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多樣課程 豐富美育內涵

2020-12-22 克拉瑪依網

開設多樣課程 豐富美育內涵

我市中小學對美育工作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陳曉丹 蘇文秀 石晶 胡澤蓉

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學生學習素描。 (圖片拍攝於疫情前,由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提供)

第三中學學生學習京劇臉譜繪製。 (圖片攝於疫情前,由市第三中學提供)

第五小學學生合作用紫砂製作出的克拉瑪依友誼橋。 (圖片由第五小學提供)

    結合克拉瑪依本土特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特色美育課不斷出現

    各類以培養學生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的美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近日,《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提出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那麼,我市各中小學學美育工作開展情況如何?

    記者了解發現,隨著我市教育轉型變革的不斷深化,我市各中小學對校園美育工作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也在提高美育質量、豐富美育內涵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目前,我市各中小學校開設的美育課程不再局限於美術、音樂,結合克拉瑪依本土特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特色美育課不斷出現。各類以培養學生自信心、創造能力、欣賞能力的美育活動也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家可以先確定圓心和半徑,再利用圓的對稱性,進行觀察比較,最後將圖案塗上不同顏色。」在北師大克拉瑪依附校近日舉辦的校園數學節中,該校六年級組數學教師為學生開展了「圓的創意畫」比賽。與單純的數學競賽不同,這項比賽能讓學生在繪製過程中,真切感受到圓形圖案的美——除了形狀美,還包含著一種邏輯美。

    「我們深知,美育對於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發展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我校不僅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同時也開發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藝術校本課程。在藝術活動方面,我校針對學生需求,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校內每年也會組織合唱節、美術展覽和藝術節等活動。」該校藝術教研組組長王永勝介紹,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藝術活動無法開展,但老師仍將美育貫穿到了日常教學工作中。

    在市第三中學,美術組教師結合自身特點,開設了素描、黑白裝飾畫、國畫、書法、美術鑑賞、手繪動漫、京劇臉譜繪製、創意拼貼等課程。學校美術組在美術功能教室創建了學生作品園地,先後舉辦了「百米長卷」、剪紙、現場書畫賽、美術作品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京劇臉譜的設計」「共建美好校園——手繪井蓋」等多項書畫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校園內營造出了濃厚的藝術氛圍,為學生創造了美育展示平臺。

    在第五小學,充滿特色的紫砂陶藝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藝術感受力。

    該校教師說,隨著紫砂課的開設,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深入生活搜集創作素材,在創作過程中需要不斷解決問題,修改完善,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知識。

    而對於美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幾所學校的教師都有著相同看法。他們都認為,美育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培養一門特長或業餘愛好。

    「美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對人的影響也並非即時可見。重點在於,要讓學生在接受美育教育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陶養高雅的審美趣味,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文化自信。」王永勝說。

