政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該專業主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高於95%,具有工作和收入穩定、工作研究內容富於探索性和挑戰性等特點。

  目前,僅國家與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要領導中,我院預防醫學專業畢業者佔了較高的比例。

  二、長治醫學院


  長治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現設有預防醫學一個專業,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2013年正式招生。是學校為適應醫學教育發展要求和健全現代醫學(基礎、臨床、預防)學科體系而增設的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公共衛生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有堅實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有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具有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衛生事業管理等工作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門人才。

  就業去向與考研

  預防醫學專業就業去向為各級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安全生產監督檢測中心、環境監測站、國境衛生檢驗檢疫機構;各級醫院、婦幼保健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健康教育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保險行業、醫學院校、醫學科研院所和各類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如果想繼續深造,目前國內有多所醫學院校招收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碩士,也可報考國外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相對來說,預防醫學專業就業範圍廣,前景良好。


  三、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創建於2002年,是經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西醫科大學主辦,社會力量參與,以新機制、新模式建立的山西省唯一一所以醫學專業為主實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獨立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預防醫學專業2015年併入預防與管理系,學制五年,畢業後授予醫學學士學位證書。旨在培養適應醫學科技現代化發展需要的,能在政府部門、醫藥院校、科研部門,各級醫療監督、疾病防治機構中,從事疾病防治、科研、教學、衛生監督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主要開設普通基礎課、臨床醫學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專業課程主要有勞動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衛生學、醫學統計學、流行醫學、衛生毒理學、兒少衛生學、衛生化學、專業外語等。

  畢業去向:可到各級衛生防疫、醫療,環境保護、衛生監督、疾病控制、海關、國境檢疫、高等醫藥院校、醫教管理及科研單位工作。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發展和不斷完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衛生改革的深入,同其他各個領域一樣,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事業獲得了許多發展的良機。各高校大力推進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學科及專業,旨在為我國公共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奠定夯實有力的基礎,為國家的衛生改革事業輸送大量優秀的可塑人才。

 

