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多樣課程 豐富美育內涵
我市中小學對美育工作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陳曉丹 蘇文秀 石晶 胡澤蓉
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學生學習素描。 (圖片拍攝於疫情前,由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提供)
第三中學學生學習京劇臉譜繪製。 (圖片攝於疫情前,由市第三中學提供)
第五小學學生合作用紫砂製作出的克拉瑪依友誼橋。 (圖片由第五小學提供)
結合克拉瑪依本土特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特色美育課不斷出現各類以培養學生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的美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近日,《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提出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那麼,我市各中小學學美育工作開展情況如何?
記者了解發現,隨著我市教育轉型變革的不斷深化,我市各中小學對校園美育工作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也在提高美育質量、豐富美育內涵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目前,我市各中小學校開設的美育課程不再局限於美術、音樂,結合克拉瑪依本土特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特色美育課不斷出現。各類以培養學生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的美育活動也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家可以先確定圓心和半徑,再利用圓的對稱性,進行觀察比較,最後將圖案塗上不同顏色。」在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近日舉辦的校園數學節中,該校六年級組數學教師為學生開展了「圓的創意畫」比賽。與單純的數學競賽不同,這項比賽能讓學生在繪製過程中,真切感受到圓形圖案的美——除了形狀美,還包含著一種邏輯美。
「我們深知,美育對於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發展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我校不僅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同時也開發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藝術校本課程。在藝術活動方面,我校針對學生需求,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校內每年也會組織合唱節、美術展覽和藝術節等活動。」該校藝術教研組組長王永勝介紹,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藝術活動無法開展,但老師仍將美育貫穿到了日常教學工作中。
在市第三中學,美術組教師結合自身特點,開設了素描、黑白裝飾畫、國畫、書法、美術鑑賞、手繪動漫、京劇臉譜繪製、創意拼貼等課程。學校美術組在美術功能教室創建了學生作品園地,先後舉辦了「百米長卷」、剪紙、現場書畫賽、美術作品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京劇臉譜的設計」「共建美好校園——手繪井蓋」等多項書畫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校園內營造出了濃厚的藝術氛圍,為學生創造了美育展示平臺。
在第五小學,充滿特色的紫砂陶藝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藝術感受力。
該校教師說,隨著紫砂課的開設,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深入生活搜集創作素材,在創作過程中需要不斷解決問題,修改完善,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知識。
而對於美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幾所學校的教師都有著相同看法。他們都認為,美育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培養一門特長或業餘愛好。
「美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對人的影響也並非即時可見。重點在於,要讓學生在接受美育教育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陶養高雅的審美趣味,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文化自信。」王永勝說。
時間:2020-11-30 來源:克拉瑪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