時間:2020-11-30    來源:克拉瑪依日報

相關焦點

  • 打造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歷史學「課程思政」體系
    在推進「一流專業與一流課程」建設過程中,學院將「課程思政」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深入發掘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民族歷史中的優質思政教學資源,打造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歷史學「課程思政」體系,努力踐行「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 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學期的各門課程暫時只能採取線上教學形式。
  • 書記觀點 重新認識美育的內涵
    今天,我們突然發現,原來美育有更深的內涵和更高的境界。美育不僅包含藝術,而且超越藝術。美育不等於簡單的吹拉彈唱。吹拉彈唱屬於藝術,藝術教育包括和包含音樂教育。它們只是美育的部分形式,其內核應該是美的教育。但很多的藝術教育卻在美的教育門前徘徊了。美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內容和內涵。美育的內容和內涵就是美。美不同於漂亮。
  • 美育新探索!惠陽157所中小學校開設吉他、尤克裡裡課程
    自2018年起,惠陽區開展了吉他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工作,經過兩年探索推廣,今年實現了全面普及,全區157所義務教育學校都開設了吉他、尤克裡裡課程。 惠陽區各中小學按照區統一部署,將吉他納入音樂課程,作為發展學生美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常規性教學活動,學練結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學習吉他的興趣和欣賞吉他音樂的審美情趣
  • 把握美育內涵 塑造美好心靈(美育)
    他特別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美育是關係國家教育方針能否全面落實的關鍵之一,而正確理解美育內涵是做好美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美好心靈是美育目的「美育」即「審美教育」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古典美學重要代表、大詩人席勒在1795年的《審美教育書簡》中提出的。
  • 成都石室中學錦城校區開設豐富課程 推進全面教育
    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 為開拓學生的視野,彰顯學生的個性,石室錦城的特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於9月16日下午開課啦!課程豐富多樣,涵蓋廣泛。既有德育智育類,又有體育美育類,包括校園電視臺、中英文戲劇、英語TED演講、西班牙語、合唱、男女足、武術、太極拳、水彩畫等總計17門課程。學生根據自己興趣自主選擇,在傳統課程之外,走進實踐,鍛鍊自我能力。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關於美育工作,文件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日前,小編走訪了我市多所學校,看到了武術、醒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內蓬勃開展,京劇、影視等美育課程走進課堂,在深化和拓展體育、美育的內涵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 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使命
    這需要重視三個問題:其一是加強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意識,不僅要求藝術專業教師掌握美育基本知識,將中華美育精神貫穿於藝術教育教學全過程,而且要加強教學質量和效果監測;其二是不僅要開設各類藝術理論課程或藝術欣賞課程,以提高藝術教育人才的藝術修養和美育理論素質,而且也要在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育活動,以提高藝術教育人才的美育實踐創造能力;其三是通過高等藝術院校制定嚴謹的教學計劃和組織實施方案,加大教學投入和執行力度
  • 美育課程納入高校必選課程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部屬高校須於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實施細則。
  • 豐富青少年兒童暑期生活,這個社區開設七門系列課程
    為讓轄區青少年兒童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豐富他們的暑期生活,渝北區龍溪街道金紫山社區微型少年宮組織轄區青少年兒童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暑期系列活動。據悉,本期少年宮暑期課程共開設七門課程,分別是國學、英語、科學、樂高、桌球、體勢能、書法。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
    日前,2019全國美育課程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與會專家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美育課程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美育政策,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徑,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育人效果。
  • 美育在「擴容」
    受訪者供圖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通過美育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媒體上這樣描述未來的學校美育:應該要教會學生美育的基本知識,教會他們去欣賞和體驗美、欣賞和體驗藝術作品;同時要教會他們專項的、專門的藝術特長。
  • 美育潤心 | 踐行創美教育 彰顯生命活力
    在寶坻一中美育課程體系中,美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更是一種教育目的。以「創造美」的自主活動,不僅讓美育落實在日常教學中,更激發了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藝術薰陶中追求創新,在創美實踐中追求卓越,寶坻一中的美術學科教學活動始終走在不斷創美創新的路上,探索出了以課堂教學改革+特色校本課程開發+多維度美術活動為組合方式的美術教學特有模式。其核心學科是美術和書法,開設的課程包括《手工制陶》《了凡書畫》《創意石畫》等。
  • 教育部:全國87.6%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教育部:全國87.6%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潘虹旭、周琨/央視新聞 2020-12-14 16:35
  • 美育是心靈的教育
    徐聲高攝/光明圖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個重要文件,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從更高站位出發,對學校美育工作進行再認識,再深化,再設計,再推進,進一步凸顯美育的價值功能,聚焦突出問題,內容極其豐富。
  • 制度保障「以美育人」
    一方面促進美育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的協同,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相互融合,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體現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的美育資源,有機整合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例如,在美術、音樂等藝術類課程中創設多樣化審美教學情境,讓學生從不同學科視角感受文化藝術、接受人文薰陶。另一方面加強美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協同。
  • 細讀加州大學(35):本科教育內涵式發展5—課程豐富,把好新設課程質量關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內容提要:本文分析加州大學(Universityof California, UC)本科課程開設情況,以及開設新課程的申報要求和審批程序,了解UC通過開設豐富的課程及確保新設課程質量,促進本科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經驗。
  • 山東高校將開設公共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 納入學分管理
    齊魯網4月27日訊省教育廳今天發布《山東省高等學校美育工作評價方案》,提出高校應將公共藝術課程作為限定性選修課程納入各專業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並納入學分管理。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按照方案,鼓勵高校根據本校學科建設、所在地域等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及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成果,開設各種具有特色的藝術選修課程或系列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為保證公共藝術課程的開設和教學質量,高校應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佔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其中專職教師人數應佔藝術教師總數的50%。
  • 豐富課程體系,挖掘個性特長
    豐富課程體系,挖掘個性特長從學生方面看,學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是該理念的深刻內涵。所以我校形成了多元化的校本課程體系,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的需要,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 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 大部分省美育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9%
    12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進一步拓展了美育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十三五」期間,藝術課程的開課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春風化雨 南財美育涵養「美麗心靈」
    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負責的學校美育工作指導委員會,加強美育工作統籌規劃、決策諮詢、評估督導,切實推動美育工作落地落實。另一方面,打造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相互融合的美育模式。第一課堂圍繞普及藝術教育、提升專業藝術教育,建設一批高質量美育精品課程。第二課堂圍繞加強高水平大學生藝術團建設,推行學分制管理。工作機制的理順很好地激活了美育工作的活力,美育工作也成為學校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