參考資料:教育部網站、各學校官方網站統計資料、各學校2017-2019年招生宣傳資料等

本文數據為中國教育在線手工採集,如有紕漏,請聯繫我們。

編輯:中國教育在線山西分站 王藝坤

相關焦點

  •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疾控中心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近日,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疾控中心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省疾控中心舉行。今後,雙方將在教學、科研、實踐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促進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在理論與實踐上相互融合,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全鏈條的公共衛生健康人才的培養體系,提升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合作協議,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將依託華北理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共建,開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 華北理工大學省疾控中心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河北日報訊(記者董琳燁)近日,華北理工大學、省疾控中心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省疾控中心舉行。今後,雙方將在教學、科研、實踐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促進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在理論與實踐上相互融合,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全鏈條的公共衛生健康人才的培養體系,提升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合作協議,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將依託華北理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共建,開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 高校、疾控強強聯合 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訊(記者 劉昆鵬 靳曉丹)8月13日,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建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河北省疾控中心舉行。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將建立與國家需求相適應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助力「健康中國」與「健康河北」的實現。
  • 馬曉偉:公共衛生一線人才缺乏不是新問題,解決得不夠好
    圖/人民視覺 文丨記者 趙今朝 新冠疫情防控進一步凸顯出公共衛生人才缺乏的短板,這助推了高校公衛學院和智庫建設的熱潮。「這些年,在預防三級網絡的建設過程中,基本的建設、硬體投入以及機器設備的添置等方面已經有相當的進步,但在人才培養、業務人員成長以及待遇方面還有更多的不足。」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及就業前景解讀
    企業:國企(如鐵路局)的疾控中心和衛監部門,醫藥公司醫療機構: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慢病中心、職防所、結防所等等考研:只能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和基礎醫學下設的專業研究生。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本科畢業薪酬不會很高,發展空間也相對較小,很多級別的疾控中心去不了。研究生畢業以後能夠選擇的空間大一些,畢竟整個醫學系統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
  • 疾控專家曾光:公衛人才流失是痛點
    曾光曾光說,目前,同一醫學院校畢業,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收入不足同級醫院的三分之一。公共衛生對人員素質要求極高,疾控系統普遍招不到一流人才,非專業人員則大量湧入。曾光表示,希望增加對各級疾控領域的財政投入,增加編制,探索更好的管理模式,更好地發揮公共衛生的作用。
  • 南科大攜手深圳疾控中心、二附院共建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
    據南方科技大學新聞網消息,4月2日,南方科技大學就合作共建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事宜,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籤署備忘錄和合作協議。儀式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新聞網 圖深圳市委衛生工委書記、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羅樂宣在儀式上表示,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是深圳公共衛生和應急管理方面的喜事。南科大近些年在醫學領域的發展舉措,為深圳市的衛生健康資源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科技「戰疫」方面作了很多貢獻。
  • 國家疾控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培養能「一錘定音」的公共衛生人才
    所以,根本性問題還是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疫情一線的疾控人員在實驗室內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在我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歸屬醫學類。2018年,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但是能培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本科的院校僅有97所。在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僅有24所(17.5%)設有公共衛生學院,其他都是設立在醫學院校中的二級學院。而放眼全球,公共衛生學科專業教育大多置身於綜合大學中作為與醫學學科平行的一門獨立學科。李立明。
  • 山西哪些專科大學有臨床醫學專業 僅有3所院校
    山西開設有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非常少,專科層次僅2所,本科大學設置專科專業的僅1所,所以目前僅有3所大學招生,不過這三所院校均為公辦院校,其中一所錄取分數線還相對很低,納貝斯特教育整理了這些院校往年招生情況,供參考。
  • 王辰院校長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會議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今天,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這是院校公共衛生學科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感謝各位領導、嘉賓出席觀禮,共同見證協和公共衛生新百年。院校公共衛生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早在1923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成立了公共衛生系。
  • 醫學學科(基本專業一):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介紹
    醫學學科(基本專業一):基礎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統計信息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最早開設預防醫學的高職院校之一
    在這樣緊張的形勢下,一批批英勇無畏的醫護人員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安慰,因為有他們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我們才能在家中歲月靜好。這次的疫情,我們再一次見識到了醫療行業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今年過後,對醫療人員的聘用也會發生一些改變。
  • 重慶將擴大醫學類碩博招生,推動疾控中心與高校聯合培養人才
    嚴控高職(專科)臨床醫學招生類專業招生規模按照總體目標,重慶到2025年,醫學教育布局明顯優化,在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醫科大學與綜合性大學醫學院之間形成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的新格局。到2030年,建成特色鮮明、更高水平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方案》提出了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等任務。
  • 我們需要怎樣的公共衛生體系?丨思客問答
    這一概念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第一,公共衛生以提高公眾健康為目的,完成這一使命需要一支具有強大執行力的隊伍。第一,疾控中心的核心功能,近年來出現一些弱化的趨勢。為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防範小病釀成大禍,我國設置了疾病預防控制(下稱「疾控」)體系的防線。
  • 省疾控中心與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
    省疾控中心與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時間:2020-12-25 來源: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月24日13時30分,省疾控中心與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籤約儀式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行,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鞠海洋
  • 西安交大副校長:呼籲設立公共衛生博士專業學位 培養應用型人才
    大家都要反思,在公共衛生領域,有紮實的預防醫學理論知識,有解決公共衛生實際問題能力、有組織領導能力和國際視野的人才仍然匱乏是事實。能夠按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出預警的公共衛生領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更少,導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反應遲緩,錯過了將把疫情消滅於萌芽狀態的最佳時機。
  • 疾控改革:如何告別「病來重視,病去忽視」
    徐進至今還記得老師當年不無自豪地說:「醫學專業分三個層級,第一層級是基礎醫學為代表的理論科學研究,第二層級是臨床醫學為代表的個體病患救治,第三層級是預防醫學為代表的全人群疾病預防控制,而上醫治未病。」我國疾控機構主要分為國家級、省級、設區的市級和縣級四級,它們構成了我國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疾控體系承擔著公共衛生中一部分核心專業職能。除疾控機構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還包括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社會團體等相關主體。公共衛生是關係到一國或一個地區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與醫療機構針對個體健康診斷治療不同,疾控機構需面向群體健康開方調治。
  • 崔俊傑丨公共行政任務取向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
    在世界銀行的年度發展報告中,疾控事項即因其具備空間使用的擴散性特徵而被列入全國性公共服務的範疇。其二,疾控任務體現技術性和管制性的協調。一方面,疾控機構所從事的日常工作需要充分藉助醫學、衛生統計等科學知識。因此,疾控職能的發揮需要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對疾控職能的配置和法律規制都不能簡單比照行政機關。
  • 完善疾控體系,織密健康「防護網」
    2001年,原衛生部頒發了《關於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將省市縣原衛生防疫站更名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原衛生部頒發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職責》中,明確界定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7項公共職能。從橫向來看,我國疾控體系與婦幼保健體系、衛生監督體系共同構成了整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曾光2019年6月曾發表演講: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中央尚未出臺公共衛生改革的指導性文件,遼寧、山西兩省先行作出了改革疾控系統的大動作,一石激起了千層浪。近年來,面對「健康中國2030」的宏偉目標,應該是公共衛生和疾控系統大發展的良機,中國疾控人甩開膀子大幹的時候,但是卻因為長期積累的各種問題,以及受近期因政策性原因導致收入進一步下降的影響,疾控系統人心浮動、人才加速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